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TVB

肥田囍事

Fat Tin 在這套電視劇未上映前﹐已經因為胡杏兒的肥妹可愛造型十分吸引﹐列為今年必看的電視劇。後來出了劇情簡介﹐一看下心立刻涼了一大截。這樣的劇情只是翻炒無線的婆媽戲﹐仲要玩失憶加無限個巧合的意外﹐真係中六合彩都沒有那樣好彩。頭五集環繞肥妹發生的笑料新鮮有趣﹐之後的五集玩失憶雖然劇情牽強些﹐但許志鞍給像餵豬般食到變肥仔也很好笑。如果把最後的十集濃縮為三四集﹐像日劇般十三集完其實整體也不算太差。可惜後半部的三段結婚悔婚戲拖得太長﹐肥妹笑話又已經看得有點膩﹐悶到我幾乎想放棄不看﹐幾經爭扎才看到結局。怪不得結局收視慘淡﹐編劇把劇中的角色當白痴好了﹐不要把全香港的觀眾也當是白痴。

結果這套戲白白浪費電視史上少見﹐可以有很大發揮空間的肥妹角色。還不題其他角色統統腦殘惡頂﹐靚姐同家輝連紙版搞笑角色也不如﹐夾硬為推劇情而加插的人物﹐觀眾越看越煩﹐恨不得那兩人在劇中給車撞死。許志鞍的角色更是不知所謂﹐也不提他的演技真的不行﹐只懂擠面造作。肥妹表姐是少數正常的角色﹐性格鮮明富港女特色﹐雖不喜歡但至少看得順眼。反而我最喜歡姚嘉妮的角色﹐又靚又叻人品又好﹐許志鞍不揀她絕對走寶。不知何解她總是演奸妃的角色﹐希望她下次有機會擔正演女主角﹐不用套套戲都給可惡的女主角搶走男朋友。

雖然無線的電視劇一向膚淺﹐但肥田囍事有兩個值得觀眾深思的問題。第一條﹐當然係是否女人要瘦才是美﹐肥人也可以漂亮﹐貫穿全劇的主題。這問題從當年欣宜減肥開始﹐香港開到通街美容院已經在討論。我自己就不喜歡太瘦的女仔﹐好似家輝話娶老婆要好肉地才好福氣。在中文的瘦字是從病字部﹐瘦其實是病的一種﹐要健健康康才好看。當然太胖也不行﹐太胖會有心臟糖尿等問題﹐有幾兩肉肥肥白白就最好。劇中的肥田真係幾可愛﹐以前鄭秀文套瘦身男女中﹐我覺得鄭秀文最靚的時候﹐是未入日本減肥院作最後衡刺﹐正常的鄭秀文太過瘦不好看。

第二條﹐是肥田同靚姐的愛情觀﹐要找到心靈相通所謂的真愛情才可以結婚。不知是否只有女仔才會有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心靈相通不一定夾得來﹐我就不想找個一樣性格的人結婚﹐我自己有時也頂自己唔順﹐兩個我肯定會火星撞地球﹐還是找個可以彌補我不足地方的老婆好。真愛情這個慨念太過抽象﹐愛情是一樣很主觀的東西﹐不能夠客觀地分真假。好像劇中的許志鞍﹐娶姚嘉妮有什麼不好。又或者如果家輝正常一點﹐肥田嫁家輝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盲目追求所謂的真愛情的心態﹐就好像買股票要見頂才放賺到盡一樣﹐最後只會輸得一無所有。兩個人結婚不可以全靠感覺﹐也要講理性。股票升了有合理回報就可以放﹐條件適合喜歡對方已可以當終身伴侶﹐劇中的肥老豆不也有段幸福的婚姻嗎﹖堅持要有真愛情才結婚﹐可是結了婚又要後悔﹐就是因為放不底才不幸福啊﹗

最後想說一點﹐不知何解在無線劇集中﹐所有情侶總喜歡在教堂結婚。劇中平時又不見他們返教堂﹐左看右看角色的言行舉止也不似是教徒﹐為什麼他們可以無啦啦去教堂結婚﹐不是只有教徒才可以在教堂行禮嗎﹖

老馮日記

Old Fung Daily 我發現最近無線的節目十分有創意﹐先有成為城中話題的美女廚房﹐再有這套馮德倫自編自導自演的假真人騷。雖然兩個節目的構思也是抄外國﹐不過肯借橋搞新意思﹐不老是重拍那些收視保障的婆媽劇種﹐就已經得值一讚。這套電視劇只有短短的十一集﹐內容環繞馮德倫日常生活中虛構的瑣碎趣事。每一集也請不同的明星客串演出﹐那些明星在劇中亦只是飾演現實中的自己。單看明星陣容已經十分吸引﹐再看是全新類型的喜劇﹐必定要先睹為快。

劇中的馮德倫很真實﹐與現實不同之處只是把缺點放大﹐作為笑料的骨幹。他可以說是典型港男性格的樣版﹐孤寒小家﹐自以為是﹐沒有風度﹐口臭說話寸﹐貪玩﹐扮野。看見劇中的馮德倫鬧出各種笑話﹐不禁把自己代入角色﹐身同感受地引起共鳴。雖然沒有像劇中般極端﹐但很多青年已過中年未到的男人﹐每天也帶著一份馮德倫的影子。劇情方便我不作詳細評論﹐總之每集也能夠讓觀眾開懷大笑。故事中的事情每天也會發生在你和我身邊﹐劇中用娛樂圈作為背景﹐把平凡不過的笑話點石成金﹐引起觀眾對藝人在螢幕下生活的好奇心。

雖然劇情很明顯是虛構﹐但是每個角色卻展現最真實個性的一面。若看透劇中表面的情節安排﹐不難發覺故事每每有弦外之音。道出娛樂圈光煇背後辛酸一面﹐藝人始終也只不過是個平凡人﹐不用工作的時候也會和朋友出街﹐回到家中也都有個嘮叼的父母。劇中最有好看不是客串出場的明星﹐而是那些明星身旁的普通人。飾演馮德倫父母以及他的助手肥妹的演員﹐最值得特別留意﹐雖然他們有些鏡頭不太自然不夠專業﹐但他們對白最為精警抵死。

這套電視劇理論上不需要有結局﹐可以 把故事無限地延繼下去。不過大慨馮德倫的人情牌晒了冷﹐加上劇情發展在尾段瘋狂失控﹐為求制造搞笑橋段把故事玩得太過火﹐在這時候選擇完結也是好事。老馮日記給觀眾的娛樂﹐正好就是觀眾追看娛樂版新聞想要的那些。看娛樂新聞是真是假不重要﹐最緊要看得開心﹐滿足諸事八卦的心理。香港的娛樂版可以嘗試改變編輯方針﹐開宗明義半真半假地創作新聞﹐甚至借用藝人的名字性格作同人性質的虛構報導。一來可以滿足讀者的需要﹐二來亦因為物極必反﹐沒有人會認真對待娛樂新聞﹐不再關心娛樂新聞的真偽﹐就可以解決長期以來藝人與傳媒的對立關係了。

美女廚房

Beautiful Kitchen 無記最新的遊戲節目美女廚房﹐形式上雖是抄日本的同類型節目﹐但是我很久沒有看過這麼好笑的綜藝節目了。美女廚房的參賽者是女明星﹐比殘酷一叮的各路不知明怪人更有吸引力。同樣是藝人玩的遊戲節目﹐美女廚房不似獎門人那樣低俗﹐還有教育意義﹐適合一家大小觀看。還可以笑著學煮菜﹐雖然大多數是反面教材。我已經是這個節目的忠實擁躉﹐每個星期也必定會下載來看﹐每次也笑到人仰馬翻。在看這個節目時﹐大家千萬不要吹東西或喝水﹐我有次笑得過激幾乎咽死。

這個節目有什麼賣點呢﹖當然主角是每集請三個美女上來比賽烹飪﹐她們的比賽分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不計分的熱身運動﹐通常弄一些需要特別技巧不普通的小吃。那三位美女自然是手足無措﹐原來弄小吃也是有大學問﹐叫人不要小看那些半賣藝半賣食的阿叔阿嬸。接著第道菜是指定菜色﹐和指定材料自選菜色。看見那些美女雞手鴨腳﹐煮出超乎想像的菜式固然十分好笑。更加有趣的是看見那些明星真實的一面﹐煮食比賽不同拍劇或訪問﹐性格在要兼顧各樣煮食是表露無遺。有些平時高貴的伍詠薇﹐竟然會怕死田雞﹐可以完全不看田雞煮好碟菜。不知到是膽小還是扮野梁詠琪﹐會為生劏海參而流眼淚。名模煮菜還很顧儀態不奇﹐她的鬥心卻出奇地強﹐煲仔飯煮焦了﹐再重新由頭煮過急起直追。薜凱琪戲內戲外也是刁蠻女一名﹐反而有幾個新人煮得有紋有路﹐煮得差也不亢不卑﹐讓觀眾留下好感。不過我發現一點﹐上來玩的女藝人大多是無線自己人或要爭取出鏡的新人﹐除了近期事業插水要谷反彈的梁詠琪。很難想像天后級歌手會拋個身出來顛﹐楊千嬅或許沒有所謂﹐這個節目和陳慧琳容祖兒苦心經營的形像不很夾吧。

食物煮好了﹐當然要有評判去試食﹐大慨這個可是天下第一大苦差。真的難為了每集也要用條命去搏的主持﹐鄭中基﹐方力申﹐梁漢文。另外也有邀請不同男藝人當嘉賓評判﹐最抵死是梁家輝帶私家銀筷子﹐用來銀針試毒。還有看似很專業但其實玩埋一份的大酒樓廚司﹐不過他們也很有用﹐有些煮食工序要靠他們幫女明星手才成。我想這個安排是互惠互利﹐廚司上過電視給名廚﹐對生意一定有幫助。無線節目本身也要個權威人士﹐好有點份量足以壓場和提供技術指導。看這些評判面有難色地試食也很好笑﹐有些菜煮得真的是難吃到嘔。當然評判本身的急材也很重要﹐經驗不夠的嘉賓說的評語就不夠到肉﹐反而平時不苟言笑的廚司﹐食完後說句就很抵死地一針見血。其實觀眾也不是虐待狂見到他們受苦才會笑﹐評廚神蘇玉華的那道盤龍鱔時﹐因為煮得實在太好吃﹐畫面拉開影著所有評判都不說話低頭狂吃也很好笑。看了這麼多集﹐各人的評分標準很統一﹐最重要的一項就是不會食死人。只要煮熟就至少合格﹐味道不要太難吃就可以﹐菜式相貌吸不吸引倒是其次。這很乎合男人典型的吃飯要求﹐注重實際多於花巧的門面功夫。

中間還有一個美少女廚神的過場環節﹐大慨只是攪噱頭的素人烹飪比賽。先影兩個女仔正正經經煮菜找人試吃﹐她們再入錄影廠玩遊戲。那些女仔始終是街外人﹐主持評判們也不能玩得太顛﹐所以不夠好笑﹐於是基本上這段我通常跳過不看。美少女廚神那個投票十分兒嬉﹐只是靠電話短訊投票﹐大慨那個人面廣多朋友就一定高票數當選。參加美少女廚神的女仔大多氣質不錯﹐大慨一般好女仔對選美會有些抗拒﹐但說到是正正經經烹任比賽就沒有問題﹐這樣反而吸引到一些好女仔參加。

站在一個只求娛樂觀眾的角度﹐美女廚房這個節目的確無可挑剔。不過總會有些人吃飽沒事幹﹐什麼是也要雞蛋裏找骨頭投訴一番。美女廚房很自然和性別歧視扯上關係﹐有些人懶政治正確地說﹐這個節目的笑料出於女主內的封建思想。其實那些人想得太多了﹐就算是看見朋友煮飯烏弄百出﹐試吃滿面愁容也會很好笑﹐不一定要美女。美女當主角只不過是為了收視﹐若果是男人或素人就沒有那麼多人愛看了。照正常情況看來﹐三位不算是美男的主持人﹐在每集對女星批頭品足後﹐在決賽時應該也要輪到他們下廚。看看他們是不是講就無敵做就扑直﹐分分鐘他們煮得比那些女星還好笑呢。

女人唔易做

Woman Hard 近期無記的劇集當中﹐女人唔易做不單贏了收視亦贏了口碑﹐比起那套大製作爛衫戲火舞黃沙﹐這套小成本愛情輕喜劇好看多了。這套劇除了無記最熟手的愛情和婆媽元素外﹐還加入引起觀眾討論的話題﹐很易容引起觀眾共鳴和追看的興趣。將姊弟戀﹐女人強過男人﹐不婚媽媽﹐大男人主義﹐這幾個題目交錯串連起來﹐配合老中青三代演員的公式戲情﹐就構成這套戲的主線骨幹。這套戲收視好之餘﹐結局時無記還添食﹐加多個真係女人唔易做特輯﹐由鄭裕玲作主特﹐請來戲中三位主角﹐鄧萃雯﹐吳美衍﹐徐子淇﹐暢談戲中帶出來那幾個女性話題﹐戲內外見真性情。

劇中故事的第一主線是林峰和吳美衍的姊弟戀﹐少年情逗初開迷戀補習姊姊﹐立志要長大後要娶她﹐竟然這樣痴情都可以有結果。我對煲老藕沒有興趣﹐不過我認識的朋友中﹐真的有迷戀大姊姊十幾年的人。不過現實沒有童話故事﹐結局就是由始終沒有開始過。差十年以內的姊弟戀﹐在這年頭已不用大驚少怪﹐若女方保養得好﹐人家不說你也不知道男細過女。至於當事人介唔介意﹐就是他們自己的事了。下次無記要搞新意﹐就要拍母子戀玩阿婆配生仔了。電視劇中阿伯配後生女常有﹐鄭少秋五十幾歲人劇中還可以追妹妹仔﹐唔知阿姐會唔會做香港電視史上第一個吃童子雞的老妖呢﹖

劇中第二條線是女強人鄧萃雯﹐想借種生仔不要老公做個不婚媽媽。雖然劇中人思想懶前衛﹐但劇集整體的意識還是宣揚正常家庭觀念﹐一家三口有爸爸媽媽才算幸福﹐要成雙成對才可以大團員結局收場。女人在事業太強﹐的確會令不少男人卻步。其實女人只是單單掙錢比較多﹐還不足以構成太大的威協。若女人在商界做女強人﹐她老公在大學教書﹐或者是個文化藝術人﹐這個差距沒有太大問題﹐反正兩個世界很難比較。問題多是發生在雙方幹同一行﹐甚至在同一間公司工作﹐這情況下女人比較強﹐男人只要還廉恥之心多少會有點自卑。至於戲中那樣的上司和下屬關係﹐不論是男是女強也會有出問題﹐戀愛和專業始終應該保持距離。不過男女合伙開壽司店就可以﹐大家一起做廚司應該可以不用分高低吧。

第三條線主要作用帶是新人入屋﹐劇中著墨不多。很少後生仔這般大男人﹐通常電視中這種大男人角色﹐多半是用來跨張搞笑。反而這樣一本正經說教﹐當成男女間的要解決問題﹐看起來有點不淪不類的感覺。除了三個女主角外﹐謝天華飾演的賤男型象很深入民心﹐不過說話時嘴貌貌則太過造作。賤男雖然很賤﹐但這個角色倒不討人厭﹐大慨孤兒出生﹐不育加慈父形像﹐足以把所作一切壞事合理化。原來童年不幸﹐長大後就有大條道理做賤人。

這陣子看多了無記的劇集﹐發現有幾無記愛情電視劇有幾條千古不變的公式。第一﹐主角家庭多數是三兄弟姊妹﹐不知無記是不是響應曾特首的呼籥﹐生仔要生三個。第二﹐不知何解男主角﹐總會有個錢太子女無緣無故看上﹐還要是又靚又叻人又好那種。如果現實中有﹐記得介紹給我認識。第三﹐不論題材幾新鮮有爭議性﹐劇中的價值觀離不開女人一定要生仔﹐不想生仔的女人不論之前幾好﹐當可以給編劇一下子打成壞女人。第四﹐套劇收得有話題﹐就必定會拍兩個結局﹐之前棟篤神探玩過一次﹐今次又再重施故技。我喜歡第一個結局多些﹐含蓄地留有想像空間。第二個結局什麼也講得一清二楚﹐這樣就沒有那好玩了。

最後想說說劇中兩個女演員﹐不知何解我常常認為吳美衍很像鄭秀文﹐尤其是眼﹐鼻和嘴﹐只不過塊面給拉長了。以前沒有看過她拍電視劇﹐不知道她從那兒走出來﹐樣子清新富氣質﹐比那些香港小姐出身的女星好看。劇中扮第三者的有錢太子女是歐倩怡﹐我比較喜歡這類面孔可愛的女生﹐我認為她比三個主角還漂亮。不過可惜她大慨無緣當主角﹐畢竟左看右看也沒有星味﹐除了我外大慨沒有什麼人會喜歡看她。

這套電視劇雖有美中不足之處﹐但整體上的效果良好﹐值得一看。

潮爆大狀

Cool Lawyer 無線新劇潮爆大狀很惹人注目﹐首先這是第一套打破丁蟹效應的秋官劇集﹐很有歷史意義﹐其次這真是一套很好看的電視劇。秋官的演技固然出色﹐想不到他差不多六十歲人還這樣有型﹐年紀比他輕的四哥就保養不到了。看他慢條絲理氣定神閒地說著對白﹐卻又是暗藏機鋒抵死寸爆人。這是一套很另類的喜劇﹐帶有香港銀幕上少見的英式幽默感。飾演大奸角的石修也入型入格﹐這個火爆財大氣粗的有錢佬仲過癮。尤其是兩個人反面後碰頭﹐大家笑裏藏刀話中帶刺﹐編劇寫得很精彩傳神。

這套劇是二十集的中篇﹐我那些看慣開無記劇集的同事說進度太快﹐不過我則覺得劇情節奏恰到好處﹐沒有拖泥帶水節外生枝﹐除了中段湯盈盈那半集。若果把她的戲份刪減了就可以說是完美了。這齣戲不是無記的行貨婆媽戲﹐而是以文載道讓觀眾反思人生的意義。秋官是專門幫富豪打官司的大狀﹐賺錢很多但卻幹著違背良心的事﹐為人自私只顧事業連妻女也離他而去。頭幾宗官司成功塑做出他的壞人形象﹐例如他利用法律漏洞收地把婆婆迫遷。只是他其實也不是完全壞透的人﹐他有一份對法律專業的遵嚴﹐在遊戲規則內走法律罅打贏官司是高明﹐但不屑為贏求官司去做出犯法的事。雖然女兒看不起他刻意疏遠他﹐做不到一個稱職的好父親﹐但希望作出補償的愛女之心卻是不容致疑。故事的發展就是隨著他在人生路上跌底﹐才醒覺到今是而昨非﹐爬起身改過來變成一個好人﹐贏回女兒尊敬﹐得到救贖。一般觀眾在秋官的經歷身上﹐可以找到共鳴。現實中沒有完全的壞人﹐也沒有完全的好人﹐大多數人也好像秋官般﹐心底裏其實也是個好人﹐不過因為種種原因而在幹壞事。在主旨這方面的訊息上很正面﹐簡單來說就是不要做壞人﹐做善事助人自己會開心﹐身邊的人亦會感受到不同。不過由始至終﹐秋官在對做事的態度從來沒有變過。只要是做好事﹐在法律容許范圍內﹐就算是要繞過規矩而行的方法也沒有所謂。不知這種以精叻為帥的做事態度﹐算不算也是香港的核心價值﹐所以在電視劇中無意地加以讚揚。我自己某程度上也很認同這價值觀﹐那就很難說這究竟這是對還是錯了。

雖然這套戲是以親情和人性爭扎為主﹐但無線劇集又怎可沒有愛情線呢。秋官一把年紀就算老當益壯﹐要拍談情說愛戲也會嚇跑觀眾﹐所以有關他感情只是輕輕帶過﹐盡是圍繞中年離婚男人的煩惱上。愛情線很自然落在年輕一代的主角身上。唐寧飾演秋官的女兒﹐角色非常討好惹人歡心﹐演技在新一輩中算幾好。她其實不算新人﹐是童星出身﹐以前也演過秋官的女兒﹐樣子甜美但不是大美人那類型。劇中的愛情線自然圍繞著她﹐她是一個背著爸爸聲名包伏的新進律司﹐富有正義感且有同情心﹐看來完全是無良父親的相反。介紹出場的過程很特別﹐在法庭上與父親打對台﹐功力不夠輸掉官司後﹐秋官過來示好搭訕﹐給蘇玉華以為秋官一把年紀還想追女仔。她的回答很妙﹐一語道出父女關係。在這劇中唐寧的愛情觀很獨特﹐在電視劇集中我從來沒有見過。她談戀愛不是講感覺也不是講身家條件﹐而是從價值觀看兩人夾不夾得來。她甩掉第一個醫生男友﹐故然他背著她偷食是原因之一﹐但更大的原因是在疏忽職守以至病人死亡的案件中﹐他為求自保講大話﹐令她對他的人格失去信任。第二個男友是同是律師秋官的徒弟﹐因為他為求贏官司不擇手段﹐令唐寧道最終不得不道不同不相為謀而分手。最後的真命天子陳建鋒﹐只是典型讀書不多但正直孝順的大好青年。也許兩人在背景的差距很大﹐但她選擇他是卻因為在精神上大家是同步。與在戲中演秋官女友的向海嵐是個很好的對比﹐她最後選擇下嫁石修﹐抱著正是那種只要他對她好﹐其他什麼事也可以不理的心態。

雖說這套戲的編劇用心良苦﹐在劇情中隱晦地加入發人深省的寓意﹐不過始終離不開在在需財的現實。秋官可以很有尊嚴地不做有錢佬的狗﹐正是因為如他自己所說的﹐他還有錢打少幾單官司不會餓死。在最後高潮的那宗官司﹐爭取賠償的幾個老工人就沒有資格過講尊嚴了。若不是秋官動之以利害﹐他們為求糊口只好卑躬屈膝地接受庭外和解。在愛情觀上﹐無線還是走不出竹門對竹門﹐木門對木門的安排。唐寧和陳健鋒這一對戀人﹐最後還是要陳健鋒得到幾億賠款﹐從貨車仔搖身一變成玩具廠太子爺﹐才可以有情人終成眷屬。

這齣戲兩段情的結局很有心思﹐沒有老土俗套畫公仔畫出腸的大團圓結局。一邊廂在飛機上重遇結伴遊英國﹐另一邊廂兩個電單車並排駛去﹐沒有用一句肉麻死人的我愛你﹐單用影像讓觀眾意會而不需要明言。以感情開始作為故事的結束﹐留給觀眾想像空間﹐正是編劇高明之處﹐很少無線劇集看完後有意猶未盡的感覺。不過無記千萬不要開拍續集﹐除非是可以保持水準的精品製作﹐不要搞不好把留下來的美好印象也砸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