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動畫

翠星上的加爾岡緹亞

曾何時機械人是動畫的主流,但近幾年機械人動畫買少見少,改而流行一大堆輕小說改篇的動畫。想不到今年夏季番竟然一反常態,一口氣有三部機械人動畫放送,叫我等一眾蘿蔔迷萬分雀躍。打頭陣先有雷聲大雨點小,虎頭蛇尾劇情嚴重暴走的「革命機」,接下來有走戰隊路線的黑馬「銀行機攻」,最後就是這套科幻小品「翠星上的加爾岡緹亞」。

若果一心只想看機械人連場激戰的朋友,恐怕會對「翠星」感到失望。雖然第一集開場的人類艦隊大戰外星異形,足以比媲「英雄時代」般的史詩式氣勢,但機械人並不是「翠星」的故事重點,主角從冰冷的戰爭機器,找回人類感情的反思之旅,才是這套科幻動畫的主題。當然觀眾絕不用擔心Production I.G.的技術能力,不論是畫面構圖,動作分鏡,劇本形成,還是配樂,皆屬頂級水平。特別是結局那場一對一的機械人對戰,更是難得一見超乎水準的顛峰之作。只不過一下子從全人類總動員的宇宙大戰,跳到相對平靜和平的未來水世界,氣氛落差太大讓觀眾一時間適應不過來,然而這個落差正正本劇想要表達的主題之一。

從細微之處可以看到這套動畫的製作十分認真,其他動畫是不論是外國人還是外星人統統都說日語,這套動畫為加強刻畫主角孤身一人流落陌生星球的文化衝擊,當主角和地球人對話時改以不知什麼語言來配音,突顯出因語言不同引起的溝通困難。編劇更在對白設計上細心地經營舖排,帶出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的道理。初時主角要依靠電腦翻譯來與人對話,有些字電腦無法直接翻譯,因為他的語言根本沒有那個慨念,要其他人替他解釋那個字的意思。從主角用日語說出第一個單字「謝謝」,到後來能夠勉強生硬地與人交談,他不單只是學習一個新的語言,他更是在學習一個新的文化,不斷地吸收新文化的新想法,而自已的想法也跟著一點一滴地改變。

「翠星」的故事十分工整四平八穩,主角的成長和改變舖排得有條不絮。可惜全劇只有短短十三集,因編幅所限配角的著墨不多,劇情主要圍繞著主角發展。作為一個科幻故事,這劇的內容也很充實,探討何謂人類的主題,留給觀眾很多思考的空間。主角是銀河聯邦的士兵,從小被貫輸的思想,便只有與太空烏賊的作戰,戰鬥成為他人生的唯一意義。作戰撤退空間跳躍出了意外,讓他流落在六百光年外的地球。當時的地球已因全球暖化,海水上升淹沒全部陸地,留下來的人類在船團上生活,打魚在船上耕作自給自足為生,或在海底尋找舊世界的失落寶物。船團的生活美好和平,就算有海盜為患,也只是小規模的不流血衝突,與銀河聯邦的全民皆兵,隱約成為一幅互相對應的圖畫。主角在船團的生活中,感受到人類應有的感情,學懂戰鬥的意義是守護愛護的人。在主角與生病男孩對話之時,問他假如有一天人類戰勝了太空烏賊,試想像和平後的日常生活,他還未能明白其中的意義。到後來主角重遇上校,加入其鐵腕統治的船團,目睹上校船團像銀河聯邦般把船團中沒有用的人殺掉,他才忽然開竅反抗一直以來視之為理所當然,埋沒人性的冷血制度。

除了主角的思想有成長改變外,人工智能機械人錢伯同樣也有改變,也許它才是這劇的真正主角。它除了擔當主角和地球人的翻譯外,它的吐嘈更常常一的中矢,道出主角思想上與地球人的不同。人工智能有其機械死板的個性,搭上個不懂人情世故的主角,亦是本劇的眾多幽默笑點之一。最後一戰錢伯捨身成仁,彈出主角讓他活下去,或許錢伯已學懂人類的感情,從人工智能進化為人。在何謂人的爭論中,錢伯也有一番獨特見解。主角在舊世界海地基地中,得知太空烏賊前身原是人類的秘密,推翻太空海賊是人類敵人的信念,一時間陷入自我否定的精神危機。當地球步進冷河時期,變得不適合人類生活時,人類為如何延繼生存分成兩大陣營。其一主張對人類進行基因改造,讓人類的身體進化,不單能適應水世界,甚至能在宇宙中自由活動,而另一陣營認為讓人類變為太空烏賊是違反人類的本性,於是千年大戰從地球一路打到上太空。錢伯很簡單地判斷太空烏賊不是人類,牠們捨棄人類的知識和理性,退化為只順從生存本能的群體動物。人工智能機械人是人類智慧的產物,錢伯不能接受人類不需要電腦和機械人,其推論用它的自我存在來決定人類的定義。

看「翠星」實在沒有什麼可挑剔之處,若果夾硬要說一點批評的話,我認為劇情悄欠驚喜,可能同類題材的科幻故事看了很多,總覺得我早已估到劇情發展。不過說回話來如果劇情超展開,恐怕我會罵聲四起更加失望,兩者比較還是我寧願現在的劇情合情合理好些。跟據最新消息,「翠星」將會開拍第二季,我想觀眾最關心的是,錢伯會否以某種式形復活,它可是劇中最高人氣的角色啊。

戰勇

「戰勇」是每集五分鐘的超短動畫,前後兩期總共二十六話。每集頭尾總共只有五分鐘,七除八扣減去上集回顧,片尾曲,下集預告等,每集戲肉三分鐘也不到。這動畫主打新媒體路線,在日本最大視頻網站NICONICO,以網絡短片形式每星期定時發放。雖然動畫在電視台也有播放,但只是在深夜播放充時間,有點似是循環再用的味道。

劇中的主角勉強算是勇者和女魔王,不過他們出場的劇份不多,反而不知何時忽然爆出來一眾配角,才是負責搞笑工程的重要人物。那邊廂「魔王,勇者」同樣是勇者加上女魔王,不過人家是在正正經經說故事,輕鬆的笑位只是點綴。這邊廂的勇者和女魔王,主要功用是結伴旅行時不停遇到新同伴,可以讓笑料橫向發展不斷申延。劇中的笑料太過零碎且多元化,有些熟口熟面呈現疲狀,如喜歡被虐待的貓,蘿莿控老騎士,毫無存在感的主角等等,但有些則創意爆燈抵死過癮,如徵召勇者後裔百人前來應徵,對著熱血男的吐嘈,騎士盔甲變型電單車,可以脫下來的面部陰影等等。我很難在此作重點總結說一句好不好笑,觀眾要自已看才過知笑料對不對自已的口味。

「戰勇」是很另類的動畫,胡胡鬧鬧完全沒有劇情可言,只是接二連三地不停惡搞RPG的梗。如果以傳統半小時一集的方式播放,恐怕觀眾難以承受如此密集的笑料,而且原著的漫畫也沒有足夠長度去改篇。動畫的製作談不上精美,反正是以搞笑灰諧為主,人物造型線條簡單,背景功夫能省則省,路人更索性畫作一舊雲便算數。不過這套動畫不能以傳統的動畫標準去評價,打個比喻就像是四格漫畫與連戴漫畫的分別,作為網站吸引眼球增加人流的宣傳手段,這套動畫無疑十分成功,或許它正開創新的動畫潮流。

Psycho Pass 心靈判官

原創科幻動畫一向是小豬社(Production I.G.)的強項,2012年播出的「心靈判官」保持該社一貫水準。故事背景帶有Minority Report的影子,在不久的未來世界實現社會完全和平穩定,全賴能夠判定每個人犯罪傾向的女巫系統,預先把潛在罪犯關起來預防罪案發生。正如Minority Report的故事一樣,主線便是圍繞著這個女巫系統的局限與盲點去發展。然而兩者相似之處也僅止於此,畢竟「心靈判官」是另一個不同的故事。

主角朱常守是剛從大學畢業加入警察的新丁監視官,短頭髮加上傻大姐性格類型,很自然讓我聯想起「機動警察」的泉野明,令這個角色設定有一份久違了的親切感。故事初期是很大路的警匪片格局,主角與刑事課第一分隊眾人從新相識的菜鳥,完全磨合過渡到成為互相信賴的伙伴,並藉此逐一交待其他配角的戲份,同時利用調查案件時角色間的交談,向觀眾解說女巫系統和世界觀的資料。早段的劇情有點慢熱,在故事世界背景設定還末交代清楚時,劇中的科幻設定如,色相數值,變形警槍等,看起來很兒嬉失實不夠科幻。不過當後來劇情在逐漸明朗化後,前段一些看似不合理的設定也能自圓其說,甚至成為後半段劇情轉折的主要伏筆。說起來這樣故事的格局是科幻故事常用的公式,先建立起一個看似完美架構的理想世界,然後一下子從意料之外的角度把它把推倒,探討用科技手段去解決現實中的問題,往往會產生出更多新的問題,而這亦是科幻故事好看之處。

相對於初段以取巧方法避過女巫系統來犯案的獨立案件,中段本劇的反派槙島聖護正式登場後,故事格局趨向便從單純的犯罪轉型至革命。槙島本身的免罪體質讓女巫系統無法檢定他有絲毫犯罪傾向,而他的行動本質亦非一般的犯罪,其政治理念也某程度上的正當性。他打算摧毀由女巫系統主宰一切的世界,讓人類重新奪回自我主權和自由。首都圈的大暴動更是劇集中段的高潮,讓一直依賴女巫系統保護的群眾清醒過來,重新檢視建立在沙丘上的安定繁榮,劇中雖然在這方面的直接描述不多,但從角色的立場對立之間,很自然引導觀眾去思考以自由換取安定的取捨問題。

尾段揭開女巫系統的真相後,故事的中心主題再一次轉變,男女主角各自的獨立行動,正代表著對正義兩個不同的解讀。狡嚙慎也不惜任何手段,甚至警察也不做也要追殺槙島,其一是為了復仇但也是為了阻止他摧毀社會。朱常守雖然知道女巫系統的真相,但她堅守警察的使命和法律的精神,只可以隸捕犯人不能對他私自制裁。結局雖然解開了女巫系統真相,但世界一切依舊讓人有重的無力感。不過朱常守智取女巫系統與之討價還價,以活捉槙島來換留狡嚙活命,正標誌著人類自主與女巫系統對抗的開始。劇力而言尾段反比中段遜色,製作社應該在劇本上留有一手,相信會推出劇場版或ODA的真正結局。

整體而言,劇本完整,主要角色性格刻畫鮮明,能夠看到角色的成長,發人深省的命題,加上小豬社一流的畫功,這齣動畫是近年少見的佳作。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是世界觀設定的小瑕疵,女巫系統的弱點實在太過明顯,很難讓觀眾信服故事開頭時女巫系統運作良好。雖然主旨是以烏托邦式的未來世界,申引出來無法解決的問題,來對照現實世界中不同的選擇,但突破劇情的設計可以更加精明一點,讓觀眾更容易代入劇中角色的世界。

絕對可憐 The Unlimited 兵部京介

在動畫界上芸芸眾多反派人物中,能夠獨當一面出外傳坐正當主角,除了初代高達的馬沙外,我想來想去也想不出還有什麼人。今次兵部京介能夠獲得這項殊榮,可以說肯定了「絕對可憐」作者人物描寫的成功,創造出一個讓觀眾又愛又恨的角色,甚至蓋過正印主角的風頭。

這樣的一個反派角色,不能只甘於當壞人讓主角來收拾,雖然立場上與主角為敵,但他的行動具正當性的理由,能夠引起觀眾的諒解和同情。當然也要具備與主角一較高下的實力,不然被一早主角打敗了就沒有戲唱。兵部京介在「絕對可憐」中創立潘多拉組織,從人類手中解放被迫壓的超能力者,建立只屬於超能力者的世界,與主角們所屬主張超能力者與人類和平共存的巴比倫為敵。從本傳中的故事中,可以看到超能力者受到人類的不人道對待,從而理解京介踏上武力抗爭的原因。京介不願長大加蘿莿控的性格,為故事加添不少笑料,更是讓觀眾喜歡他的殺手鑭。

這篇外傳是動畫原創,發生在三小蘿莿讀初中的時期,故事與主線沒有明顯衝突,反正原著中京介有很多空白可以發揮。故事以聯合國派臥底入藩多拉,搶奪伊八號腦袋和十級超能力小蘿莿為主線,當中加插中兵部京介回憶篇,憶述二次大戰時超能力部隊的往事,與不二子的姐弟情,如何被上司出賣後改變思想,成立潘多拉去實踐女王降世的預言。因為觀眾已經熟悉人物的關係,故事可以集中深入描寫京介內心的世界。

故事新登場的角色臥底探員也算是半個主角,他是一個有超能力等於無的超能力者,因為他的超能力是讓其他超能力無效化。他經歷典型臥底在道義與任務之間的爭扎,潘多拉接納了他成為大家庭的一份子,同時聯合國也壞得太過露骨,最後他當然棄暗投明選擇加入主角的陣營。不過其實他轉軚的真正原因,可能只是與京介一樣是蘿莿控,又或者他們兩個人有基情,而這一切疑幻疑真的佈局,說穿了不過是公式的商業計算,務求宅男腐女粉絲一網打盡。

本傳故事的三小蘿莉,皆本,不二子等也有客串登場,在等候「絕對可憐」第二季播映之前,讓角色亮相保持作品人氣。不知道在外傳中加入的新角色,會否在第二季繼續登場。

JoJo 奇妙冒險 第一季(動畫版)

「JoJo 奇妙冒險」是經典長壽漫畫,開創了一系列鬥智式武打漫畫的先河,想不到漫畫出版至今事隔四分一個世紀才被動畫化。十多年前漫畫的第三部被拍成OVA,這次電視版從漫畫的最初開始重新製作,第一季包括了第一部和第二部的故事,叫我等老一輩漫畫迷興奮。不過我擔心新一代的動畫觀眾,能不能接受這套歷史文物級的作品,畢竟它沒有現代流行動畫的買座商業元素,只有熱血得跨張老土的劇情,認真到看起來有點滑稽的打鬥場面。

動畫版的改篇十分忠於原著,連漫畫中的名物,打架時發出的形聲字,人物耍帥的站姿,以及口水多過茶的戰鬥,統統都在畫面忠實地呈現出來。看漫畫時不覺得在打鬥中加插對白有什麼大問題,因為閱讀感覺不到說對白所佔去的時間,但在動畫中出拳中途加插對白,拖長幾秒讓節奏變得很古怪,出一拳要幾秒才打到埋身,難道是史上最龜速的打鬥乎。不過身為一個JoJo漫畫的忠實讀者,當然不會對此感到抱怨,還十分欣賞動畫改篇的細心,這些古怪老土的東西,可是JoJo的一貫風格,缺少了就不再是JoJo了。

老實說JoJo頭兩部的故事,完全與時代脫節,減去變化多端的精彩打鬥場面後,便只剩下遇強越強的單簿熱血劇情。特別是第一部前半段非常沉悶,在老JoJo還未學識波紋氣功之前,若果不是持著經典漫畫的名號,恐怕早已趕客趕走絕大部份觀眾。第一部後半段比較好些,不過老JoJo學波紋氣功過程很夾硬,而奸角Dio則是當今少見奸到出汁的樣板奸人。第二部主角改為老JoJo的孫子,他吊兒郎當的搞笑性格讓故事比第一部輕鬆好看。先打柱中男,練功復仇,再逐一拾級而上,打三個究極生物體,完全乎合少年漫畫的王道發展。每場打鬥都別開生面,總之緊張刺激好看,而每場的大逆轉也設計巧妙,不過別深究是否合理,讓作者自圓其說好了。不過我覺得作者創作時,完全沒有什麼舖排,想到什麼便畫什麼,後面的劇情由他超展開算了,反正讀者也不記得上一部的故事。有什麼理由從石鬼面生出來吸血鬼Dio,在第三部時能力可以強過第二部的究極生物體,需知在設定中石鬼面只是用來把人類變作究極生物體的食物。

結尾預告了會開拍一下季,那將會是第三部的空條承太郎篇,替身能力取代波紋氣功,戰鬥的花樣更多更好看。第三部向來被讀者譽為JoJo最顛峰之作,第三部的動畫化讓人十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