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兩天都寫福伯夏理遜福的電影﹐昨天評論過他二十多年前的舊作Blade Runner﹐今天評論他最新的作品《奪寶奇兵之水晶骷髏國》。《奪寶奇兵》三部曲可以說得上是冒險電影的經典﹐今次佐治魯卡斯與史提分史匹堡再度攜手合作﹐讓我對《奪寶奇兵》第四集有很大期望。沒錯這套電影依然是《奪寶奇兵》﹐有鐘博士的招牌動作﹐ 有驚險刺激的追逐大場面﹐特技鏡頭和場面設計悅目好看。福伯雖已年過六十仍然打得睇得﹐比在戲中飾演他兒子的靚子更有型。可惜與以前的《奪寶奇兵》相比﹐今集的故事失色過份牽強胡扯﹐成為鐘博士重出江湖的一大敗筆。
故事內容實在太過無聊﹐鐘博士先忽然跑了個兒子出來﹐又忽然跑了個老相好舊情人出來。年輕時鐘博士的對手是納粹德軍﹐年老了則換上冷戰時期的蘇聯。美國軍方的保安寬鬆得過份﹐那個基地的貨倉看來堆滿寶物﹐竟然連衛兵也沒有多個﹐任由整隊紅軍自出自入。電單車橫衝直撞那一場戲﹐非常有史匹堡的風格﹐讓我聯想起《回到未來》那場滑板追逐戲。最精彩那場動作是阿馬遜大逃亡﹐單是看那十幾分鐘的場面已值回票價。鐘博士一行人和蘇聯美女博士﹐從美國到南美追了半個地球﹐只不過是為了個外星人留下來的水晶骷髏頭。嚴格來說這次鐘博士不是去尋寶﹐而是要把寶物物歸原主。到了結尾解開謎團時﹐我差點以為自己是在看衛斯理而不是看鐘博士﹐虧魯卡斯想出南美古城藏有外星人的飛船這種老套的橋段﹐這種級數的故事給X-Files也嫌無聊過時。外星人的飛船看似威力強大﹐怎樣這麼多年什麼也不做﹐就是在乾等個有心人把水晶骷髏送回來。不見了個骷髏頭﹐不會自己派機械人去找回來嗎。人家好心把失物送回來﹐連多謝也不說一聲就走人﹐這些外星人真的很沒禮貌。
以前幾集《奪寶奇兵》的故事﹐不止是尋寶冒險這麼簡單。第一集的約櫃傳說力量﹐第三集保護聖杯的騎士團﹐皆與尋寶的過程有密切關係。寶物本身是吸引觀眾的重要元素﹐從電影開場便佈下伏線﹐讓觀眾跟隨著鐘博士一路解開寶藏的謎題。今次的寶藏與電影故事本身沒有連貫性﹐電影中段忽然出現的水晶骷髏﹐結尾又忽然出現的太空船﹐讓觀眾完全摸不著頭腦。當寶藏變成一個可以任意取代的符號﹐成為讓導演賣弄動作場面的藉口。這個外星人水晶骷髏頭寶藏﹐比Nicolas Cage《國家寶藏》系列的寶藏還不如。《國家寶藏》的寶藏雖然很被動地躺在那裏等人找到﹐至少能恰如其份作一個寶藏應有的功用。其實《奪寶奇兵》一直也是尋找聖經寶藏﹐先後然摩西的約櫃和最後晚餐的聖杯﹐與其故弄玄虛攪外星人的水晶骷髏﹐倒不如繼續源用聖經寶藏﹐尋找刺十架上耶穌的朗基努斯之槍﹐至少有關這槍的傳說比無厘頭的水晶骷髏引人入勝多了。
在百大經典電影的排行榜上﹐總有些我一直想看的舊電影﹐可是看完後卻會質疑它是否譽過其實。《銀翼殺手》被譽為一代經典科幻電影﹐可是在差不多四分一個世紀後才初看﹐卻覺得這套電影不外如是﹐不明白為什麼可以在電影經典名冊上佔一席位。這套電影由夏理遜福當主角﹐與近期的《奪寶奇兵》第四集比較﹐當年後生的他可比現在瀟洒有型多了。我想《銀翼殺手》所以成為經典電影﹐大慨大半是歸功於其佈景設計﹐朔造出一個十分陰暗無助的未來世界﹐有別以往科幻電影那種光明的未來世界。滿街穿梭往來的飛天車﹐繁華大廈外牆佈滿電視廣告﹐對比地面街道的烏煙瘴氣﹐成為一代黑暗系未來科幻電影的先驅。
電影故事本身很簡單﹐話說未來世界製造大量複製人﹐去從事危險的外太空開發工作。可是由於基因改造的問題﹐複製人只有四年的壽命。有四個複製人從太空逃亡到地球﹐複製人殺手夏理遜福接到任務要消滅他們。那四個複製人到地球的目的﹐是要尋找延長壽命的方法。他們逐個被福伯追殺﹐但複製人的頭領終於通過重重障礙﹐見到製造他們的科學家。可是因為複製基因的限制﹐複製人始終難逃四年的大限。頭領殺了科學家洩憤﹐回到巢穴時遇上前來追殺的福伯。福伯決戰頭領拖戲拖了十多分鐘﹐不過實況其實是福伯只是不停逃命。當頭領正準備送福伯上西天時﹐他忽然大限將至﹐無厘頭諗了首詩就倒下﹐於是福伯拾回一條小命。在追殺複製人的過程中﹐福伯遇上了個新一代的複製人美女。新一代的複製人被植入記憶﹐讓他們以為自己是正常人。當主角遇上美女﹐在電影公式的大前題下﹐他們自然會談戀愛。複製人殺手愛上一個複製人﹐很老套的典型浪漫橋段。完場前福伯接到最後的任務﹐要他殺死複製人美女﹐導演沒有交待結局﹐鏡頭只是影著他們兩人逃走就完場了。
有關這套電影的網上評論一般都很正面﹐除了讚賞電影營造那個未來世界外﹐還有很多說這套電影探討什麼是人這個哲學問題。若果因為複製人沒有成長的記憶不算是人﹐那若把記憶也同樣複製到他們腦中﹐複製人與正常人還有沒有分別呢。電影中分辨複製人與正常人的方法﹐是用類似心理測驗的方法﹐問問題找出複製人感情異常的地方。片中最受爭議之處是在心理測驗中﹐複製人對弱小動物顯出同情心﹐反而正常人則對弱小動物冷漠無情﹐看起來複製人比正常人更有人性。在戲中的複製人也不是大奸大惡﹐他們不過是追求延長生命﹐這是出於任何生物的求生本能。複製公司製造複製人看似不人道﹐不過若果不把複製人當作為人看待﹐他們和製造機械人沒有什麼分別。大慨複製公司的最大罪行﹐是產品質素檢定出了大漏洞﹐售賣只有四年有效日期的產品﹐販賣次貨應該向消費者委員會投訴。有些電影評論質疑福伯的角色其實也是複製人﹐因為戲中他曾對自己的身份感到迷惑。不過我認為這個可能性不高﹐戲中的複製人身手敏捷力量強大﹐平凡身手的福伯看來似是正常人多些。如果福伯真的是複製人﹐恐怕他只是複製公司生產出來的次貨﹐看來不能勝任殺手這個工作。
每次我為了看電影而看電影﹐不是因為想看某套電影才去戲院﹐總是失望而回看了套爛片。這個幾個星期我在印度工幹﹐週未晚上沒有任何節目﹐幾個同事便決定去看場電影﹐好過留在酒店發霉。幾個男人沒有理由看劇情片﹐對印度歌舞片也興趣不大﹐剩下荷里活動作電影《巴比倫密碼》是唯一的選擇。
這套電影爛得我差不多不想寫影評﹐Van Dissel飾演未來世界的僱傭兵接了一項任務﹐把一個少女從蒙古的修院護送到紐約。至於少女有什麼特別﹐為什麼全世界也在追殺她﹐故事可能有講但我完全看不明白。整套電影的前四分三勉強合格﹐未來世界的頹癈設定很酷。動作場面一場緊接一場﹐酒吧亡命拳擊比賽﹐在結冰海面爭奪偷渡潛艇的位置﹐雪上電單車決戰無人戰機﹐到最後的紐約街頭混戰﹐畫面刺激火爆算是交足功課。不過動作場面之間欠缺連貫性﹐中間亦沒有任何文戲交待戲情。若果只是這些小問題﹐我倒可以忍受動作電影的通病。
可是電影最尾四分一完全急轉直下﹐少女身世之謎下場怎樣﹐觀眾完全不知道。最要命是不見了主角決戰壞蛋那場最終大戰﹐在一場毫不驚險的追車場面後﹐電影忽然完了﹐好像導演錯手把真正的結尾剪掉。完全場開燈時觀眾罵聲四起﹐很久沒有看過一套爛得如些徹底的電影。若果夾硬要找這套電影的優點的話﹐唯一可以說是楊紫的演出不錯﹐飾演養大少女的修女﹐在戲中展露了幾下功夫身手﹐可惜她的角色一出場﹐妨彿在額頭上已寫著會領便當﹐不過她沒有主角般幸運﹐死了就死了﹐ 不會無端端復活。
印度看電影一般很便宜﹐但我們貪過癮﹐要一試超豪華VIP戲院﹐一張戲票差不多要二十美元﹐大約等於平圴印度人一星期的收入﹐或加拿大一張戲票的兩倍價錢。未開場前等入場不用排隊﹐可以在像酒吧的休息室等候﹐有待應送上果汁和汽水。入場後一看﹐被戲院的豪華級數嚇呆了。戲院的大小與平常可以坐百多人的中型戲院相若﹐可是戲院內只有二十四個坐位﹐全是電動升降椅背的真皮梳化。每張梳化間有張小桌子﹐桌上有個電鈴可以用來召喚服務員﹐隨時送上飲品爆谷小吃。音響當然是無敵強勁﹐大慨除了IMAX外﹐我未去過有更好音效的戲院。雖然電影真的夠爛﹐但我不會高喊退票回水﹐因為享受超豪華戲院﹐已經完全值回票價。
今年是美國總統選舉﹐《關鍵投票》這套電影可說十分應景。美國的選舉制度煩複﹐不是直接的大多數票當選﹐而是採用按州分配的選舉人票。雖然現實中極不可能發生﹐但 理論上有可能出現電影中的古怪情況﹐一張選票出錯需要補投﹐由一個人決定整個國家的命運。這個可以投下神聖一票的人﹐竟然是個不學無術﹐毫不關心政治的鄉下佬。因為女兒陰陽差錯﹐令他一夜間成為全國的焦點。
主角鄉下佬一夜成名﹐受到各方的追捧﹐兩黨想盡辨法贏取他那張選票。豈料鄉下佬全無 政治常識﹐接受新聞訪問隨口一句無心說話﹐經兩黨的心戰室胡亂解讀﹐害得候選人立場大兜亂。共和黨搞環保支持同性戀﹐民主黨反墮胎反移民﹐還拍些超低能勁 搞笑的競選廣告﹐舉宣傳機器全力開動﹐只求博取一個人的歡心。唯一把電影低能胡鬧邊沿拯救出來的元素﹐是主角那個可愛醒目懂事的女兒。年紀輕輕卻十分老積 ﹐講公民義務擔心國家大事﹐成為這場選舉鬧劇的指路明燈。這兩父女的角色設計﹐不禁讓人聯想起The Simpsons中的Homer和Lisa﹐角色簡直就像是倒模出來一樣。美國的確有很多白痴鄉下佬﹐相信電影如實反映美國的國情﹐可是美國那這麼多天材少女。
這套電影是合家歡喜劇﹐內容沒有猛烈辛辣的政治批評。諷刺美國兩黨政治生態也是點到即止﹐拿民主共和兩黨在議題上標準立場開無傷大 雅的玩笑。兩個總統候選人都是好人﹐不擇手段想贏只是他們身旁的幕僚。任何涉及政治的電影﹐總少不免有既定政治立場。這電影其實對兩黨各大五十大板﹐亦道 出了政客為求選票不擇手段﹐在競選時許下很多承諾﹐當選後就變成空頭支票。不論選那個黨上台也差不多﹐去投票不過是形式上的民主﹐怪不得選民缺乏投票意欲 了。其實電影結尾時﹐主角為了不女兒失望﹐痛下苦功惡補政治﹐在總統辯論發表的演講﹐已經道出選舉制度的問題。大部份的選民才不理會那些同性戀墮胎的文化 爭論﹐也不大關心國家安全和環保問題。他們最怕害經濟不景失去工作﹐生病負擔不起昂貴的醫療費用。他們沒有偉大的政治理想﹐只是很卑微地關心自己的生活。 當選舉和政治變成意識形態之爭﹐而不是選出可靠而有效率的政府﹐這個民主制度就已經偏離了為人民謀取幸福的本意﹐淪為壓力團體騎劫人民意願的平台。
故事結局最後沒有透露主角投票給誰﹐其實他投給誰也不重要﹐反正兩個候選人也只是大配角。正如現實的政治一樣﹐人民只求三餐溫飽生活舒適。那些示威舉牌的壓力團體雖然佔據頭條﹐但選民根本不關心他們那些不切實際的議題。通過也好否決也好﹐也不會對人民的生活造成直接影響。
動作喜劇是我最愛看的片種﹐雖然明知沒有什麼養份﹐但總是看得很開心過癮。《街頭超人》今年暑假的重頭戲﹐角色彷彿為黑人男星Will Smith度身訂造﹐環顧荷里活的一線男演員﹐也想不出有什麼人比他更適合演這個爛仔超人。這套電影完全顛覆超級英雄的定義﹐從著紅底褲的原祖超人﹐到蛛 蜘俠和蝙蝠俠﹐每個超級英雄總是很在意自己的英雄形像。這個流岷超人則完全相反﹐爛身爛世活像個流浪漢﹐大白天還拿著酒喝個叮銘大醉。他每次出動救人﹐不 是打爛高路便是撞毀大廈﹐總是帶來巨大破壞﹐市民真是多得他不少。
故事開場到中段很搞笑有趣﹐話說街頭超人有次救了個當形像顧問的公關。 公關為了報恩決定要改變世人對街頭超人的壞印象﹐將超人塑造成一個人見人愛的超級英雄。當世界唾棄街頭超人的時候﹐只有公關看出超人那顆渴望別人關注的 心。街頭超人自願入獄參加更新療程﹐從一個不顧他人的野蠻人﹐漸漸學習做一個值得景仰的英雄﹐是罐很典型溫暖感人的荷里活雞湯。電影反轉我們對超級英雄的 認知﹐引發不少輕鬆幽默的笑料。中段街頭超人洗心革面出獄﹐打倒打劫銀行的恐怖份子﹐贏得群眾和警隊的獎聲是全戲的高潮。可惜後半段的戲本完全脫力﹐忽然 間公關的老婆變成女超人﹐街頭超人又突然間失去超能力﹐碰巧仇家又懂在這個時候找上門報仇。編劇本想把電影結尾推上高潮﹐但完全沒有令觀眾期待的效果﹐好 像街頭超人想飛﹐但飛不起拍一聲跌在地上。最後在醫院不知所謂的混戰﹐公關大發神威變狂劈壞人﹐男女超人原本要死又齊吐便當﹐令到結局很牽強凌亂﹐白白浪 費初段構建搭好的劇情。
每個超級英雄也需要壞人的襯托﹐旗鼓相當的壞人是超級英雄一半魅力的所在。街頭超人就是欠缺了這個重要的配菜﹐看 起來總是覺得少了點什麼。若夾硬要說電影前半段的壞人﹐是流岷超人自己的壞習情﹐不顧他人感受﹐酗酒﹐沒有責任感等等。其實這也是一般人也要克服的困難﹐ 看著街頭超人努力地改過自身﹐雖然沒有刺激的動作打鬥﹐但至少可以引起觀眾的共鳴。很半部對付街頭超人的壞人也太不成氣候﹐不過是三個給街頭超人玩耍捉拿 的賊仔﹐除了普通武器外毫無危險性。最後還要給沒有超能力的公關﹐兩三下手腳砍死擺平﹐這個反高潮式結局不禁令人失望。至於公關老婆忽然變成女超人﹐更是 對劇情完全沒有關係。她與街頭超人的千年之戀原意應是感動人﹐但婆婆媽媽講得不清不楚﹐倒不如砍掉重鍊﹐想過另外一個橋段讓流岷超人失去超能力。或許這套 電影在中段完結﹐讓街頭超人贏大家的掌聲作結局﹐比夾硬拖長加入新劇情的結局更好。
蘋果日報作者 – 陳馬:書評,影評,動漫,旅行,哲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