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PC遊戲

Gorogoa

Gorogoa是一款獨立工作室製作的解謎遊戲,精美漂亮的手繪圖畫,悅取的背景樂音,獨特創新的解謎手法,很有詩意和寓言味道的故事。遊戲長度只有兩三小時,很適合在一個寧靜的下午,享受這一趟遊戲旅程。2012年發表demo時已經一嗚驚人,可是製作上遇到很多障礙,一個人包辨寫程式和繪畫,結果等到2017年才正式上市,

遊戲的解謎方式很有心思,畫面由四格組成,玩家可以zoom in/out每一格,移動每格的排例或重疊兩格,讓主角從一格移動至另一格,和啟動畫面的機關打開通道。故事講述一個小朋友尋找神獸,為神獸獻上五色果實,穿梭主角的一生,見證城市經歷戰火然後重建。遊戲分為五章,每一章要收集一個顏色的果實。謎題難度不高,不過每一章都有新花款,很多時要轉換腦筋用另一個角度去思考,看看不同格中有什麼東西可以連結起來。單靠文字很難描寫遊戲的玩法,貼兩張gif來解說明。

我玩的時候太過著重解謎,忽略了帶著淡淡成長哀愁的故事,有點感受但沒有想太深入。寫評論前上Youtube把攻略重看一篇,預知答案全速speed run不用半小時,才懂得欣賞作者想達著遊戲想表達的意思。小孩子看見神獸充滿好奇想接近牠,所以第一章是活力的紅色。少年時活在戰火陰影中,一直沒有放棄追求神獸,第二章是代表希望的綠色。大學時想以科學之力去理解神獸,第三章是光明的黃色。成年後發現科學之路不通,轉而追求宗教心靈上的方法,所以第四章是心靈的藍色。最後第五章主角已是老年人,顏色是代表經歷人生智慧的紫色。

遊戲中不同階段的主角,會回想起少年時尋找神獸的遭遇,當然畫面中那個回憶泡,亦是解謎機關的一環。最後當主角再一次回到跌斷腿的鐘樓,回憶起五個果實的五段經歷,終於到達神獸,遊戲結束。到底神獸是什麼,每個玩家的領悟各不同,我認為這是一個關於夢想,成長和後悔的故事。

 

Mini Metro 迷你地鐵

每天搭地鐵返工返學,抬頭看到車門上的路線圖,有沒有幻想過,如果將路線圖變成一個遊戲,會如何呢?《迷你地鐵》的遊戲慨念佷簡單,你就是地鐵的計設師,要解決城市的交通問題,不過遊戲介面並非《模疑城市》或《鐵路大亨》般的立體畫面,而是非常簡潔的地鐵路線圖。

遊戲有十多個城市的關卡,你的任務便是畫路線起鐵路,連結在地圖上隨機出現的車站。車站以不同的形狀標示,不同乘客需要前住不同形狀的目的地。若果沒有列車直達目的地,乘客便要中途轉車。隨著載客量增加,你可以運用越多的資源,增加列車班次,增加車卡數目,或增建過海隧道,務求在最短時間內,把乘客送往目的地。若列車客滿乘客不能上車,在地鐵站等得太久人滿為患,便會響起警號,再不趕快解決問題,時限一到,遊戲便玩完。這個遊戲不是模疑現實中的地鐵,每個城市只有水與地的輪廓,車站位置或乘客的目的地,與現實中的地理毫無關係,地鐵的路線亦可以隨時拆掉再起,這遊戲其實是一個解謎智力遊戲。

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挑戰和特色,例如巴黎車站得別密,大板要用高速子彈火車,渥克蘭是港口要起很多隧道。每一個城市達到載客目標,便解封下一個城市,由易到難。普通模式不太難玩,一夜時間便達成全部城市的條件。隨著乘客數目增加,新的車站不斷出現,遊戲最終必定系統超出負荷完場。若果只想隨心所欲地畫路線,可以玩不死模式,乘客會很有耐性乖乖地等車。高難度模式完全是不同層次的挑戰,先要在普通模式下達成任務,才可以解封高難度模式。那些任務本身非常艱難,例如只準起一條過海隊道,只準起三條路線,又或者每條路線不準多過十個車站等。我之後連續玩了幾晚,都沒能成功解封任何一個城市的高難度模式。最叫人氣屢的是,車站的位置隨機出現,很多時間出現的位置,根本無可能乎合任務條件,在時限之內連結起來。

最讓我開心是遊戲中有香港地圖,香港地圖我玩了很多次,明白到香港的交通問題真的很難解決,香港島和大嶼山與九龍新界隔了個海,過海隧道成了地鐵流量的樽頸位。雖然地理位置與現實不盡相同,我發現在遊戲中最有效的路線,是在新界九龍興建三個環狀線,然後用支線把三環連結至香港島和大嶼山,再起海底隧道從屯門至大嶼山至香港島走直通車。

《迷你地鐵》是一個很有趣的小遊戲,簡單可愛讓人愛不釋手。

香港地圖

The Beginner’s Guide

the-beginners-guide

這個「遊戲」是The Stanley Parable開發者的新作,玩過The Stanley Parable的朋友,都會預期這個並不是一般遊戲,而是一個以FPS遊戲模樣呈現的互動體驗。說在前頭,若想感受到最深刻的體會,應該以一張白紙的心態去玩,之前不要看任何評論,不要知道任何劇透,這篇文章在這段之後也不要看去下。就憑一個信字,信作者Davey Wreden不會令你失望。找一個空閒寧靜的時間,花個半小時,一次過由頭玩尾,看會為你帶來什麼新的想法。

下文包含劇透,會重嚴影響遊戲的體驗,小心留意。

2945633-maybe+it+does,+maybe+it+doesn't.+but+does+it_+what+is+the+true+answer_

這個遊戲由很多小遊戲組成,每個小遊戲都是由作者Wreden的朋友Coda所寫。Coda失蹤了,Wreden想藉著Coda的遊戲,從2008年的第一個,一路到2012年的最後一個,去解開Coda的內心世界,為什麼他要不辭而別。若果文章能反映作者的內心世界,那麼遊戲也具同樣的表達功用。那些小遊戲全部都很支離破碎,似是遊戲實驗多於一個完整遊戲。一邊玩時Wreden的旁述一邊會向玩家解構小遊戲的內容,嘗試重組Coda在寫那個遊戲時的心理態況。

beg4

老實說,我在玩的時候,有一股十分不安,十分煩擾的感覺。我不是說遊戲的不好,而是好像是看恐怖片會驚,玩這個遊戲個心就會不舒服。我的情緒不由自主被遊戲牽引著,妨彿感受到Coda寫遊戲時的抑鬱症。這個遊戲不能用好不好玩來衡量,而是看你領悟出到什麼道理。若果要把遊戲強行分類,它是一件抽像表達主義的藝術品。它比前作更上一層樓,沖擊我們對遊戲的定義,讓玩家反思何謂遊戲,遊戲是否必定要可以玩,遊戲是否一定要有意義。你到底在玩一個遊戲,還是在感受一個遊戲。遊戲的作者,如何向玩家傳達他想說的話?何謂真,何謂假,重要嗎?還是我想得太多?

 

Portal 2

初代Portal空前成功,出續集是意料中事,2011年Portal 2再下一城,橫掃多個遊戲獎項。遊戲核心玩法依舊,打開藍橙兩度隨意門,找方法從起點走到出口。不過今次加入新元素,反射鏡,彈跳板,光橋,力場隧道,三種不同的啫喱液體,藍色彈跳,橙色加速,白色開洞,玩家要用盡物理常識去解謎。不少玩家投訢初代故事太短,這集加入大量新場景新關卡,單人任務要差不多十小時才破關,另外還有二人合作任務,不過可惜找不到人陪我玩。

關卡的難度適中,我只是其中一關要偷看攻略,不過看完我都覺得自已白痴,這麼簡單為什麼看不到。故事發生在初代後的幾百幾千年,主角從冬眠裝置中睡醒,整個實驗室變成癈墟。畫面場景比旁白更能交代背景,頭幾關重玩初代關卡,不過關卡已破爛不堪生滿植物,不知經過了多少年,很有蒼涼末世的感覺。遊戲分為五部份,組合成一個完整故事,交代Aperture Science的過去,GlaDOS的真正身份,不過主角身世依然一空白。在遊戲中額外附送的漫畫,倒有提及主角是人造人,GlaDOS造出來的實驗品。

第一部份主角睡醒後要逃出實驗室,關卡很容易,主要是讓玩家熟習操作。第二部份宿敵GlaDOS復活,主角再一次被迫參加實驗。第三部份與初代後半相似,主角走進實驗室後台,再一次要打敗GlaDOS。首三部份有個很低B煩人的人工智能Wheatly插科打葷,打倒GlaDOS換上Wheatly當電腦核心,一如所料主角一手製造了新大佬。

第四部份佔遊戲超過一半篇幅,主角掉進了實驗室最低層,玩懷舊復古七十年代風格的舊實驗,順候交代實驗室的來龍去脈。背景故事半搞笑半認真,聽下笑完算便了,反正與關卡解謎沒有直接關係。GlaDOS更變成了薯仔電池,附在開門槍上不停吐嘈,與之前的邪惡態度反差很大,為故事添加不少歡樂。最後一部份從地底回到現代,理所當然的打大佬完場。最後一戰比初代容易,值得一讚是最後一擊設計很有心思,不是這麼容易想到,但又十分合情合理。

這集雖然依舊好玩,依舊贏市面其他遊戲贏到開巷,甚至平心而論可玩性比初代更上一層樓。可是始終活在初代的陰影下,初代的理物解謎玩法空前創新,獨腳戲的說故事表達手法充滿驚喜,這集只是繼續將那些優點發揚光大。論在玩家心中留下的印像和影響,遠遠及不上首次接觸玩初代時帶來震撼。

 

Portal

Portal可說是經典遊戲中的經典,在FPS等於射擊遊戲的公式中,開創唯一的FPS智力解謎玩法。當年不記得什麼原因,玩了一半沒有玩完,剛巧這陣子Steam大減價,便買回來花幾日打爆機。雖然是2007年的老遊戲,畫面完全不覺得過時,不知是畫面已經進步到,不留心便看不出分別的地步,還是我近來常手機遊戲,習慣了手機級數的畫面質素。

遊戲的玩法很簡單,玩家操控一枝傳送門槍,可以射擊牆壁地下天花板,打開藍橙二色兩度傳送門,讓玩家從門中穿過去。每一關設有不同的障礙,玩家要利用傳送門,從入口走到出口。謎題設計由淺入深,最初的很簡單,如沒有樓梯要如何走上二樓(在一數打開一面門,在二樓打開另一面門,然後行過去),到中段要應用物理學常識,結合傳送門加慣性引力去長距離跳躍,去到後期打機械炮台,(在它地面開門讓它掉下去,或者在彈道前方開門讓它自己射自己),謎題變化多端難易適中,最難的試多幾次一定過到,非常富有趣味性。可惜遊戲短了點,若果一口氣直踩,大慨兩三個鐘便可以爆機。

解謎玩法固然創新吸引,讓這遊戲名垂千古,是其充滿黑色幽默的故事。其實也算不上是有什麼故事,只不過是人工智能GlaDOS的妙語連珠的獨白。主角參加傳送槍實驗,人工智能責負解釋實驗內容,開始時實驗很正常,後面的實驗連番出錯,先是很細微的門打不開,然後實驗室出現殺人自動武器,而實驗室本身亦出現崩壞,後台寫上很多塗鴉警告。人工智能仍然表現友善,還打趣地說實驗結果有蛋榚吃,網絡名句「蛋榚是謊言」(The cake is a lie) 便由此而起。打破十九關到達終點,等候主角只是死亡火海,而然遊戲下半部才正式開始。主角展開後台逃亡之旅,人工智能開始連環吐嘈,最後打大佬單挑人工智能本體。遊戲完結的片尾曲Still Alive同樣經典,GlaDOS的聲音實在太有性格十分突出,為不少其他遊戲,電影,電視客串玩惡搞,人氣高企。

玩完第一集,很自然接著玩第二集,行文間正與Portal 2苦戰當中。趁第一集的記憶未被第二集重寫時,要趕快把評論感想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