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動畫

工作細胞

《工作細胞》應該是今季最有話題性的動畫,早兩個月的台灣動畫節,網絡就比一群cosplay血小板的小孩瘋狂洗板,連平常不看動畫的一般人也知道這套動畫。故事將人體內的細胞萌化擬人化,身體則變成一個巨型城市,講述細胞在身體內的日常工作,例如紅血球負責運送氧氣,白血球負責打細菌,血小板就修補身體等等。這套動畫非常富有教育意義,看完十三集學到的身體知識,比我讀中學上了三年生物科還要多。

動畫好不好看很難定奪,單論娛樂性或劇情其實只是一般,因為要兼顧講解人體構造的科學事實。每集故事主線有點公式,透過身體遇到不同危機,例如生病,癌細胞,跌傷,中暑等,深入淺出地介紹不同細胞的功用。人物角色(即不同種類的細胞)很平面被定型,因為每個細胞在身體各司其職,按其不同功用安排樣板性格。雖然劇中紅血球和白血球配成一對,故事總不成讓他們兩個談戀結婚生小孩吧,身體內的細胞可不是這樣運作的啊。

若果換個角度去欣賞,這是一套完全超水準的教育電視,用時而輕鬆惹笑,時而感人,時而緊張的小故事,讓觀眾不知不覺間吸收了知識。不講不知原來白血球也有很多種,血液循環有多麼的複雜。故事中很多擬人化的意念相當有趣,巨噬細胞是手持大斧的女僕,癌細胞是喪屍,出汗變成噴泉,打噴躉變成發射飛彈等等,結局出血性休克直情恍如世界未日。相信劇中的不同細胞,在未來一段日子,將會成為cosplay的潮流。

若果當年我讀書時的教育電視,每套都如《工作細胞》般好看,我的成績肯定至少連升兩級。

輕羽飛揚

以運動為題材的動畫有很多,足球、棒球、網球、游水、跑步,甚至哥爾夫球,什麼類型的運動也拍過,終於輪到羽毛球了。我喜歡打羽毛球,所以很有興趣看這套「輕羽飛揚」拍得如何。故事是很王道的高中學界比賽,北小町中學羽毛球隊的故事,很例牌一班萌女打羽毛球。故事行雙主角路線,一個是性格扭曲的防衛型天材,另一個是非常努力的全攻型球手。除了打球風格南轅北轍外,屬性亦有很大反差,一個軟綿綿長髮蘿莉,另一個就強氣短髮巨乳,總之百貨應百客,總一個萌倒粉絲。

主線就是很公式的打比賽,其他運動動畫應有的元素都有,不愛打球到找到打球的原因,打克服打輸比賽的心魔,隊友之的的羈絆,外宿集訓,澡堂服務鏡頭,傲嬌敵役,教練春風化雨等等,最後高潮當然是兩個主角對打。劇中的羽毛球比賽拍得很認真,活用真正打羽毛球的戰略和球技,也有點兒天馬行空的絕招,例如向後跳雙腳離地御力擋波,有點跨張不過仍算是合理笵圍。

除了主角外球隊的其他成員的戲份也好看,四眼高妹的球技明顯給兩位主角比下去,但她那場比賽雖然打輸反而最好看,很期望看到她的成長追上兩個主角。劇中的愛情線由打球水皮的學妹負責,很青蔥地愛上兩個男隊員其中一個,作為故事的點綴。男隊員全屬客串性質,球技不太好也不太差的普通人,很喜愛打球但為升學煩惱,不似主角般可以除了打球外什麼都不用理。很單純的劇情但拍得很窩心,高中生玩運動就該是這樣子。

只單獨計算動畫去評價,「輕羽飛揚」是部優異的作品。唯一敗筆是綾乃母親那段。女子羽毛球十連冠,一天忽然拋夫棄女離家出走,原來是不想女兒依賴她打羽毛球。於是搞到綾乃性格分裂,平時人畜無害人見人愛,落場打球認真起來反面腹黑,落差實在太大,觀眾有點難以接受。不過據說原著也是這樣安排,作者開頭沒有想太多隨手寫伏筆,想不到漫畫受歡迎繼續連載,已經盡力勉救但回天乏力,觀眾只好接受那牽強的理由。

女生打羽毛球的故事就是好看,很想有第二季啊。

機動戰士Gundam The Origin

元祖機動戰士高達,是已經上了神台級別的作品,多年來屢次傳出重拍的消息,不過事關重大恐怕笨大不夠膽搏,萬一收視慘淡如何是好。漫畫版The Origin補元當年電視版中,因讚助商要求和被腰砍而支離碎的劇情,最重要是加添描寫馬沙的前傳故事,正好拿來改篇動畫測試市場水溫。由2015年開始,每半年推出一集ODA,前後六集2018年終於播完。馬沙擔正當主角,阿寶客串當路人,講述高達的前傳故事。高達這塊金漆招牌不容有失,笨大Sunrise自然傾盡全力製作,畫面精美不在話下,在不失元祖畫風的同時,加添廿一世紀的新動畫技術。開場那場紅彗星單機大破聯邦艦隊,更是精彩萬分完全滿足高達迷的心癮,如果全套元祖高達用同一規格重拍就好了。

故事照足漫畫原著拍,從自護被暗殺開始,馬沙馬茜兩兄妹逃亡,馬沙對掉身份入軍校,Side 3獨立戰爭,大不列顛作戰,魯姆會戰,最後南極條約為結局。第一二集有點悶,差不多全是文戲,交待薩比家奪權的過程。小馬沙駕早期型太空坦克以一敵三有點跨張,不過總不成第一集完全沒有戰鬥場面吧。第二集更只有不到一分鐘的機械人場面,渣克前身工業用MS的開發。另外小馬沙的配音很古怪,雖然是原來馬沙的聲優,但成年人配少年的聲取很不順耳。

第三集馬沙和加馬玩hehe,加外補元了自護獨立戰爭的始未,馬沙煽動軍校學生攻擊聯邦軍營,雖然沒有MS出場但打得好看。第四集是成套動畫最好看的一集,三連星加賴巴月面大戰十二台鐳射大炮初期型,接收從聯邦逃亡過來的米粒專士。馬沙有出場但沒有真正落場打MS,只是在打飛機和執死雞打爆母艦。第五集又是口水多過茶,標題是「激戰,老母會戰」,但是未開打就完場。最後一集是捉放雷比爾將軍,馬沙試新戰艦時竟然咁啱撞到雷比爾逃獄,印像中原著沒有這一段。

這套The Origin是拍給元祖高達迷看的,不熟知元祖人物和歷史的觀眾,只會看到一大堆不明所以的路人,尤其是阿寶和朋友們,娜娜,馬茜客串出場時,完全不知道他們在故事中有什麼作用。由於故事本身的限制,戰鬥場面實在太少了,很難滿足高達迷愛看機械人的欲望,不過元祖迷依然會乖乖收看。我雖然很想拍枱鬧這套動畫很悶,但實在鬧不出口因為出師無名,高達前傳的歷史就是這個樣子。畢竟篡改歷史比依書直說更加罪大惡極,導演已經在保持歷史完整的大前題下,盡可能加插戲劇性和動作場面了。看到那些多年來只存在於設定集的背景資料動畫化,同一時間有著懷舊與新鮮的感動,加上製作精美用心,聲優陣容豪華,已不能計交文戲沉悶的問題了。

前傳拍完了,幾時重拍元祖高達?

A.I.C.O. 化身

Netflix鉅資進軍日本動畫市場,打頭陣的幾套作品都是走保守路線,改篇或翻拍已成名舊作,如《Blame》《惡魔城》《哥斯拉》等,觀眾一定受落,但接下來兩套原創動畫《A.I.C.O.》和《B:The Beginning》,才見Netflix對於動畫的真章。從兩套作品的題材選擇上,可以看出Netflix大數據先行的理念,兩套的片種都是歐美動畫迷愛看的類型。西方動畫迷的口味很奇特,有些在日本只是中上的作品,在歐美可以無理頭大爆發,反而很多日本人氣作品,因為文化因素不同,在歐美紅不起來。

《A.I.C.O.》主打生化危機科幻路線,美少女主角身世之謎和好打得轉學生男主角,是很多同類作品的基本設定。歐美不流行巨型機械人,所以動畫中的主戰力為外骨骼裝甲和多足步行裝甲車。背景設定得好似好複雜,又複製人又換腦又生化怪物失控,不過故事卻一條直線簡單到不得了。直情照字面所說一樣,傭兵隊護送公主深入怪物陣地,一條直線沿著河道直上去起爆點。由於敵人是沒有面目的生化怪物,甚至就是一團巨型觸手,傭兵配角的角色描寫不多,一些無關痛養的人打一些無關痛養的怪物,戰鬥場面有點重覆和沉悶,落電閘令怪物定止活動這條橋,更用了三次之外。另外明明有電閘可以用,日本政府派那些坦克和高射炮去幹什麼,用轟炸機扔幾粒EMP彈就可以KO怪物。傭兵隊唯一有趣的角色是御姐領隊,危機爆發前還是博生的助手,可惜著墨不多。至於領便了當的肌肉男,生來一副路人短命相,死了都推高不到氛氣。

下文有全劇透,看到一半觀眾都應該估到,透了也妨。

一路當主角的愛子,原來不是正版是翻版,這個不算意外的轉折很好估。原本男主角的計畫,帶翻版愛子去起爆點,把複製腦袋接回複製身體上,放病毒定止複製身體無止境繁殖變成怪物,換一句話說是就是殺了翻版愛子。不知是日久生情還是忽然開竅,給他想到一個兩存其美的解決方法,贖回正版愛子的腦袋之餘,翻版愛子又可以繼續生存。由於去到後段謎題己解開,需要新的敵人給主角打大佬,感覺上夾硬黑化女控醫生,讓昏迷的女兒一起操控怪物。看得明白的觀眾會覺得結局行貨,看不明白的觀眾不是你們的錯,因為最後三集的劇本寫得很亂很差。至於在大後方上演的政治戲碼,同故事完全一點關係都沒有,純萃讓男醫生女局長有點出鏡機會,得過講字吹完水就算,對主角沒有任何實際影響。

《A.I.C.O.》和《B:The Beginning》兩套都算不上佳作,頂多是中規中矩平平庸庸。Netflix用大數據按照觀眾喜好,執藥般去拍動畫,不可能拍出創新的一流大作。正如Steve Jobs生前講過,做focus group是沒有用的,因為用家都不知道他們自己想要什麼,只有把劃時代的新產品放在他們面前,才能引領他們走向未來。若果Netflix旨在目錄上有幾套自家製動充場面,讓一般觀眾殺時間看看,這個水準足夠有餘。但要滿足真正動畫迷的胃口,中規中矩的平庸之作是不夠的,直正的動畫迷總會有方法去看一流的動畫。當Netflix不是有齊所有最好看的作品,當觀眾要花很多時間在Netflix以外看影片時,就會質疑Netflix的月費是否物有所值。

刀劍神域外傳Gun Gale Online

我一直不明白《刀劍神域》為什麼這麼受歡迎,除了開頭的點子有些吸引外,之後不論是劇情還戰鬥計設,全部都在平均分以下。看那兩季動畫我要用個「挨」字來形容,估不到這套外傳卻出乎意料地好看。時雨澤惠是拍第二季GGO的槍械監修,問原作者川原礫借用《刀劍神域》這塊招牌,寫GGO世界的外傳。時雨是軍火控兼槍痴,寫一個發生在槍戰遊戲世界的故事,打到七彩,看得超爽。看正傳時我還在吐嘈GGO這個遊戲這麼爛,遊戲平衝性零分,會有什麼玩家。外傳中仍然是相同的遊戲系統,減去了桐人這個開外掛的存在,原來GGO槍戰竟然可以咁好玩。

外傳的故事是什麼不太重要,最重要就是打兩場大逃殺團體賽。第一場團體賽還別開生面,時雨自己粉墨登場,在劇中充當大賽的贊助人。主角蓮是拿著P90輕機槍的殺人免,又名粉紅惡魔。蓮的角色設定很有趣,現實世界中是六呎高妹,遊戲中則變成可愛小不點。另外女漢子隊同樣玩反差萌,遊戲中的筋肉女巨人,在現實中是一群豆釘中學生。主線是蓮要打贏Pito去阻止她自殺,雖然故事只是配菜著墨不多,不外乎找個理由去開戰,但蓮和M等人的描寫恰到好處,明知是劇情道具,感情交待也不感到牽強。

說回話來這套作品的最大賣點就是槍戰,時雨活用遊戲規則的限制,每場都想到不同的奇招取勝。雖然主角或多或有點威能,如殺人免的身生速度,M的太空裝甲和不用自動瞄準,不可的榴彈拋物線攻擊等,但威力在遊戲合理笵圍以內,只是能力值比正常人較高,敵人也有相剋的手段,不像桐人那般開無敵外掛,完全破壞遊戲的平衝性。至於戰鬥場面如何精彩法,留候你們自己去看動畫,用文字說出來不夠畫面好看。

這是一套槍痴作者寫結槍痴讀者看的故事,喜歡射擊遊戲的朋友,必定會看得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