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ical Atlas of Vancouver and the Lower Fraser Valley – Derek Hayes

說來慚愧,在溫哥華住了十多年,我對溫哥華的歷史差不多一無所知。正如新大陸的大部份城市一樣,溫哥華短短幾百年的歷史平淡如水,為人津津樂道的歷史大事乏善足陳。不外乎移民開拓荒野,定居慢慢發展成大城市。如果是一般歷史書說故事的寫法,看溫哥華史恐怕會悶死讀者。這本書有趣的地方,是透過地圖去了解歷史,把原本非常沉悶的歷史資料,用一幅幅舊地圖連貫起來,生動地讓讀者明白城市的過去。看著城市在地圖上隨年月的變化,有點似在玩模疑城市的感覺,了解不同的經濟發展因素和歷史偶然性,左右城市發展的方向,做就今天我們看到這個城市的面貌。

我在一個很偶然的機會遇上這本書是,話說我要去某公司辦點事情,早到了便坐接待處在等一回會,正如很多公司的接待處都會放些大大本的圖片書讓人隨便翻看,這本書剛正好找往了我的視線,隨手掀開來翻幾頁看看。不知道是否geek人都喜歡看地圖,回家後心中念念不忘這本書,最終要上網訂本回來才安樂。不止我喜歡看這本地圖書,連我個仔兩歲多都很喜歡看,我會當讀故事書般和他一同翻看。可能他上次坐飛機時記得窗外的景色,他看見書中的鳥瞰地圖,他竟然認得溫哥華的地形,會說那張地圖是坐飛機。

看完這本書的最大得著,大慨是學了很多溫哥華的冷知識,平時茶如飯講開歷史可以扮識野。原來溫哥華的第一張地圖,是英國和西班牙探險隊分工合作共同繪製,這解釋English Bay和Spanish Bank地名的來由,那個國繪製的地方便用其國家命名。很多溫哥華附近的地名,如Point Roberts,Port Moody等,都是來自繪製地圖的人的名字。現在溫哥華市是繁華的市中心,New Westminster,Laglay等地是城市外圍。原來溫哥華市卻比其他兩個城市更遲才建立,最早期溫哥華市不過是小漁港和煤礦。溫哥華市最後發展成市中心的原因,原來是十九世紀鐵路競爭的副產品。當年三大鐵路公司爭奪西太平洋北岸的路線,新西敏已發展了一定規模沒有土地起總站,最終溫哥華市批出大片土地興建CN和CP鐵路的西岸總站,從此溫哥華市從貨運中心演變成經濟中心。

看舊地圖除了看考究對照今天的地圖,看看當年歷史留下來的痕跡外,看當年城市原先設計方案,但最終因為不同原因放棄的草圖也很有趣。歷史沒有如果,但如果有如果的話,沒有執行的舊地圖,提供了另一個歷史的假想。原來當年除了列治文現址的飛機場外,曾有方案選址市中心的Stanley Park,很難想像城中心的綠化公園變成飛機場,不過幸好最後沒有成事,不然不知市中心如何擴建跑道讓噴射機升降。溫哥華欠缺完善的高速公路網讓駕駛者頭痛,原來早於五十年代曾提出直達市中心的高速公路,並興建第三條橋連接北溫,可惜因為造價高昂而撂置。至於踏入廿一世紀才陸續興建的東西高速公路,一號公路擴闊工程,十七號新幹線等,原來路線早在六十年前已規劃好了。

這本書的作者Derek Hayes除了溫哥華歷史地圖外,還出版了一列系美國和加拿大的歷史地圖。出版這類歷史地圖書藉,在資料整理上比文字歷史書更多功夫,而且要同時精通地理和歷史的知識。在Amazon上的自動推介書目中,除了Derek Hayes著作的歷史地圖外,歐美主要城市都不乏類似的歷史地圖書藉。我好奇在網上Google一下,找找看有沒有關於香港的歷史地圖書藉,記錄香港開埠以來的發展歷史,可惜一本也找不到,不知道到那天才有人為香港出版一本歷史地圖書呢。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