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Pixel電話,沒有理由不買Daydream View。Daydream未推出時已經預定,美國出了好幾個星期,等到頸到長終於收貨。急不及待,馬上開來玩。身在公司,為免玩VR的傻樣被拍下來公諸於世,當然不能在座位玩,book間會議室躲起來玩。返工時玩耍倒沒有所謂,在高科技公司工作,只要準時交到貨,基本上不返工也沒有問題。開盒沒有什麼驚喜,未到手前上網早已看過不少開盒報告,不過VR這玩意,讀他人的文字完全不能身同感受,要自己試過才有知好壞。
除了在商場試過三叔的VR Gear幾分鐘外,我沒有玩過其他VR,所以無從比較優劣。Daydream眼鏡十分輕盈,初戴時覺得對焦不準,後來上網看正確的戴法,才知那條帶不是放在耳仔上,而是要像戴滑雪鏡般放在額旁。下載Daydream的App後,把部電話放入去作螢幕。我的Pixel不是XL,解像度不是最高,放入去看VR會看到LCD點陣的網紋,看多一陣眼睛自動適應,除非特別去留心看,玩時腦袋會自動無視網紋。據網上說用XL也會看到網紋,只是網點細些比較難察覺。玩VR原來是要帶眼鏡,雖然個電話放得很近,但那塊鏡片把焦距拉遠,大約等於平時看書的距離。如果你近視深,不帶眼鏡看不到字,那玩VR時就要帶眼鏡。由於Daydream用布做,可以在VR內戴普通眼鏡,戴時有少少技巧,把眼鏡放入VR對正才戴上面,就不會不舒服。那其他用硬膠殼的VR系統,是否要戴隱形眼鏡才可以玩?由於Daydream用布做,VR眼罩鼻位有空隙會漏光(大慨設計要照顧鬼佬的高鼻樑),解決方法很簡單,把房間的燈關掉了就可以,反正玩VR都係一個人自己玩。
初次使用時有教學模式,基本上是在show off技術。把玩家放在一個虛擬森林內,叫玩家轉頭追看蝴蝶飛夢,抬頭看天上的星星,又把遙控器當電筒用,照森林中的各種動物。畫面非常流暢,轉頭時完全感覺不到有lag,同三年前用Nexus 5玩Cardboard有天淵之別,當年lag到頭暈。遙控器手感還可以,主要是用來指畫面當mouse用,靈敏度大慨和Wii控制器差不多。目前Google的VR平台並只有很少app,最失策是不支援舊有的Cardboard apps。我看了不少Youtube VR的360影像,下載了幾個免費VR App來玩,還買了一個恐怖類遊戲,然後趕在半小時內退貨不收錢。玩了個多小時,眼睛便已十分疲累,好像開通宵長途車般辛苦,該是時候休息回去工作了。玩VR十分食電,電話非常溫暖,不過這都是意料中事。有點意外是玩VR不能用藍芽耳機,因為藍芽同樣食電,玩了十幾分鐘後Daydream自動提示電話過熱,要我轉回用有線耳筒。
親身深度試玩過VR後,我預測VR將會是另一個3D,在一輪hype過後,市場便會尋找更新奇好玩的東西。事實上VR有著3D相同的死症,就是看得長時間眼睛會很累。有些所謂的「大屏幕」的VR app簡直是除褲放屁,戴著VR眼罩文字或2D影片很辛苦,我寧可在廿四吋大芒看得舒服。看360度影像很有趣,頭鱷鱷可以看鏡頭後面,但新鮮感過後,其實鏡頭後面沒有什麼好看。例如看球賽當然是向前望看比賽,擰轉頭看其他觀眾來幹什麼。VR唯一的生存空間是打機,開賽車,揸飛機用VR玩很有代入感。恐怖遊戲與VR簡直完美結合,坐在梳化對著電視玩不會太驚,始終你知道電視入面是另一個世界, 用VR玩則完全不同感覺,真的以自己處身遊戲之中,好驚驚。至於其他遊戲類別,我想不到VR有什麼優勢,電子競技類的講操控準確,VR對一心求勝的玩家只是分心負累。運動類遊戲走Wii和Kinect的老路,新鮮感過後不能留著玩家。戴VR的膠樣和眼罩的衛生問題,VR也吃不到Wii和Kinect的party game市場。至於動作射擊類遊戲,對於玩開實彈射擊的我,射擊遊戲根本是個笑話,感覺與現實相差太遠了。只靠模擬和恐怖類遊戲,市場夠不夠養起VR開發商呢?我不太樂觀。
Oculus,Vive和PS4 VR那些獨立VR系統,除非真是深度玩家發燒友,買了回來若覺得不好玩,幾百美元就浪費了。用手機為平台的VR,過多兩年入門級手機也合乎Daydream的規格,Daydream View一百美元不到,遲些第三方廠商或山寨貨肯定更平,如果手機技援VR的話,不妨平平地買個VR眼罩回來試玩。只要每次不玩多過半小時,玩VR應該不會傷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