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卡通

Futurama Bender’s Big Score 乃出個未來

Futurama 平常我們香港人看外國電影﹐總愛笑大陸的譯名改得老土。今次卻剛好相反﹐Futurama在大陸譯作「飛出個未來」﹐很正常貼題的一個名字﹐香港則譯作「乃出個未來」﹐改得完全不知所謂。很慶幸我是看英文原片﹐不是看香港的配音版本。看見這個不知所謂的譯名﹐大慨可以想像到劇中的對白會給人改到面目全非。

Futurama是鬼材導演Matt Groening繼The Simpsons後另一套瘋狂搞笑的卡通片集。如果The Simpsons是老少咸宜的卡通﹐這套Futurama的觀眾層面則相對成熟。劇中大玩科幻小說和科學冷知識的笑話﹐對時事的諷刺也辛辣出位得多。政治正確只是拿來被取笑的對像﹐只要笑話好笑可以玩到很盡﹐那管會傷害一些弱小心靈。很可惜這套劇集最初收視不太好﹐霍士電視台只播了四季就腰斬了。奇蹟是這套劇集原來超慢熱﹐後來推出DVD和在有線電視重播﹐意想不到地大收歡迎。劇集玩轉科幻小說的風格﹐要懂引經據典才好笑的高深笑話﹐吸引一班nerd同geek的鬼佬宅男死忠粉絲。原本低收視的劇集鹹魚翻生﹐一躍成為Cult片集的經典。Matt Groening和有線台見商機重現﹐乘勢製作新的一輯故事﹐總共四部電視電影﹐也可以剪為十六集半小時的電視劇。據說這新一輯的Futurama﹐破了美國有線電視史的記錄﹐成為最昂貴版權費的劇集。

電影的故事內容與以前電視劇集的水準差不多﹐都是圍繞著三個主角發生的蠢人蠢事。一個是二十世紀去了三十世紀的標準傻瓜﹐一個是性格強悍的女獨眼外星人﹐一個是口衰口臭兼壞心腸的機械人﹐加上古怪博士那間星際速遞公司的一眾閒人﹐就會產生微妙的化學作用﹐爆出意想不到的喜劇感。主線故事分作三條線﹐雖說是互相關連但也可以獨立來看。一條是男主角回到未來和自己爭女朋友﹐愛上另一個自己的女朋友到底算不算是變心。一條是外星人發垃圾電郵﹐騙去了整個地球的控制權﹐人類來個絕地大反攻。一條是機械人變成末來戰士去殺男主角﹐還很扺死地帶黑超學阿諾講野。故事聽起來好像很無聊﹐事實上也的確很無聊﹐無聊到一個已經不可以用常理去看侍的地步。只需要靜心欣賞劇中笑話﹐享受笑過人仰馬翻的樂趣﹐不用亦不應理會劇情的合理性﹐反正不講道理從來都是卡通片的專利。可能是女兒當編劇的關係﹐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常常客串Futurama﹐今次的大電影也有粉墨登場。照例玩下環保笑話﹐順便踢爆二千年落選的真相﹐原來是因為某個白痴未來戰士誤炸了投票箱﹐才於佛洲以數千票之微落敗給布殊。

霍士電視台這次可謂走寶了﹐若果當初肯投放資源押注Futurama﹐今天就會擁有另一套與The Simpsons同級的皇牌劇集。其實以我對科幻小說、電視和電影的沉迷程度﹐會喜歡Futurama絕對不出奇﹐算起我也算是半個鬼佬宅男。作為Futurama的多年擁躉﹐這套戲集能夠重獲新生﹐我自然替它感到高興。希望Futurama可以長拍長有﹐成為如The Simpsons般的長壽劇集。

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 怪誕城之夜

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imas 如果在萬聖節想看套應節的電影﹐但又不喜歡過度血腥驚嚇的恐怖片﹐就很適合看這套萬聖節為主題的「怪誕城之夜」。這套電影是鬼才導演Tim Burton的作品﹐採用停格動畫方式拍攝﹐劇中角色大唱音樂劇﹐是套很另類風格的作品。這電影自從93年上映以來﹐已經吸引無數忠心影迷支持﹐成為一代cult片的經典。不少人更瘋狂收集造型趣怪的劇中角色的商品﹐真的不可以小看這電影的魔力。

這套電影是個很簡單的童話故事。話說有一個萬聖節鎮﹐居民每天都忙著準備慶祝萬聖節。有一年萬聖節狂歡過後﹐南瓜王傑克對年年也過相同的萬聖節感到厭倦。他在森林漫步散心時﹐無意中闖進了聖誕節鎮﹐被那兒聖誕節的歡樂氣氛吸引。於是他回到萬聖節鎮﹐總動員所有居民準備慶祝聖誕節。萬聖節鎮中各人忙著給小朋友做禮物﹐古怪博士給傑克做骷髏鹿車﹐科學怪人美女給傑克縫製聖誕老人的紅衣。傑克還把真的聖誕老人綁架了﹐在聖誕節前夕冒充聖誕老人﹐四週圍去給小朋友派禮物。結果如何大家可以想像得到﹐當然是搞出了一個混合萬聖節與聖誕節的怪胎節日﹐譜天同慶變成了譜天同嚇﹗

「怪誕城之夜」是音樂劇﹐戲中的配樂和演唱固然十分精彩﹐電影原聲大碟更加是百聽不厭。本該很恐怖的萬聖節角色﹐如吸血彊屍﹐人狼﹐科學怪人﹐在停格動畫的鏡頭中﹐卻變成很可愛很生動的得意公仔。故事的劇本沒有刻意的瘋狂搞笑﹐只是在微細的地方讓觀眾會心微笑﹐整套電影讓人看得很舒服。今天萬聖節檔期﹐迪士尼推出「怪誕城之夜」的IMAX立體版﹐很可惜在溫哥華沒有上映。這套電影是少數值得一看再看﹐看罷再三回味的好電影。

The Simpsons Movie 阿森一族大電影

Simpsons 我是超級的Simpsons迷﹐由最初十幾年前在明珠台看字幕版﹐到移民讀書時每星期日在宿舍的同學一起追看﹐到現在不再看電視改為上網下載﹐十八季總共四百集的電視劇應該全部看過。在公司辨公室牆上貼著Simpsons全體演員的海報﹐可以如數家珍地隨口說出每個角色的故事。 家中儲了一大堆Simpons的遊戲產品﹐大富翁﹐國際象棋﹐Pictionary﹐Clue﹐扭計骰統統也有。原本我應該很期望Simpons大電影才對﹐畢竟說了十多年今敞終於成事。可是看過預告片就提不起勁去看﹐害怕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最後我還是盡了影迷的責任看了﹐不論電影版是好是壞﹐總要親眼過目才安心。

相信沒有人完全沒有看過Simpsons﹐這套長壽動畫播了十幾年﹐總會看偶然扭開電視看過幾集﹐對美國第一家庭也略有所聞。 網上對電影版的評價是一面倒地讚好也是意料中事。集合四百集電視搞笑橋段的精華﹐用電腦動畫重新繪畫﹐串連成為個多小時的電影﹐對Simpsons認識不深的普通觀眾一定會拍手叫好。若從超級Simpsons迷的角度去看﹐電影版只延長了電視劇集。珠玉在前與其他四百集比較﹐故事內容只是中上水準﹐與經典最好笑的那幾集還差一段距離。電影版要兼顧市場的口味﹐編劇難免會避開有爭議性的題材﹐用最傳統家庭價值﹐拍近年流行的環保問題作主線。電影版的笑料簡單大路﹐多數是跨張的肢體趣劇﹐配以少量的政治諷刺﹐保險得很不會得罪任何人。電視版每星期半小時﹐編劇有更多的創作自由﹐可以作出不同的嘗試﹐笑料更加豐富有深度。很多時候觀眾要精通歷史宗教哲學﹐美國社會的生活文化﹐影視藝術界的經典和軼事﹐才會看得明白電視版中一些笑話。看不明白的觀眾根本不知道笑位的存在﹐看得明白的觀眾則不禁諷服編劇的博學多材﹐把雙重歧義的語言藝術玩得出神入化﹐在細微處留下絲絲線索﹐與愛動腦筋的觀眾玩智力捉迷藏。 電影版就是少了這份無限創意的驚喜﹐只是一齣經過精心計算的商業喜劇。

電影版的故事很熟口熟面﹐春田鎮發生環保大災難﹐ 罪魁禍首當然是亂拋垃圾的Homer。美國政府環保處用巨型玻璃罩把整個鎮隔離﹐ 還打算用炸彈炸了消滅春田鎮污染的證據。Simpons一家逃難去阿拉斯加﹐不過最後關頭Homer回來當英雄﹐從炸彈危機中拯救春田鎮。其實春田鎮長期以來也有環保問題﹐核電廠排放廢料的湖中那三眼魚已經是春田鎮的標誌﹐春田鎮更試過因為垃圾污染要整個鎮搬家三十里。劇情的編排與電視版相近﹐也是幾條支線平衡發展﹐每個角色負責一條支線。電影版號稱歷來在春田鎮出現過的所有角色也會出場﹐可是所有戲份差不多全集中在Simpsons一家﹐其他深受歡迎的角色全部淪為只有一兩句對白的茄厘啡。雖然對於熟悉春田鎮人物的觀眾來說﹐那一兩句對白已經忠實地反映出角色的性格﹐但那些角色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若戲中多些Mr. Burns的Excellent﹐Nelson的哈蝦﹐Krusty的嘻嘻嘻﹐電影會增加更多的色彩。

網上影評對戲中的搞笑情節讚不絕口﹐在超級Simpsons迷來看則差不多可以全部例出參考來源。最為人津津樂道Bart那場祼體踏滑板﹐其實是抄Homer同Marge在迷你高爾夫球場做愛被發現要逃亡回家的經過。不過Bart一路過來一直一點不露﹐躲到樹後卻變成只露出小雞雞的確很抵死。Lisa在戲中結識的小男友﹐與她在預言中看見未來的未婚未像是倒模一樣。只是Lisa有很多不同的未來預言﹐從嫁給Milhouse到成為美國女總統也有﹐不知該信那個版本才好。Homer與Marge的愛情見證﹐以及Homer誤才誤撞成大英雄﹐在電視中也不知試過多少次。連Homer在印第案長老看見的幻覺﹐也是在抄Homer到燈塔尋找靈魂知已那一集。Bart不是第一個要脫離Simpons家﹐轉投耶穌佬Flanders的家中孩子﹐Maggie就幾乎給Flanders捉了去領洗。大集佬阿諾扮總統也不是新點子﹐前總統布殊和克林頓﹐英國總理貝理雅早在電視版客串出場。很多看過的人叫未看的人﹐記得留下來看完場字幕﹐除了看多幾個小笑話外﹐還可以聽到Maggie第一次說話。其實這不是Maggie第一次說話﹐她說的第一句話是叫Homer爸爸﹐不過可惜她自話自說沒有人聽見。

儘管我對Simpsons大電影不太滿意﹐卻不能投訴或作出批評。因為Homer在開場時已經開宗明義地對觀眾說﹐只有笨蛋才會購票入場看電視上免費的東西。我正正是個咎猷自取的笨蛋﹐不能怨天猶人只能怪自己蠢﹐明知電影的目標觀眾不是超級Simpsons迷也要堅持看。不過站在導演的立場來設想﹐不論電影拍到如何好如何差﹐死忠支持者也一定會乖乖入場﹐倒不如把重點放在吸引對Simpsons認識不深的新觀眾。沒有Simpsons歷史包伏的觀眾﹐從開場到散場會不定開懷大笑﹐肯定會給這套電影打滿分﹐至於我等死忠支持者﹐電影只要掛著Simpsons的金漆招牌﹐就已經鐵定要入場欣賞。看完電影發幾句牢騷﹐不過純萃是愛之受責之切﹐兼且順便曬下Simpsons的冷知識罷了。

春田花花同學會

Mcdull Movie 3 春田花花同學會是第三齣的麥兜電影﹐不過這次不再是動畫而是真人拍攝。動畫部份加起來十五分鐘也沒有。最初看宣傳海報以為真人動畫會同場演出﹐結果很失望地動畫原來只是過場的配菜。這齣電影明星眾多﹐多得數也數不完﹐不過大部份演員佔戲十分少﹐有些出了場也不發覺﹐要看完場字幕才知是誰。演員中出鏡最多是超級女優周筆暢﹐反而海影宣傳重點的陳慧琳只是大花瓶。片中周筆暢的粵語對白十分流利﹐不知道是親自配音還是夾口型的。

正如以前的麥兜電影風格一樣﹐也是故事鬆散沒有主線劇情可言﹐只是一幕連連一幕的短篇趣劇。如果第一齣電影的主旨是童年天真小時候﹐第二齣的主旨是不願長大成人﹐第三部曲的主旨則是無奈荒謬的成年人世界。劇本中只做到偶有佳句的水準﹐其他絕大部份時間也十分悶場。以前是全部是可愛動畫還可以勉強接受﹐為電影開脫說只是自己看不明白。但是真人拍攝缺乏給觀眾想像的空間﹐不好看的場面就缺點原形畢露。以前小孩子玩屎玩尿還可以扮無知﹐但牛高馬大還玩這些低級趣味就核突。若果不是掛著麥兜的嘜頭﹐隨手抽段出來看﹐還以這套戲是王晶作導演。第一集被喻為經典的點菜落單笑橋﹐在第二集翻炒已經不應該了。今集還再三炒這碟隔夜冷飯﹐原本好笑也變成不好笑﹐還要拖長來做﹐簡單看到要喊救命。在其中一段戲中﹐加插一個著嘜兜公仔衫的角色﹐不過那件衣服既不合身﹐嘜兜做形也極不可愛﹐像是把身體拉長了一樣。

香港本地出品達世界級水平的牌子不多﹐嘜兜是少數港人足以為傲的品牌。可是嘜兜推出如此粗製濫造的垃圾電影﹐完全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這一套電影令觀眾十分失望﹐可能還會倒過來影響嘜兜的其他產品。下次若果還有嘜兜電影上映的話﹐就算是免費我不會輕易浪費時間去看﹐必定要先上網看清楚讀者影評﹐不想再給爛戲欺騙多一次。

Pooh’s Heffalump Movie

Heffalump 今天和女朋友去拍拖看電影﹐我原本是打算看Keanu Reeves的魔間行者﹐但女朋友看見小熊維尼的新電影嚷著要看﹐於是便順著她意思看了這齣戲。這齣戲其實上畫也有好幾個星期﹐加上我們是在週末的下午觀看﹐所以就算是在開映前五分鐘入場﹐戲院中沒有什麼人﹐可以隨便的揀好位置坐。除了我們這一對是未婚年輕人外﹐同場觀看的也都是帶著孩子的父母們。這齣戲的片長十分之短﹐四時四十五分開始﹐連片頭在內六時正就散場了。

小熊維尼本來是加拿大的出品﹐在我記憶中原本是人氣一直在下滑中﹐但在一九九八年把給給迪士尼買了版權後﹐在大公司努力催谷下起死回生﹐現成為迪士尼家族眾多卡通人物中﹐繼米奇老鼠之後的第二大搖錢樹。小熊維尼故事中的角色性格鮮明﹐加上布公仔動物的可愛造型﹐令每個角色也有其忠實擁躉。早幾年前以跳跳虎Tigger為主角﹐推出小熊維尼的第一齣大電影﹐而今次則在大家熟悉的百里林各位朋友之外﹐加插了一個全新的主角出場﹐就是小笨象Heffalump﹐相信必然會引起熱賣。故事內容很健康正氣充滿溫情﹐完全沒有色性暴力或任何的不良意識。開始時百里林中的眾人給大笨象叫聲吵醒﹐眾人一如以住無聊地決定出發捉象﹐小袋鼠Roo因為太小而不能隨大伙兒出發﹐但又巧合地和小笨象成了好朋友。最後少不免是一些懶是驚險的場面﹐大家摒棄前嫌同心協力解決難題。

我在入場前對這齣電影沒有任何希望﹐所以也沒有任何失望。電影在畫面方面算是過得去﹐以一貫小熊維尼的粉色水彩畫風格作背景﹐再用平面貼圖方式把人物加上去。想必定也有運用電腦附助作畫﹐不過沒有任什麼花巧的特別效果。音樂方便則有不錯的分數﹐戲中有大量迪士尼式的歌舞﹐雖然不大聽得清楚歌詞在唱什麼﹐不過亦沒有惹人反感讓人覺得煩厭﹐小孩子大慨聽兩次就會琅琅上口跟著唱。基本上喜歡這齣戲的有兩類人﹐一就是六歲以下的小孩子﹐一就是那些長大了還喜歡小熊維尼的女人。至於不是這兩類人的其他人嘛﹐就當是好心做善事﹐陪著太子或太子女看戲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