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愛情小品

肥田囍事

Fat Tin 在這套電視劇未上映前﹐已經因為胡杏兒的肥妹可愛造型十分吸引﹐列為今年必看的電視劇。後來出了劇情簡介﹐一看下心立刻涼了一大截。這樣的劇情只是翻炒無線的婆媽戲﹐仲要玩失憶加無限個巧合的意外﹐真係中六合彩都沒有那樣好彩。頭五集環繞肥妹發生的笑料新鮮有趣﹐之後的五集玩失憶雖然劇情牽強些﹐但許志鞍給像餵豬般食到變肥仔也很好笑。如果把最後的十集濃縮為三四集﹐像日劇般十三集完其實整體也不算太差。可惜後半部的三段結婚悔婚戲拖得太長﹐肥妹笑話又已經看得有點膩﹐悶到我幾乎想放棄不看﹐幾經爭扎才看到結局。怪不得結局收視慘淡﹐編劇把劇中的角色當白痴好了﹐不要把全香港的觀眾也當是白痴。

結果這套戲白白浪費電視史上少見﹐可以有很大發揮空間的肥妹角色。還不題其他角色統統腦殘惡頂﹐靚姐同家輝連紙版搞笑角色也不如﹐夾硬為推劇情而加插的人物﹐觀眾越看越煩﹐恨不得那兩人在劇中給車撞死。許志鞍的角色更是不知所謂﹐也不提他的演技真的不行﹐只懂擠面造作。肥妹表姐是少數正常的角色﹐性格鮮明富港女特色﹐雖不喜歡但至少看得順眼。反而我最喜歡姚嘉妮的角色﹐又靚又叻人品又好﹐許志鞍不揀她絕對走寶。不知何解她總是演奸妃的角色﹐希望她下次有機會擔正演女主角﹐不用套套戲都給可惡的女主角搶走男朋友。

雖然無線的電視劇一向膚淺﹐但肥田囍事有兩個值得觀眾深思的問題。第一條﹐當然係是否女人要瘦才是美﹐肥人也可以漂亮﹐貫穿全劇的主題。這問題從當年欣宜減肥開始﹐香港開到通街美容院已經在討論。我自己就不喜歡太瘦的女仔﹐好似家輝話娶老婆要好肉地才好福氣。在中文的瘦字是從病字部﹐瘦其實是病的一種﹐要健健康康才好看。當然太胖也不行﹐太胖會有心臟糖尿等問題﹐有幾兩肉肥肥白白就最好。劇中的肥田真係幾可愛﹐以前鄭秀文套瘦身男女中﹐我覺得鄭秀文最靚的時候﹐是未入日本減肥院作最後衡刺﹐正常的鄭秀文太過瘦不好看。

第二條﹐是肥田同靚姐的愛情觀﹐要找到心靈相通所謂的真愛情才可以結婚。不知是否只有女仔才會有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心靈相通不一定夾得來﹐我就不想找個一樣性格的人結婚﹐我自己有時也頂自己唔順﹐兩個我肯定會火星撞地球﹐還是找個可以彌補我不足地方的老婆好。真愛情這個慨念太過抽象﹐愛情是一樣很主觀的東西﹐不能夠客觀地分真假。好像劇中的許志鞍﹐娶姚嘉妮有什麼不好。又或者如果家輝正常一點﹐肥田嫁家輝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盲目追求所謂的真愛情的心態﹐就好像買股票要見頂才放賺到盡一樣﹐最後只會輸得一無所有。兩個人結婚不可以全靠感覺﹐也要講理性。股票升了有合理回報就可以放﹐條件適合喜歡對方已可以當終身伴侶﹐劇中的肥老豆不也有段幸福的婚姻嗎﹖堅持要有真愛情才結婚﹐可是結了婚又要後悔﹐就是因為放不底才不幸福啊﹗

最後想說一點﹐不知何解在無線劇集中﹐所有情侶總喜歡在教堂結婚。劇中平時又不見他們返教堂﹐左看右看角色的言行舉止也不似是教徒﹐為什麼他們可以無啦啦去教堂結婚﹐不是只有教徒才可以在教堂行禮嗎﹖

女人唔易做

Woman Hard 近期無記的劇集當中﹐女人唔易做不單贏了收視亦贏了口碑﹐比起那套大製作爛衫戲火舞黃沙﹐這套小成本愛情輕喜劇好看多了。這套劇除了無記最熟手的愛情和婆媽元素外﹐還加入引起觀眾討論的話題﹐很易容引起觀眾共鳴和追看的興趣。將姊弟戀﹐女人強過男人﹐不婚媽媽﹐大男人主義﹐這幾個題目交錯串連起來﹐配合老中青三代演員的公式戲情﹐就構成這套戲的主線骨幹。這套戲收視好之餘﹐結局時無記還添食﹐加多個真係女人唔易做特輯﹐由鄭裕玲作主特﹐請來戲中三位主角﹐鄧萃雯﹐吳美衍﹐徐子淇﹐暢談戲中帶出來那幾個女性話題﹐戲內外見真性情。

劇中故事的第一主線是林峰和吳美衍的姊弟戀﹐少年情逗初開迷戀補習姊姊﹐立志要長大後要娶她﹐竟然這樣痴情都可以有結果。我對煲老藕沒有興趣﹐不過我認識的朋友中﹐真的有迷戀大姊姊十幾年的人。不過現實沒有童話故事﹐結局就是由始終沒有開始過。差十年以內的姊弟戀﹐在這年頭已不用大驚少怪﹐若女方保養得好﹐人家不說你也不知道男細過女。至於當事人介唔介意﹐就是他們自己的事了。下次無記要搞新意﹐就要拍母子戀玩阿婆配生仔了。電視劇中阿伯配後生女常有﹐鄭少秋五十幾歲人劇中還可以追妹妹仔﹐唔知阿姐會唔會做香港電視史上第一個吃童子雞的老妖呢﹖

劇中第二條線是女強人鄧萃雯﹐想借種生仔不要老公做個不婚媽媽。雖然劇中人思想懶前衛﹐但劇集整體的意識還是宣揚正常家庭觀念﹐一家三口有爸爸媽媽才算幸福﹐要成雙成對才可以大團員結局收場。女人在事業太強﹐的確會令不少男人卻步。其實女人只是單單掙錢比較多﹐還不足以構成太大的威協。若女人在商界做女強人﹐她老公在大學教書﹐或者是個文化藝術人﹐這個差距沒有太大問題﹐反正兩個世界很難比較。問題多是發生在雙方幹同一行﹐甚至在同一間公司工作﹐這情況下女人比較強﹐男人只要還廉恥之心多少會有點自卑。至於戲中那樣的上司和下屬關係﹐不論是男是女強也會有出問題﹐戀愛和專業始終應該保持距離。不過男女合伙開壽司店就可以﹐大家一起做廚司應該可以不用分高低吧。

第三條線主要作用帶是新人入屋﹐劇中著墨不多。很少後生仔這般大男人﹐通常電視中這種大男人角色﹐多半是用來跨張搞笑。反而這樣一本正經說教﹐當成男女間的要解決問題﹐看起來有點不淪不類的感覺。除了三個女主角外﹐謝天華飾演的賤男型象很深入民心﹐不過說話時嘴貌貌則太過造作。賤男雖然很賤﹐但這個角色倒不討人厭﹐大慨孤兒出生﹐不育加慈父形像﹐足以把所作一切壞事合理化。原來童年不幸﹐長大後就有大條道理做賤人。

這陣子看多了無記的劇集﹐發現有幾無記愛情電視劇有幾條千古不變的公式。第一﹐主角家庭多數是三兄弟姊妹﹐不知無記是不是響應曾特首的呼籥﹐生仔要生三個。第二﹐不知何解男主角﹐總會有個錢太子女無緣無故看上﹐還要是又靚又叻人又好那種。如果現實中有﹐記得介紹給我認識。第三﹐不論題材幾新鮮有爭議性﹐劇中的價值觀離不開女人一定要生仔﹐不想生仔的女人不論之前幾好﹐當可以給編劇一下子打成壞女人。第四﹐套劇收得有話題﹐就必定會拍兩個結局﹐之前棟篤神探玩過一次﹐今次又再重施故技。我喜歡第一個結局多些﹐含蓄地留有想像空間。第二個結局什麼也講得一清二楚﹐這樣就沒有那好玩了。

最後想說說劇中兩個女演員﹐不知何解我常常認為吳美衍很像鄭秀文﹐尤其是眼﹐鼻和嘴﹐只不過塊面給拉長了。以前沒有看過她拍電視劇﹐不知道她從那兒走出來﹐樣子清新富氣質﹐比那些香港小姐出身的女星好看。劇中扮第三者的有錢太子女是歐倩怡﹐我比較喜歡這類面孔可愛的女生﹐我認為她比三個主角還漂亮。不過可惜她大慨無緣當主角﹐畢竟左看右看也沒有星味﹐除了我外大慨沒有什麼人會喜歡看她。

這套電視劇雖有美中不足之處﹐但整體上的效果良好﹐值得一看。

天幕下的戀人

Under the Canopy of Love 天幕下的戀人是改篇自黎芷珊的愛情小說﹐帶有點日劇的感覺。主演的有久未露面的鄭嘉穎﹐以及去年人氣新星周麗淇。這齣二十集的短篇劇集﹐可能由於是改篇自小說的關係﹐沒有以住無線劇集婆媽長氣的通病﹐劇情出奇地明快。故事集中在兩位主角身上﹐配角的戲分恰到好處﹐沒有拖泥帶水分散觀眾的視線﹐反而有作為襯托主線的作用。

故事本身其實幾公式化﹐不過勝在人物的描寫細緻出色﹐帶有點夢幻成真的童話色彩﹐讓觀眾看得很舒舒服服。男主角是大酒店集團的中級管理人員﹐遇著壞上司給降職去江店附屬商場﹐感到懷材不遇而有點沮喪。剛好他還上了在女主角在商場開首飾店﹐這個女孩子胸無機心純蒸餾過水﹐因為要找地方練拉小提琴而結緣。同是在商場工作女主角的家姊則性格相反﹐已經有個大學教授男朋友﹐還常常想著騎牛搵馬找個金龜婿。還有在商場當保安男主角的好朋友﹐心直口快熱血爆棚的傻小子﹐迷戀上家姐當觀音兵給弄得團團轉。其他姐妹的角色也各有趣怪﹐有因應劇情需要懂得占卜玩塔羅牌的神婆﹐有廣東話還講唔正的上海妹﹐最得意就是常講LuLu作口頭禪的那個。男女主角的戀情例牌地一波三折﹐早段兩個先鬥氣後拍拖﹐女主角怕了神婆的預言差點要放棄戀情。中段兩人熱戀很溫馨甜密﹐感情的問題暫時落在配身上。到了尾段陰陽差錯地人人誤以為男主角﹐是集團主席的私生子﹐像坐直升機般升職﹐加上靚女上司出場﹐兩人的感情經不起考驗﹐因為誤會和缺乏信心而分手。最後發現保安仔才是真命天子﹐他追不到家姐早已移情去妹妹身上﹐不過礙於好朋友關係才不敢追。男主角和女上司去新加坡長期工幹﹐幾個非常巧合的誤會加在一起﹐全世界也以為男主角當了陳世美﹐搭上了有錢女就拋棄舊女友﹐才敢對女主角示愛﹐希望至少可以當個代替品。結尾那一段我嫌太過造作﹐為愛情決鬥同逃婚的橋段真係好老土。

在這齣戲中﹐我最喜歡是描寫那三姊妹不同性格﹐對照相映帶著現實的影子。大家姐機關算盡整天想著嫁個有錢人﹐結果最後幾乎連身邊愛她的人也失去。二家姐白白癡癡對愛情充滿純真﹐卻傻人有傻福﹐前後兩個都有錢又死塌心地愛她的人。三妹著墨比較少﹐不過她和有錢公子兩小無猜﹐最後大肚嫁人也算是好結局。這段關係最是妙那個吃醋爸爸﹐原本在報社帶去當實習攝記的有錢公子﹐兩個男人還一起講女人經﹐不過發現公子的女友是自己女兒後﹐態度一百八十度轉變﹐所有阻止個女拍拖的招數也出盡。

另外我欣賞編劇心思的一點﹐就是男女主角的鏡外旁白﹐聽男女兩邊對同一件事的不同看法﹐道出男女間的微妙敵我關係﹐又或者男主自話自說的職場求生的至理明言也精警。

天幕下的戀人是近期無線可以不妨一看的新劇集﹐偶然輕鬆浪漫一下也不錯。

Shall We Dance 談談情﹐跳跳舞

Shall We Dance 最近和女朋友開始學社交舞﹐喜歡跳舞在的阿姨和阿媽﹐知道了我們學跳舞後﹐不約而同地推介我們看這套電影﹐談談情跳跳舞。於是我和女友租了這套戲﹐李察基爾和J.Lo演的版本一起看。其實我自己比較想看日本原版﹐據聞戲味重藝術性高得獎無數﹐才引起荷里活翻拍的興趣。不過舊戲不方便下載﹐在這邊也很難找到﹐只好看這個庸俗化的版本充數。

故事大綱應該和日本版差不多﹐李察基爾是一個典型成功的中年男人﹐事業有成家庭幸福﹐還有個能幹賢淑的老婆。不過也發現自己有中年危機﹐不能夠肯定自己存在的價值。在放工搭地鐵每天也經過一間舞蹈教室﹐有天就心血來潮暪著老婆走上去學跳舞。例牌地學跳舞班上有幾個搞笑的同學﹐有舞痴師奶﹐想學跳舞識女仔的型男﹐笨手笨腳的肥佬﹐阿婆老師﹐以及靚女助教J.Lo。最抵死好笑的是李察那個光頭同事﹐喜歡跳舞又怕人知﹐驚人誤會他是基佬娘娘腔。老師安排他們參加舞跳比賽﹐在練習的過程中﹐李察同J.Lo有段似還無的感情。李察老婆發現老公變得古怪﹐於是請私家偵探﹐發現老公竟然不是有外遇﹐只不過是去學跳舞﹐但是不明白為什麼這麼秘密。之後的情節很公式﹐順理成章地搞點笑料﹐各人關係由緊變好﹐同心努力比賽。最後故事是大團員結局﹐李察同老婆更加恩愛﹐一起去學跳舞。J.Lo則重捨自信﹐繼續當她參加職業賽﹐其他人也幸福快樂找到另一半。

這齣戲最差的地方就是J.Lo﹐她木口木面完全不懂演戲。故事方便不過不失﹐普通不過的浪漫喜劇﹐對劇本的合理性不可以有太高要求。劇本失敗的地方﹐就交代不到李察學跳舞的原因﹐亦拍不出他和J.Lo感情上有任何交流﹐最後J.Lo說因為他重新振作﹐就顯得十分牽強。成套戲最好看的地方是跳舞﹐跳得很師很華麗﹐尤其是跳華爾茲。不過不懂跳舞﹐對跳舞沒有基本認識的人﹐大慨不會覺得好看﹐只會覺得跳舞那幾場戲很悶。劇中那個光頭佬的遭遇﹐很能夠引起我的共鳴。在男人群體的社交圈子中﹐說喜歡跳舞是禁忌﹐很容易有搞基的負面標簽。我在公司問有沒有人有興趣去學跳舞﹐個個也耍手擰頭說只有女仔才會跳舞。幸好我是陪女朋友去學﹐有免死金牌不怕被人說是基佬。劇中另外角色學跳舞的想法﹐就是認為學跳舞可以識女仔﹐因為大部份女仔也喜歡跳舞。不過根據我觀察所得出的結論﹐學跳舞大多是上了年紀的師奶﹐很少有單身漂亮妹妹來看跳舞﹐就算有也會捉個男仔陪上堂﹐所以現實是中學跳舞識女仔只是幻想。唯一何外是在大學裏的跳舞會學﹐根據本人某位妹妹仔王朋友說﹐那兒有大量單身女大學生學跳舞﹐不過先決條件是你也要是大學生才可以去學。

總括來說﹐這是一套非常適合拍拖看的電影。不過如果對跳舞有抗拒的朋友﹐要小心看完戲後會給女朋友捉了去學跳舞。有機會的話我想看原裝日本版﹐感受一下原版中那份含蓄的中年情懷。

20 30 40

20 30 40 20 30 40是一套注定會得獎的電影﹐不單集合了三位影后的傾力演出﹐更是張艾嘉﹐劉若英﹐李心潔師徒三人﹐首次在銀幕上攜手合作的作品。這是一齣以女性愛情生活為主的電影﹐所以劇中是完全沒有男主角﹐只有飾演三位女主角身旁情人的男配角﹐雖然劇中佔戲不多但全都是好戲之人﹐包括了任賢齊﹐張洪量﹐以及影帝黃秋生﹐梁家輝等。同是身為導演的張艾嘉﹐是少數能夠在藝術與商業取得平衡的奇材。此片不單能取悅評審團﹐也是齣能夠感動觀眾的愛情輕喜劇。

這齣電影其實是三個完全獨立的故事﹐只是巧妙地運用鏡頭把它們串連起來。在台北市同一的時空下﹐三個不同年齡女人﹐各自為自己的感情生活而煩惱。劇中安排情節巧合地發生﹐從而總括女性在愛情路上各階段的波折﹐觀眾在看見主角的際遇發出會心微笑外﹐還能夠身同感受代入其中引起共鳴。

二十歲的李心潔佔戲比其他兩個女主角少﹐她的故事線明顯地比較單薄。她飾演隻身來到台灣想成為歌星的少女﹐遇上了同樣也是想當歌星的楊湘。也許少女情懷的豆芽愛情很難拍出深度﹐於是改為拍一顆少女追求夢想的心。新人楊湘在李心潔的演出對比下﹐演技無疑是遠遠遜色﹐但也給觀眾帶來陣陣的驚喜﹐尤其是在結尾時她娓娓道來與黃秋生的關係。她們倆是劇中的賣座元素﹐試問若只有兩個老女人當主角﹐不論戲拍得如何好﹐也很難在宣傳上突出吧。

三十歲的飾演空姐的劉若英戲份最多﹐她演活了當女人年紀漸大﹐想找好頭歸宿安定下來﹐但身邊苦無好男人的心情。不能不提的是她的皮膚竟然比二十歲的李心潔漂亮﹐不知是電影中的燈光效果﹐還是她天生麗質保養得好了。

四十歲的花店老闆娘張艾嘉﹐在發現丈夫有外遇後提出離婚。中年的她要重新展開新的生活﹐要應付年青力壯的任賢齊很有趣﹐而重遇舊同學梁家輝﹐產生微妙感情則很有韻味。到了最後張艾嘉雖然還是一個人﹐但她不再害怕孤單﹐能夠勇敢的面對生活。她在老人院當義工﹐對著昏迷的婆婆傾訴心情﹐淡淡帶出了失婚母親的難題。而她替婆婆敷面膜﹐更是神來之筆﹐不禁令人莞爾。

雖然劇本有少許過份雕琢的痕跡﹐但三位女主角的精湛演出﹐感人肺腑的情節場面﹐使這一齣電影成近年難得一見的佳作。在今年度的中文電影中﹐20 30 40無疑是我的心水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