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荷里活

22世紀殺人網絡 復活次元 The Matrix Resurrections

當年Matrix第一集上映時,可以說顛覆了整個荷里活的動作片,靚仔奇洛的子彈時間特技創新。引入港式功夫招式打得畫面靚,更掀起荷里活一陣功年熱潮,令上一代大隻佬的拳拳到肉日漸式微。其科幻劇本把世界只在電腦中模疑這個哲學命題普及化,盡管Matrix不是第一套講這個命題的電影,但肯定是由它發揚光大,連街市阿嬸都識,更讓不少正牌哲學家撈過界來評論流行文化。第二三集雖然在故事和思想深度上未能有突破,但總算是只讓觀眾看得開心過癮的爆谷特技片。廿多年後,估不到Matrix會炒冷飯開拍第四集,結果悶到我差不多睡著。

今次導演明知觀眾高呼回水,索性在戲中自諷,講明華納迫我們拍續集繼續賺錢,大老闆話你唔拍就找第個拍,唔想親生仔給別人糟躂,只好親自落場救得幾多得幾多。平心而講,這次的劇本是寫得不錯,把奇洛捉回母體電腦再次輪迴,讓他當著名遊戲設計師,把頭三集變成是他設計的遊戲很有新意。女主角Trinity在這次輪迴變成師奶,奇洛仍然對她念念不忘,電腦毒撚想去結識人妻很搞笑,只是奇洛太過靚仔令成件事變得很不可信。

今集有新Morphus出場,不過戲份不多沒有初代般起到壓陣的作用。新人二號女主角是英華混血靚女,又有型又好打,比Trinity還創戲上鏡。原來她有拍過《星球大戰》和《權力遊戲》,怪不得有點眼熟。雖然Agent Smith理論上沒有故定面孔,但換了個完全不似樣的演員很古怪。上集錫安大戰後人類在現實世界建立新據點,努力尋找人類與電腦共存之道,很政治正確大愛包容,但完全沒有什麼吸引觀眾的新點子,倒不如把現實世界推倒從來,索性讓舊三集變成戲中遊戲,好似俄國蛋般一層套一層,或許可以為故事的哲學元素注入新想法。

看見奇活一身John Wick打扮,我還期待今集打戲會不會好似John Wick咁好看。先不說成套戲口水多過茶,打鬥場面就只有開場隨意門那段打得好看。中段倉庫混戰還算打得中矩中規,然後新壞人的逆向子彈時間,是否編劇看過《JoJo奇妙冒險》,想舖伏筆把世界打太白金星搬來Matrix用。最後所謂的高潮大決戰,一味得電腦特技電單車追逐,奇洛新絕招如來神拳,學無雙不斷割草震飛雜魚直奔終點。

為什麼救世主從Neo一人變Trinity二人,編劇隨手亂寫愛的力量可以發電(照字面解),觀眾就不要去深究了,反正大家在看第二三集時,早已放棄把世界設計合理化了。第四集上映時撞工Omicron票房仆直,觀眾口啤網上評份又大失所望,都不知道是否編劇的陰謀,把Matrix從動作片轉型為悶藝片,從此不用再擔心大老闆又要再開拍續集。

Free Guy 爆機自由仁

通常以電腦遊戲為題材的電影,結果多數是慘不忍睹,《爆機自由仁》奇蹟地打破這個宿命,成為史上最好看的電腦遊戲電影。嚴格來說這套戲並不是遊戲改篇,但很明顯看得出劇中世界是從《GTA》演化出來。故事講述遊戲世界中的NPC有一天忽然醒覺,打破平面角色的刻板生活,加入真人玩家的行列,用NPC另類腦筋去過關升級,還捲入真實世界遊戲公司的大陰謀。

下文含有劇透,未看慎入

平時看主打電腦特技場面的電影,我成日評特技拍好似打機太難看了。這套電影反行其道,不完美看似打機的特技,讓電影更增添「真實感」。戲中戲女主角電腦中遊戲畫面,用很PS3年代的繪圖技術,重新演譯電影中的真人畫面很有趣。戲中還請來現實遊戲界的twitch名主播客串做自已,這已經不只是製作組很有誠意,簡直就是遊戲界的內行人,拍給重度遊戲玩家看的發燒電影,而能夠兼顧非遊戲玩家的主流商業市場,同時討好兩邊的觀眾。其他關於遊戲的電影,拍得好的最多也只是有玩家支持,拍得爛就連玩家也來踩多腳。

《爆機自由仁》未開拍前早已被譽最受關注的劇本,故事寫得非常有層次感,完全滿足各種觀眾的不同需要。追求動作場面感能刺激的觀眾,故事以打機為主線,當然有不少精彩的打戲看。但是始終打機般的戰鬥欠缺實感,所以最後高潮位並非如其他打戲般,只是一味大堆頭打打殺殺取勝,反而很巧妙地利用反差感給與觀眾驚喜。主角和理非非打大佬,叫其他NPC一起罷工,讓壞人無兵可用。最後之戰阿仁單挑阿佬,迪士尼大放威漫和星戰彩蛋,最後以不殺奇招取勝,簡直是神來之筆,貫徹主角好人性格的行事作風。

若果只是一味講打機,很快就會悶死非玩家的觀眾。這套電影的愛情線很隱晦,但卻很窩心感人。女主角在遊戲世界是美艷女殺手,在現實世界卻是個標準宅女,如此巨大的反差萌又是一大賣點。阿仁愛上女主角是程式預定,但阿仁這個英俊暖男AI,卻又能獲取女神的芳心。阿仁知道自已是AI大團圓破關後,對女主角的真情「告白」,《怪奇物語》的靚仔當宅男配角,借用AI當情信贏得美人,又是另一個神來之筆。

戲中也有提及何謂真實這個哲學老問題,阿仁知道他生活的世界是遊戲後,保安好友開解他說當下就是真實,就很有存在主義的味道,不過礙於娛樂性上的取拾,這個深澳問題只是輕輕帶過。女主角駭入遊戲,原先只是想找出程式被竊的證據,當她發現她寫的AI竟然擁有生命後,她與遊戲公司老闆作出交易,寧可放棄打官司追討賠償,也要保護Free City裏眾NPC的生命。不過就算從金錢利益去計算,也是保護世界第一個AI生命,比起不知要打多久才有錢賠的侵權官司更划算。戲中他們也講過AI生命是足以拿諾貝爾獎的大發明,單是諾貝爾的光環已經比網上遊戲的利益分紅更值錢,還未計完場時他們搞的新遊戲公司。

喜歡打機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這套電影,這是一套屬於機迷的電影。不是遊戲玩家的觀眾,這也是一套有打有笑有特技有愛情,娛樂至上的一級荷里活主流電影。

Palm Springs 戀愛假期無限LOOP

自從《Groundhog Day》發明了同一天時間循環後,久不久就有類似題材的電影,分別只是有什麼特別的玩法。《Palm Springs》的特色是三個人一起跌進時間循環,三種不同的人生態度,如何面對這個每天一成不變的世界。

男主角是最早進入時間循環的人,女朋友當伴娘,他跟著一起去Palm Springs參加婚禮,每朝醒來都重覆著婚禮這天。電影開始時他己經不知循環了多少次,已經放棄了逃離這天,他沒有像《Groundhog Day》主角般努力做好人,反而每天百無了賴地過活的癈人,反正就算連想死也死不了。

某次循環中男主角吸毒玩大了,一時興起帶了個來參加婚禮的阿伯進入時間循環。阿伯不甘心被困時間循環,於是每隔幾日把男主角虐殺來出氣復仇。難得男主角有愧於心,面對死亡逆來順受,被殺甚至成為他一成不變生活中的點綴。男主角雖然是癈人,但他從時間循環中領悟到,就算明天醒來一切重來,做什麼事也不會有後果,只有痛苦才是真實,所以他不去做變態殺手,因為別人的痛苦留會在他記憶中。

女主角是新娘姐姐,她最後進入時間循環,因為有熟人帶路,她很快渡過了,否定,驚嚇,好玩等階段。男女主角被困同一天,孤男寡女漸生情素,他們兩人終於發生關係後,女主角問男主角,他之所以愛上她,到底是因為愛她,還是只是因為她是世上唯一的女人。

雖然戲名寫著是愛情片,但愛情線在故事中是配菜,與其說男女主角相遇然後相愛。男主角被女友派綠帽,女主角更跨張,婚禮前夕搶飲頭淡湯,在妹妹之前吃掉小鮮肉新郎。故事其實是借同一天的循環,讓他們找到面對自己過去的勇氣,才能下定決心向前走迎接明天。

至於引發時間循環的神秘山洞,在公路上見到恐龍,女主角狂讀量子力學找出逃走方法等等,全部都是MacGuffin劇情道具,把影像具體化讓觀眾容易理解。時間循環電影一般有很多笑位,這套電影亦不例外,三個人被困同一天,三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為這個題材注入新意思。這個多人被困的玩法可以拍續集申延開去,把不同宗教信仰的困在同一天,看看他們會有什麼反應。大慨最能接受狀況的會是佛教徒,佛教的輪迴也是不斷循環,循環一天和循環幾十年本質上沒有分別,蟬修也說要每天都活在當下,就如戲中的癈材男主角一樣,難道他原來是信佛?

Godzilla vs Kong 哥斯拉大戰金剛

看這部《哥斯拉大戰金剛》,大部份時間都是用快速播放略過,反正這套戲冇劇情,冇故事,冇任何合理性可言,就是看兩頭大怪獸打架的爽片,總之見到人類的戲份跳過就對了,反正人類角色全部都是路人甲乙丙。我沒有特別追看傳奇電影的怪獸系列,之前三套都是看看怪獸打架場面,看完就算,故事呀,世界觀呀,who cares?

不計開頭哥斯拉係咁兒打爆Apex美國基地果兩分鐘,第一場動作要等到開場後四十分鐘,人類大軍把金剛運送去南極途中,哥斯拉半路殺出來挑戰金剛。首先哥斯拉單方面屠殺人類軍艦,然後金剛解鎖由水面打到水底,兩頭大怪獸站在航空母艦甲板上擺pose扮打,明明哥斯拉炮射爆隻空母,等金剛跌落水更有地利。打到人類差不多全滅,人類才想起可以詐死認輸,早知一早麻醉金剛全船熄機,咪唔洗同哥斯拉打囉。戰鬥機寫飛彈打哥斯拉,為什麼不飛高些才射呢,係要低飛給哥斯拉條尾打中,又是人類另一腦殘的證明。

金剛去到南極,變成地心探險記,落去地心世界唔知做乜,不過執到把新武器,可以upgrade同哥斯拉再打過。。沿途金剛殺幾隻小怪獸,人類又跟埋落去,話搵地心能源。最搞笑係找到地心能源不用帶回地面,scan咗咁就隻機械哥斯拉可以用。機械哥斯拉的秘密基地在香港,試驗啟動就引來哥斯拉襲擊。哥斯拉不知何解掛住金剛,而金剛的王座同地心能源又剛剛在香港地底,於是哥斯拉一炮把地球開洞,打出一條通路讓金剛爬上來會愛人。

成套電影的戲肉就是打爛晒成個香港,完場前半小時開打,中間只有少許人類劇情的冷場,打得夠過癮非常好看,高樓大廈全部撞爛晒。金剛係唔夠打哥斯拉打,哥斯拉又唔夠機械哥斯拉打,兩隻怪獸加埋都唔夠打。要靠三傻破壞了機械哥斯拉部電腦,金剛才有機會乘虛而入,將機械哥斯拉斬開九碌。如果不是有《怪物物語》的十一號女孩客串,三傻的戲份可以完全無視。

睇完套戲,我其實睇左D乜,唔係好知道。我只是知道機械哥斯拉是地球最強,之後的傳奇怪獸系列不用拍了,把機械哥斯拉換過人型外殼,整多十台八台,咁咪變成《捍戰太平洋》囉。

Groundhog Day 偷天情緣

《Groundog Day》是time loop電影的始祖,主角被困在同一天不停循環。當年上映時並非最賣座電影,亦沒有獲得什麼獎項,但在很多人心中,這絕對是一部經典電影,不斷重覆同一天的意念,實在讓人太有共嗚。很多人把這套電影歸類為科幻片,不過戲中完全沒有提及時間為什麼會重覆,主角逃出時間循環亦毫無道理可言,追求女主角成功就通關,這套戲其實只是愛情喜劇。不講不知原來《山T女福星》劇場版2,早於十年前已有玩時間循環,不過大慨編劇沒有看過不算抄吧。

後來的時間循環電影眾多,每套電影總要加添一些其他情節,陰謀也好謀殺案也好,反而最原始的《Groundhog Day》,只有最基本時間循環元素,甚至連要解謎逃出循環也沒有,反而能夠好好的描寫跌落時間循環的心理轉變。主角頭幾趟先是驚訝恐慌,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慢慢開始習慣每天都一樣後,開始覺得好玩,可以盡情放縱,一覺醒來後沒有後果,偷解款車的錢袋,用回帶大法呃女仔一夜情。

男女主角本來是同事,一起來到小鎮出差工幹,大慨男主角每天在小鎮惡作劇太無聊,決定挑戰難度要在一日時間內,成功勾引女主角。不論經過多少次嘗試,主角都是被請吃檸檬,走捷徑追女仔注定失敗。然後主角變得自暴自棄,綁架土撥鼠想同歸於盡,不過無論他自殺多少次,都會回到同一天的早上。主角開始接受現實,改變自己幫助他人,學習彈琴冰雕法語,充實地過同一天。直至到有一天,他從心底改變了感動女主角,終於贏得美人歸,滿足過關條件,逃出時間循環,終於見到明天。

電影簡單而窩心,Bill Murray的喜劇細胞,令這齣電影很容易入口。戲中沒有刻意地說教,反而借助主角自身的改變,請觀眾喝一大碗心靈雞湯。看完戲故事的道理呼之欲出,大慨Charles Dickens的A Christmas Carol差不多,總之做好人就可以逢兇化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