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美劇

星球大戰 亞蘇卡 Star Wars Ahsoka

從看電視劇集的角度去評論,Ahsoka很難稱得上是一套好看的作品,拍攝手法節奏太慢,鏡頭常常浪費在無意義的地方。除非你是骨灰級星戰迷,連被迪士尼掃入黑歷史的外傳小說,拍給小朋友看的卡通動畫也精通,否則這套劇集故事無頭無尾,令一般只看過星戰電影觀眾,看得一頭霧水。

不知道亞蘇卡下季的故事如何能與正傳七八九連戲,外傳小說的大魔王索龍元帥,從被流放的銀河系回歸,那魔帝複製人和First Order的地位該當如何呢。不如索性把七八九掃入黑歷史,改寫成索龍元帥領軍的新平衡宇宙,相信大部份星戰迷也不會介意。

今集實在有太多後補追加的世界觀設定,不知應該吐嘈還是讚編劇有創意。先不論喪屍白兵出場是否合理,單是喪屍加白兵這兩個元素加起來,就已經非常有新鮮感。上古三原神,原力的來源,巫婆姐妹,把這些奇幻的東西,混進太空科幻歌劇背景的星戰,直的不會有問題嗎?索龍元帥把運回來一口口的棺材,會否是上古無敵喪屍嗎?半奸不忠的前武士伯伯,整天把要重寫原力光暗的平衡掛在口邊,到完場仍然不知他葫蘆裏賣什麼藥。看完第一季,觀眾頭頂上一大堆問號。

若果說亞蘇卡的唯一優點,大慨就只有一忠一奸,兩個靚女武士了,還有客串出場的少女版亞蘇卡。演Sabine的Natasha Liu Bordizzo是澳洲長大的中意混血兒,是懂得使用原力的曼達洛人,光劍加槍械的混合戰術打得好看,又打得又靚女,她的星途可能憑此角起飛。另一位靚女是當武士伯伯弟子的Ivanna Sakhno,角色暫時沒有太多發展,就是有點樣板的走狗奸角。不知她下季會否有改邪歸正,她人氣高企若領便當就太可惜了。大慨迪士尼吸取了上次Obi-Wan三妹劣評如潮的教訓,不再政治正確先於選角的美學。

當年看前傳時對Hayden Christensen版的Anakin很看不順眼,不知是否後傳實在太過讓人失望,有比較之下前傳其實不算太差,再見這個版本的Anakin也讓老影迷懷念。演少女版亞蘇卡是《芭比大電影》中的女兒,雖然只是短短幾個回憶鏡頭,也演得有版有眼型象很討人歡喜,不如索性重拍真人版Clone Wars算了。

至於索龍元帥在流亡期間,中年發福兼身廣體胖,姑且念著他是動畫版的原本配音,就當是巫婆三姐妹那兒好食好住吧。

Star Wars: The Mandalorian S3 曼達洛人 第三季

《曼達洛人》拍到第三季,開始有點後勁不繼,Din Djarin和Baby Grogu這對主角,雖然每集都有出場但全程路人化,第三季可以直接改名叫《曼達洛復國記》。故事一開場就快速直線發展,就似紅白機年代的遊戲,迎難而上逐關挑戰,最後打大佬Moff Gideon後爆機重奪家園。不知是否要夾硬湊數拍足八集,有一整集講與主線無關,用完即棄路人解色的故事,嚴重浪費觀眾的時間,令印象分大打折扣。

故事平舖直述沒有什麼特別,不過我倒要特地去做功課,先補完《The Clone Wars》曼達洛星淪陷的那幾集。不看猶自可,我一直以為《The Clone Wars》是小朋友卡通,頭兩季實在太過幼稚,但第七季完全是不同的層次,故事黑暗成熟有深度,畢竟Ahsoka都大個女了。兩伙原本世成水火的曼達洛人,亡國後很兒嬉地一笑滅恩仇,聯手反攻母國。原來要解決破戒露臉的方法很簡單,去曼達洛星鍊金工廠地庫的水池浸浸就可以贖罪,連世仇王女Bo-Katan浸完也是自己人,漫達洛原教旨主義的教條越來越隨便。

這季的打鬥是很精彩,畢竟《曼達洛人》是武器大師。最帥氣登場是機關炮,最後一集他自告奮勇斷後領便當很可惜,希望下一季能子承父業,續繼有個重炮手,反正也是帶著頭盔,誰演都一樣。帝國殘黨霸占曼達洛星,身穿曼達洛盔甲和飛行背包的白兵很型,不過仍然是不堪一擊的雜魚。Moff Gideon今集換新衫,不再扮黑武士,改穿黑色曼達洛盔甲。不過最後一戰沒有看到屍體,加上他又有複製人的前科,下季很大機會捲土重來。

《曼達洛人》第三季很雞肋,Din Djarin的故事看似暫告一段落,退休在鄉下小鎮當警長。大慨要等Ahsoka從另一個銀河系,把藍面將軍帶回來,當新生曼達洛星的對手,順便結束星戰電視劇第一期。希望迪士尼見好就收,不要死拖爛拖不停開續篇,搾乾星戰外傳的剩餘價值。

星空奇遇記:奇異新世界 Star Trek : Strange New Worlds

自從Paramount開設自家串流平台,用來省招牌吸引觀眾的皇牌《星空奇遇記》的新作,一直表現強差人意。《發現號》並不算拍得很差,但作為主力略嫌火喉不足。光頭艦長從退休生活徵召回來,劇本卻完全慘不忍睹,只能販老演員的懷舊情意結。另外兩套是卡通,《Prodigy》主攻小朋友市場,我沒有興趣看,《Low Decker》是輕鬆小品,好看但不能獨挑大樑。看那邊廂迪士尼的《星戰》宇宙來勢兇兇,Paramount終於使出殺手鐧,索性拍初代的主角Spocky和企業號。

《奇異新世界》不愧以企業號作夢台,沒有令《星空》迷失望,故事重拾原版的風格,每集完結的單完科幻故事,隨著企業號的冒險太空探索,遇到新的外星人新的發現。不似上兩套作品般,夾硬在劇情中塞條大事件的主線,結果故事變得堆切浮跨,劇情為爆而爆,次次都是宇宙滅亡人類絕種的大危機,讓觀眾感到疲倦。今次《奇異新世界》不再以大陰謀主導,以刻劃人物為主,每集描寫不同船員的內心和成長,大事件的伏筆分散於每集背後,令觀眾更有身處大時代的投入感。

Pike艦長在初代中只是客串出場,他預知自已未來的死亡,從不同事件中學懂坦然如何面對。第一季最後一集如果時間線,雖然是有點老掉牙的題材,不過滿足了對《星空》迷多年來兩人同台演出的心願。亦對照Pike與Kirk性格的分別,一個代表著聯邦的尚高理想,另一個則現實主義為取勝不拘小節,不過沒有《發現號》的阿妹與女帝反差那麼大就是了。與其說Spock是主角之一,不如說他在今季中,更加像是吉祥物般的存在。只講邏輯不講感情的火神星人,如何融入有時不太理性的人類社會,是自初代以來百看不厭的題材。Spock一邊廂在老家有未婚妻,另一邊廂與艦上的金髮美女護士關係暖昧,很期待看他下季會如何選擇。

名義上是副艦長的Number One,除了是非法基因改造人的身世秘密外,今季的戲份不太多,結局被聯邦捉走了,希望下季有她的故事。新上任的華裔保安官好打又靚女,無疑是今季的最大亮點,她的故事線就是聯邦宿敵之一的蜥蜴人。第九集比第十集更像季度結局,被外星生物產卵然後幼蜥蜴破肚而出,非常明顯地向《異型》致敬,是今季最好看的一集。其他配角如醫生和他的絕症女兒,可惜不是靚女只個肥黑妹的實習生,最後竟然令便當的工程阿頭等人,都讓觀眾留下深刻印像。

我作為一個標準的《星空》迷,對《奇異新世界》非常滿意,俾足十分滿分。只是這類古典風的科幻電視劇,在今天科幻題材被Marvel漫畫化,觀眾盲目追求視覺效果,劇情只求緊張刺激,內容空洞也無所謂的今天,恐怕未能吸引新一代的觀眾的注意力。在香港無線網上平台會上架《奇異新世界》,不過科幻一向在香港是票房毒藥,不知今次會否例外呢?

基地 第一季 Foundation Season 1

我自譽為為阿西莫夫的忠實擁躉,中學時代初接觸《基地》系列小說,被他宏大的世界觀深深吸人,用數學預測人類興亡的心理史學更是驚為天人。畢業出來做事後,有一年心血來潮,把全套《基地》買了回來,前傳本傳後傳,一氣呵成一口氣重溫一篇,那套《基地》全集至今仍然陳列在我的書架上。

《基地》的故事橫跨一千年,欠缺戲份吃重的主角,反而似是不同的說書人,你一言我一語談話之間,交代銀河帝國滅亡與重生的史詩,被譽為最難改篇拍戲的科幻小說。蘋果砸鉅資開拍省靚自家串流平台的招牌,更重金禮聘David S. Goyer執導,據說每兩集電視劇的成本等於一套荷里活A級製作,讓一眾科幻迷喜出望外引頸以待。看完第一集,我的第一個反應是懷疑自已記憶力哀退,雖說上一次看小說已是十多年前,怎麼我完全不記得書中有劇中那些情節。

上網做功課找資料補完電視版的背景,原來導演早已揚言會是全新的故事,只是源用《基地》原著的歷史作為骨幹,人物劇情細節自由發揮,大慨就是《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關係。原著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出版,內容缺乏種族和性別平等,不乎合現代價值觀,改篇劇本時白人男性角色被染色變性已是指定動作。幸好原著並沒有多少角色描寫,主要是藉他們的口去講述架空世界的歷史,誰來演其實也沒有什麼關係。

第一季只有十集,由Hari Seldon籌建基地開始說起,去到第一次基地危機作為首季的結局。電劇版分作三條主線,戲份最重故然是被帝國流放去邊境星球,編寫銀河百科全書的基地眾人,但這條線反而最平平無奇。原本小說中很深層次政治心理攻略,在劇中變成很荷里活式特技動作場面,畢竟要迎合觀眾看太空科幻片的預期。然後Seldon的AI打開Vault出來講兩句,大家就做好朋友一起同心協力反帝國,就未免太過兒嬉了。

第二條線是從Gaal Dornick的角度敘事,基本上就是給沒有看過原著的觀眾解畫,解釋何謂心理史學。這個畫公仔畫出腸的導讀有絕對必要,否則恐怕大半觀眾看不明白就熄機算數,而她自身的背景故事亦惹人憐愛。不過在這兒導演太早洩露劇透,原著小說中尋找第二基地就是其中一集的主線,現在導演大搖大擺地讓Gaal走去建立第二基地,有點擔心第二季的劇情會不會大暴走。

第三條線是純原創劇情,小說中銀河帝國就像羅馬帝國一樣,滅亡就只是一件的歷史事件。電視原創的基因皇朝是神來之筆,可以說是讓這套劇集起死回生,而新加添的的科幻情節,為原著讀書帶來驚喜。銀河帝國每任皇帝,都是初代的基因複製人,同一時間由老中嫩三個複製人共同管治。相同的基因,相同的思想,相同的管治,一成不變的銀河帝國表面看似繁榮興盛,內裏已是風中殘燭,心理史學預測帝國將會滅亡。少帝嚮住自由與園丁少女的初戀,和背後狸貓換太子的陰謀,正是銀河帝國的最後一根稻草。

壯帝與守護帝國的女機械人劇中的另一對疑似戀人,基地世界是在小說後傳才和機械人接軌,機械人太早出場也算是劇透。不過小說前傳中Seldon也有個機械人老婆,大慨導演借用了這橋段給皇帝用吧。我最喜歡壯帝參加靈魂試練這一集,反帝派的祭司主張複製人沒有靈魂,壯帝挑戰成功後被尊為真神轉生,卻原來是靠出貓演戲騙人。一路看時覺得有點悶納究竟在幹什麼,去到尾聲才懂得欣賞這一集的深意。表面上是探討機械人和複製人有沒有靈魂,內裏是說靈魂根本就是鴨子叫理論,叫得像鴨子就一定是鴨子,看不出有分別就等於沒有分別。如果把這一集獨立出來,也是一個上乘的科幻短篇。

導演揚言他打算拍足八十集,不過我對蘋果會否埋單不太樂觀,劇集出街後毀譽參半。畫面沒錯是很壯麗,原著的故事亦很有深度,但導演似乎拿不定主意,應該討好硬派科幻迷的核心支持者,還是吃爆谷看特技的一般觀眾,結果拍出來兩頭不到岸,雖偶有科幻佳句,但整體強差人意。希望不會只拍兩季就爛尾,我很期待整個《基地》的故事中,把最好看超能力者騾異軍突挑戰基地那段搬上銀幕。

Disenchantment 崩壞夢王國

文章刊登於蘋果日報

曾幾何時,Netflix乜都有得睇,可惜隨著串流大戰爆發,各電視台肥水不流別人田,回收受歡迎節目版權至自家平台。《The Simpsons 阿森一族》是美國最長壽的王牌卡通節目,隨著霍士電視被迪士尼收購,早已從Netflix搬家到Disney+。雖然失去了《阿森一族》,反正Netflix有的就是錢,既然知道觀眾愛看什麼,便依樣葫蘆拍一套新卡通。於是找來《阿森一族》的製作人Matt Groening合作,開拍一套以玩轉中世紀《崩壞夢王國》,連同身處現代的《阿森一族》,放眼未來的《Futurama 乃出個未來》,合組成「昨天、今日、明日」三部曲。

喜愛《阿森一族》的觀眾,會對《崩壞夢王國》很有親切感,非常有Simpson風格的角色設計,一貫無聊得來偶爾發人深省的笑料,諷刺時下流行文化,兼惡搞其他電視電影。第一季放映時正值《權力遊戲》熱潮,夢王國也有張有無數把劍鑄成的鐵王座,不過在這兒的鐵王座不小心會拮死人。當時《崩壞夢王國》給人的第一個印象,就是《阿森一族》x《權力遊戲》。到了剛剛播放的第三季,《權力遊戲》早已明日花黃,《崩壞夢王國》亦越玩越多路數,會玩同類作品如《魔戒》或《龍與地下城》就預咗,勢估不到連Steampunk都玩埋,不得不佩服Matt Groening天馬行空的創意。

故事有中世紀有王國,主角當然有個公主。荳荳公主簡直是迪士尼公主的反面例子,她的標記是兩隻大哨牙,不修邊幅舉止粗魯也算了,最好笑她還是個病態酒徙,每天無所事事,去泡酒吧喝到不醉無歸。劇中男主角是小妖精阿福,厭倦了妖精村(藍精靈那種妖精)每天的快樂生活,跑到外面世界闖蕩江湖。加上原本派來引誘荳荳公主墮落,後來做了好朋友變節的賤嘴魔鬼路西。圍繞著這古靈精怪的三人組合,發生數之不盡的爆笑冒險故事。

可能因為Netflix一整季上架的關係,有別與《阿森一族》每集完單元喜劇的模式,《崩壞夢王國》有一個主線故事為主軸,方便吸引觀眾追看煲劇。雖說是有連續的故事劇情,荳荳公主身附神密魔力之謎,但觀眾也不要太過認真對待故事,因為編劇可以扭橋超展開玩得好盡。例好第二季一開始阿福死了,荳荳和路西行落去地獄救他出來,還叫阿福講野激嬲上帝,令祂把阿福從天堂踢落地獄,讓他們會合後,從火山口噴回地面。通常迪士尼公主的後母是邪惡巫婆,這兒當要反轉一般慣例,輪到荳荳公主的生母當巫婆,反而蜥蜴人後母才是好人。然後后母又有皇后不做,追求自由跑了去當海盜,你真係估佢唔到。

第三季笑料保持水準,有很多抵死幽默的橋段。初段生母捉了荳荳落地底,荳荳偷了阿媽件衫著,扮阿媽叫地妖帶路逃走,非常搞笑。中段三人組合去蒸汽王國冒險,加入新元素打破框框很好玩。蒸汽王國大企業總裁,上演一齣粵語殘片式,隱藏身份追求工廠妹荳荳,順便諷刺一下資本主義如何剝削工人。可惜荳荳另有意中人,同性戀開百合愛上美人魚,那邊廂阿福就愛上一個頭同一隻船(!),玩得很癲很放。故事後半部有點跌watt,國王被活埋後嚇到黐咗線那段,就有點婆媽長氣不夠好笑。去到結局巨大族攻打夢王國俘擄阿福,荳荳當了半天女王就被趕下台,好笑指數又再度爆燈。

Netflix早已一口氣簽約拍連兩季《崩壞夢王國》,若果疫情沒有影響製作進度,希望年底有得睇第四季。很期待荳荳公主的魔力醒覺後,故事不知又會有怎樣的驚喜。若果你喜歡看《阿森一族》,一定不可以錯過這套《崩壞夢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