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真實系

Eureka Seven 交響詩篇

Eureka Seven 看「交響詩篇」的最大原因﹐是被譽為機設之神的河森正治。自從「超時空要塞」的變型戰機出道以來﹐他設計了無數的經典機體﹐從高達0080到艾斯卡科尼到創聖之大天使﹐每個設計也是創新兼獨一無異。這次在「交響詩篇」中的設計﹐超越以往所有機械人動畫的意念﹐是一臺在天空中踏著滑浪板滑浪的機械人。初聽到在天空滑浪這個慨念時﹐覺得有點兒無稽多些一舉﹐不過看罷第一集就已經認同這個別出心裁的設計。在這動畫的世界設定中﹐機械人是依靠特殊粒子波浪去漂浮飛行﹐在視覺效果上拖著長長發光的尾巴﹐就像是在天空中滑浪一樣。正如真正的滑浪會在海面留下痕跡﹐機械人劃破長空留下光痕特別悅目﹐令空中纏鬥場面好跳舞一樣好看。

不論打鬥場面多麼好看﹐也不能吸引觀眾連續追看五十二集﹐總要有個好故事作支撐。宏觀上「交響詩篇」的劇本寫得不錯﹐人類移民太空定居一個有生命個體的星球。這個星球的意識正在沉睡中﹐可是意識會在局部地區蘇醒﹐派出抗體來襲擊人類。政府軍打算以武力消滅星球的意識﹐讓人類獨佔星球的空間﹐主角一行人則主張與星球和平共存﹐關鍵就從星球意識誕生的女主角。星球為了收集人類的情報﹐生長出人類模樣的使者抗體﹐以及守護收隻者的生化機械人。女主角初出世時是白紙一張﹐因為她擁有使用機械人的能力﹐被政府軍作為兵器看待。在一次屠殺事件中﹐月光號的乘員叛變﹐帶同女主角離開運隊﹐保護她過正常的生活。這樣過了三年﹐月光號一邊逃亡與政府軍交戰﹐一邊宣傳與星球共存的理念﹐讓更多人站在他們的陣線。男主角是迷上月光號的少年﹐第一話初遇女主角便對她一見鐘情。少年亦很巧合地是天材駕駛員﹐與女主角一起坐上白色機械人﹐加入月光號開始冒險之旅。

微觀上 「交響詩篇」的劇本卻充滿沙石﹐劇情故然有讓觀眾追看的點子﹐打鬥和搞笑也有很好的平衡。可是故事欠缺起承轉合﹐每章之間的劇情交接很突然﹐恍忽編劇寫完了上一章的情節﹐還未想到下一章應如何發展。初段月光號似是漫無目的四處躲藏﹐間中接些傭兵工作來幫補收入﹐船員大部份時間則是胡鬧嬉戲。中段政府軍開始滅星行動﹐月光號搖身一變﹐成為只有一艘船的反抗軍﹐東奔西跑去阻止政府軍的行動。後段星球之謎解開了﹐劇情也開始失控﹐很多角色不知從那兒冒出來﹐全力協助男女主角的救世任務﹐雖然沒有人知道確實如何拯救世界。最後雖然是邪不能勝正大團員總局﹐卻留下一大堆未解的疑團。男主角父親在七年前發生了什麼事﹖男主角父親留下來的機械人部件有什麼特別用途﹖男主角使用了幾次的地圖必殺技是什麼﹖星球製造生化機械人給人類有什麼目的﹖主角機的宿敵黑色機械人從那兒來﹖星球意識想要什麼﹐沉睡蘇醒有什麼分別﹖故事中星球無端端變了地球﹐這個突然其來的轉折完全無必要﹐兼且有點畫蛇添足之感。消滅星球抗體保護人類已是很充份的理由﹐壞人根本不需要重奪地球作為攻擊星球的藉口。最後一話女主角化身蝴蝶﹐主角機第三次進化﹐已經完全超出正常劇情的推理﹐到底這套動畫的結局想說什麼啊﹖最離譜的謎題是動畫名稱中﹐Eureka是女主角色名字﹐那七是又代表什麼呢﹖

大慨這動畫最明顯的其中一個主旨是﹐男女主角克服萬難走在一起。女主角因為學懂愛情﹐讓星球意識懂得如何與人類和平共存。女主角是典型的非人類角色﹐從愛與被愛中慢慢學習成為人類。初時我不太喜歡女主角﹐她看起來只是個賣萌的角色﹐專出公仔騙宅男金錢。後來女主角慘被毀容﹐頭髮脫落變為醜陋的小老人﹐不能再單靠靚樣賣萌﹐我才可接受她的性格。在她失去可愛少女的萌樣後﹐難得男主角知道她不是人類兼有一把年紀﹐還是對她不離不棄從一而終。不過男主角的感情倒也過份單純﹐只能存在於這類少年系熱血動畫中。

整體來說「交響詩篇」不過不失﹐娛樂性豐富可觀性強。不過看完後留下一大堆問號﹐讓人有點兒不吐不快。

Heroic Age 英雄時代

Heroic Age 自從「銀河英雄傳說」 奠定了史詩式宇宙大戰的典範以來﹐「英雄時代」大慨是不論規模或氣勢上﹐第一套能夠與「銀英傳」比擬的動畫。「英雄時代」的戰鬥場面採用電腦效果﹐描繪出在漆黑的宇宙中兩軍對壘﹐上萬艘戰艦交鋒戰火連天的壯觀場面。從艦隊列陣迎敵﹐初接觸長距離駁火發炮互轟﹐到近距離機械人肉搏戰﹐皆為觀眾帶來視覺上的震撼。在人類反攻太陽系那一場戰役中﹐用主炮射擊木星衛星﹐讓它偏離軌道撞向木星﹐引起連鎖核爆反應﹐摧毀軌道上全數敵軍這一幕﹐就足以與「銀英傳」中楊威利攻擊處女神首飾那一仗分庭抗禮。

「英雄時代」建立的宇宙觀十分宏大﹐帶有經典科幻小說David Brin’s Uplift Saga的影子。在遠古時代有一個被稱為黃金族的先進文明掌管著宇宙。黃金族向宇宙中原始文明發出召喚﹐金銀族﹐青銅族和英雄族回應呼喚邁進宇宙。英雄族由於擁有強大力量﹐發動星際戰爭破壞星際和平。黃金族為懲罰英雄族﹐把存活的五個英雄族封印﹐命他們寄生在力量微弱的族裔的身體中。那  些被稱為Nodos的寄生體﹐則擁有單體推毀一個星球的驚人力量。正當黃金族準備移居另一個宇宙之際﹐被稱為黑鐵族的人類回應他們的呼喚﹐踏上宇宙的大舞臺。

白銀族在黃金族離去後接管宇宙﹐他們沒有人類多餘的感情﹐有點像星際奇遇中的洗樸一樣。白銀族不單擁有黃金族的先進科技還有四隻Nodos﹐藉此他們統治著青銅族和宇宙中其他被提攜進化的族裔。他們認為非理性的人類會破壞宇宙平衡﹐於是決定攻擊地球消滅人類。幸存的人類在宇宙深處隱藏起來﹐一邊著手建立反擊重奪地球的艦隊﹐一邊尋找傳說中黃金族留下給人類的第五隻Nodos。寫了這麼大段故事背景﹐還只是在說第一集的首五分鐘。

故事開始於人類的遠征探險船在Deianeira公主的帶領下﹐在宇宙邊境的一個破爛星球上﹐找到一名擁有Nodos的人類少年Age。接下來故事的發展在意料之內﹐探險船幾經艱終於與地球反攻艦隊會合﹐人類依靠Nodos的力量重奪太陽係﹐然後直搗黃龍攻擊青銅族和白銀族的母星。故事除了人類與白銀族的戰鬥主線外﹐亦一邊揭開黃金族留下Nodos秘密的伏線。最後故事如何發展先行賣個關子﹐只能說Nodos是人類與白銀族和平的關鍵。不得不佩服編劇的雄心﹐挑戰寫下這個龐大複雜的劇本。編劇只要少點功力﹐故事也會完全崩壞。雖然結局解謎仍少許瑕疪﹐但「英雄時代」的劇本值得鼓掌稱讚。

由於只有二十六集的篇幅所限﹐「英雄時代」在兼顧描寫戰事和解開Nodos契約之謎這些大事之餘﹐不免對人物描寫這些小事顧此失彼。劇中的人物設定不俗﹐創造了很多性恪獨特的角色﹐可惜沒有時間去好好發揮。讓他們成長轉變反思﹐探討人類與白銀族的異同﹐人類在宇宙中應如何自處的問題。這套很明顯是純男生向的動畫﹐愛情線差不多完全欠奉。公主﹐英雄﹐騎士與副官間的四角戀似有若無。最後兩對情侶都開花結果﹐倒不說是什麼也沒有做﹐讓愛情順其自然發生。

喜歡「銀英雄」 戰爭場面的朋友﹐喜歡史詩式科幻動畫的朋友﹐一定不可以錯過這齣「英雄時代」。不知又要等多幾年﹐才會有下一套同類作品了。

Bokurano 地球防衛少年

Bokurano 若果只是看「地球防衛少年」的表面設定﹐十五名少年駕駛員﹐黑色巨大機械人﹐聯繫機械人的吉祥物﹐敵方的機械怪獸﹐﹐很容易令人誤會這套只不過是「勇者王」式的熱血少年動畫。熱血動畫中偶有會大灑狗血放催淚彈﹐但主旨還是充滿陽光勵志等正面思想。「地球防衛少年」卻是一套完全相反方向的作品﹐故事從第一集開始已經十分陰暗﹐主題涉及死亡和生存的意義﹐看罷讓人感到內心不安。也許觸動人類心理中對死亡的懼恐﹐正正是這作品引人入勝之處。我們到底是為什麼而活著﹐又有什麼東西值得我們捨棄生命呢﹖

第一集故事的開始時很平凡﹐與其他熱血動畫沒有分別。一群少年在離島遊玩﹐無意中遇上從另外一個世界來的人。他們簽下遊戲契約﹐坐上巨大機械人Zearth﹐要打倒十五個敵人保衛地球。這套動畫是群戲制沒有主角﹐十五名駕駛者十五個敵人﹐角色很多故事卻毫不混亂﹐因為這作品打破機械人動畫的常規。所有角色也駕駛員﹐所有角色也是主角﹐最破格是所有角色也會死亡。機械人的動力來自吸取人的生命力﹐戰鬥完結就代表駕駛員的死亡。打敗了地球就會毀滅﹐打勝了也要付出生命。

最初兩個駕駛員最幸福﹐毫不知情就坐上機械人打怪獸。不論是要肯定自己能力也好﹐單純的崇尚武力想盡情破壞也好﹐他們死前至少能夠心願如願以償。知道了真相的人﹐要倒數面對自己死亡的命運﹐同時亦背負著保衛地球的責任﹐可想言之承受多麼巨大的心理壓力。每個角色也有自己的故事﹐明知結果是死亡﹐也有不可不戰﹐不可不勝的理由。每篇故事都很感人﹐儘管每人對死亡的看法不同﹐不能逃避就要學懂勇敢面對。他們有自己需面戰鬥的理由﹐有的是為了盡同伴的義務﹐有的是因為出於愛情﹐親情和友情﹐或是軍人保衛人民天職。他們每一個人捨身成仁的理由﹐就是為了讓所愛的人活下去。

隨著劇情的發展﹐少年們知道越來越多真相。機械人決鬥是淘汰平衡世界的遊戲﹐戰敗的一方的世界將被毀滅﹐一切歸於虛無。敵方的機械怪獸不是要侵略地球的壞人﹐而是與少年們有相同處境﹐也是為保護自己地球而捨命戰鬥。少年們的戰鬥不再是保衛地球﹐而只是保衛他們居住的那個地球。站起來戰鬥去保護人命變毫無意義﹐不論是打勝或打敗﹐也會有一個地球的人滅亡。有一集他們被傳送去平衝世界的地球作戰﹐那個世界的人對著機械人示威抗議﹐控訴他們沒有權利毀滅那個地界的地球。最初少年們也有過一絲猶疑﹐質問自己是否有權決定那個世界的人可以活下去。當關係到自己關心的人的生存時﹐別人的生命﹐別人的世界相對之下就不再重要了。想通了這點排了優先次序後﹐少年們不再擔心其他世界的生死﹐因為那些人與他們沒有任何關係。

在一般熱血機械人動畫中﹐地球要抵抗機械怪獸時﹐政府和軍隊總是不知躲到那裏。「地球防衛少年」之所以陰暗﹐並不只是少年一個接一個地死亡﹐還有對政治權術的黑暗描述。政府權貴對於少年的生死毫不關心﹐他們無視打敗地球就會毀滅的警告﹐他們一心只想著如何利用Zearth的技術賺錢。世界面臨存亡危機﹐把希望放在一班必死的少年身上。政府政要卻可以用各樣理由﹐為獨佔新技術的利益﹐對公眾隱暪事情的真相。少年戰死後成為無名英雄﹐沒有人記得他們為世人付出的一切﹐不知道少年們為什麼而戰鬥﹐甚至不知道曾經有過這樣的戰鬥。捨身救人卻被世人遺亡﹐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故事結尾回歸平淡﹐世人照常的生活﹐渾然不察覺與世界毀滅擦身而過。結局很淡然無奈﹐坐上機械人駕駛倉的人﹐最後只有二個活下來﹐把少年們的故事流傳下去﹐讓世人不要忘記他們死亡的值價。

這套作品雖然是機械人動畫﹐機械人的打鬥場面倒是配菜﹐主菜是角色的人性描寫﹐在面對生死時如何作出決擇。可是每場戰鬥並非單萃反覆的觀感刺激﹐而是藉著戰鬥推動劇情﹐總結和反映主角的性格﹐為他所作的決定寫下一個句號。十五場戰鬥所佔的時間不多﹐有幾場只是短短數分鐘便結束。十五個少年的性格反映出不同的打鬥風格﹐同一台機械人在不同駕駛員手上﹐可以發揮出完全不同的效果。踢足球的擅用腳﹐破壞王用炮作無差別攻擊﹐冷靜機智的打心理戰﹐也有發瘋的亂摳﹐十五場作戰每一場也很獨特﹐打鬥沒有給觀眾是千篇一律的重覆感覺。在音樂方會這動畫也同樣出色﹐主題曲Uninstall的旋律優美﹐道出了少年們不知為何而戰的心聲﹐希望可以一覺醒來Uninstall。很可惜故事去到最後﹐世界並沒有還原﹐生存遊戲並不是發夢﹐人死不能復生﹐過去了就不可以重新開始。

也許像甲蟲般的陋醜機械人﹐平實不萌的人物作畫﹐會令不少觀眾望之卻步。「地球防衛少年」中流出濃厚的戲味﹐是一套讓人反省思考生存意義﹐何謂道德﹐何謂正義的作品。不單在動畫界中這類寓意深遠的題材很罕見﹐環顧中外把娛樂放在第一位的電影和電視節目﹐也找不出能夠盛載相同分量訊息的作品。

Zone of Enders 終極地帶

Zone of Enders 話說當年遊戲大師小島秀夫開發Metal Gear Solid時﹐為了測試PS2的性能﹐寫了一個實驗性質的遊戲﹐內容是玩家駕著機械人對戰。後來加入故事元素﹐就這樣無心插柳成為廣受歡迎的Zone of Enders﹐或簡稱為Z.O.E.。Z.O.E.的世界觀很宏大﹐除遊戲主線故事外﹐還可容納一套OVA和一套電視版﹐分別為Z.O.E. 2167 Idolo以及Z.O.E. Dolores, I。這兩套作品同時期推出﹐OVA是動畫化遊戲中的一件歷史事件﹐電視版則是一個完全獨立於遊戲的故事。在OVA可以說同是電視版和遊戲故事的前因。雖然動畫依附在遊戲的世界觀中﹐但沒有玩過遊戲的觀眾也不會看得一頭霧水。除了一些關於機械人特性的資料﹐和有幾個客串場戲的配角需要補完外﹐所有主要的背景也交代得很清楚﹐

Z.O.E.的畫面製作水準不過不失﹐電腦特技十分配合戰鬥場面。演導的拍攝手法比一般動畫優勝﹐懂得用影像把故事的意境表達出來。特別是最後決戰一場﹐把OVA中的婚禮場面和械機人對戰交疊﹐用幻想場面把雙方放在同一個地方﹐可以用肉搏比喻實戰中的情況。而在決戰雙方對話的時候﹐不用只是輪流影著兩個駕駛室那樣單調﹐配樂方便沒有什麼深刻印象﹐唯獨主角機械人常哼的安眠曲十分入耳﹐當然那首歌亦是連貫整個故事的關鍵。機械設定源用遊戲中的設計﹐小島設計的機械人很帥氣有型﹐只是駕駛倉的位置很易令人想入非非﹐那部位突了出來像條巨大的小弟弟。不過看著活靈活現的戰鬥場面﹐這個小問題很快就略過變得不顯眼。

OVA版的故事在電視版中已經有交代﹐不過以當事人的角度重新演譯一次﹐讓觀眾同情電視版中大反派的過去﹐並嘗試解釋他仇恨地球人的原因。電視版故事的主線很大路﹐主角收到一台來歷不明的無敵機械人﹐卷入橫跨地球火星的重大陰謀﹐被政府冤枉惹來殺身之禍。他一邊逃亡一邊找出真相﹐一路由地球打到去火星﹐最後沉冤得雪還個清白﹐更成為唯一能夠阻止大反派毀滅地球的英雄。這套動畫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在人物設定。主角不是一般的死靚仔﹐而是個四十幾歲有兒有女的大叔。在其他動畫中常見的三角戀愛情線﹐變成了父親與兒女間的親情線。一家三口齊齊被通輯﹐卻成為修補關係的橋樑。主角早年沒有好好照顧家庭﹐現在要臨急抱佛腳看親子書﹐希望兒女會原諒自己﹐過程自然笑話百出。最好笑他還是個標準呷醋外父﹐看見女兒和男人獨處就會坐立不安。主角坐駕機械人的性格設定也很有趣﹐大慨沒有其他機械人的人工智能﹐會是個情荳初開但愛上大叔的小女孩。雖然這套動畫加插很多笑料﹐但是編劇把張馳捉到恰到好處﹐笑料不影響主線營造的緊張氣氛﹐反而讓觀眾更加喜歡劇中的角色﹐會更加為他們的安危著緊擔心。很多其他動畫的劇情進度失控﹐以至最終正邪大對決要草草收場。這套動畫預留了三集去作最後總結﹐在把最後三集推上劇情高潮後﹐竟然還可以出人意表峰迴路轉再上高峰﹐這個結局讓觀眾感到很滿足。

機械人對決的設計很有心思﹐雖然主角駕駛的是劇中最強的機械人。但這套動畫始終是真實系而不是超級系﹐主角機每次取勝的招式﹐都是意想不到但在合情合理﹐不是憑空變出來讓人邊看邊罵編劇垃圾。劇中有一項科技是連接所有情節的戲劇元素﹐編劇總是不著意地輕輕帶過﹐甚至角色也不強調那項特別的技能﹐只是機體理所當然的標準配備﹐但劇中每次應用的方法也不同﹐給豐推理聯想力的觀眾帶來驚喜。這就是機械人的空間壓縮的能力。這個能力原意只是方便攜帶武器﹐這個能力第一次出場時﹐是用來收藏背下的浮沙﹐以便飛起擺脫困境。第二次使用時﹐利空間壓縮作武器儲存庫﹐也只是意料之中的用法。反而敵方把空間壓縮的用發揚光大﹐計數壓縮的時間來反彈來襲的飛彈﹐又把身邊的空間壓縮至零距離作短程空間跳躍。最叫人意想不到的應用﹐是壓縮機體和月球之間的距離﹐利用月球的引力為太空船減速﹐這應用完全乎合科學原則﹐不禁令人拍案叫絕。

Z.O.E.不論在娛樂性或是科幻性也是極之成功的一套作品﹐當然借用遊戲中構建出來的世界觀功不可抹。我沒有玩過遊戲﹐但絲毫不影響我去享受這套作品。Z.O.E.遊戲迷可能開始會有點抗拒﹐畢竟主角機是一台粉紅色的小女孩機械人﹐不吻合遊戲原著的寫實軍事風格。但隨著劇情發展﹐故事出現更多遊戲的背景元素﹐遊戲迷的親切感回來。最後更解開機械人小女孩性格之謎﹐小女孩是在OVA女主角的其中一份意識﹐邪惡的意識寄居在壞人機上﹐正義的意識則在主角機中沉睡變成小女孩。這個解釋是借用伐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論﹐對心理學認識的觀眾特別有共鳴。電視版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雖有遊戲版中最強的機體在動畫有出過場﹐但沒有和動畫版中最強機體交手﹐Z.O.E.迷不知道那台機誰才是直正最強﹐那只好比較那兩機對次級機體的戰績去作出猜測。我認為電視版的壞人機最強﹐遊戲版的機次之﹐而主角的小女孩機最弱。電視版最後的正邪大戰﹐好人機是因為壞人機一時大意﹐把握時機奇兵突變﹐才能夠送上致命一擊。

據說小島工作室已表示已有計劃出Z.O.E.遊戲第三集﹐不過要完成MSG4的PS3版才有資源開發﹐Z.O.E.迷只好慢慢等待了。

Infinite Ryvius

Ryvius 無限之Ryvius是在九九年Sunrise Studio的動畫作品﹐在初推出的時候反應並不熱烈﹐但像醇酒一樣需要時間去發酵﹐在眾多動畫網頁上獲得絕好評價﹐慢慢建立起一代經典的地位。Ryvius在畫功方面並不特出﹐雖然在人物和著色上勾畫得恰到好處﹐但沒有耀眼的CG特技﹐動作場面更不時用上定格來偷工減料。音樂方便中除了OP和ED比較耐聽外﹐劇中的只是不過不失罐頭配樂。在設定上Ryvius有太空船也有機械人﹐但在二十六集的故事中﹐機械人只不過前後總共出動了四次﹐和普通的科幻動作動畫有很大分別。Ryvius引人入勝的地方﹐不是以小學生為市場對象的視覺刺激﹐而是以集中描寫劇中人物的關係和成長﹐構成探討人性種種有深度的故事。

有很多評論把Ryvius喻為太空版的蒼蠅王(Lord of the Fly)﹐我則認為此劇比LotF所涉及的層面更廣﹐包括了社會政治心理學﹐再柔合了流行小說的愛情元素﹐加入適量的緊張的冒險動作場面﹐用顯淺易明的方法﹐引渡觀眾去思考廣義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故事開始是太空學校在例行軌道移動中發生事故﹐教師為保護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逃脫而全部殉職。四百名低年級學生在一小隊高年級學生帶領下﹐逃進隱藏在太空學校中的超級太空船Ryvius。學生們最初認為只雖要等待救援便可安全脫險﹐但太空站事故卻正正是由於敵人為搶奪Ryvius而作出恐怖襲擊﹐在Ryvius中學生們為了生存而必需一邊和未知的敵生交戰﹐一邊尋求可以收容他們的星球。接下來故事的發展完全的出人意表﹐難得不落俗套的把發生在太空船以外的事作為劇情道具﹐讓故事核心集中在在太空船內的發生事情。四百名少年人在沒有成人監管下﹐會發展出什麼型式的社會結構呢﹖在短短的大半年漂流過程中﹐船內經歷了人類歷史上不同的社會制度﹐而在制度與制度之間的交替﹐是很合理的順著自然的規律。在最初的世襲式制度﹐是因為管治者無能傲慢而產生民變。其後以小集團武力為基礎共產式制度﹐卻因管治階層以權謀私而告吹。接著以個人政治魅力為基礎的民主式制度﹐因沒法達成管治共識﹐在沒有足夠的行政力量下﹐最終演變為無政府狀態。在秩序失控的情況下衍生出強人政權﹐以公平正義作為理念用機械人為後盾﹐以鐵腕手段用暴力把暴力問題壓下去﹐而然卻又產生理念中自我矛盾的問題﹐和在任何制度下也揮之不去﹐專業管理人欺暪最高領導人的情況。

Ryvius的主角多達十數人﹐而每一個名角色有自己的思想理念﹐在故事中也有充份的發展空間。劇情就是基於人與人之間的異同﹐所發展出的磨擦與共鳴﹐由最先影響身邊最親近的人起﹐再而骨牌效應的影響到整個社會﹐而沒有一個人可以避免。劇中沒有用簡單二分法來決定誰是好人或壞人﹐每一個人物同時有好也有壞。好壞之別只是在不同的情況下﹐因人性軟弱而產生出不同的動機和結果。角色在性恪成長上刻畫的成功﹐正正是觀眾愛上這套動畫主要原因。不難在眾多立體現實的角色中﹐發現自己或身邊某人的影子。

雖說太空船內的故事是主幹﹐劇終也完滿地交代了各人的結局﹐亦解答了大部份背景上的謎題﹐但是有小量謎題沒有清楚交代。結局沒有解釋Ryvius為什麼會藏在太空站內﹐沒有解釋軍隊最初搶奪Ryvius的作戰計畫﹐亦沒有解答那位身為Ryvius精靈紫衣女孩的來歷﹐為什麼只有她能擁有人類的外型和思想。除了這些不太重要的細節外﹐劇本上可說是無懈可擊。

Ryvius是一套十分慢熱的作品﹐在開始的幾集並不特別吸引﹐一下子拋出一大堆背景資料﹐和有那個不時出現的紫衣女孩﹐
讓觀眾有點無所適從的感覺。但劇情自船上第一次發叛變開始﹐就把觀眾以其獨特鮮明的人物描寫深深吸引著﹐不自覺在情感上的跟隨著Ryvius上的眾人起伏。喜歡嚴緊有深度的科幻作品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這齣經典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