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笛卡兒﹐康德﹐莫休﹐尼采﹐維基斯旦﹐奇克果﹐這一干人等除是全部 已作古人外﹐他們有什麼共通之處呢﹖他們全部都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哲學家﹐他們的思想影響深遠﹐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想法﹐或多或少也可以追朔至他們的著作。 不要以為當一個哲學家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其實平凡如你和我也可以做到。只要我們對世間萬物抱有一顆開明的胸襟﹐不要固步自封抹殺好奇心﹐對每事也尋根究底定追問原因﹐每一個人也可以成為哲學家。
很多人對哲學有很大的誤解﹐例如我阿媽﹐當我告訴她我在讀哲學﹐她的第一個反應是問﹐為什麼不讀些有用的科目。又例如我的同事﹐我告訴他們我放工要 去上哲學課﹐他們的第一個反應是說哲學又難又悶﹐讀哲學不是自己找苦吃嗎﹖事實是哲學可以很有用﹐亦可以很有趣﹐只在乎你抱著什麼的心態。自我們初出娘開 始一直到孩童年代﹐我們對世界一切的事物也感到好奇感到有趣﹐會問很多希奇古怪的問題。可是當人長大了﹐思想反倒變得狹窄﹐滿足於身邊其他人告訴你的答案 ﹐不再發問問題﹐好奇心被慢慢消磨。我們以為自己懂得很多東西﹐沉醉滿足於在自已建立的思想堡壘﹐把思考視為苦差﹐一切視為理所當然。
哲學(Philosophy)是意思源於兩個希臘文字﹐熱愛(Philo)和智慧(Sophie)﹐結合在一起就是熱愛智慧的意思。蘇格拉底說過﹐ 不思考的人生是沒有意義。早在公元前四世紀﹐蘇格拉底就在雅典的街頭宣揚哲學﹐他講哲學的對像只是像你我般的平凡人。他深信只要不停反思發問﹐每一個人也 可以探求智慧的寶庫。現代人問問題往往只是要一個答案﹐可是哲學不是科學﹐不能夠給你一個肯定的答案。哲學也不是宗教﹐不會求其給你一個答案去慰藉心靈﹐ 作為躲懶逃避思考的藉口。哲學認為問題比答案更為重要﹐因為很多時候沒有亦不需要答案。重要的是在追尋答案的過程中﹐我們對自我對世界有更深入的體會。其 實只要我們踏出思想的框框﹐才能夠看清楚世界之大﹐各種各樣的可能性﹐哲學也許不是能讓我們通住外邊的門﹐但只少是一扇可以讓我們觀看外邊的窗。
哲學主要分為四大部份﹐每部份也都有實際用途﹐只是很多時候我們不自覺矣。哲學的四大部份分別是﹕
邏輯(Logics)
邏輯是思考的基本﹐可以用來分析一句說話是否合理﹐有沒有意義。當我們聽見一句說話時﹐例如某國總統宣稱出兵侵略他國可以帶來世界和平﹐某政治家說加稅可以促進經濟﹐又或者身邊朋友說那些似是疑非的歪理﹐我們就需要用邏輯去保障自己﹐防止給他們的花言巧語暪蔽。
認知論(Epistemology)
知識和科學是建立現代社會不可缺少支柱﹐可是什麼是才是知識和科學﹐世界上客觀的真實又是什麼呢﹖我們常常聽見很多假以亂真的偽科學﹐例如占星﹐某些健康產品的廣告﹐某些宗教宣揚所謂的真理﹐認知論就是幫助我們去分清那些事情可信﹐那些不可信在欺騙我們。
價值(Value)
道德﹐公義﹐善惡﹐美醜﹐也是人類追求的共同價值。哲學上價值理論﹐就是讓我們分清楚我們應該接受什麼價值。當我們聽到人家反對同性戀﹐反對墮胎﹐愛國反 戰﹐要求社會公義﹐支持環保時﹐我們可以用價值理論﹐去分析他們的訴求是否有合理根據﹐他們推動的價值觀背後有沒有自相矛盾。這樣我們就不會人云亦人﹐可 以建立自己一價值標準﹐作為自己行事的準則。
形上學(Metaphysics)
哲學上沒有歸入前三項的其他問題﹐就統合在這個部份裏面。形上學是探求這個世界以外的事物﹐常見的問題包括神是否存在﹐人有沒有自由意志﹐時間和因果關係 的真實性等等。有些人可能會說問這些問題很無聊﹐但這正正就是探索人生的意義的關鍵。形上學不單讓我們發現自己人生的最終目的﹐還或許是唯一醫治那些盲信 宗教﹐或者盲信政治理念的人的解藥。。
說到這兒﹐也許有些人開始對哲學產生了點興趣﹐但卻苦於無從入手。我想對大家推薦一本小說蘇菲的世界(Sophie’s World by Jostein Gaarder)。這本小說用深入淺出的方法﹐講述一個小女孩遇上歷史上各哲學家的經過﹐讀者伴隨小蘇菲﹐一起去追尋世界真蒂的疑案﹐是一本很好的哲學入 門讀物。就讓我們一起走上探索哲學﹐追求智慧的道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