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日劇

日劇Mr. Brain

剛剛一口氣連看兩齣日劇《Change》和《Mr. Brain》﹐雖然都是木村拓哉當主角﹐但兩齣電視劇的氣氛完全不同。前者輕鬆中暗藏政治訊息﹐後者則是純萃娛樂的公式化偵探劇。木村飾演天材腦科學家﹐在警察科學研究所工作﹐前後八集解決六個案件。神探伽俚略用物理學去解謎﹐木村則用腦科學去破案。不過橫看豎看﹐他除了滿口腦科學術語外﹐他的破案方法其實只是捉心理﹐略施小計設下心理陷阱﹐讓兇手自己掉進去露出馬腳。

這齔電視劇十分熱鬧﹐除了木村當神探主角外﹐其他配角也很有趣。無腦靚女助手﹐火爆老差骨﹐菜鳥手下﹐與警科研其他古怪科學家﹐為劇集增添不少歡樂。食蕉更成為劇中木村的招牌﹐還感染到其他人一起陪他食蕉解謎。木村的角色設定十分搞笑﹐﹐腦部受創前原本當男妓﹐豈料因禍得福受創激發腦潛能成為天材。不過他卻喪失了普通人的社交能力﹐亦不能感受到愛情。靚女助手對木村一見鐘情﹐不過經常神女有心襄王無舞而表錯情。

不知為什麼所有偵探戲﹐懸案到了主角的手中﹐總是很輕易便破案﹐這套劇集自然也不例外。六個案件的設計很有心思﹐怪不得無線也要抄橋﹐要林峰學木村當神探。血十字和音符兩個案件的設計巧妙﹐都是用疑兇名字去扭橋。使用疑兇名字倒方便﹐反正編劇要角色叫什麼名字也可以。隱形人那個案件太容易猜﹐電視畫面影著蔽路電視平面圖﹐我已經估到了殺人的方法﹐比木村還要快破案。食人魔和精神分裂那兩個案件最好看﹐兩個也是案中有案受害者設計報仇﹐把受害者繩之於法有點無奈。不過似乎劇中木村破到案便像是解開謎題﹐那管法律不外人情網開一面﹐當法律不能制裁到壞人時﹐受害人連報仇也不許﹐只能默默承受法律的不公義。結局那宗案件很精彩﹐有雙雄對決的味道﹐可惜最後只找到被人利用的傀儡﹐木村知道誰是壞蛋也沒有證據拉人﹐這大慨是為劇場版留下伏筆。

日劇Change

剛剛放一個星期的大假﹐除了閒在家中搞裝修外﹐便一是口氣連煲兩套日劇《Change》和《Mr. Brian》。上一次看日劇己是大學時代的《悠長假期》和《戀外世紀》﹐無獨有偶十多年後再看日劇﹐竟然還是木村拓哉當主角﹐好像全日本只有他一個電視明星。不過我也很佩服木村﹐十多年來他樣子沒有變過﹐好像吃了防腐劑一樣﹐依然保持他的招牌迷人笑容。

《Change》的故事完全天馬行空﹐講述在小學當教師的木村﹐一個對政治完全外行人﹐忽然間當上日本首相﹐。據說劇本的靈感來自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一個藉藉無聞的新丁議員﹐不過三數年時間便當上美國最有權力的人。看電視劇集不用太認真﹐木村比奧巴馬還厲害﹐只用了短短三個月便當上首相。雖然故事過份跨張﹐但從日本的政治制度來看﹐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的事。日本地方政治由鄉紳壟斷﹐議席父傳子的世襲。日本中央政府的政治﹐由幕後權力玩家操控﹐把政壇新人當鬼儡推上首相的寶座﹐借新面孔來吸引選民支持﹐也有一定的說服力。

木村很兒嬉地當選﹐做了首相依然還是很兒嬉﹐他不住首相府﹐與美少女助選員和古怪競選經理﹐一班人柴娃娃繼續住﹐大慨是方便拍攝吧。故事分開兩條主線﹐木村當主角的電視劇﹐又怎能缺少漂亮的女主角呢。深津絵里被政黨總部派去幫木村競選﹐一個具政治野心的女強人﹐另一個是厭惡政治的小學教師﹐很例牌的冤家鬥氣擦出愛火花。機緣巧合下木村從地方國會選﹐搖身一變成為日本首相﹐掉進政治爭鬥的旋渦的中心。深津當上首相秘書﹐與一眾從鄉下帶去東京的怪人﹐與木村一起並肩作戰﹐逢凶化吉安然渡過一個接一個的政治陰謀。

這套電視劇諷刺日本政壇﹐政客只顧自己的權力﹐為人民服務淪為空口大話。木村未被政治污染﹐首相的大權又從天掉下來﹐他滿腔熱血一心想為市民做點事﹐卻發現處處受到制肘﹐政府官寮傲僈自以為事﹐政客則自私自我中心。不過這是一齣童話式的電視劇﹐木村發揮主角威能﹐其他人紛紛被他的熱誠感染﹐重捨當年初踏足政壇﹐為民請命的崇高理想﹐每次難關也幫助他大步檻過。奸角是把木村捧上神臺樣子很似陶傑的政黨主席﹐木村有自己的主見﹐不甘心做他的扯線公仔﹐打破他當幕後攝政王的如意算盤﹐便處心積慮把木村拉落臺﹐好讓自己出面當首相。這齣電視劇也算是大團員結局﹐男女主角的愛情開花結果﹐木村與奸角主席勉強打成平手﹐木村宣報解散國會重新舉行大選。最後一幕是木村為選舉拉票造勢﹐大慨為開拍續集舖路。

最後一集木村的國情咨民演講﹐雖然長篇大論沉悶了些﹐但勝在畫公仔畫出腸借木村之口﹐說出現實政治與理由政治的差落﹐冀望新一代能改變對政治的負面看法。也許電視劇的世界太美好﹐現實中不會有木村這樣靚仔的政客﹐也不會有他那樣真心真意為人民謀福祉的政客。不過日本始終是成熟的民主制度﹐縱使臺底下有千絲萬縷的權力關係﹐太離譜的政客還是會被選民趕下臺﹐亦能容納社會上想改變的聲音。至少在劇中木村能以高民望作後盾﹐與政治權力的幕後老闆一較高下。日劇能夠把政治作電視劇題材﹐在嚴肅與娛樂之間找到平衡點。反觀香港的小圈子選舉制度﹐只能出產聽教聽話的特首﹐香港政治不會有轉變只是一潭死水﹐而無線也永遠拍不出Change這種級數的電視劇。

神探伽里略 嫌疑犯X的獻身

Galile 不論是網絡的影評還是朋友的推介﹐都說《神探伽里略》劇場版是十分精彩推理電影﹐小說原著更奪得日本推理小說大賞。我沒有看過《神探伽里略》的電視劇﹐但也看過故事介簡﹐知道福山雅治飾演推理天材﹐正職是物理教授﹐課餘幫靚女警官柴咲幸查案。劇場版同樣圍繞一宗殺人案﹐不過與一般推理故事不同﹐觀眾開場時已知道誰是兇手﹐亦知道行兇的整個經過。謎團並不是找出真兇﹐而是看疑犯如何暪天過海﹐讓警察找不到任何罪犯的證據。也許希望越大便會失望越大﹐電影希望以物理天材對數學天材﹐營造兩大推理高手過招鬥智的氣勢﹐可惜謎底關鍵只是掩眼法的小把戲。在福山雅治把案情娓娓道來時﹐完全沒有恍然大悟的快感﹐只有被小玩兒欺騙後的滿嘴不是味兒。未看電影的朋友請注意以下內容包含劇情﹐推理故事謎底說穿便不好看了。

數學天材暗戀隔壁的失婚婦人﹐在她錯殺死了前來騷擾的前夫後﹐為求令她可脫罪幸福地生活﹐不惜製造假證據讓自己頂包入獄。謎題便是他如何製造失婚婦人和女兒的完美不在場證據﹐謎底的答案是他用另一具屍體去誤導警方﹐令警方錯誤判斷兇案發生的時間。其實答案在電影中有暗示過﹐兩個主角在河邊漫步閒談時﹐導演刻意拍攝流浪漢雜物堆旁空置長椅的鏡頭。看時我心想推埋天材的完美犯罪計劃﹐出手應該不會這樣低莊﹐結果很不幸流浪漢真的成為破案關鍵。數學天材大費周章殺個流浪漢﹐用新的屍體去冒充前夫的屍體﹐還要留假線索佈疑局引警察上釣﹐可是故事完全沒有交待前夫的屍體的去向。

殺人不難處理屍體不被人發現才是最大難題。若果數學天才可以處理掉前夫的屍體﹐就根本不用故佈疑局就可以幫母女脫罪。那只是一宗很普通的失蹤人口案﹐反正前夫欠債纍纍又有黑道仇家﹐警方又怎會懷疑一等良民的前妻呢。若流浪漢可以在酒店自出自入﹐也沒有人察覺房客不同﹐那數學天材大可以繼續租房﹐又或者替前夫辨理退房手續。酒店房東是因為不見鎖匙才去報警﹐若果還了鎖匙根本就不會有人察覺殺者人間蒸發。現在數學天材高調地丟具死屍在公園﹐不必要地吸引警方的注意﹐把警察直接引到真兇門前﹐豈不是更加危險。最重要是他忘記了牙齒和血型記錄﹐若果警方到醫院翻查死者病歷﹐這個完美的頂包計劃便功虧一簣。難道他找流浪漢當替死鬼時﹐要先驗血型和牙齒﹐確前刎合前夫的類型才行兇嗎。

若不把這套電影當作推理故事﹐改用愛情故事的角度去欣賞﹐可惜故事仍然是不合格。正印男女主角基本上零交流﹐根據網上看來的資料﹐原著小說連女警那個角色也沒有﹐柴咲幸是個可有可無的大花瓶。數學天才與失婚婦的關係嚴格來說不是愛情﹐雖然有人看到眼濕濕很感動﹐但我看來數學天才被感情沖昏了頭腦﹐否則不會設計漏洞百出的頂包計劃。竟然已經知道警方可能監聽電話﹐從公共電話亭打出根本沒有用﹐通話第一句便自我報上名來﹐難道怕監聽的人不知道你是誰。反正身份已在電話中涉露﹐在自己家中打電話又有什麼關係。如果要保密至少應該敲牆用摩斯密碼來通訊嘛。還是其實他是個自虐狂﹐渴享受為苦戀情人牲犧的痛苦﹐才心口帶著個勇字慷慨赴刑﹐雖然根本完全無犧牲的必要。

其實看了開場第一幕﹐我對這套電影已穩穩覺得不妥﹐只是還是希望其他人是對我是錯﹐才著耐著性子看完到解謎。電磁炮連軍方也是在研究階段﹐弄台可以瞄準射擊海上遊艇的電磁炮﹐大慨比走私軍火偷運火箭炮難幾百倍。實驗場的電磁炮以高速發射炮彈頭﹐單憑物理撞擊力根本不可能發生大爆炸﹐莫非推理天材實驗場後面有間油站﹐還是他無視安全指引用火藥實彈作實驗。枉這套系列標榜自己以科學推理破案﹐第一幕為追求視覺效果就已經違反科學常識。至於戲內P=NP﹐四色地圖等的所謂數學難題﹐唔識就嚇死識就笑死。看見劇中對物理和數學的兒嬉態度﹐大慨對案件推理也不應有什麼期望。

The Machine Girl 機關槍少女

The Machine Girl 當一套電影爛得很徹抵﹐反過會因為太爛所以好看。當鏡頭過份血腥時﹐反過來會因為荒謬而好笑。《機關槍少少》是一部徹頭徹尾的爛片﹐不要期待任何故事﹐任何動作場面的設計。這部電影的唯一賣點就是夠爛﹐非常惡搞七十年代的忍者片﹐想像得到和超乎想像的道具和情節統統出場。這部不是科幻血腥恐怖動作電影﹐而是一部超低能勁搞笑的大爛片。

那這電影有什麼好看﹖水手服美少女裝上機關槍義枝﹐替被殺害的幫弟弟仇報﹐大戰山口組忍者家族。不夠﹖有斬手斬腳血漿像開水喉狂噴﹐人頭火鍋﹐手指壽司﹐手臂天婦羅。依然不夠﹖還有機關槍掃到身體開洞﹐掃淨到下副骷髏骨﹐忍者飛標把頭顱打橫切三份﹐電鋸將人劈開兩半﹐血滴子凌空取人首級﹐電鑽奶罩愛的擁抱。還想要多些﹖載美式足球面具的刺客﹐要擺姿勢才出擊的忍者三人組﹐當然少不了衣服在打鬥時會無端割破或暴裂的美女。還記不記得以前的北斗之拳﹐壞人中招後臨死前會講幾句野﹐才忽然爆開狂噴鮮血倒地。這套電影的暴力情程也差不多﹐只不過這是真人版那套是卡通。

電影內容無謂說了﹐對白行貨到不能夠再行貨﹐ 四十年前或許會叫人很熱血。想不到編劇真夠膽寫出這個劇本﹐把四十年的舊貨掘出來循理再用﹐要要所有樣板對白應有盡有。當主角一本正經地說暴力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一邊用機關槍屠殺壞人﹐又或者喊生喊死地講情義﹐奸人講忍者家族榮譽時﹐我真的笑了出來﹐或者其實讓人發笑才是導演的原意。若果你可以無視劇本的合理性﹐人體的正常生理構造﹐很明顯穿崩的特技鏡頭﹐你就可以很歡樂暢快地欣賞這齣電影。不妨上Youtube找預告片看﹐看過後若果你認為可以接受﹐你應該會很喜歡這類極端惡搞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