Tag Archives: 港產片

竊聽風雲

零二年麥兆煇和強聯手編劇﹐創造出「無間道」的港產片奇蹟﹐還給荷里活買了版權回去翻拍﹐令我對他們二人再次合作充滿期望。這次「竊聽風雲」仍然以警隊的故事為骨幹﹐有劉德華和梁朝偉兩大影帝﹐三個男主角換好戲之人﹐劉青雲﹐古天樂和吳彥祖。電影的氣氛緊張捉摸到觀眾心理﹐有幾幕天台的場面帶著「無間道」的影子。可惜故事主線反駁之處太多﹐為迎合大陸審批結局十分牽強﹐令這套電影的可觀性大太折扣。

老中青三個男主角隸屬警察監聽組﹐在竊聽一宗商業罪案時﹐無意中聽到內幕交易的機密。三人私下刪除監聽記錄﹐借消息來炒股票圖利。怎料內幕交易出了亂子﹐他們要在身為警察的正義感與保本離場之間作出決擇。以為想到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怎知一個新的錯誤掩飾舊的錯誤﹐一個謊言衍生另一個謊言﹐事情越鬧越大越發不可收拾。

在電影的預告片中﹐不繼重覆「呃﹐就要呃到底」這句台詞﹐或許只是呃還不足夠﹐要壞也要壞到底。原本他們計劃可以暵天過海﹐怎料得知內幕交易中的殺人陰謀。若上報警方可以防止殺人﹐但股價必定大跌令他們損失慘重。如果詐看不見就手傍觀﹐他們便可以搭便車賺大錢。古天樂便說反正死的也是壞人﹐又不是他們親手殺人不關他們事。劉青雲便搬出警察的責任心出來﹐說好歹也是一條人命。原本這是一個很有思考意義的道德難題﹐見殺不救與殺人是否有相同的道德責任﹐可惜編劇為舖排後來劇情的發展﹐讓他們出作最愚蠢的選擇﹐親身犯險介入事件綁架救人。

他們的道德底線像一般人一樣﹐認為偷幾個錢沒有大不了﹐搞出人命便會良心受責。到後來他們被點相尋仇大難不死﹐古劉二人要報滅門之仇﹐繞過法律去動用私刑制裁大壞蛋﹐又把警察的責任心和人命的價值丟到九宵之外。悲劇的產生除了出於他們的愚蠢﹐不聽陸叔話買內幕貼士股票不能留過夜﹐綁架行動不先查清楚目標數目﹐又犯下大忌自我暴露容貌被人點相外。更深層的原因是他們沒有完整的道德價值觀﹐不加思考只懂按本能作出反應﹐令內在價值前後矛盾影響判斷能力。如果他們讀過道德哲學﹐能夠清楚理解moral agent與causality的關係﹐便不會因良心受責作出胡亂的決定﹐當然這也沒有戲唱下去拍不成電影了。

暗花

2004617194410.3809762

杜琪峰拍攝一系列的黑社會電影﹐足以成為香港電影的代表作品。在杜Sir芸芸眾多電影中﹐早年作品《暗花》不是特別賣座﹐卻充滿個人風格﹐流露出杜琪峰電影的神髓。反而後來叫好叫座的電影﹐因票房考慮加入商業元素﹐卻失去最原汁原味的味道。《暗花》由兩大影帝梁朝偉和劉青雲主演﹐英文片名是The Longest Night﹐全部故事發生在一個晚上的時間。

梁朝偉是電影的第一主角﹐電影上半段三分二時間也是以他的角度拍攝。他在一個晚上間﹐從縱橫澳門黑白兩道呼風喚雨的人物﹐淪落為黑白兩道追殺的落水狗。他一邊在幫會當第二把交椅﹐另一邊在警隊當公職有權有勢﹐開場時他豪氣地說﹐有什麼事情過了今晚就解決。隨著電影故事發展﹐圍著他的陰謀慢慢展開﹐因為說錯了一句說話﹐成為黑幫清理門戶的棄子﹐被一步步迫上絕路。在警局中與劉青雲那場對答﹐是梁朝偉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在前半晚他還扯氣高昂說要找出殺手﹐完全想不到在電影的精心報局下﹐竟然讓他最後當上那個殺手。當一個人被迫到絕路﹐便會產生驚人的求生意志。在港澳馬頭那一場困獸鬥﹐更是梁朝偉演技的個人表演﹐從迷惘恐懼到爭扎求活的心理變化。

劉青雲在電影中看似沒有多少戲份﹐不過是拿著個袋走來走去﹐坐在覊留室玩乒乓球﹐觀眾一直在猜度他到底是在做什麼。他的對白不多﹐可是他絕對是電影的另一半靈魂。在畫面中觀眾沒有直接看見他幹什麼﹐但他卻是佈局讓梁朝偉掉下去的人﹐並預言梁朝偉將會成為他一直追尋的殺手。他與梁朝偉那幾個對望的眼神充滿張力﹐不需要言語也能交待懸疑的氣氛。這套電影並不雙雄鬥智﹐他同樣只不過是隻棋子﹐在遠香港阿公的掌心中跳舞。幕後的真正話事人在電影中只有一個身影﹐但他的巧妙佈局不禁讓觀眾拍案叫絕。

這齣電影完全沒有女主角﹐一個晚上不夠時間加插愛情線。賣點亦非杜Sir一貫的槍戰火併場面﹐最後那場雙雄對決其實可有可無。雖然畫面依然凌勵強勁﹐不過那場戲發生在電影高潮過後﹐一切已成定局才送給觀眾的眼睛甜品。梁朝偉上船那場戲很諷刺﹐不論怎樣爭扎最終的結果也是徒然﹐道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無奈。這套電影有難得一見的好劇本﹐集合暴力懸疑緊張於一身﹐希望會被荷里活片商看中﹐有機會翻拍高成本大製作版。

英雄

W020080202493510565738

印度晚上完全沒有地方可以去﹐酒吧晚上十一時便關門趕客﹐週未夜只好呆在酒店上網看電視。想不到印度電視台竟然會播中文電影﹐先看了完場前十幾分鐘﹐配上印度話的成龍的《寶貝計劃》﹐然後看了國語配印度字幕的張藝謀的《英雄》。《英雄》這套電影劣評如潮﹐當年下載回來最後沒看便刪掉﹐在正常情況我絕不會看這齣戲。不過今天情況比較特別﹐可能身在印度倍思鄉﹐電視的中文電影正好解鄉愁﹐竟然有耐性挨到完場。

電影的故事腦殘完全跳線﹐四個絕世武林高手﹐竟然想出這樣一條死橋去刺殺秦始皇王。張大導大玩羅生門﹐把不同版本的故事說完又說﹐先是無名說的謊話﹐然後秦始皇說一遍他的推理﹐然後無名再說一次真相。不是想把觀眾搞糊塗﹐便是存心悶壞觀眾。若非在電視不能跳播﹐我早已極速搜畫跳過不看。四個傻佬做完一場大龍鳳換到十步之距﹐秦始皇又武功高強足以匹敵殘劍﹐結局卻完全反高潮﹐無名放棄刺殺計劃投降。若果學熱血漫畫般﹐無名與秦始皇最後大打一場﹐邊打邊講談統一天下的理想﹐最後不打不相識建立男人的友誼﹐還比現在秦始笪對著個劍字﹐講一論癈話說服說無名。其實憑殘劍與飛雪二人已可以殺進秦宮自出自入﹐如果四人聯手就算在千軍萬馬中秦皇首級也是輕易之事。最後無名萬箭穿心而死﹐更是電影史上最低能的死法。無名早兩場戲才表演擋箭和飛天﹐要逃出秦宮有多難。逃了出去隱名沒姓﹐拋下句叫秦皇好自為之﹐至少他給點心理威脅﹐怕無名他日再來替天行道﹐可能會乖乖地當個好皇帝嘛。

若果只是故事失敗﹐畢竟這套是武打電影﹐只要動作場面出色﹐其他一切過失皆可原諒。可惜張大導顯然完全不懂拍武打戲﹐紅紅綠綠拍出來像MTV多過像電影。打鬥吊威飛來飛去比粵語殘片還跨張也算了﹐張大導卻拍不出比武的刺激感﹐鏡頭剪接零碎完全看不到動作。拍出來的效果根本不像打鬥﹐倒是似兩個人各自分開舞劍﹐把鏡頭輪流交替剪接播出。有些扮高深或拍張大導馬屁的影評人﹐說每個場面的色調很細心配搭﹐打鬥的舞台佈置也很有詩意。對不起﹐垃圾就是垃圾﹐不論在垃圾上貼多少金﹐也改變不了張大導拍出來的動作場面是垃圾的事實。畫面爛已是無可救藥﹐配樂完全與畫面不配合﹐胡亂用一些類似京劇的音效﹐令這齣電影不只是一般的爛﹐昇華到一個爛劇經典的境然﹐可以當電影學院的反面教材。

這齣電影有李連杰﹐甄子丹﹐梁朝偉﹐張曼玉﹐章子怡﹐還有無數臨記逼真的電腦特技﹐只要平平隱隱地說故事﹐理應也不會差到去那裏。想不到張大導好大喜功﹐故弄玄虛的劇本﹐過份賣弄花巧的鏡頭﹐可以把最強的明星陣容﹐拍出中文電影史上最昂貴的垃圾﹐結果慘不忍睹。正所謂家醜不必外傳﹐不知道今晚有多少印度人坐在電視機前看《英雄》﹐希望沒有多少人有收看﹐以免影響中文電影的名譽吧。

機動部隊﹕同袍

090419002350231

我很喜歡杜琪峰的PTU系列﹐沒有大明星沒有大製作﹐全靠出色的劇本好戲的演員﹐拍出緊湊迫人的張力。《PTU同袍》把舞台從半夜的尖沙咀搬到新界的荒山野嶺﹐故事從尋找失槍轉為上山搜捕省港奇兵。主要演員雖與上集相同﹐但角色與上集沒有關係。任達華和邵美琪分別飾演兩隊PTU的小隊長﹐他們的處事手法截然不同。任達華是做好自己本份的傳統好警察﹐邵美琪則為摶升職上位不惜取巧走位。林雪照舊當搞笑的肥佬警察﹐總是很倒楣遇上劫匪﹐但最後又會符碌地立大功。

開場時兩隊人那爭著捉賊邀功發生衡突早己心生芥蒂。其後邵美琪因拍上司馬屁獲升職﹐更令任達華一隊人不滿意。兩隊人編為一組被遺派上山﹐緝捕途中遇上神經漢和非法入境者﹐隊員迷路失散落單。面對火力強大的劫匪﹐他們只能互相依靠大家﹐在絕境中拋開成見顯出團隊精神﹐一起扶持逃出困局。任何地方也有辨公室政治﹐盡管警隊也不例外﹐但當面對生死關頭的時候﹐便不再會計較利益得失身外物﹐很自然地建立兄弟間的情義。平日不論如何討厭的同僚受傷倒地﹐總不能掉下他棄之不顧﹐怎樣也要盡全力搶救他的性命。電影沒有長篇大論的多餘對白﹐只用短短幾場戲幾個鏡頭﹐刻畫出男子漢生死之交﹐一切盡在不言中。

這齣電影的故事性不強﹐沒有峰迴路轉的劇情﹐導演側重人性的細緻描寫﹐從不同角色塑造出警察在男子漢以外﹐也會流露出人性的一面。每個角色也有性格的弱點﹐但在大是大非的決定面前﹐還是能夠憑良心作出正確的決擇。我特別欣賞邵美琪的內心演出﹐她在樹林遇上桿匪﹐為求自保只能躲避不敢出來﹐生命於懸一線之間。及後她遇上任達華後出走樹林﹐走進鄉村的小教堂﹐獲神父和教友招待吃午餐﹐雖然只是清水白麵包﹐但可以安全地坐著吃東西﹐已經是天堂和地獄的兩個世界。反觀任達華今次的演出平平無奇﹐不過是重覆演譯上集的同一個角色﹐演技上未能突破有點令人失望。

葉問

Ip Man 現在才寫《葉問》的影評﹐有點像酒席散場時姍姍來遲。不過身在外國沒有辨法﹐不能像香港的觀眾般到戲院先睹為快﹐只好耐等侍DVD下載才有機會看。讚美的說話不用多說﹐這齣電影是近年最好看的港產片﹐特別是喜歡看武打動作場面的男性觀眾。不論是甄子丹的身手﹐還是他終於等到了代表作的角色。不論是葉偉信導演的場面設計﹐還是與王家衛鬧雙胞胎。不論是戲中葉問武學修為帶出的人生哲理﹐還是華語英雄片的仇日情義結。不論是上映背後國內審查改劇本﹐還是編劇避重就輕略改葉問生平。差不多所有想像得到的觀點﹐早已被人說過好幾十次了﹐寫這篇影評真的有點難道。

在報紙和網絡上的影評﹐幾乎全是一面倒的讚不絕口﹐我當然豈敢唱反調呢。大部份觀眾的焦點視線﹐集中在三場主要武打場面上﹐計有前段教訓來佛山踢館的金山﹐中段以一敵十打倒日軍﹐和最後一場與日本將軍打擂台。我反而比較喜歡其他過場性質的武打場面﹐外省漢初到武館街踢館﹐那些師傅的招式華而不實﹐從鏡頭中看出虛位甚多。到了廖師傅上陣對金山﹐觀眾在開場初見他被葉問打到無環手之力﹐還以為他武功不濟﹐竟能與金山對上數招才落敗﹐讓武功高低層次分明地呈現觀眾眼前。先有之前層層逐進的舖排﹐才到葉問對金山那一場主戲﹐未開打經已令觀眾充滿期待。葉問以一敵十和與日本將軍打雷台﹐雖然也是括出性命的雙搏﹐但始終是分勝負輸贏為先的比武。在綿廠混戰葉問邊行邊打﹐打倒與工人纏鬥的流岷﹐與他關心妻兒安危﹐閃電出手打倒日軍﹐出招快狠準一擊制敵﹐才是武術之道精要所在。

劇中葉問的詠春天下無敵﹐憑他可以一敵十這麼厲害﹐他亦感到面對日軍槍炮的無力感﹐繼而對自己練武的動機產生懷疑。不過下一場戲他以武功保護綿廠﹐他的疑問很快便一掃而空。好友清泉後悔為什麼沒有練武﹐被流岷被打到毫無還手之力﹐覺悟以前和平時認為武功沒有用的錯誤。也許編劇和導演根無心插柳﹐但這兩段戲連同後來葉問在槍口下被押上囚車﹐加起來得出的結論。就是在面對壞人來犯的時候﹐只有擁有更強大的武力以暴貿暴﹐才是自救自保的唯一方法。不知道反對使用任何暴力的和平主義者﹐在看葉問時會有什麼感想。他們喜歡對正當的自衛說三道四﹐反對以色列出手制止哈馬斯的火箭襲擊﹐認為凡事只要坐下來和談就可以談出個和平來。若果和平主義者轉換時空﹐生在八年抗戰的亂世中﹐不知他們對葉問會說什麼。他們會否叫葉問不要傷害金山的流岷手下﹐不要傷害武館的日本士兵﹐應該與金山和日本將軍很不切實際地和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