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真實系

Valvrave the Liberator 革命機

日昇社的的機械人動畫,既有歷代「高達系列」和「勇者系列」穩坐機械人動畫王者寶座,亦有近年人氣高企的「反逆之魯魯修」。所以每逢有新作播映,不論結果出來是好是壞,未出街前一定必是熱門話題。「革命機Valvrave」高成本大製作,單看預告片讓人充滿期待。結果劇情完全暴走,「反逆」和「原罪王冠」的超展開,在這套面前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正所謂一山還有一山高,一爆還有一爆膠。為求推氣氛製造高潮,什麼樣不合理的腦殘劇情,也可以不停地爆出來,為求燦爛地燒一輪煙花,希望觀眾只要看不要問。

雖然劇本嚴重失控,但故事意念和大鋼其實不錯,只是編劇捉到鹿不懂脫角。沒有身體只思想的外星人,流落地球寄居在人類身體,成立密秘組織在背後操控世界。後來人類捕獲新來的外星人,將其思想放進機械人的身體,用來反抗世界的統治者,本是很大路的舞台背景。如果按少年坐上機械人的王道公式,一板一眼來說故事,拍出來的東西也不會太差。可惜劇編好大喜功眼高手低,加插一大堆為爆而爆的劇情,如不懂煮食的人胡亂加調美料,糟塌了美味的食材。機械人以訊息(咒符)驅來動,吞食駕駛員的記憶為能量,最後駕駛員變成失憶植物人,亦是個可深入探討的命題,拍得出色的話可以很感人。不過看來製作群第二季才想到這個好點子,之前的吸血鬼交換身體,採陰補陽來驅動機械人,完全讓觀眾看到滴汗。

如果早知道故事是這樣癈,看完第一季也可以完全不知故事想講什麼,我就不會浪費時間開始看了。不過每星期逐集逐集地看,不要問前因後果,把催淚不成的灑狗血當笑話看,關掉腦袋只看機械人,其實「革命機」的娛樂性頗豐富。陣容豪華的超級爛片,正如汽水薯片等不健康零食,多吃無益,偶一為之卻十分過癮。正如那套「天機,什麼春宮圖」的行銷三步曲一樣,每星期看完動畫後,上論壇吐嘈與大伙兒一起鬧編劇,才是這套「革命機」的完整觀賞體驗。

銀河機攻隊 Majestic Price

二零一三年夏季番的三套機械人動畫中,「銀河機攻隊」可謂一頭黑馬,論陣容豪華不及「革命機」,論製作社招牌不及「翠星」,未上映前看牌面它最弱。平井臉人設讓觀眾的印象分大打折扣,令人不禁聯想起高達種子和高達命種的慘痛回憶。在「革命機」故事嚴重亂來劇情爛掉,「翠星」其實是偽裝機械人的溫情小品之後,想不到最後「銀河機攻隊」竟然意外跑出,在三套機械人動畫為中最好看的一部,最具機械人動畫應有的風範。至於平井臉人設看著看著倒也變得順眼起來,大慨故事好壞足以左右觀眾對角色的喜惡,想當年「穹蒼」年代的平井臉並不惹人討厭。

這套動畫製作費有限,人物面相偶有走樣的問題,特別是在燒錢的大作戰上集或下集,走樣問題特別嚴重,大慨製作經費全投放在戰鬥畫面上,其他地方無可避免能省則省。儘管作畫在某些集數崩壞,但故事劇情卻毫不馬虎,在每場戰鬥之間以文戲連貫,一方面交代角色成長,解答外星人侵略地球之謎,另一方面加插輕鬆搞笑的劇情,令此劇達至有打有笑有淚水的黃金平衡。主角是很典形的五色戰隊設定,熱血紅,冷酷籃,軍事宅黃,萌妹粉紅,高貴女紫,加上中途插隊雙重性格黑的第六人。戰隊屬於群戲類別,每位主角分到劇情不算多,但已足夠建立鮮明性格的角色,每個人或多或少也經歷成長或到戰鬥的意義。反而配角設計十分討好,咬波板糖的艦長,酒鬼大姐頭,無敵經理人保姆,愛看A片的師兄都十分搶鏡,特別是機械人維修班,萌妹粉紅的肥仔三人組,眼鏡黃的筋肉男,冷酷籃的小蘿莉等,他們戲份雖然不多,出場時總會十分歡樂。

戰鬥場面精彩是這套作品跑出的最重要因素,把戰隊元素揉合於機械人動畫中更是近年難得一見的創新。其他機械人動畫多偏重主角機威能,尤其喜好大開無雙一騎擋千,讓其他角色的機體淪為陪襯,很少描寫小隊作戰的戰術運用。這動畫非常強調隊伍間的配合和默契,紅機雖然名義上是主角機,擁有二段爆氣的能力,但也只限於單挑敵方大將才用。五台機械人各司其位發揮所長,紅籃二機屬汎用型,擅長近身戰和中距離槍戰,擔當隊伍的中鋒。粉紅機是高機動型,當前鋒擾亂和引誘敵人。黃機是長距離炮擊專用機,負責後方掩護。最後紫機是雷達和電子戰機,負責支援協調小隊各機。戲中不同的作戰因應戰況環境,以不同機為作戰的核心主力,其他機相應作出配合,各機的戲份十分平均,沒有一機獨大的問題。特別黃機狙擊入侵校園的敵方大將那一役,充份表現出團體戰術的重要性,是近年難得一見出色的機械人戰鬥。

故事主線是很簡單老掉牙的外星人侵略地球,不過侵略的原因倒有新意。外星人因為進化到了樽頸位,為求基因進化能夠有所突破,於是在宇宙不同地方建立基因農場,待基因進化有所成後來狩獵收獲,而其中一個基因農場便是地球。外星公主不認同滅毀星球的基因守獵,帶著基因機械人的科技流亡地球,於是地球通過基因改造人,建立能夠抵抗外星人守獵的宇宙少年軍。故事在圍繞基因主題的思想雖然著墨不多,但其見解卻十分有見地,外星人是追求自身單體基因最優化,但人類卻能藉著分工合作互相幫助,超越自身基因的局限,發展出能夠匹敵外星人,甚至超越他們的文明。從個體到群體,從基因到文明,正好與故事的另一個主題,機械人戰隊互相呼應。

第一季的故事以人類破壞外星人的傳送門,把外星人趕回老家作結局。人類只是從狩獵的滅亡危機中,暫時鬆一口氣。外星人只是損失了先頭部隊,大軍主力依然絲毫無損。人類頑強抵抗的小勝利,更加刺激他們要獵取人類基因的決心。不過第二季的製作還未有落實,畢竟這套動畫是事前不被看好的黑馬,要取得收視成績才有機會拍下去。希望早日聽到開拍第二季的消息,其實以這動畫龐大的背景和眾多受觀眾喜愛的角色,就算要開拍年番也材料充足不成問題。

翠星上的加爾岡緹亞

曾何時機械人是動畫的主流,但近幾年機械人動畫買少見少,改而流行一大堆輕小說改篇的動畫。想不到今年夏季番竟然一反常態,一口氣有三部機械人動畫放送,叫我等一眾蘿蔔迷萬分雀躍。打頭陣先有雷聲大雨點小,虎頭蛇尾劇情嚴重暴走的「革命機」,接下來有走戰隊路線的黑馬「銀行機攻」,最後就是這套科幻小品「翠星上的加爾岡緹亞」。

若果一心只想看機械人連場激戰的朋友,恐怕會對「翠星」感到失望。雖然第一集開場的人類艦隊大戰外星異形,足以比媲「英雄時代」般的史詩式氣勢,但機械人並不是「翠星」的故事重點,主角從冰冷的戰爭機器,找回人類感情的反思之旅,才是這套科幻動畫的主題。當然觀眾絕不用擔心Production I.G.的技術能力,不論是畫面構圖,動作分鏡,劇本形成,還是配樂,皆屬頂級水平。特別是結局那場一對一的機械人對戰,更是難得一見超乎水準的顛峰之作。只不過一下子從全人類總動員的宇宙大戰,跳到相對平靜和平的未來水世界,氣氛落差太大讓觀眾一時間適應不過來,然而這個落差正正本劇想要表達的主題之一。

從細微之處可以看到這套動畫的製作十分認真,其他動畫是不論是外國人還是外星人統統都說日語,這套動畫為加強刻畫主角孤身一人流落陌生星球的文化衝擊,當主角和地球人對話時改以不知什麼語言來配音,突顯出因語言不同引起的溝通困難。編劇更在對白設計上細心地經營舖排,帶出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的道理。初時主角要依靠電腦翻譯來與人對話,有些字電腦無法直接翻譯,因為他的語言根本沒有那個慨念,要其他人替他解釋那個字的意思。從主角用日語說出第一個單字「謝謝」,到後來能夠勉強生硬地與人交談,他不單只是學習一個新的語言,他更是在學習一個新的文化,不斷地吸收新文化的新想法,而自已的想法也跟著一點一滴地改變。

「翠星」的故事十分工整四平八穩,主角的成長和改變舖排得有條不絮。可惜全劇只有短短十三集,因編幅所限配角的著墨不多,劇情主要圍繞著主角發展。作為一個科幻故事,這劇的內容也很充實,探討何謂人類的主題,留給觀眾很多思考的空間。主角是銀河聯邦的士兵,從小被貫輸的思想,便只有與太空烏賊的作戰,戰鬥成為他人生的唯一意義。作戰撤退空間跳躍出了意外,讓他流落在六百光年外的地球。當時的地球已因全球暖化,海水上升淹沒全部陸地,留下來的人類在船團上生活,打魚在船上耕作自給自足為生,或在海底尋找舊世界的失落寶物。船團的生活美好和平,就算有海盜為患,也只是小規模的不流血衝突,與銀河聯邦的全民皆兵,隱約成為一幅互相對應的圖畫。主角在船團的生活中,感受到人類應有的感情,學懂戰鬥的意義是守護愛護的人。在主角與生病男孩對話之時,問他假如有一天人類戰勝了太空烏賊,試想像和平後的日常生活,他還未能明白其中的意義。到後來主角重遇上校,加入其鐵腕統治的船團,目睹上校船團像銀河聯邦般把船團中沒有用的人殺掉,他才忽然開竅反抗一直以來視之為理所當然,埋沒人性的冷血制度。

除了主角的思想有成長改變外,人工智能機械人錢伯同樣也有改變,也許它才是這劇的真正主角。它除了擔當主角和地球人的翻譯外,它的吐嘈更常常一的中矢,道出主角思想上與地球人的不同。人工智能有其機械死板的個性,搭上個不懂人情世故的主角,亦是本劇的眾多幽默笑點之一。最後一戰錢伯捨身成仁,彈出主角讓他活下去,或許錢伯已學懂人類的感情,從人工智能進化為人。在何謂人的爭論中,錢伯也有一番獨特見解。主角在舊世界海地基地中,得知太空烏賊前身原是人類的秘密,推翻太空海賊是人類敵人的信念,一時間陷入自我否定的精神危機。當地球步進冷河時期,變得不適合人類生活時,人類為如何延繼生存分成兩大陣營。其一主張對人類進行基因改造,讓人類的身體進化,不單能適應水世界,甚至能在宇宙中自由活動,而另一陣營認為讓人類變為太空烏賊是違反人類的本性,於是千年大戰從地球一路打到上太空。錢伯很簡單地判斷太空烏賊不是人類,牠們捨棄人類的知識和理性,退化為只順從生存本能的群體動物。人工智能機械人是人類智慧的產物,錢伯不能接受人類不需要電腦和機械人,其推論用它的自我存在來決定人類的定義。

看「翠星」實在沒有什麼可挑剔之處,若果夾硬要說一點批評的話,我認為劇情悄欠驚喜,可能同類題材的科幻故事看了很多,總覺得我早已估到劇情發展。不過說回話來如果劇情超展開,恐怕我會罵聲四起更加失望,兩者比較還是我寧願現在的劇情合情合理好些。跟據最新消息,「翠星」將會開拍第二季,我想觀眾最關心的是,錢伯會否以某種式形復活,它可是劇中最高人氣的角色啊。

Muv-Luv Alternative Total Eclipse

近年真實系機械人動畫賣少見少,這套Muv-Luv Alternative Total Eclipse當然不可以錯過。Muv-Luv是長壽機械人戰鬥遊戲系列,這次改篇為動畫只是其中一集遊戲的外傳小說。Muv-Luv的世界觀十分宏大複雜,發生在外星巨型甲蟲侵略地球的平行世界,但依舊沿用現實世界的各國政治和軍事形勢。故事中漫長的戰爭已持續三十年,從最初人類節節敗退讓歐亞大陸淪陷,只剩下小數易守難攻的地帶和外圍島嶼苦苦支持,到現代科技發展令戰況打成均勢。但在美洲,澳洲和非洲大後方的各國政府心懷鬼胎,而被迫遷離家園的歐亞難民又蠢蠢欲動,足以影響人類存亡的大危機一觸即發。

動畫開場用來交待故事背景的頭兩集,一下子便讓觀眾熱血沸驣起來,其血腥程度和場面的震撼性,足以比媲Saving Private Ryan的開場。外星甲蟲渡海入侵日本,成千上萬的蟲子不停衝來,吃掉路過的所有東西,巨型甲蟲吃機械人吃建築物,小型甲蟲把機師拖出來吃。日本幾經艱辛才擊退蟲子,但京都已被蟲子夷為平地,整隊機械人只有女主角唯依一人活下來,大慨創下了動畫史上派便當最快最多的記錄。幸好在第三集故事正式開始後,轉回輕鬆陽光勵志的風格。如果全套也像頭兩集般黑暗,恐怕大部份觀眾都會吃不消。

主線故事發生在三年之後,唯依調任聯合國阿拉斯加基地,負責美日共同開發新一代戰術機的計畫。男主角勇哉是美日混血兒王牌機師,擔當試作機的試飛員,而試飛小隊其他成員,則是來自歐亞淪陷國的機師。勇哉成長的故事很王道,從不甘心被外調當試飛員,到如何解開心結,融入試飛小隊中,與其他隊員成為生死之交,在戰場上找到戰鬥的意義。唯依則因為遇上了勇哉,撫平過去戰爭帶來的心理創傷。近年日本動畫萌風當道,為照顧市場需要,連真實系也不能幸免。劇中的機師不成比例地美女佔大多數,而男主角則大開後宮,淪為日本,蘇聯和中國的美女機師的愛情獵物。在人類面臨存亡危機之際,劇情也要抽空安排一行人到海灘小島拍軍方宣傳,野外求生練習期間到溫泉休息,不能錯失提供服務鏡頭的機會。不過那些輕鬆劇情並不影響主線發展,交代比較嚴肅的人性,軍事和政治的主題,反而能夠在每段緊湊的主線章節之間調劑一下,讓觀眾更加喜愛劇中的角色。

外星甲蟲類似生物本能的物量攻擊雖然恐怖,但真正恐怖的敵人卻是在背後插一刀的人類。衛士們在前線與外星甲蟲作戰保衡地球,在躲後面的敵人卻為了一已利益,為求達到目標不惜引狼入室,借用外星甲蟲的力量去攻擊人類。故事中段的重頭戲,是試飛小隊前往西佰利亞前線作實戰測試。日本軍的新武器光線炮,卻引起蘇聯軍方的垂涎,為搶奪光線炮的軍事機密,寧可招引甲蟲侵襲基地,讓自已的士兵白白送死。後半部劇情的重點更是人類之間的衝突,各國開發的戰術機之間的明爭暗鬥,背後爭奪戰後世界的主導權。還有歐亞難民不滿後方發達國的安逸,與前線相比彷彿是天堂和地獄的兩個世界,故事最後高潮是難民叛軍佔領阿拉斯加基地,破壞開發中的戰術機,屠殺基地的工作人員,並放出美國研究設施中的甲蟲,作為叛軍推翻後方政權革命的開端。

故事中的機械人被稱為戰術機,采用富有現實感的軍事設定,讓真實系的真實更多添一層意義。劇中各國戰術機的形號,借用現實世界中戰鬥機的形號,而不同國家戰術機的特性,也與該國在現實中武器設計的理念互相吻合。例如蘇聯的戰術機強調大馬力和高機動性,美國的F-22戰術機以隱形和精密的電子戰取勝。故事的主角機,日本的不知火貳型,則以精巧靈活但難以駕馭見稱,對駕駛員水準的要求很高,但頂級的駕駛員可以發揮出超出極限的性能。故事中其中一段十分受機械人迷喜愛的劇情,便是講述在駕駛員與戰術機的交流中,帶出一份禪與道的感覺。勇哉一向習慣美國武器,最初對日本的設計理念看不順眼,但經歷幾場硬仗之後,漸漸理解日本設計的獨特性,學懂以日本心去駕馭日本的戰術機,讓戰術機從單純的一件武器,昇華到機人合一的境界。

Total Eclipse的故事雖然暫時完結,但只是Muv-Luv世界的一個小插曲。要精通Muv-Luv世界的歷史,恐怕得花不少時間上網看資料補完。為照顧對遊戲認識不深的觀眾,動畫中特別加插兩集介紹篇,讓劇中的聲優親自出鏡,為觀眾簡單介紹劇中的世界觀,外星甲蟲BETA和戰術機的資料。不過其實Total Eclipse的故事獨立來看也很完整,不失為一套出色的機械人動畫。只是它要進入機械人動畫的殿堂還差一小步,便是製作成本的先天缺陷。機械人戰鬥場面完全沒有問題,但交待日常劇情的鏡頭,則製作水準十分不隱定。特別是大戰之前的集數,走樣問題十分嚴重,大慨製作成本要省著用,機械人出場時燒銀紙作畫,其他地方就只好將貨就價了。

很期待Muv-Luv系列的其他作品改篇推出動畫,不過在沒有新消息之前,只好讀讀Muv-Luv的外傳小說,遊戲攻略中的故事大鋼,望梅止渴了。

驚爆危機 Full Metal Panic!

從看最初「驚爆危機」(大陸稱作「全金屬狂潮」)第一輯動畫版開始計算,不經不覺已經十二個年頭。當年因為太喜歡動畫故事,看完動畫後一口氣追回當年已出版的小說。可惜當年連載進度一半還未到,接著只好一年復一年望穿秋水地等待,久不久上輕小說下載的網站,看看新一本小說出版了沒有。雖然中間曾推出兩輯新動畫,但舊故事只能解渴不能飽肚。終於在十二本長篇與九本短篇小說後,讓這漫長的待等畫上完美的句號。

最初的「驚爆危機」風格十分獨特,軍事寫實加校園搞笑,印像中應該是這個組合的第一人,後來的「魯魯修」都只是從這裏抄橋。開始時故事只是茶杯裏的風波,身手無敵但日常生活白痴的超級傭兵相良宗介,放在通普的日本高中裏,保護被稱為耳語者擁有黑知識的女學生千島要。軍事狂遇上強氣傻大姐,背後有在黑知識基礎上開發的AS機械人,還有維護世界和平的神秘傭兵部隊秘銀,交織出一個嚴緊科幻與輕鬆惹笑剛好是黃金比例的平衡劇情。對上一次把兩者調配得如此恰到好處,已是升上了神臺的經典動畫「機動警察」了。

機械人動畫一般分為真實系和超級系,大既「驚爆危機」是唯一一部開始是真實系,中段變成超級系,後半段又回到真實系的作品,而一切設定卻又如此合情合理。作品中的AS屬於小型軍事機械人,戰鬥講求大局謀略,小隊合作,駕駛員技術。再者作品中的戰鬥是全方位,並不只限於機械人的戰鬥,潛艇戰,白兵戰,情報戰,完全是道地真實係的軍武風格。可是λ‎ Driver這個犯規設定,把駕駛員的思念實體化為武器,讓作品變成比併精神力的超級系,戰局淪為全靠那台白色機械人。到了故事後半段,秘銀遭汞合金全滅,只剩下一艘潛艇和一個AS小隊的復仇之旅,劇情又走回真實系。λ‎ Drive並不是天下無敵,只要運用戰術得宜,令機師分心影響力場分佈,沒有λ‎ Drive的機體也可以取勝。到開發了λ‎力場偵察器,以及後來的λ‎力場抵消器,λ‎ Drive反而成為讓機師掉以輕心的死穴。另外在「燃燒的野狼」中,宗介在AS競技場中,駕舊式敵方雜魚AS,大破最新式的M9,打破機械人動畫機體至上的迷信。印象中沒有多少機械人動畫的主角,能夠清楚地展露如此不凡身手,而不是只一味靠主角機的威能出千。真正有駕駛天材的機師,駕著最爛的雜魚機,也一樣能夠取勝。

除了科幻感強烈拯救世界的主線大橋外,愛情線也是這部作品另一個吸引人追看的地方。最初在校園篇裏宗介和小要是鬥氣寃家,一起經歷了幾場生死關頭後,慢慢從信賴發展出的愛情。宗介不再只因為任務保護小要,甚至因為小要開始有自已的想法,不再盲目服從軍隊的命令,剪頭髮那段可以說整本小說的最感人位。小泰莎可是最不稱職的第三者,她身為宗介的上司卻又單戀宗介,冒失少女配軍事天材的屬性,注定她的感情是要來當笑料點綴劇情。不過我則喜歡泰莎的角色多過小要,特別是後半部妨彿她才是正印女主角,她可是獨力支撐秘銀殘餘部隊反抗汞合金。看到一半故事提到耳話者的思想溶合時,我原本還想結局會不會讓小要和泰莎溶合,讓宗介來個齊人之福呢。後半部小要被汞合金捉了去,兩個人被分隔開只剩下對方的思念,愛情線的吃重相對減少,感情戲方面反而沒有前半部那樣好看。不過後半部主線的推進很緊湊,汞合金和秘銀間的秘密,耳語者的來龍去脈,秘銀潛艇絕地反擊,宗介展開一個人的戰爭,為了把小要帶回去的承諾,讓讀者一氣呵成不停追看。

故事中登場人物角色眾多,長篇小說加短篇外傳有篇幅空間,讓每個角色都擁有自已的故事,令整體的故事更加充實。野牛小隊的大姐和神槍手最搶鏡,不少小故事由他們擔當主角。加寧少將和潛艇副官是老一輩軍人,偶然露一手仍然實力驚人,話當年的小故事讓劇中世界更豐富。還有一個角色不能不提,嚴格來說他才是故事的真正主角,機械人動畫的主角自然是機械人嘛。ARX-7強弩兵的人工智能,最初他常與宗介鬥嘴吵架,是繼小要以後另一對歡喜冤家。一開始宗介只視機械人單純為工具,強弩兵只是一台不能可靠地發動λ‎ Driver的不良品。秘銀全滅學校保衛戰一役,是宗介與AI關係的突破,從工具躍升為可以信賴的伙伴關係。到強弩兵大破後化身為ARX-8烈焰魔神復活,AI的人格越來越明顯。最後一戰AI最終進化成為人,為救宗介獨力驅動依靠人類精神力的λ‎ Driver。在發動λ‎ Driver前,他問宗介自已是否人的問題,宗介的回答很禫,說人會自已找這個問題的答案。當AI認為自已是人的時候,他便成為人了。

現在小說終於連戴完結了,漫畫版也進入尾聲,不知道後半部有沒有機會動畫化。不過始終要看文字才原汁原味,有很多有心思的細節設定,特別是要讓觀眾思考的科幻題目,細膩的內心感情描寫,只有看小說才能夠有深入的感受,漫畫的畫面總是會令人分心,動畫則連停下來思考的時間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