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輕小說

Overlord 死者之王

《死者之王》(俗稱《骨王》,不過有另一同名輕小說,不要弄錯)是近年流行的異世界系輕小說,本來我對這類作品沒有特別興趣,這套作品的簡介乍看之下,我以為與《刀劍神域》同類題材,而我對《刀劍》十分失望,所以一直沒有看。今次回香港與親戚的小孩聊起動畫,他大力推介《骨王》這套作品,並且保證比《刀劍》好看得多。加上今季我追看爆笑半話番《異世界四重奏》,沒有理由不把四套異世界系列補完。

動畫版雖然人氣超高,但製作略嫌粗糙,可能製作成本不算高,畫面只是合格水平,主要是靠原著的故事帶動。我從最省時間的漫畫開始看,漫畫出版到王國篇一半,故事很吸引吊我胃口,只好轉戰看輕小說。因為漫畫中有些故事交待得不清楚,小說從吸血蘿莉篇開始看(即第一季動畫結尾),然後一口氣把十三卷小說看完,然後只是隨便跳看幾集動畫,感受一下畫風和聲優。

《骨王》與其他異世界輕小說最大的分別,大慨是眼界與態度。一般異世界只是主角一人穿越,然後利用附送的主角威能當勇者去冒險。《骨王》則是大魔王帶著軍隊連秘密基地穿越,陰差陽錯下以統治世界為目標,格局龐大很多。故事中沒有傳統正邪善惡的概念,反正主角是邪魔外道,除了屬下NPC的性命矜貴外,異世界所有人的性命如螻蟻。不會要拯救世界的矯情,只是很現實地考慮如何生存下去,理所當然地拋開身為人類的道德包伏,亦是這套作品的其中一個魅力。例如要大量製造不死者魔物,最簡單方法就是屠殺平民取屍體作原材料。盡管主角殺人如麻草管人命,讀者卻很自然地認同他,反正是從遊戲世界直接穿越去異世界,把人命像玩遊戲般視作一堆數字也不為過。

主角骨王設定為死者之王,內裏空洞洞的一副骸骨,沒有感情沒有生理慾望,令到這套作品避開中二後官的套路,讓故事可以更黑暗成年向。當然輕小說例牌會有美女投懷送抱,但主角可無福消受兼全不過電,反差下產生很微妙的喜劇效果。雖然目前唯止主角天下無敵,連手下NPC的能力也大幅超出任何遇到的敵人,但沒有用主角威能硬輾過去的毛病,每個事件都有板有眼,有時甚至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驚喜。這套作品看得很爽很過癮,但完全沒有劇情夾硬來的違和感。設定上主角只是一個有常識的普通人,但他有智力超班的天材手下。故事中一個時常重覆的吐嘈位,就是主角要在手下面前扮很聰明。雖然不知胡蘆裏賣什麼藥,又要裝腔作勢讓手下以然自己運籌在握,最後又是靠絕對無敵的力量加少少運氣,大步過沒有穿崩。

除了主角骨王外,大公墓的眾NPC佔很重戲份,某程度上這作品是群戲,每個NPC都有自己的支線故事,性格鮮明讓讀者留下深刻印象。另外小說中還些有支線以人類作主視角,花很多筆墨塑造角色,然後就主角群輕輕殺掉。初看時有點不喜歡這種寫法,認為作者是在欺騙讀者的投入感,不過看多幾個人類角色時,原來有些人竟然死不去,就開始明白作者的安排。主角和NPC有主角光環不能死,但人類角色就不同了,劇情需要隨時話殺就殺。他們的存在為小說存增添懸疑性,就好似看《Survivor》般不知那個角色何時出局。

主線是大魔王要統治世界,但不是傳統邪惡大佬的純武力征服,反而似在玩《Civilization》那類遊戲。骨王要當一個柏拉圖式的獨裁哲王,讓國內人民大至上安居樂業,各人類與非人類種族和平共處。征服過程中不理敵人有多大犧牲,但臣服後對統治下的人民倒愛護有加。小說最初主角去當冒險者收集世界的情報,下一步計劃是以大公墓附近領土建國獨立,另一邊廂滲透控制週邊國家,目前小說進度大至上吞併了王國,帝國,矮人國和聖王國,不過作者一早舖了之後其他國家的伏筆,教國和評議會國,還有上一代玩家八欲王和十三英雄留下來的故事,相信短期內都不會看到結局。到現在的故事都以輕鬆為主,畢竟主角還未遇過真正的危機,不知道到骨王碰上其他穿越玩家時,故事發展會有什麼的可能性呢?

為這美好世界獻上祝福

身為一個年齡超出中二許多的成人,《為這美好世界獻上祝福》(簡稱《素晴》)要偷偷地看,千祈不要讓別人知道你在看,否則會引來很多奇怪目光。今季新番動畫有一套《異世界四重奏》,把角川四套旗下的異世界轉生的動畫炒埋一碟,Q版角色搞笑劇情的半話番。四季作品中我看了三套,淨下這套《素晴》未看過,四缺一便找來看看,了解一下人物關係,看《四重奏》好能更加理解笑點。《素晴》動畫版出了名崩壞,所以索性略過不看,從最易入口的漫畫開始。不看猶自可,一看不能自拔,《素晴》實在是一套奇芭,結果連輕小說都一口氣讀完,很無聊但很好笑。

這套作品惡搞轉生RPG異世界的公式,主打超無聊好歡樂的日常笑料,推進故事主線的事件反而是配菜。癈物男主角轉身異世界當「反」勇者,順手拉埋負責轉生的女神下凡,兩人同樣地癈,各有不同出奇的癈法。這兩人加上攻擊力超強但只有每日一發的魔法少女,防御超強攻擊力零的肉盾騎士,組成史上最脫線的冒險小隊,然後每次都非常搞笑地幹掉魔王幹部,身邊陸續加入其他同樣腦子開洞的角色。

《素晴》原本是網上連續的輕小說,人物角色屬性完全胡亂堆砌來,大慨作者也沒有想過會爆紅。漫畫版畫功精美,讓癈柴小隊中三個美少女賣萌。輕小說我看得有點不太耐煩,每卷都有些真係好笑的橋段,但至少有一半篇幅浪費在癈人和真的處男妄想症上。金毛被虐狂是個設計失敗的角色,最初幾次玩半吊子的色情笑話,少少咸多多趣有新鮮感,但玩了十幾卷小說和真仲未破處,就覺得作者純萃在拖字數。藍毛女神因為沒有後宮屬性,作品中雖是掛名女主角,其存在感甚低,但沒有她又推不了主線。淨下來相對比較正常的女主角,就只有紅眼魔法少女惠惠,她在人氣投票中排行第一很理所當然,因為另外金毛藍毛實在太沒有女主角的氣場。因為惠惠大受讀者歡迎,還推出專屬的外傳小說和漫畫《為這美好世界獻上爆炎》,讓她來當主角。

因為故事實在太過異想天開,忽然那天作者決定把作品完結,癈人小隊隨手三扒兩撥KO魔王,有什麼樣的超展開我完全不會感到意外。這套作品好玩之處就是估佢唔到,當讀者以為打倒魔王幹部是有公式時,作者可以來個一百八十度華麗轉身來一個驚喜。《素晴》推不推主線也不太重要,反正就好像睇《愛回家》處境喜劇一樣,輕輕鬆鬆笑完就算,最緊要是笑話夠新鮮。動畫出了兩季竟然大賣,已經有掣作第三季的消息,這套作品有沒有可能動畫化到結局呢?反過來《四重奏》中的《從零》和《幼女》就已經半爛尾,《Overlord》和這套一樣是賣搞笑,大慨壽命會長些吧。

騎士與魔法 Knight’s & Magic

近年異世界轉生類的輕小說泛濫,什麼狗屎垃圾都可以改篇動畫,而同時間機械人動畫沒落,有時候一季可以一套機人番也沒有。今次《騎士與魔法》的組合卻讓人有點意外,異世界轉生X機械人,把重度機械人宅丟去有機械人的異世界,然後讓他的宅知識來大開無雙。雖然故事只重彈異世界轉生的老調子,但打鬥設計精彩,還有不少讓人會心微笑的機人梗,令我等機人迷看得十分爽快過癮。

主角在現實世界的身份並不重要,在異世界中只保留了他機械宅的屬性,以及在現實世界中關於機械人的空想知識。按照異世界轉生的慣例,主角是人生勝利組的超級天材。在使用魔法驅動巨大機械人的異世界,作者很方便地把魔法設定為與寫電腦程式的技能一樣,於是同樣身為電腦宅的主角,就很輕易地成為最強魔法師。其次是世界觀停留在科技原地踏步的中世紀,機械人已經有幾百年沒有重大改進,於是主角的空想知識為異世界帶來衝擊,製造出一台又一台革命性的機體。故事就是環繞這個兩主軸發展,靠著最強魔法和最強機械人兩張皇牌,一路過關斬將逢凶化吉。

十三集動畫版改篇了五卷小說的劇情,一如其他輕小說改篇的動畫般,犯下拍得太趕的毛病,尤其是小說中很多給機人迷的吐嘈位刪掉了,很可惜。不過打鬥場面倒是落足功夫,在中世紀以劍為主的格鬥戰,拍出當年《天空之艾斯卡科尼》的氣勢,一招一式打得清清楚楚,主角機只以擁有黑科技所以規格超高,倒沒有忽然必殺的主角威能,制敵致勝的每招都合情合理,畢竟原著可是機人迷作者寫給機人迷讀者,機械人戰鬥是整本書的賣點啊。

故事本身有點普普通通的行貨,太過平舖直述一條大路向前走,故事為機械人戰鬥服務。從主角在騎士學校遇上孖生兄妹,收了兩條好打得嘅頭馬開始,他的人生就是一帆風順。出道戰打大怪獸初顯身手,然後國王授命成立實驗部隊,一路試新機一路打怪獸練功,兼前國王與王子成了莫逆之交。開發了幾台新型機後,終於獲製作核心的秘密,製造出威力強大的主角機。第一部最有趣最好看,因為械械人梗夠新鮮。第二部邪惡帝國開發了飛船科技發動侵略戰,吞併了王子表妹的國家,於是主角一行人組成遊擊隊遠征大陸,救出被囚禁的表妹兼為她復國,然後一路反攻邪惡帝國。

第一部打怪獸只是熱身賽,第二部人類之間戰爭才是戲肉,機人番的既定公式,當然是實驗部隊以少勝多扭轉戰局了。動畫拍到第五部打贏邪惡帝國剛剛好,在最精彩的地方就大結局完滿結束。小說版之後的故事開始無聊拖戲,大慨作者的機人材資用盡,巨人篇同機械人沒有什麼關係,我看到一半覺得太悶便放棄追看最新小說連載。

《騎士與魔法》是一套拍給機人迷看的作品,非機人迷觀眾恐怕不懂欣賞戲中的機人梗,機人迷觀眾必定看得開心爽快,一次過滿足機人迷內心的吐嘈和FF。

皇帝聖印戰記

動畫《皇帝聖印戰記》改篇自水野良的小說,看見水野良的名字,鈎起了我當年看《羅德島戰記》的回憶。水野良被譽為日本輕小說之父,羅德島系列開創了異世界動漫的先河。時隔多年再看他的小說,有一份親切熟識的感覺,他的拿手好戲依然是構建有趣宏大的世界觀,角色冒險故事等等他駕輕就熟,不停吸引讀者追看下去。害我看了動畫第一集後,急不及待找小說版看後續劇情發展,一口氣看到最新一卷中譯。可能近年同類題材泛濫,《皇帝聖印戰記》好看是好看但有點平平無奇,但沒有當年看羅德島帶來的震憾。好聽點說水野良寶刀未老,難聽點說他多年來沒有什麼突破。

《皇帝聖印戰記》的世界有劍士有魔法,故事是講述流浪劍士遇上美女天材魔法師,兩個人開始打天下最後統一大陸。世界觀設的有點新意,遠古神魔大戰在人間遺留下混沌,混沌令大陸上生出魔域,人類收伏混沌後轉化為己用的力量。混沌化為魔法師的魔力和邪紋使身上的烙印,這兩者的設定與其他RPG世界大同小異。比較特別是混沌還可以化為君主的聖印,聖印一來是統治的像徽,二來可以用來增加個人戰鬥力,三來可以施展軍旗給與軍隊特殊技能,四來還可以用來確認君主之間的主僕關係。相傳若有一個君主能統一大陸,把所有聖印收歸麾下,結合成皇帝聖印,便能淨化所有混沌,人類從此不用再受魔域之苦。基本上故事所有戰鬥,不論是一對一單打猦鬥,還是兩國軍隊大場面對戰,水野良都靈活運用混沌系統,為戰鬥加添鬥智鬥謀略的精彩扭橋。而貫穿整個故事的大陰謀,亦與皇帝聖印與混沌有直接關係,其實幕後黑手第一話已呼之欲出,混沌消失誰的利益會受最大傷害,到小說第八卷揭曉答案時,觀者早已估到結局會如何發展。

十卷小說動畫要兩季二十四話拍完,結果就是非常非常趕戲,最離譜是小說第二卷竟然一集交代,連整個故事的幕後黑手魔女潘多拉都刪了。主要劇情沒錯是拍了出來,但細節特別是人物關係完全刪剪到支離破碎。動畫中男主角與虹之魔女就這樣一拍即合談戀愛,小說中可有描寫男主角一步步墮入情網。小說中太陽公子和漆黑王女那段愛情可歌可泣,動畫就變得十分兒戲,給男女主角講兩句就放低劍順便結婚。男主角和包頭王子對打那場,讀小說時可是感覺到男主角的馬拉松戰法,明明打了成日動畫中卻幾分鐘就分出勝負,完全營做不出原著史詩的氣慨。動畫唯一比小說好看的場面,大既就只有獨角獸城被王女聯軍攻破,好色伯爵和炎之魔女殉情戰死那段。

不明白輕小說改篇的動畫,為什麼套套都拍得這麼趕。如果《皇帝聖印戰記》是五十話年番,可以慢慢忠於原著小說的劇情來拍,相信拍出來的效果會好看很多。現在我等看過原作的觀眾自然相當不滿,而沒有看過原作的觀眾,恐怕故事嚴重跳躍被弄得一頭冒水,只看到非常牽強地不停狗衝劇情。誰叫原作中交待事情發展主要是文戲,時間留給打戲只好大幅刪減文戲。第一至第八卷小說有中譯版,我看動畫時的問題不大,最後幾話沒有小說去補完,單看動畫對故事只能一知半解。原本想批評大魔王原來是人類守護者這種行貨的展開,不過還是睇定些等看完小說才評論,說不定小說版有叫人滿意的合理解釋。

未看過小說的朋友,最好不要直接先看動畫,否則看不明白不要怪誰,這套動畫是拍給原作黨看的。

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

話說某天我看日本最受歡迎動漫女角選舉,蕾姆以高票數獲獎第一名,她有些似著了女僕裝的凌波麗,她到底是誰勾起了我的興趣,於是便走去看看這套《Re:Zero》。開始看覺得有點不對路,怎麼蕾姆不是女主角,前半部甚至只是路人般存在的配角。幸好《Re:Zero》的故事很好看,一口氣看到第三章白鯨篇,終於明白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蕾姆了。簡單來說蕾姆就是鹿鼎記中雙兒的異世界版,首先有番咁上下好武功可以保護癈柴男主角,其次明知自己不是正室仍然一條心,與男主角共患難對他不離不棄,簡直是最理想的首席後宮人選,難怪她會迷倒天下間的宅男以高票數當選。

《Re:Zero》改篇自輕小說,題材是近年泛濫的異世界轉生,主角的超能力是「死亡回歸」,好似打機死掉重載存檔再玩。故事世界觀設定,什麼五王候選人七魔女,背後大陰謀的伏線與解謎等等,全部通通都不重要,只不過是故事的配菜。這套作品好看的地方,是看廢柴男主角如何憑著外掛先讀,在一個接一個週目中發掘更多真相,終於選對了所有決定可以good end通關,另外看男主角每次bad end的死法亦很歡樂。

正印女主角銀髮魔女的存在感非常薄弱,第一章偷王位信物篇基本上只是介紹世界,順便給觀眾講解存檔再玩的規舉,作者玩扭橋有點小聰明,看得很爽快過癮。第二章大宅篇過場性質嬉笑歡樂,嫌用來介紹之後的角色出場。第三章是動畫版的重頭戲精彩萬分,拍出了主角不繼失敗不繼爭扎的絕望感,死掉然後再接再勵再試,最後終於找出通關的要訣。動畫去到第三章就完結,我意猶未盡上網再追第四章的小說。第四章聖域篇可以說是大解謎,一次過把主角威能的來龍去脈,接下來要打那個大佬講解清楚。不知是否蕾姆在第三章實在太過搶戲,作者為保銀髮魔女的正印地位,索性寫「死」蕾姆迫令她退場。沒有了蕾姆的聖域篇感覺總得差了很多,若果作者還不趕快復活蕾姆的話,一眾讀者很可能會發動罷睇抗議。

輕小說第五章的中文化去到一半,不過我決定等到蕾姆復活後才一口氣追回進度。若果蕾姆真的從此一眠不起的話,第三章以後的故事不看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