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在日本動畫界中﹐自從九五年的新世紀福音戰士後﹐已經沒有劃時代創新之作。至今所有後來推出的動畫作品﹐只是在現有的題材上作技術性改良﹐新瓶舊酒翻炒舊日流行元表之作。而在零四年度﹐卻是出現兩齣完全令人眼前一亮的動畫﹐足以為動畫界寫上新的一章。這兩齣動畫不單在動漫界引起廣泛的話題﹐亦在氣勢上足以比媲當年的福音戰士。那就是已介紹過的鋼之煉金術士﹐以及在這裏介紹的妖精之旋律。動畫的名字Elfen Lied本身是德文﹐直譯的意思就是妖精的歌曲﹐香港台灣譯法比較優雅含蓄一點﹐那就成了妖精的旋律。基本上作為一齣劃時代的作品﹐畫功設定造型和配樂也是無懈可擊。這作品是總共十四集的OVA製作﹐畫面水準自然比一般電視作品優勝。在動作場面的流暢度上﹐使用的電腦特技效果亦和同期的其他作品看齊。動畫中的音樂悅耳動聽﹐更難得的是把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融合在一起。主題音樂有很重的歌德風格﹐歌詞引用了聖經中詩篇的章節﹐配合為開場而特別繪畫的後現代插畫﹐以及第一個鏡頭中貞子滴眼淚﹐完全表達出這作品詭異的氣氛。片尾插曲的風格則是完全相反﹐是流行的輕鬆愛情小品﹐亦是這動畫的另一個賣點。
不得不佩服導演和編劇的技藝。在這齣作品大量的裸露鏡頭下﹐完全不帶有色情成分。在被譽為史上最血腥暴力的動畫中﹐可以同時平衡發展純情房東俏房客﹐那種一男多女同住一屋的愛情小品。劇情可以從在陰暗恐怖的場面﹐一下了轉到可愛惹笑的場面再轉回去﹐而當中沒有任何不銜接之處。難能可貴的是這作品故事性很強很有深度﹐劇中探討包括人性﹐愛情﹐友情﹐基因進化等﹐哲學性的問題。在劇中人物的舖排上﹐每個角色因應其戲份得到恰到好處地發展﹐沒有只為拖時間的多餘場面﹐亦沒有因時間不足以勿勿帶過。結局清楚交待事件的來龍去脈﹐亦若有若無的為觀眾留下想像空間。由於這齣是屬於短篇作品﹐我不便把劇情透露令讀者失去驚喜﹐只可以說看這齣作品前要有心理準備﹐不要把一般動畫的公式套用其中。這劇在顛覆傳統框框之中﹐劇情的發展卻依然顯得合情合理﹐甚至比起觀眾的老土預期來得更巧妙。
很可惜這齣動畫由於取材的關係﹐相信很難在電視上公開播映﹐只可以流出專為動畫迷而製作的OVA市場。沒有大眾傳媒的崔谷﹐這作品只能靠動畫迷之間互相推介﹐成為慢熱長青的經典。
在零四年的動畫中有一齣類型與眾不同﹐以男性動畫迷(otaku) 為對像度身訂做﹐集合了這觀眾群所喜愛的所有元素﹐這齣動畫就是Grenadier微笑之閃士。這是一齣頗具爭議性的動畫﹐喜歡這十二集的的短篇單元的人不少﹐但討厭它認為它譽過其實的人也很多。主要是由於在故事劇情上出現嚴重失誤﹐主線的發展簡單得讓人失望﹐伏線過早暴露失去神秘感﹐結局更是全完不合理。人物隨機的出場就只為了和主角對打﹐而故事的作用就只把情景牽強地串連起來 。另外女主角跨張的身材造形﹐也令不少女性觀眾卻步。
故事的設定以明治時代為基礎的幻想世界﹐一方便有槍械大炮等先進科技﹐另一方便亦有忠於劍道的武士。女主角是女王麾下的神槍手﹐在遊歷四方的過程中﹐結交上叛軍中名劍士的男主角。他們二人初時一起冒險打壞人﹐後來給冒牌女王下了追殺令﹐便一路過關砍將打入首都﹐和假女王大決戰並救出直正的女王。主題是以女主角和真正的女王﹐用愛心去化解敵人的戰意﹐
以達到世界和平的理想。可是在訊息的傳達上則完全相反﹐我看到的只是女主角以超強武藝打敗敵人﹐讓敵人不得不服輸。
不過若關掉腦袋去觀看的話﹐以這齣動畫預定的市場策略來看﹐它絕對是一齣十分成功之作。在畫面和人物的繪製上十分出色﹐除了女主角胸部過大外﹐人物造型可愛性格鮮明﹐不過就是內心描寫著墨不多。每集中女主角大戰奸角的場面設計很有心思﹐可以說是槍戰動畫的經典﹐對決中詳細的變化我不便在此透露﹐以免破壞讀者觀看時的驚喜。
這齣動畫的音樂水準非常高﹐片頭歌曲悅耳動聽﹐旋律很自然的深印在腦中﹐我最初也是在看預告片時﹐給這首歌曲吸引而開始觀看第一集。在槍戰時的西部拉丁風情配樂﹐更把牛仔神槍手電影的氣氛注入日本風格之內。
劇中為男性觀眾大灑鹽花(fan service)﹐但總算是樂而不淫沒有色情下流。女主角胸前上彈的絕技令人拍案叫絕﹐而她在對戰中總是巧合地給打破衣服﹐在二級程度內露出最大量的肌膚。她在劇中過份喜歡洗澡的習慣﹐純萃為了在每集中加插出浴鏡頭。她的巨型胸部更是觀眾焦點的所在﹐不單多次用來包圍其他男性角色﹐在走動跳躍時更大幅上下震動。
總括來說這是一齣很有潛質的作品﹐以男性動畫迷為市場定位沒有問題。但是在表面上有打有笑之餘﹐還應該花資源時間去創作一個有深度劇本﹐才不至變成現在浪費動畫中其他上佳部份的情況。
麻宮騎亞的遊擊宇宙戰艦Nadesico係列﹐包括了四集連載漫畫﹐於九六年改篇為電視版﹐以及在九八年上畫的劇場版後傳。基本上漫畫版和電視版是獨立故事﹐除了角色的造型和少數的機械設定﹐故事以及主題也沒有任何關連。漫畫版的畫功是麻宮騎亞一貫的風格﹐不過故事內容方面並不特出﹐所以只有短短的四集便草草收場。相比之下電視版的Nadesico則十分出色﹐在機械人動畫中有經典的地位。是第一套把機械人動畫兩大類別﹐熱血無敵大鐵人類和現實軍事類混合的作品。這套動畫是以瘋狂搞笑為主﹐宇宙船機械人等科幻背景設定﹐只不過是為角色提供表演舞台﹐並非故事的主要骨幹。仔細研究故事會發現錯漏犯駁的地方甚多﹐但這些小問題不影響這套動畫的可觀性。電視版在畫面和音樂質素方面比同期動畫遜色﹐雖然人物造型可愛獨特﹐但表情和動作則有明顯的平面剪貼痕跡。除片頭和片尾歌曲可取外﹐其他場面的音樂像是翻抄別的動畫作品﹐而很多時候甚至沒有任何背景音樂。
劇情發展則有充滿麻宮的特色﹐就是想到什麼便寫什麼﹐沒有什麼佈局可言。大量人物在故事中來來去去﹐不單很多角色的死法完全出人意料﹐除著劇情的發展也不斷加插新人物出場。主角本身的最大作用﹐就是把所有角色串連起來﹐所以不要對角色性格上的成長有什麼期望。身為艦長的女主角統御由里香是片中最惹人討厭的人物﹐沒頭沒腦的死心榻地愛上男主角﹐除了爭風吃醋就什麼也不懂得做。男主角天河明人也好不到那裏﹐無厘頭的大受女性角色歡迎﹐最後卻不明不白的和由里香成了一對。他起初害怕戰鬥到後來要保護全艦成員﹐當中的心理變化也交待得不清楚﹐在一集之內忽然間變成了另一個人。唯一令人留下良好印像的角色就是小琉璃﹐一個不拘言笑的冷漠電腦少女﹐常常喜歡說白痴作為口頭禪﹐妨彿是在整般戰艦中最正常的人了。
故事人物和動畫音樂素質也在水平之下﹐把這齣動畫從垃圾類挽救出來的﹐就是每集中創新獨特的笑料﹐以及玩轉其他動畫作品的幽默諷刺。這套作品在取材上為動畫界寫下一個里程碑﹐也為日後其他同類的作品奠下參考標準。以今時今日的眼光去看﹐其中的笑料也完全沒有過時的感覺。在高達等動畫中的機械人﹐出發時總是很師的在彈射器飛出去﹐在Nadesico中機械以人手動出發時﹐卻是在彈射器上跑步飛跳出機艙。通常配角的死亡是劇情的一個高潮﹐必然會是英雄式的壯烈犧牲﹐而在這套動畫中卻來個反高潮的諷刺﹐在戰上威風凜凜的王牌機師﹐夜半起身上廁所時遇上逃走的犯人﹐還未清楚發生什麼事之前就被射殺了。不能夠不說本作品的最大的特色﹐艦上眾人愛看的戲中戲﹐以三一萬能俠類動畫為藍本的激鋼人。充滿熱血正義黑白分明的激鋼人﹐正好和Nadesico中﹐除了為了生存外找不到要戰鬥的理由﹐正邪難分的灰色世界形成強烈的對比。最抵死還是在中段劇情回顧篇中﹐竟然倒轉為激鋼人中的人物在看Nadesico﹐有點周莊蝴蝶夢的哲理味道。
劇場版的設定是在電視版完結後的幾年﹐明人和由里香失了蹤﹐小琉璃升為新Nadescio的艦長。和平統一後的地球木星聯合政府﹐電視版中死不了的木星師令叛變﹐奪取了色璃子跳躍的控制權。戲份集中在人見人愛的小琉璃身上﹐明人和由里香則淪為大配角。畫面和音樂上明顯比電視版優勝﹐但卻失去了原有的搞笑神髓﹐讓人感到有點兒添食的味道﹐只為了讓電視版的角色再次出場。
Maico 2010是一套二十四集十五分鐘的輕鬆小品﹐內容是圍繞人工智能機械人Maico主持電台節目的趣事。這套動畫可以說是小成本製作﹐大部份的場境只是在錄音室中發生﹐除了當主播的主角Maico外﹐其他的角色就只有出入錄音室的幾個人。
Maico在第一集出場時﹐還只個未完成的機械人﹐不單沒有下半身﹐作業系統也沒有下載。第一次開咪就只懂說英文﹐節目收聽率必然慘淡收場。第二次開咪也好不了多少﹐遇上程式故障以致Maico當機。隨著故事的發展﹐Maico的毛病慢慢修正﹐但她那不明白人類感情的機械人腦袋﹐和錄音室中的其他人擦出了很多笑話。劇情發展到中段﹐Maico漸漸的和錄音室中的其他建立起感情﹐每一集引出錄音室其中一個人的故事﹐而Maico在節目中﹐也能巧妙解決各人的煩惱。
到了最後幾集﹐在平靜的錄音室發生巨變﹐沉重的劇情取代了輕鬆幽默的笑料﹐編劇突然吐血而亡﹐Maico也給另一台全能的廣播機械人取代﹐給送了去圾垃場。錄音室中眾人明白到因為Maico的不完全﹐所以她能身同感受的明白人類的煩惱﹐勝過新一代的完美的播音機械人。他們於是和新的機械人混戰﹐把Maico成功爭取回到錄音室。有一點比較特別的是在最後一集中﹐大量運用和第一集近似的場面﹐但對白和氣氛卻有很大的對比﹐錄音室中眾人由一盤散沙似的雜牌軍﹐成為互相扶持諒解的大家庭﹐Maico就是把眾人的心連在一起的鍊。
總體來說﹐Maico 2010是一套不妨一看的動畫﹐但千萬不要對劇情有嚴格的要求﹐大部份的情節只是無聊的胡鬧堆切﹐以各種荒詞的巧合來自源其說。但每一集也不乏有趣的笑料﹐加上粉紅色頭髮少女模樣的Maico也著實可愛﹐那就不如暫時把腦袋關掉﹐讓自己放鬆一下吧。看完整套Maico 2010了後﹐心中不禁有一個疑問﹐若果取代Maico的Super Maico不是四四方方的醜陋機械人﹐而是另一個模樣可愛的少女﹐錄音室中眾人會不會對她有不同的對待呢﹖
蘋果日報作者 – 陳馬:書評,影評,動漫,旅行,哲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