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電腦特技動作片泛濫的年代,找一套有好故事的男人劇很困難。這套《Ford v Ferrari》改篇自真人真事,講述一九六六年法國利曼二十四小時耐力賽,福特車廠擊敗六連冠法拉利的故事,亦是美國車廠第一次摘下利曼冠軍。享負盛名的利曼大賽並不只是賽車手之間的較量,更加是背後車廠之間的技術較量,二十四小時耐力賽是挑戰跑車性能的極限,正如電影中最後高潮的利曼大賽,福特冠亞季三架車一起衝線,只因法拉利的跑車機械故障全軍覆沒。
這套是名乎其實的男人戲,Matt Damon和Christian Bale當主角,但他們並不是競爭對手,而是一起研發賽車的搭檔。Matt Damon飾演的Carroll Shelby是車壇傳奇,冠軍賽車手退下火線後,自己成立超級跑車改裝車廠,又幫三大車廠設計以他名字為品牌的高檔跑車。另外一個同樣是冠軍車手開車廠的車壇傳奇,在電影中幾乎成了沒有名字的路人甲,六六年利曼冠車正是鼎鼎大名的McLaren。Christian Bale飾演的Ken Miles在戲中性格火爆,不過真人很英國紳士,喜愛跑車的機械多於賽車,只他剛好是兩者皆精的天材。
電影主要劇情非常忠於史實,不過過細節上導演自行創作增添戲劇性。1963年福特收購法拉利,電影中的談判有點兒戲,快意車廠是1968年才買下法拉利,並不如電影中法拉利借福特托價。但是Enzo Ferrari最後決定不買,卻真是因為福特限制他參加賽車的撥款權限。Shelby在戲中的名言「有錢也買不到賽車勝利」,據說是當年Enzo Ferrari給Henry Ford II的回覆,亦是對福特車廠下的戰書。電影中兩個主角排除萬難開發新車,抵抗福特車廠思想僵化高層的魔爪。電影中高層使橫手不讓Ken Miles參加第一次利曼,真相是1965年Ken和McLaren拍擋開車,又的確是因為波箱問題輸了比賽,但Ken沒有獨自聽收音機,更加沒有老婆探班。
1966年利曼Shelby車隊有三台GT,不是像戲中般暗示只有Ken那台,而當年福特用車海戰術,總共派了十二台GT參賽。剛開始比賽發生的撞車小意外,讓Ken的GT車門關不上是真有其事。法拉利機件故障退場和中段大撞車也是真,福特車隊出怪招把整個brake系統換掉也是真的。至於反高潮福特高層為拍宣傳照,勒令Ken慢駛讓三台GT一起衝線也是真的,二號車McLaren冷手執個熱煎堆,因比賽規則要計算起步距離的漏洞也是真的。如果不是真人真事改編,這可是連編劇都想不出來的反轉情節。不過McLaren是直屬Shelby車隊的人,他駕駛的GT也是Ken改裝設計。最後Ken Miles試車時撞車身亡,兒子目睹慘劇也是真的。
有些影評說電影中的賽車場面不夠刺激不夠多,他們大慨誤會了電影的靈魂。賽車贏冠車只是結果,兩個男人追逐賽車夢想,開發GT40 MkII去參賽,才是整套電影的主線。很多人以為賽車就像《頭文字D》或《狂野時速》般,只是駕駛者之間的一決高下,忽略了賽車最重要是那台跑車,沒有一台能開落場的跑車,任你天材車手也回天乏術。這是一套能夠如實反映賽車真正一面的電影,賽車迷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