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輕小說

Sword Art Online 刀劍神域

有些熱門作品,播放時收視高開,網絡亦很多談論讚好,不過我就是不認同。明明是同一個作者(川原礫),同一類型的題材(虛擬遊戲),「刀劍神域」的名氣雖然較響,我總是覺得「加速世界」比較好看。兩套自輕小說在同一季動畫化,我兩套動畫同時開始追看,結果結果「加速世界」看完動畫意猶未盡,還上網追看小說版的最新連載,而「刀劍神域」勉強看完SAO篇後,完全提不起勁看ALO篇,差不多已放了入記憶的資源回收筒,等於無限期擱置。如果不是第二季GCO篇開始播放,主題剛好是我最喜歡的射擊遊戲,我才不會把ALO篇最後五六集一口氣看完。舊債未清,新債免問,總要看完第一季,才能開始看第二季吧。

「刀劍神域」有一個很好的原創點子,一萬個玩家被困虛擬遊戲內,要完成一百關爆機才能逃出,遊戲中死亡現實也會死亡,當MMORPG變為現實生活,那會發生什麼事情呢。主角從現實被送去劍與魔法的異世界冒險,是個很傳統動漫題材,特別之處是這個異世界是採用的JRPG設計,每個角色有生命值,受傷會減少,歸零時死亡,角色可以使用物品和道具,接任務,尋寶物,走迷宮,打怪通關,觀眾早已熟悉這個異世界的規則,不用多費筆墨交代。初段藉著主角孤獨勇者桐人與不同人相遇,描寫玩家們如何適應遊戲的殘酷世界。有人選擇逃避在遊戲世界過平凡的生活,有人選擇接受通關的挑戰不放棄回到現實的希望,還有人貪戀遊戲世界的虛擬權力和財富,展現人性醜惡的一面。在初段的故事中,我最欣賞是桐人第一次經歷隊伍全滅的故事,寫得很感人著實不錯。其他的小故事,尋寶石鑄劍,偵破殺人案,轉生水泉等,加入公會被暗算,加入遊戲的元素,也很有新鮮感。

可是SAO成也JRPG敗也JRPG,因為JRPG戰鬥系統的限制,主線攻略十分單調乏味。在畫面上的戰鬥看似在較量劍術,實際上只靠level和儲必殺技,戰鬥雖然刀光劍影,最終總是一招逆轉KO對手,亳無說服力。SAO篇的結局更完全反高潮,桐人開外掛殺死了最終大佬,打爆機解放所有玩家。在遊戲世界崩壞之際,終於見到遊戲設計者,質問他為什麼要把玩家困在遊戲世界,為什麼要殺死四千人。他的癈話答案十分無厘頭,最後竟然推說已經忘記了。若果他是瘋狂科學家,或是權慾薰心的典型壞人倒還好,現在看來好像他是個問題兒童,自已找不到人生的意義,於是硬拉了一萬個玩家陪他尋找,到最頭來什麼也找不著。

作品受歡迎就要出續集,這套當然也不會例外,ALO篇是小說的第二部,用舊系統搭建的全新遊戲世界,加入精靈飛翔和魔法等新元素。SAO告一段落,但還有三百名玩家未甦醒,女主角亞絲娜是其中一人。今次的壞人是SAO設計者的部下,他偷偷留起三百人的腦袋,用來做思想控制實驗,還很老土地與亞絲娜有婚約,順便玩玩虛擬禁室培育。ALO篇的故事十分簡單,英雄救美,打倒壞人,拯救遊戲世界。桐人在ALO世界的冒險直線發展,就好像一個玩家大開金手指,兼劇本很爛的遠古JRPG遊戲。最後打大佬同樣是不知所謂,原設計者的靈魂不知從那兒彈出來,給了桐人遊戲後台的總密碼,於是又開外掛一瞬逆轉。ALO篇頭幾集要交代SAO的後事,桐人入了ALO又末開始有所行動,作品在中段有冷場實在趕客,令我差點便放棄不看了。至於偽妹戀的劇情很行貨公式,拜託作者花點心思度橋好嗎。大堆女角(包括女主角)自動送上門,如果桐人想開後宮倒還好,至少賣萌賣色也是算賣點,但現在桐人當名正人君子,鐵板一塊感情戲毫無感情,倒不如把時間來加深主線,描寫更多遊戲世界的人與事。

第一季二十六集電視動畫播完,加些新片段再出OAD總集篇,而吸引之處就只有女角水著出場。OAD頭一小時是舊片,可以快速跳看,最後二十分鐘是短篇故事,一行人組隊去打深海迷官,只是那個任務看來很悶。其實「刀劍神域」有先天的缺陷,就是遊戲設計的平衝性有很大問題,以打單人打電腦的設定,來讓玩家互相對打,基本上就是一個爛遊戲,怎麼可能吸引到大批玩家。第一代SAO因為玩家被迫在遊戲世界內過生活,這問題還不算明顯,只是在桐人對殺人玩家時,他因為等級太高,站著不動任打也不會扣血,才隱約見到。第二代ALO和第三代GCO,遊戲世界回復遊戲的本質,這個問題便浮現出來。只看玩家角色的數值,令戰鬥實力懸殊結果一面倒,讓人回想起當年龍珠Z,比拼誰的戰鬥能力高的低能年代。

現在第三季GCO篇正個播放,把遊戲改為槍械對戰遊戲的點子不錯,反正幻想世界再也玩不出新花樣。不過把FPS結合走迷官打怪獸,這樣的一個怪胎遊戲,會好玩嗎?

連接升降機的殺戮 – 紫波

近年不少高登網絡作家出版實體書,「連接升降機的殺戮」便是最新上市的高登小說。能夠跳出網絡出版實體書,足以證明這本小說有一定的質素,最重要的一點是至少肯定會有結局。網絡小說多如天上繁星,水準參差,更多是有頭無尾,而一個人的時間有限,實體書是個很好的去蕉存菁的指標,比網民無責任亂按讚的網絡名氣可信得多。還有一個十分可靠的指標是書評,不過寫書評的人少,寫網絡小說書評的人更少,恐怕寫網絡小說的人也比寫書評的人為多。

我最初是在「輔仁媒體」接觸這本小說,作者每隔幾天便發文連載,大慨為實體書作宣傳。起頭我只是被動地有更新便看看。,到第十一章殺人遊戲正式開始,故事漸趨緊張的時候,我終於按耐不往慢慢等候連載,上紙言找來餘下的章節,一口氣一晚讀完。這書給我的第一個感覺很強烈的日本輕小說風格,「大逃殺」式的故事主線,典型屬性分類的角色設定,熟口熟面之餘卻加入本土元素的新鮮感。作者紫波文字功夫了得外,繪畫天份也不弱,書中的插畫也是出自他的手筆。這小說的最大創意是殺人遊戲的規則,把舞台限制在一橦斷水斷糧的大廈內,讓升降機成為連接所有殺人事件的關鍵,正如小說的名字所言一樣,沒有欺騙誤導讀者。

下文包含劇透,未看和還在追看的朋友慎入。

故事主線大致上沒有邏輯犯駁的毛病,人物亦沒有死於衰白痴的問題,只是性格描寫有點平面。每天死一個人這個規則定得好,一來可以控制故事的速度,不會太慢沒有事情發生,亦不會太快一下子殺光。二來正好把故事分成每章死一個人,而如何死法正正是這本小說的最大賣點。隨著故事的發展,如何利用規則的限制去扭橋,安排書中角色在限制下去殺人,更顯出作者的心思緊密。故事中有些細微的伏筆,更讓我拍案叫絕,例如最後主角用的兇器。後樓梯的規則雖然在後半部才凌空出場,不過上半早已埋下不少的伏線,相信作者早已定好大橋和謎題,並不是邊寫邊想才臨時追加。結局有點漏氣不過早在預料之中,虛擬世界大慨是唯一的合理解釋,不過最尾的紫波樂園又給作者擺了一道。參加遊戲的人本來無仇無怨,只是迫不得已不想被殺才去殺人,大伙兒快快樂樂在紫波樂園生活不是問題。但雞蟲是個百份百變態佬,紫波樂園中眾人應該不會放過他,我想恐怕作者自已也把他忘記了。

我很看好紫波這個作者,說不定他日後能從網絡小說作家,搖身一變升級成為流行小說作家。我更加入了他的Facebook專頁,入面有升降機角色的四格漫畫,還有其他幾個正在連載的故事。不過我不會看未完結的網絡小說,一來我不喜歡等待,二來若果爛尾了豈不是浪費時間。

題外話,不知道在香港易不易買到這小說的實體書,但網上書店則十分難買到,Yesasia沒有入貨,香港書城則賣斷市,商務上集還有貨,但下集卻不見影蹤。想買書支持作者也沒有法子,唯有下次回香港找他出來請他吃餐飯吧。

加速世界 Accel World

「加速世界」改篇自川原礫的輕小說,與他的出道作「刀劍神域比較」,兩者同樣也是以虛擬遊戲為題材,但「加速世界」的設定大幅改良,修正了「刀劍神域」設定不合理的毛病。這次不用打機打到昏迷睡在醫院兩年,遊戲世界中時間比現實世界快一千倍,遊戲中發生的事件在現實中不過是幾分鐘的時間,不會影響角色的日常生活,因此可以保留校園戲份的描寫。這種校園加冒險的雙軌式平行發展,最大好處是方便作者轉換故事氣氛,給讀者輕鬆與緊張的交替變化。而且主角如何因為遊戲世界的經歷,從而對現實世界的自身作出改變,也是很王道的少年漫畫成長故事的骨幹。

輕小說開後官賣萌少不能免,男性角色除了肥仔主角春雪外,便只有他的童年好友拓武,其他圍繞主角陸繼出場的角色,全部清一色是女性,讓人誤以為加速世界是女玩家的天下,可是遊戲性質明明的格鬥戰,不會是一般女生所喜歡的類型。動畫版改篇小說頭五卷的內容,並加插第十卷追加的三個短篇故事,讓故事順著發生時間的先後次序。從黑雪姬把肥仔主角拉入遊戲開始,故事逐點逐點地介紹遊戲世界,向觀眾拋出一個又一個的專有名詞,一對一限時戰,軍團領土戰,無限中立領域,心意系統等等,有時我也不清楚到底是作者原有的設定,還是他寫到某段時才加進去的超展開。動畫版前半部交待世界觀,慢慢加入伙伴重建黑暗星雲軍團,後半部則是一氣呵成的肥仔主角失去銀翼與奪還事件,並帶出故事日後的最大敵人加速研究會。

我看完動畫版意猶未盡,一口氣讀畢所有已出版的十二卷小說。第六至九卷是災禍之鎧事件,完全收回動畫版中放出災禍之鎧的伏線。不過同時間又埋下更多新伏線,七神器,皇官中的神秘玩家(白痴都估到那個日本皇子吧),另外二個加速世界遊戲的測試版等等。第十一卷開始是新故事,黑暗星雲與加速研究會正面衝突,繼續拋出更加多的謎題,人造金屬色,黑暗心意插件,從夢境侵入遊戲服務器。至於從故事最初一開始已定下來的迷題,晉升第十級通關爆機以及遊戲本身存在的密秘,則依然沒有什麼頭緒,還還看不到作者有完結的意思。故事長寫長有,好像永遠寫不完,像美國電視劇集一樣,是輕小說的一個特色,這亦是令我對輕小說又愛有恨的地方。愛是因為遇到好看的故事就不想它那麼快便完結,恨是因為很多時完結要來就來得突然,是落兩收柴草草收場還好,最怕是作者放棄故事爛尾,永遠也不會知道結局。

「加速世界」的虛擬世界帶出很多值得玩味的科幻點子,在加速世界裏的時間遠遠超前現實世界的時間,當玩家在加速世界中渡過數月甚至數年的歲月,忘記潛入前現實世界發生的事情只是小問題,更大的問題是心理年齡與實際年齡不相乎,回到現實世界後產生不適性。故事中提及黑之王與紅之王也有這個問題,但作者並沒有再深入發揮,而她們兩人的性格,只是很典型樣版萌角色。另外加速點數原本是很有趣的設定,讓玩家在現實世界也可以進行加速,用來考試出貓比賽作弊等等。有些玩家像染上毒癮般花費點數,單靠在遊戲中對戰贏來已不能滿足需求,甚至不惜訴諸現實世界的暴力手段來搶奪點數。不過加速點數在第六卷後,其重要性已大幅降低,一來主角們升上很高級數,不用擔心點數不夠用的問題,二來那些把對戰只視作賺取點數途徑的人,有怎會是在全心全意享受對戰過程,磨練戰鬥技巧不繼升級的認真玩家的對手。故事至此,差不多已把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完全切割開來,把故事集中拉回到虛擬世界中發展。

可惜這套作品不是「攻殼機動隊」,甚至也不是「電腦線圈」,作者沒有探究虛擬世界帶出的問題,那些好點子只是輕輕帶過,讓虛擬世界局限為遊戲上演的舞台。作者甚至讓肥仔主角常常強調這個觀點,說中心思想就是要快快樂樂地玩遊戲。而作者在有意無意之間,讓遊戲的事情遊戲內解決,把遊戲世界與現實世界分隔開,並沒有如另外兩套作品般,把虛擬世界視作現實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份,虛擬世界中發生的事件,可以釀成現實世界的危機。故事中的虛擬世界只不過是玩遊戲的地方,並不是現實世界的無限申延,所以輕小說始終有輕小說的規則,以娛樂性和商業計算優先,至於還有沒有其他得著,則要看每個讀者有多少悟性了。

魔王勇者 Maou Yuusha

一般的日系RPG情節,總離不開勇者和伙伴一行人,千辛萬苦排除萬難打倒大魔王,從此世界和平遊戲破關完場。尚若當勇者遇上魔王時,魔王向勇者伸出友誼之手,衷心與勇者手攜合作,改變人類和魔族不是你死便是我亡的世界,那故事又會如何發展呢?「魔王勇者」便是基於這一個顛覆傳統的提問,很認真地玩轉傳統RPG的世界觀。

魔王要改變世界的力量,並不是武力的統治,而是把現代的科技,經濟,政治,軍事知識,投入相當於中世紀的RPG世界。把人類長達三個世紀,農業革命,啟蒙運動,工業革命,平權精神等等的歷史,壓縮在短短數年時間內改革完成。RPG世界中人類與魔族戰爭經過數百年,戰爭已淪成為人類和魔族的權貴欺壓人民的手段。權貴宣稱要把敵人趕盡殺絕,可是他們自身的榮華富貴,卻是建立在敵人繼續存在這大前是之上。弱小但充滿智慧的魔王,與擁有無可匹敵力量的勇者,能否從最根本去改變這個世界,讓農奴和人民得到解放,人類與魔族通商建貿易伙伴,互惠互利的共存關係,達到真正的和平呢。

「魔王勇者」的原著是網絡小說,後來結集成五卷小說出版,中文版則只出版到第三卷。小說的體裁很特別,內容是一篇又一篇的對話,沒有任多餘的描述文字。作者已假定了讀者對於日系RPG,與書中引用的現代知識有一定程度的認識,作者只寫下最核心最有趣的觀點,和其引發的重大事件與世界變遷,其餘不那麼重要的旁枝末節劇情,讀者可以自行運用想像力補完。

把這樣的原著改篇為動畫版有好有壞,好處是原著留白地方很多,動畫版有很大發揮空間。壞處是原著內含海量資訊,動畫版因篇幅所限和保持情節緊湊關係,書中對白必定要有所取捨,有些地方無可奈何地要輕輕帶過。幸好我看了第一集動畫,便已急不及待上網追看原著小說,所以能夠好好享受接下來十二集的動畫。沒有看過原著小說,對日系RPG和現代知識又不熟悉的朋友,恐怕會看得一頭霧水,不能理解劇中情節安排精妙之處,只會不停吐嘈說這裏不合理,那裏說不通。那是因為他們不理解劇中世界的邏輯,又或者可以說其實他們也不了解現實世界的歷史和邏輯。描寫得太真實反而在動畫中看起來不合理,那是因為動畫世界中不合理才是常態。

雖然故事的主題十分認真嚴肅,但也需要加插些輕鬆的元素,去保持觀眾的興趣。大乳魔王,純情勇者,與女騎士三人之間的戀愛線,為故事加添不少笑話作點綴。好色老賢者,跳線火龍公女,天然呆女魔法使,吐嘈弟子組等人,初時以為他們插科打諢為主,想不到後來他們也各自擁有自已的故事,是魔王改革世界計畫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份。不過始終受原著文體的影響關係,故事以事件推進為主,角色描述在動畫中比較弱,觀眾沒有足夠時間去了解和喜愛劇中的角色。事實上角色連名字也沒有,原著中只是以職任作稱呼,可見作者只不過把角色當作劇情道具。

很可惜這套動畫的收視並不理想,可能是目標觀眾層太窄,要懂門路的人看起來才過癮。若果只看表面賣點的話,賣萌又不夠萌,動作場面又不夠刺激,名乎其實口水多過茶,講多過打,笑位又不夠多,製作水準也只是一般,的確很難吸引膚淺的主流觀眾。儘管製作組在片尾舖路會有第二季,但情況不太樂觀,畢竟投資者也要看收視作掏荷包的指標。動畫版結局看來無望,唯有耐心等待中文小說版吧。

以下內容包含劇透,未看小說者慎入:

時隔兩年,終於看完小說版。整本書以對話形式行文,好處是資訊密度高,基本上沒有癈話,所有對白都在推劇情。壞處則讀起來很費神,閱讀速度很慢,要三個多小時才看完一本。魔王勇者聯手改革世界,到最後發現世界停滯不前的元兇,竟然是創世神光之精靈。不過故事始終貫徹文戲為重心,打大佬不是用暴力,而是用言語去說服她,開解她的心結。光之精靈並非壞人,不過是保守與進步理念之爭,有點像羅德島灰色之魔女的理念,讓世界在勇者打魔王的無限輪迴中,無知的人民在小衝突小戰鬥中生存下去。當魔王引進現代科技和想思,打破了停滯世界的平衝,天秤可以向兩個方向發展,好那方面可以是社會進步,為人類帶來幸福,反之亦可能帶來滅亡。身為現代人,作者的取向十分明顯,寧願打破安逸平靜的生活,換取自由去尋找更好的可能性。其實不外乎是絕大部份RPG的正面思想,魔王與勇者在最後一戰前退場,讓各人用自已力量守護人類的未來,倒是少有的故事發展與主題互相乎應。不似W高達無盡華爾滋那樣,主角這邊廂在講同樣一番說話,在那邊廂以主角威能大殺四方,豈不是成為以絕對武力鎮壓一切的無上權威。若果魔王與勇者用自身力量左右戰局,他們不過是取代光之精靈的人類家長地位,空談人類自由發展便顯得偽善。

驚爆危機 Full Metal Panic!

從看最初「驚爆危機」(大陸稱作「全金屬狂潮」)第一輯動畫版開始計算,不經不覺已經十二個年頭。當年因為太喜歡動畫故事,看完動畫後一口氣追回當年已出版的小說。可惜當年連載進度一半還未到,接著只好一年復一年望穿秋水地等待,久不久上輕小說下載的網站,看看新一本小說出版了沒有。雖然中間曾推出兩輯新動畫,但舊故事只能解渴不能飽肚。終於在十二本長篇與九本短篇小說後,讓這漫長的待等畫上完美的句號。

最初的「驚爆危機」風格十分獨特,軍事寫實加校園搞笑,印像中應該是這個組合的第一人,後來的「魯魯修」都只是從這裏抄橋。開始時故事只是茶杯裏的風波,身手無敵但日常生活白痴的超級傭兵相良宗介,放在通普的日本高中裏,保護被稱為耳語者擁有黑知識的女學生千島要。軍事狂遇上強氣傻大姐,背後有在黑知識基礎上開發的AS機械人,還有維護世界和平的神秘傭兵部隊秘銀,交織出一個嚴緊科幻與輕鬆惹笑剛好是黃金比例的平衡劇情。對上一次把兩者調配得如此恰到好處,已是升上了神臺的經典動畫「機動警察」了。

機械人動畫一般分為真實系和超級系,大既「驚爆危機」是唯一一部開始是真實系,中段變成超級系,後半段又回到真實系的作品,而一切設定卻又如此合情合理。作品中的AS屬於小型軍事機械人,戰鬥講求大局謀略,小隊合作,駕駛員技術。再者作品中的戰鬥是全方位,並不只限於機械人的戰鬥,潛艇戰,白兵戰,情報戰,完全是道地真實係的軍武風格。可是λ‎ Driver這個犯規設定,把駕駛員的思念實體化為武器,讓作品變成比併精神力的超級系,戰局淪為全靠那台白色機械人。到了故事後半段,秘銀遭汞合金全滅,只剩下一艘潛艇和一個AS小隊的復仇之旅,劇情又走回真實系。λ‎ Drive並不是天下無敵,只要運用戰術得宜,令機師分心影響力場分佈,沒有λ‎ Drive的機體也可以取勝。到開發了λ‎力場偵察器,以及後來的λ‎力場抵消器,λ‎ Drive反而成為讓機師掉以輕心的死穴。另外在「燃燒的野狼」中,宗介在AS競技場中,駕舊式敵方雜魚AS,大破最新式的M9,打破機械人動畫機體至上的迷信。印象中沒有多少機械人動畫的主角,能夠清楚地展露如此不凡身手,而不是只一味靠主角機的威能出千。真正有駕駛天材的機師,駕著最爛的雜魚機,也一樣能夠取勝。

除了科幻感強烈拯救世界的主線大橋外,愛情線也是這部作品另一個吸引人追看的地方。最初在校園篇裏宗介和小要是鬥氣寃家,一起經歷了幾場生死關頭後,慢慢從信賴發展出的愛情。宗介不再只因為任務保護小要,甚至因為小要開始有自已的想法,不再盲目服從軍隊的命令,剪頭髮那段可以說整本小說的最感人位。小泰莎可是最不稱職的第三者,她身為宗介的上司卻又單戀宗介,冒失少女配軍事天材的屬性,注定她的感情是要來當笑料點綴劇情。不過我則喜歡泰莎的角色多過小要,特別是後半部妨彿她才是正印女主角,她可是獨力支撐秘銀殘餘部隊反抗汞合金。看到一半故事提到耳話者的思想溶合時,我原本還想結局會不會讓小要和泰莎溶合,讓宗介來個齊人之福呢。後半部小要被汞合金捉了去,兩個人被分隔開只剩下對方的思念,愛情線的吃重相對減少,感情戲方面反而沒有前半部那樣好看。不過後半部主線的推進很緊湊,汞合金和秘銀間的秘密,耳語者的來龍去脈,秘銀潛艇絕地反擊,宗介展開一個人的戰爭,為了把小要帶回去的承諾,讓讀者一氣呵成不停追看。

故事中登場人物角色眾多,長篇小說加短篇外傳有篇幅空間,讓每個角色都擁有自已的故事,令整體的故事更加充實。野牛小隊的大姐和神槍手最搶鏡,不少小故事由他們擔當主角。加寧少將和潛艇副官是老一輩軍人,偶然露一手仍然實力驚人,話當年的小故事讓劇中世界更豐富。還有一個角色不能不提,嚴格來說他才是故事的真正主角,機械人動畫的主角自然是機械人嘛。ARX-7強弩兵的人工智能,最初他常與宗介鬥嘴吵架,是繼小要以後另一對歡喜冤家。一開始宗介只視機械人單純為工具,強弩兵只是一台不能可靠地發動λ‎ Driver的不良品。秘銀全滅學校保衛戰一役,是宗介與AI關係的突破,從工具躍升為可以信賴的伙伴關係。到強弩兵大破後化身為ARX-8烈焰魔神復活,AI的人格越來越明顯。最後一戰AI最終進化成為人,為救宗介獨力驅動依靠人類精神力的λ‎ Driver。在發動λ‎ Driver前,他問宗介自已是否人的問題,宗介的回答很禫,說人會自已找這個問題的答案。當AI認為自已是人的時候,他便成為人了。

現在小說終於連戴完結了,漫畫版也進入尾聲,不知道後半部有沒有機會動畫化。不過始終要看文字才原汁原味,有很多有心思的細節設定,特別是要讓觀眾思考的科幻題目,細膩的內心感情描寫,只有看小說才能夠有深入的感受,漫畫的畫面總是會令人分心,動畫則連停下來思考的時間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