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Netflix最熱門的劇集,相信是2016年推出的《Stranger Things 怪奇物語》系列,2017年十月上載第二季,不論口碑和收視皆有增無減。我一口氣連看兩季,一季八集一季九集,不太長全份量剛剛好,滿足久違了的煲劇癮。這套劇集的確好看,用A級的成本和A級的劇本,去拍八十年代的B級驚慄片類,就是當年史提芬驚當扎時候,最拿手的奇幻懸疑題材。劇集起用一眾小朋友當主角,販賣八十年代的懷舊風情。
故事大橋說穿了有點行貨,平靜小鎮暗藏政府秘密實驗室,開發超能力小孩實驗出了亂子,意外打開邪惡「顛倒世界」之門。其中一個小孩某天忽然失蹤,被怪物捉了去入「顛倒世界」。他的朋友另外三個小孩,誓要找出失蹤的真相救出朋友,途中遇上從實驗室逃出來的超能力少女,捲入世界毀滅級的大陰謀。故事分老中小三組主要人物平衡發展,除了小朋友外,還有高中生的哥哥姐姐,還有成人組的發顛阿媽和正義警長,三路人馬分開各自尋追找真相,最後眾在一起合力打敗怪物救回小孩。
這樣平舖直說大橋不感到恐怖,不過追看時一層層解開謎題,特別是怪物未現真身,主角們還未在「顛倒世界」自出自入前,是套很能嚇人的驚慄片。當我看完某一集熄燈去睡覺時,心中也忽然寒了一寒,自已錯覺以為家中有怪物。雖然主線很王道很容易估,在怪物正式登場後,就只有等侍被宰的命運,變得完全不嚇人,把劇集帶去結尾高潮不是解謎,而是老中小三組人吸引觀眾的魅力,小朋友組講的是友情和初戀,青年組當然講是三角戀,成年組主打親情,為了救仔發顛阿媽可以進化成不怕死的英雄。
此劇好看故然好看,讓觀眾追看到不願停,但是否稱得上神劇呢?我有點保留。《怪奇物語》把那些經典懷舊驚嚇完全抄賣一碟,煮出來卻不是大雜燴而是很精緻的高級晚宴,編劇和導演The Duffer Brothers簡直技藝高超。論懸疑和驚嚇性,拍劇最基本的人物故事都拿滿分,不過這套劇一般也被歸類為科幻,可是劇中科幻元素科幻元素熟口熟面,只有薄薄的外表缺乏深度,沒有科幻最重要的what-if式提問,成為此劇最大美中不足之處。
第二季的大橋與第一季很類似,平靜的小鎮危機再演,「顛倒世界」之門仍然存在,怪物仍然威協小鎮。上季當大佬的怪物,今季大量繁植當嘍囉。新一季的大佬是巨大黑影怪,一來在小鎮地底鑽隧道網絡,二來附身上季失蹤那小孩,要穿過門來到現實世界,吞食所有人類。同樣都是老中小三路人各施其職,合力打把門關上暫時解決危機,不過大佬還未消滅,大慨下季又那個笨蛋政府科學家把門再次打開。今集有三個主要新角色,因超能力少女先被禁室培育後離家出走,出鏡的機會不多,於是四人組加入新的強氣小女孩轉校生。今集阿媽不用發顛,還有肥佬舊同學男朋友,不過那個肥仔左看右看都是短命相,他不死阿媽就不能同警察湊成一對。至於青年組今季相對失意,上季的高校王道橋段很好看,花弗靚仔狂追靚女高材生,中途殺出個共患難的雞純情仔。今季家姐阿哥修成正果,上季臨尾幫拖打大佬的靚仔成功漂白,當上一眾小朋友的保姆大哥哥,雖然在三條線中劇份最輕,反而因為超能力少女和驅魔那兩條線太正路,大哥哥和一班小朋友合力打雜魚怪獸意外地最好看。今季特別有一集講另一個超能力少女008,011離家出走去找大城市當良心犯罪首領的008。這集主要功用是給011外出練功升級,好讓她可以趕回來打大佬,不過這集為下一季舖路的意圖太過明顯,與第二季中小鎮的故事有點格格不入。
第三季明年才播放,希望這套劇集可以保持水準,不要有美劇越拍越爛然後斷尾的通病,拍多幾季就好來個真真正正的結局。不過那班小演員也拍不了多少季,現在小朋友模樣可愛好看,過多幾年長大變了死靚仔就不再好看,《哈利波特》系列就是最佳的反面教材。
想不到一套「心戰」,讓我重溫久違了追看電視劇集的快意。追電視劇不同煲電視劇,煲電視劇只是剛好手上有整套劇集,缺乏自制力下便一集接一集不停地看。追電視劇則是當劇集還在播放時,每晚放工回家乖乖坐在電視前,追看最新一集的劇情,看完一集後會心思思,去猜想明晚的一集會如何發展。
戚其義不愧為無記的金牌監製,上次「天與地」創做出港劇的神話,今次再下一城挑戰電視觀眾的極限,拍出一齣絕對另類的懸疑劇,男女主角全部心理變態大開殺戒,完全沒有一絲無線的婆媽公式。師奶觀眾看不慣收視自然差,但卻多了一班平時只看日劇美劇的網上觀眾,這套劇集的編劇拍得上外國片集的水準。
以下內容含有劇透,未看結局的朋友慎入,懸疑劇說穿了謎底,便沒有那樣好看了。
說在前頭,不只是一味把「心戰」捧到天上有地下無,劇情推理的確有犯駁之處,也時不時偶有悶場,但主線大橋真的讓人拍案叫絕。開場頭十集節奏很慢,要不是陳豪和鄭少秋兩大視帝坐鎮鬥戲,可能便中途放棄不看了。可是當開始連環殺人後,故事便精彩起來。我和老婆每晚也估誰是星期三殺手,給編劇地一而再,再而三地誤導,到發現邵美琪是真兇時,真不得不得寫它一個服字。邵美琪殺警察那一幕,一刀插入胸後叫他不要動,說流很多血會清潔很麻煩,邵美琪的神情語氣的演譯,應該可以拿視后。後來邵美琪自首自殺後,陳豪找鄭少秋復仇失敗,陳茵媺認作Tansy劇情峰迴路轉,又再一次給編劇欺騙,劇情真係完全你估我唔到。
導演的拍攝手法創新,劇中穿插鄭少秋與女兒的夢境相遇毀譽參半,我就覺得那些是悶場,但倒也不失為交待心底想法的新手法。陳豪與他的四個心魔,用五個演員合演一個角色,每個人代表內心不同的性格,絕對是神來之筆。片尾的沙畫詭異神秘,與劇集的主題互相配合,比其他只是映著藝員唱歌的片尾,格調高雅多了,像是在告訢觀眾,這套不是師奶戲,是另一層次的劇集。開放式的冚家剷結局更是高章,兩個男主角一個死一個瘋。無記劇集結局例牌BBQ,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套也是BBQ結局耶。
不計與大陸合資拍攝的古裝武打片﹐我很久沒有看過正宗港產片。其實我完全沒有聽過《第一誡》這套電影﹐不過看見余文樂加鄭伊健﹐海報上「第一誡﹕世 界上沒有鬼」的標題很吸引﹐便破例下載回來看看。港產商業電影雖然沒有什麼深度﹐沒有什麼藝術性﹐不過這套電影娛樂性很豐富﹐驚嚇懸疑俱備完全合乎我的期望。
故事有點像香港版的X檔案﹐警員余文樂在追捕變態殺手時受傷﹐傷瘉後被調往專門處理靈異時件的雜務科。鄭伊健是雜務科的頭目﹐在余文樂轉職的 第一天﹐就告訴他雜務科的第一誡﹕世界上沒有鬼。說穿了雜務科的工作就是用看似合理的解釋謊言﹐去掩飾異靈現像的真相﹐以免做成公眾恐慌。以鬼片來說﹐ 《第一誡》的氣氛處理做得十分出色﹐有幾場戲我也幾乎被嚇到。不過整體上有很大的違和感﹐中段調查幾個枉死的善良幽靈令人希噓﹐尾段劇情忽然來個急轉彎﹐ 突然變成追捕變態殺手化身的厲鬼。這套戲的結局很公式﹐當鄭伊健說自己還有兩日便退休時﹐其實編劇已宣告了他的死刑﹐觀眾知道他最後一定會領便當。原本以 為會像《驅魔人》的結局﹐變態鬼殺手殺掉劇中所有主要角色後﹐余文樂讓他上身與他同歸於盡。現在的開於式結局很模凌兩可﹐最後也不知道到底是誰幹掉誰。
這套戲的鬼魂設計原本有很大發揮空間﹐可惜為追求戲劇效果﹐失去合埋的平衡性。一個隨意出現的變態殺手﹐竟然在追捕過程中可以殺死無數路人﹐連主角兩個人最 後還一死一傷﹐鬼怪的力量未免太過厲害。若果鬼怪是這話厲害的話﹐雜務科也不用掩飾真相﹐香港早就淪變成鬼域了。開場時受害人少女變鬼救了余文樂﹐這條伏 線在結局時沒用白白浪費掉。在中段出場那些善良的鬼魂﹐會軟弱求助也會留戀世界﹐讓觀眾感到鬼和人其實沒有分別。可是後來的變態殺手變成厲鬼後魔力大增﹐ 與他在生時的窩囊相完全不乎。若果壞人死後會變害人的厲鬼﹐怎麼鄭伊健死後又不會變成保護市民的正義鬼。鄭伊健有場戲對余文樂說﹐鬼怪不容於這個 信奉科學理性的世界﹐所以雜務科才要為公界掩飾真相。很明顯編劇完全誤解了科學的意義﹐科學世界絕對可以容納未知的事物。只是我們要研究分析這些未知事件 ﹐理解背後的規律和定理﹐將未知的東西變為已知的事實。若果這個世界出現害人的鬼怪﹐科學精神不是對鬼怪乍看不見﹐而是要找出鬼怪的成因和解決鬼怪的方 法。隨便派兩個雜差去掩飾鬼怪出現﹐絕對不是科學理性應有的態度。
電影開場第一句映入眼簾的字幕是﹐這個故事改篇自真人真事﹐這一句說話令電影帶有極大的震撼性﹐讓我邊看邊思索著這齣戲的意義。現實中被魔鬼附體的女子叫Anneliese Michel﹐事件發生在1976年德國。那名女子因為驅魔儀式而死亡﹐負責的神父被控疏忽殺人的罪名。電影把發生的背景搬到美國的小鎮﹐以法庭戲為故事的主線骨幹。控方律師是一名虔誠教徒﹐指控神父因驅魔儀式令女孩停止醫治而死亡。他用醫學科學的角度﹐去令陪審團接納女孩是患精神病而不是著魔。替神父辯議的女律師是個不信神的人﹐她卻反過來要證明神父說的是事實。那個女孩著魔的經過﹐是以倒述方法在法庭的呈堂證供中描述出來。女律師一心想打贏官司成名﹐替神父度各種脫罪的方法﹐但神父不怕坐牢受罰﹐他只想對世人講出事實的真相﹐把女孩臨死前寫下來的訊息傳揚開去。劇中最後沒有為女孩是否著魔下結論﹐由觀眾自行決定應該相信什麼。
很多人對這齣戲有錯誤的期望﹐這齣戲不是驅魔人也不是凶兆﹐更加不是三分鐘一小嚇五分鐘一大嚇﹐讓人高聲尖叫的三流恐怖電影。戲中有女孩附魔的鏡頭﹐很例牌的吃蜘蛛見黑影﹐變得面目猙獰力大無窮﹐說幾句很邪惡的拉丁文。這些場面本身不是十分恐怖﹐因為心理已有準備。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場面﹐反而是女律師一個人夜攔人靜在家中準備上庭﹐發生女孩遇上魔鬼經過相似的事情﹐而然卻又可以說是巧合去開解自己。到底女律師接手這件案件後﹐她有沒有被牽涉入一場正邪善惡之戰中。還是一切只是如控方所言也有科學解釋﹐世上根本沒有魔鬼存在呢﹖恐怖的地方是讓觀眾代入女律師的角色﹐對鏡頭外的現實世界產生懷疑﹐不再只是安全地隔著銀幕看故事﹐而是深切的感受到戲中的黑暗力量。
看完這齣電影﹐我的心情良久不能平伏下來。電影的內容對我有很大的衝擊。我自己是個天主徒﹐理論上應該相信世界真的有魔鬼。可是我是讀理科出身﹐理性告訴我要相信科學﹐魔鬼附身其實只精神分裂﹐可以用藥物醫治好的。若果世間真的有魔鬼的話﹐那我會問為什麼要讓附魔的人受這樣的痛苦。難道如戲中的神父讀出女孩的遺書說﹐魔鬼只不過是用來提醒世人有神嗎﹖魔鬼為什麼存在這個問題﹐可是困繞了哲學家千幾年的罪惡兩難題﹐我也不會期待我會找到答案。不過我始終是看日本熱血卡通長大的人﹐遇上魔鬼不理三七二十一﹐用藥物治療又好﹐用驅魔儀式又好﹐其至用銀子彈桃木劍死光槍﹐總之就把他消滅了就天下太平。在東方傳統對付邪魔的觀念﹐始終還是靠人類自己的雙手去替天行道。也不用理會魔鬼的存在有什麼意義﹐反正就是不好的東西應該被消滅。
Saw奪魂居是一齣很另類驚嚇的恐怖電影﹐風格有點兒像以前的七宗罪﹐同樣也是講變態殺手玩殺人心理遊戲﹐不同的是嚴格來說受害者全部也是自殺。兇生把受害人追回來禁錮﹐向他說出要生存的遊戲規則﹐而受害人多是在求生的過程中﹐簡接地由兇手報下的機關所殺害的。
故事是開始是兩個人被鎖在一間破難浴室之中﹐二人的腳給鎖在牆上﹐而在他們之間躺著一個死人。在浴室中他們找到了兩把手鋸﹐不足以鋸斷鐵鍊但足以用來鋸斷自己的腳﹐亦是電影的名稱是來源。兇手給他們錄音指示﹐要其中一人在六個小時來殺死令一個人﹐不然就殺死他的妻子和女兒。隨著劇情的發展﹐由那兩個人的口中﹐觀眾得知兇手以前犯的案件﹐以及那兩個人的之間的關係。在回憶以前的案件的過程中﹐每一宗的殺人手法也是創意非凡﹐讓人感到兇手變態恐怖之餘﹐對其殺人的過程亦不禁拍案叫絕。劇情在此我不便透露太多﹐給還未看的人保留一些神秘感﹐不過我能夠保證絕不會讓你失望。
劇本的編寫大致上沒有嚴重的漏洞﹐不過在某幾個微細但重要的地方有點牽強。這齣戲和眾多恐怖驚慄電影一樣﹐受害人也犯了死蠢的通病。請大家記著求生第一法則﹕若果有人用槍指住你﹐而你有幸到把槍拿到手﹐千萬不要猶猶疑疑多說話﹐第一時間開槍﹗先給那個想殺你的人吃幾顆子彈﹐打他的手腳讓他沒有反抗能力﹐之後再反客為主慢慢拷問他也不遲﹐只叫他幾聲別過來是沒有用處的﹐打傷了不就走不到過來嗎﹖另外其中一個主角在開始時很機智﹐去教另一個主角脫掉上衣﹐來釣因腳被鎖住了而手觸不及的物件。但到了最後完場劇情進入高潮時﹐他為了要拿個電話攪到要鋸腳﹐先前的機智不知道去了那兒。還有拿到了槍就可以來打開鐵鍊﹐竟然還在急著找鎖匙去開鐵鍊﹐結果最後逃不出去也只好怪自己白痴了。到底何時才有電影不會為遷就劇情﹐而把受害者的智商降低﹐以及學懂機警地把槍用來嚇人之外的其他用途呢﹖
這齣戲屬於是小成本製作﹐由新進導演James Wan第一次正式執導。但已能拍出了大片的格局。在短短的一百二十分鐘裏面﹐完全捉緊觀眾的心理﹐只是靠少量的血腥鏡頭﹐以演員之間的對白和場景﹐營造出緊張恐怖的氣勢。他亦拍出了吸引觀眾錯中複雜的情節﹐以及在結尾時峰迴路轉意料之外的驚變﹐以後要多加留意這位導演的作品。這齣電影由於本小利大意外的叫好叫座﹐據說電影公司已經在開Saw續集﹐將會於2006年上映。這齣電影應該可以在cult電影經典中佔一席位﹐若不怕故事恐怖嘔心的朋友﹐Saw是一套不容錯過的好戲。
蘋果日報作者 – 陳馬:書評,影評,動漫,旅行,哲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