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動畫

Space Battleship Yamato

Space Battleship Yamato

Muv-Luv Alternative Total Eclipse

近年真實系機械人動畫賣少見少,這套Muv-Luv Alternative Total Eclipse當然不可以錯過。Muv-Luv是長壽機械人戰鬥遊戲系列,這次改篇為動畫只是其中一集遊戲的外傳小說。Muv-Luv的世界觀十分宏大複雜,發生在外星巨型甲蟲侵略地球的平行世界,但依舊沿用現實世界的各國政治和軍事形勢。故事中漫長的戰爭已持續三十年,從最初人類節節敗退讓歐亞大陸淪陷,只剩下小數易守難攻的地帶和外圍島嶼苦苦支持,到現代科技發展令戰況打成均勢。但在美洲,澳洲和非洲大後方的各國政府心懷鬼胎,而被迫遷離家園的歐亞難民又蠢蠢欲動,足以影響人類存亡的大危機一觸即發。

動畫開場用來交待故事背景的頭兩集,一下子便讓觀眾熱血沸驣起來,其血腥程度和場面的震撼性,足以比媲Saving Private Ryan的開場。外星甲蟲渡海入侵日本,成千上萬的蟲子不停衝來,吃掉路過的所有東西,巨型甲蟲吃機械人吃建築物,小型甲蟲把機師拖出來吃。日本幾經艱辛才擊退蟲子,但京都已被蟲子夷為平地,整隊機械人只有女主角唯依一人活下來,大慨創下了動畫史上派便當最快最多的記錄。幸好在第三集故事正式開始後,轉回輕鬆陽光勵志的風格。如果全套也像頭兩集般黑暗,恐怕大部份觀眾都會吃不消。

主線故事發生在三年之後,唯依調任聯合國阿拉斯加基地,負責美日共同開發新一代戰術機的計畫。男主角勇哉是美日混血兒王牌機師,擔當試作機的試飛員,而試飛小隊其他成員,則是來自歐亞淪陷國的機師。勇哉成長的故事很王道,從不甘心被外調當試飛員,到如何解開心結,融入試飛小隊中,與其他隊員成為生死之交,在戰場上找到戰鬥的意義。唯依則因為遇上了勇哉,撫平過去戰爭帶來的心理創傷。近年日本動畫萌風當道,為照顧市場需要,連真實系也不能幸免。劇中的機師不成比例地美女佔大多數,而男主角則大開後宮,淪為日本,蘇聯和中國的美女機師的愛情獵物。在人類面臨存亡危機之際,劇情也要抽空安排一行人到海灘小島拍軍方宣傳,野外求生練習期間到溫泉休息,不能錯失提供服務鏡頭的機會。不過那些輕鬆劇情並不影響主線發展,交代比較嚴肅的人性,軍事和政治的主題,反而能夠在每段緊湊的主線章節之間調劑一下,讓觀眾更加喜愛劇中的角色。

外星甲蟲類似生物本能的物量攻擊雖然恐怖,但真正恐怖的敵人卻是在背後插一刀的人類。衛士們在前線與外星甲蟲作戰保衡地球,在躲後面的敵人卻為了一已利益,為求達到目標不惜引狼入室,借用外星甲蟲的力量去攻擊人類。故事中段的重頭戲,是試飛小隊前往西佰利亞前線作實戰測試。日本軍的新武器光線炮,卻引起蘇聯軍方的垂涎,為搶奪光線炮的軍事機密,寧可招引甲蟲侵襲基地,讓自已的士兵白白送死。後半部劇情的重點更是人類之間的衝突,各國開發的戰術機之間的明爭暗鬥,背後爭奪戰後世界的主導權。還有歐亞難民不滿後方發達國的安逸,與前線相比彷彿是天堂和地獄的兩個世界,故事最後高潮是難民叛軍佔領阿拉斯加基地,破壞開發中的戰術機,屠殺基地的工作人員,並放出美國研究設施中的甲蟲,作為叛軍推翻後方政權革命的開端。

故事中的機械人被稱為戰術機,采用富有現實感的軍事設定,讓真實系的真實更多添一層意義。劇中各國戰術機的形號,借用現實世界中戰鬥機的形號,而不同國家戰術機的特性,也與該國在現實中武器設計的理念互相吻合。例如蘇聯的戰術機強調大馬力和高機動性,美國的F-22戰術機以隱形和精密的電子戰取勝。故事的主角機,日本的不知火貳型,則以精巧靈活但難以駕馭見稱,對駕駛員水準的要求很高,但頂級的駕駛員可以發揮出超出極限的性能。故事中其中一段十分受機械人迷喜愛的劇情,便是講述在駕駛員與戰術機的交流中,帶出一份禪與道的感覺。勇哉一向習慣美國武器,最初對日本的設計理念看不順眼,但經歷幾場硬仗之後,漸漸理解日本設計的獨特性,學懂以日本心去駕馭日本的戰術機,讓戰術機從單純的一件武器,昇華到機人合一的境界。

Total Eclipse的故事雖然暫時完結,但只是Muv-Luv世界的一個小插曲。要精通Muv-Luv世界的歷史,恐怕得花不少時間上網看資料補完。為照顧對遊戲認識不深的觀眾,動畫中特別加插兩集介紹篇,讓劇中的聲優親自出鏡,為觀眾簡單介紹劇中的世界觀,外星甲蟲BETA和戰術機的資料。不過其實Total Eclipse的故事獨立來看也很完整,不失為一套出色的機械人動畫。只是它要進入機械人動畫的殿堂還差一小步,便是製作成本的先天缺陷。機械人戰鬥場面完全沒有問題,但交待日常劇情的鏡頭,則製作水準十分不隱定。特別是大戰之前的集數,走樣問題十分嚴重,大慨製作成本要省著用,機械人出場時燒銀紙作畫,其他地方就只好將貨就價了。

很期待Muv-Luv系列的其他作品改篇推出動畫,不過在沒有新消息之前,只好讀讀Muv-Luv的外傳小說,遊戲攻略中的故事大鋼,望梅止渴了。

惡魔奶爸 Beelzebub

又一套流行漫畫改篇的動畫,原著2009年開始在少年JUMP開始連載,三年不到便能夠推出動畫版,可見原著漫畫人氣高企。主線基本上可以不用理會,每集都是無無聊聊打打笑笑,不過作者的惡搞笑料的確很花心思,什麼動漫也可以拿來玩一番。

故事是地上最強的不良少年,遇到從魔界來要毀滅世界的魔嬰,被他黏著當了奶爸,從此捲入人魔二界的騷動。初段先來過關斬將遇強越強,不打不相識的老套招數,交待其他主要角色的出場。到了主要角色全部登場後,便開始非常爆笑的日常故事。隔一段便來個新危機,加添新角色進入日常劇情,週而復始。角色設計很平面很模組,大部份角色都是熱血白痴,剩下比較正常的腦袋也少了一條筋,所以碰在一起時產生莫大的喜劇感。

動畫六十集拍攝了漫畫十三卷的故事,由於已經追上漫畫的連載進度,看來續集或結局都暫時遙遙無期。我最憎斷尾的故事,斷尾比爛尾更差,至少爛尾或原創結局,好歹也叫做給觀眾一個交待。雖然這套作品屬於以角色笑料和惡搞為主,接近長玩長有死拖不會完結的類型。但故事也算作舖排了一個終點,到底魔嬰會不會毀滅世界,主角最後又情歸何處呢?

戰鬥妖精雪風 – 神林長平

很多年前看「戰鬥妖精雪風」的動畫,記得除了很精彩的空戰場面外,內容完全看不明白。我以為當年自已程度底,現在看完小說版後,把動畫翻出來重看一遍,依然完全不知道動畫的故事想說什麼。只是依俙認得一些小說的片段,被剪輯得七零八落再胡亂拼湊在一起,我可以肯定不是我程度的問題,而是編劇眼高手低的問題。不過也難怪編劇會失手,其實原著小說主要劇情都是文戲,空戰只是背景的科幻設定,要把原著小說二本書的內容,壓縮在二個多小時的動畫內,還要把不少篇幅留給作為動畫賣點的空戰,餘下的實在不夠時間把故事說得明白。

「戰鬥妖精雪風」是日本作家神林長平的科幻小說,榮獲1984年日本星雲獎,時隔十五年後才於1999年出版續集「Good Luck戰鬥妖精雪風」。故事是很典型的科幻的背景,在南極上空出現次元通道,通往不知明的星球菲莉雅,不明的外星體迦姆從通道出來襲擊地球。戰爭已經持繼打了三十年,地球在通道的另一端設立據點基地,成立菲莉雅空軍防止迦姆入侵地球。

這部小說奪取科幻小說大獎,絕對是實至名歸。故事透過主角特殊戰隊駕駛員深井零和他的戰機雪風,探討一系列很硬科幻的命題,如人工智能的自我意識,人與機械的關係,看不見的代理戰爭,戰場上人存在的意義等等。故事有趣的地方,在於作者著重每一個細節,從不同微觀和宏觀的角度,不停發問科幻小說的如果問題。

先說微觀的命題,雪風是偵術偵察機,它的任務把部隊的作戰記錄不惜任何代價帶返基地,對友軍也只能見死不救。面對底蘊不明的敵人,帶作戰資料回去分析研究,當然比一場半場的作戰勝利重要。故事中的戰機和電腦擁有人工智能,因為處理龐大的數據,漸漸萌生出疑似自我意識,徘徊在精密的人工智能的界線邊沿。故事其中一條重要主線,便是雪風和駕駛員的感情和互相信賴,從而進化為二為一的共同生命體。軍方打算引進無人戰機取代駕駛員,故事雪風與零的這對組合遇到的事情,說明人類駕駛員的重要性,有些突發情況必須依靠人類作出判斷。後期發展為雪風當操控無人機的母機,這樣組合結集無人機不用顧及駕駛員身體能承受的力度,能大幅提升空中機動力,與駕駛員的人類判斷這兩大優點。

宏觀的命題比微觀的命題更加壯闊,菲莉雅空軍在民眾看不見的地方打仗保衛地球,但民眾慢慢忘記了迦姆入侵的慘痛,甚至質疑為什麼要花費巨額軍費,去支持看不見的軍隊打看不見的敵人。地球各國政府對菲莉雅空軍又愛又恨,一方面依賴要這個傭兵和流放罪犯的集團去對抗迦姆,另一方面卻忌諱他們的力量。菲莉雅空軍高層也各懷鬼胎,有在巨額軍事物資從中獲利,有想著退休後如何利用建立的關係從政,最激進的便是想私通迦姆,借用迦姆的力量統治地球。書中有不乏這些政治的側面描寫,為書中世界賦上真實的色彩。

小說的最核心命題迦姆到底是什麼,它們行動的理由是什麼,作者花了兩本小說還未說清楚。人類和迦姆作戰了三十年,但從來沒有遇過迦姆的本體,只是和迦姆派出的戰機作戰。小說借眾多角色的腦袋去思考這個問題,推論出一個驚人的結論。迦姆的本體是機械生命,它一直以來只視來自地球的戰機和電腦群為敵人,根本無視人類這有機生物的存在,亦不明白這些軟弱個體的作用。戰爭主角的角色一下倒轉了,一直以為是人類對外星入侵者的正邪大戰,原來卻是機械與機械之間的戰鬥,令書中人物質疑人在這場戰爭中的意義。第二部小說更深入這個主題,迦姆不明白人類的存在,為求了解人類,它了製造複製人混入菲莉雅空軍當中。戰爭演變成人類和人類製造的機械,對抗機械和機械製造的人類。

動畫版的爛尾結局是原創,人類從菲莉雅星球撒退,並把空間通道破壞,切斷迦姆入侵地球的途徑,可以當黑歷史掃進垃圾筒。至於兩本小說都是開放式結局,第一本小說以雪風把自已下載到新機體復活結束,而第二本小說則是迦姆發動總攻擊,雪風從基地出發作最後一幕。第一本小說完結時作者沒有計劃寫續集,第二本小說出版至今也快將十五年了,不知道有沒有機會看到第三部小說呢。

Eureka Seven AO 交響詩篇

我不太喜歡看時間旅行的故事,並不是題材本身的問題,而是大部份涉及時間旅行的故事,也寫得不知所謂。單方向的時間旅行還好一點,但在時間線上不停前後跳躍,會讓人看得頭昏腦漲。時間旅行加上平衡世界,可以完全把故事的連貫性拋諸腦後,編劇喜歡怎樣說便怎樣說好了,反正任他講毫無道理可言。

零五年的Eureka Seven憑機械人天空滑浪,加上科幻史詩的劇情,在動畫殿堂中穩佔一席位。今年不知算是前傳還是後傳的Eureka Seven AO,則除了機械人天空滑浪依然可觀外,故事雷聲大雨點小最後爛尾收場。前作發在在幾萬年後的未來世界,不知怎樣Eureka回到處身平衡世界的現代,誕下了今集的主角青和留下機械人。時間上這部應該是前傳,但因果關係上則是後傳,搞到頭都大。

初段是很王道的科幻故事,珊瑚岩為人類提供光粒子能源,但會引來神秘機械獸攻擊,如果不能成功阻止便會引起大爆炸。主角為保護家鄉小島,坐上只有他才能開動的機機人打倒機械獸,然後加入保護地球的組織藍紋世代,與另外兩位駕機械人的少女,組成花衣魔笛手小隊打機械獸。一切機械人動畫的流行元素也有,大組織背後的秘密,輕鬆的日常生活,弱氣男組後官團,老練仁慈的船長,亦忠亦奸的特務三人組,連最終的壞人也一早出場。如果故事可以如常地展開,倒也不失為一出色動畫。機械獸由奸變忠作為大橋不俗,吐魯絲的身世也尚算合理,但他說要回覆有原子能的現實世觀觀卻是一大敗筆,打破了作品與觀眾之間的第四面牆。而然故事到了中段走火入魔,時空炮的點子玩一次還可以,一連玩三次把世界轉來轉去太過火,最後一炮把吐魯絲打成機械人的人工智能,讓人不禁粗口罵聲四起。人與珊瑚共存是上集的主題,今集一是承接這個中心思想,一是完全把它推翻,可惜夾硬要大團圓結局,令主題半調子的不上不落。

導演的野心太大,把太多題材放入故事中,結果出來的結果是一件四不像。其實他不要這麼貪心,只保留一主一副兩個題材,或許這集未能超越前作,但也是見得人絕不會失禮。讓果我是編劇的話,我會保留機械獸原來地球抗體與找出與珊瑚共存的方法為主線,然後毫不留情把吐魯絲完全刪掉,讓蘭頓取代吐魯絲之位,早點出場與美日兩國軍隊交戰。時間旅行為副線,讓上集與今集完成一個圓圈,多重平衡世界就可免則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