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喜劇

公主復仇記

Beyond our Ken 每次寫彭浩翔的影評之前﹐總要像申報利益似的說明我是他的忠實擁躉。自他寫小說全職殺手開始﹐到他第一套執導的電影買兇拍人﹐我已經十分留意這個創意無限的肥仔。公主復仇記其實已經是他前兩套的作品﹐我下載了放在電腦差不多有成年﹐ 扒頭看了他的AV也沒有拿來看﹐直到他最新一套依莎貝拉上映﹐我才想起了還有他這套舊作未看﹐於是在十幾套排隊等看的電影中揀了出來放。

這套電影和他其他三套的風格有點不同﹐沒有以住那種黑色荒謬瘋狂搞笑﹐換上了比較含蓄的表達方法﹐但還是同樣帶著一層黑色的滑稽感。可能這是一套女性電影﹐觀眾層面的喜好不同﹐但始終還有保留他的個人風格。故事是講述阿嬌是吳彥祖的前女友﹐求現任女友陶紅幫手偷入他家中。取回給賤人放上網的祼照。兩個女人喜歡同一個男人﹐卻又可以成為好朋友﹐一起找負心漢算舊賬。全片大部時間平鋪直述﹐說兩個女人雞手鴨腳去偷鎖匙﹐偷到後再想計仔入屋清洗電腦中祼照。這齣電影的故事雖然很簡單﹐但在細節上十分用心編排﹐往往在讓人意想不到處流露出驚喜。兩個女人在劇中很多時候交心講男人經﹐互數舊男友數吳彥祖的各種不是﹐是對普天下殘男字字珠璣的諷刺﹐十分到肉抵死﹐讓人睇到會心微笑。最精彩是結局的絕招扭計﹐最後十分鐘把先前六十分鐘經營的印象完全扭轉﹐而最後五分鐘再來個計中計反轉再反轉﹐把影片中所有不起眼的伏線連結起來。到底誰才是受害者﹐那個才主導這個愛情遊戲的策劃人﹐變得撲朔迷離。結尾這一套就很有荷里活經典電影非常嫌疑犯的影子。

彭浩翔在這套電影中大玩鏡頭﹐很有藝術電影的味道。阿嬌跑步那一段﹐是向疾走羅拉致敬。兩個女人坐綿羊仔遊香港﹐我也不記是抄那套電影﹐不過很有印象是經典鏡頭。不過他玩藝術玩恰到好捕處捉到準繩﹐沒有玩得過火而變成了悶藝片。有幾組同一情景不同場面的重覆鏡頭﹐如坐電車﹐看海﹐跑步﹐騎綿羊仔﹐配以絕妙的背景樂曲﹐營造出超脫現實疑幻疑真的感覺。對比起其他電影官感刺激爆棚﹐這套電影是一股清流﹐讓觀眾在忙碌接收資訊中突然間靜下來﹐給腦袋慢走休息幾分鐘﹐再向前迎接下一個劇情轉接點。

我喜歡看的電影人不多﹐彭浩翔是少數的例外﹐我喜歡不是沒有原因的。他的戲真的拍得很出色﹐做到了雅俗共賞﹐在保持商業水準之餘﹐還可以抽空在電影中加插一層深意。

窈窕熟女

Women on the Run 窈窕熟女是套非一般的無線劇集﹐首先不是每天也播映﹐而是每個星期播一集。擔大旗當主角也不是當家花旦小生﹐而是四個坐三望四一向當大配角的女星。她們是苑瓊丹子﹐伍詠薇﹐韓君婷和騰麗明﹐男星方便飾演私家偵探的阿叻﹐和當助手的阮兆祥﹐全部皆是好戲兼能搞笑之人﹐一看演員陣容已十分吸引。最初我以為這套戲會是香港版本的色慾都市﹐不過原來是借個殼來玩野﹐實質是騎呢的爆笑喜劇。四個情同姊妹的單身女人﹐有年紀不少差不多過期﹐恨嫁唯由出盡法寶去追男人﹐偏偏全香港的好男人好像死清光﹐每次主動都是揀了些次貨回來。她們四個外表好像好豪放﹐內裏其實保守過古老石山﹐要媾仔又怕蝕底﹐自然鬧出笑話一大堆。

上半部其實是近年無線少見的佳作﹐每一集也是圍繞同一個主題﹐就是四大美人想去釣男人﹐唔知點解總是有命案發生﹐阿叻就出手解決問題。過程總是吵吵鬧鬧地鬥嘴﹐諷刺一下某類型香港女人的普遍問題。以為自己有靚又叻﹐應該會有好多男人鐘意﹐男人質素低的又看不上眼﹐遇到男人質素質高的又不自己照鏡﹐怎麼會有因人鐘意個自以為是的女人。偏偏就是阿叻這種不賣賬﹐處處和她們頂撞但其實也是好心才讓她們愛上。除了幾個主角外﹐大小配角的演技亦很精彩。人頭豬阮兆祥可憐但好笑﹐是個給全世界人欺負的超級小男人。老戲骨盧海鵬當腳底按摸師傅﹐有意無意一句半句暗寸四大美人到肉抵死﹐不過可惜拍拍下跳槽過亞視﹐結果排排坐按腳作賽後檢討的戲份大減。出場一集就死的角色也很有趣﹐最經典就是那個著T-back的基佬師傅﹐人頭豬跟他去學打大聖金鋼拳﹐還以為著T-back是獨門秘笈可以幫助練紮馬踢腿。

下半部的劇情急轉直下﹐阿叻飾演的畢奇理玩失蹤﹐換上來的是黃淑儀﹐當全美樓大業主和四大美人玩鬥法。戲情變得很婆媽小家子氣﹐還要常常同一橋一連玩四次﹐悶到我也差不多想中途放棄看不下去。阿叻休息了幾集再出場﹐變身當了老太婆的兒子﹐性格和以前差得太遠﹐是個說話悶到讓人睡覺的書呆子﹐發揮不出阿叻鬼馬搞笑本色。結果我拖了個幾月也沒有再看的意慾﹐到了執屋才拿來當背景一邊聽一邊執﹐勉強地看完這齣戲。結局究竟阿叻揀了那一個也沒有交代清楚﹐四大美人也著住婚紗輪流出現在他身邊﹐不過這種以搞笑為目的的故事﹐也不要期侍會有實質的劇情安排。

如果這套劇集在第十三集完結﹐我會把它列為和棟篤神探一樣的好戲。可惜後半部實在太過強差人意﹐畫蛇添足狗尾繼貂﹐平白地糟踢這齣好戲。同類型的劇種在無線不常見﹐無線其實應該多點開拍這些重創意好玩的劇集﹐戲路多元化可以擴大觀眾層面﹐好過一成不變地拍來拍去也是師奶戲。

Meet the Fockers

Meet the Fockers 上一隻Meet the Parents中﹐男護士初遇退体CIA情報員的呷醋外父﹐成功的贏得外父的信任和接受﹐亦贏得非常賣座的電影票房成績。今次不但由上一集的原班人馬演出﹐除了Ben Stiller和Robert de Niro外還請來Dustin Hoffman以及Barbra Streisand飾演男主角的父母。兩大影帝聚首一堂﹐加上老牌明星天后﹐在演技鬥法上擦出不少火花。

這一集講述男護士和漂亮女主角要結婚﹐雙方家長初次見面聚頭﹐兩個家庭的價值人生觀是折然不同﹐ 一個家庭的思想苟僅十分保守傳統﹐凡事很男性化的競爭第一為主﹐另一個的思想則是自由開放﹐強調自然流露感情多於要注重贏輸。上集中那專橫外父終於遇到對頭人了﹐今次出門來到男主角家中﹐結果和男主角的父親成為一對鬥氣歡喜冤家。兩個不同文化的中年阿伯走在一起﹐自然引出笑話連篇。

今集繼續保持上一集的水準﹐笑料大多充滿溫情﹐令人認同地發出回心微笑。故事和上集一樣也是發生在一個週未時間﹐在兩個小時的電影中沒有明顯的主線﹐而是很多不同的日常瑣碎事件連在一起。當中有很多有趣好玩的場面﹐有上集學懂了沖廁所的貓和男家的狗大戰﹐男主角再遇舊情人而引起的私生子疑雲﹐今次測謊機變本加厲變成了注射自白劑﹐還有老人家的性生活學習班等等。而在其中最特出笑料的可以說是呷醋外父教外孫﹐小朋友不單表情鬼怪還懂用手語引人發笑﹐而如何教小朋友則帶出兩種不同人生哲學的衝突觀點。這一齣電影是家庭喜劇﹐故明思義故事最後是大團圓結局﹐男女主角提早結婚﹐呷醋外父學懂了如何放鬆自己﹐還學識了向身邊的人流露感情。而觀眾看見外父受到應得的教訓更是大快人心。

這齣戲的成功的地方除了笑話娛樂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故事的內容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雖然現實中沒有像劇中那兩位外父那樣極端﹐但相信不少人認識類似大男人性格的人﹐亦認識性格上比較女性化的人﹐不難從劇情中看出自己日常生活的影子。以男女兩性之間在思想處事上不同作為橋段的電影不少﹐但這一套電影把層次提升上另一個層次﹐藉著鮮明地描寫兩個老人家的性格﹐特顯出剛陽和陰柔兩套人生觀﹐在衝突中如何能結合﹐經過諒解後去互補不足。這一齣電影是今個聖誕的驚喜之作﹐打破了續集必然不好看的定律﹐自然也順利地成為今個假期的票房冠軍﹐是一齣不可以錯過的好戲。

功夫

Kung Fu 周星馳用了三年時間去拍的功夫卒之在零四年底上映了﹐單單憑著他的招牌﹐這齣戲在票房上成功是必然的事。以他的名氣和對電影的熱誠﹐報章的影評幾乎是一面倒對它有讚冇彈。但我看完後雖不至於要高喊回水﹐但它的水準比我預期中差了很多﹐基本上只可以用失望來形容。

故事鬆散沒有組織可尋﹐只是打完一場又一場毫無意義的動作場面﹐動作設計上用了大量慢動作﹐兒兒嬉嬉的其實打得和Twins相差無幾。女主角黃聖依更只是一個大花瓶﹐比起在豬籠城寨等人還少出場時間﹐她和周星馳那段愛情故事不如刪了算數﹐至少不會和其他的場面顯得格格不入。笑位有很多是抄自其他電影﹐而且抄得太明顯太造作﹐尤其是抄Matrix那幾段。其他抄鐵金鋼大戰金手指﹐閃靈﹐沉默的羔羊﹐阿甘正傳的﹐則顯得生硬和半桶水﹐沒能夠把場景片段溶入情節之中﹐而抄他自己舊作的片段﹐如露股溝﹐飛爆衣服﹐打人個頭等等﹐更是給人他已經江郎材盡的感覺。半廣東話半國語的對白設計很不淪不類﹐若全用廣東話會比較傳神﹐最初聽到只有國語時還害我以為下載錯了版本。

比較為有創意的搞笑場面不是沒有﹐開場那段斧頭幫跳舞﹐城寨中周星馳找人戰挑﹐和包租婆賽跑望刀做倒後鏡﹐包租公包租婆原來是神鵰俠侶﹐用大喇叭獅吼功打火雲邪神﹐以及最後那一場連環的踩腳指﹐倒也設計得精彩有趣。不過這些片段也不足以彌保在先前所說的缺陷。

周星馳最好笑的作品的唐伯虎點秋香﹐最好看最有戲味的是食神﹐但自從他轉變了戲路﹐由單純的演員搖身一變為導演編劇﹐把搞笑的重點由絕頂抵死的對白﹐轉移至跨的張動作輔以特技後﹐不論是少林足球或是功夫﹐也久缺了他那份獨一無異的吸引力。雖然笑位仍然很好笑﹐但就淪為和一般其他的搞笑作品沒有兩樣﹐某些情景的設計﹐更是常見於在荷里活低級電影﹐又或是日本動畫之中﹐看起來總是有些熟口熟面的感覺。希望在他的下一齣電影中﹐周星馳不要只顧著香港以外的市場﹐重拾他最高峰時代的香港地道神髓。

AV

AV 彭浩翔是近年我最欣賞的新晉導演﹐這齣AV是他的第四部拍攝的電影。他甚有鬼才﹐編而優則導﹐電影介乎藝術和商業之間﹐住住充滿黑色幽默。他是寫短篇小說出身的﹐初期風格有默像村上春樹﹐拿過作家新人獎。不過亦有人批評他的文筆懶散﹐固作高深地堆切虛無飄渺的內容。之後他閉關數年﹐寫出他第一本亦是唯一的長篇小說﹐全職殺手。這書一洗他以住的寫作風格﹐有關殺手行業和軍火的資料搜集十分詳盡﹐故事情節亦舖排得緊張刺激引人入勝﹐是香港少數肯認真寫作的作家。可惜後來劉德華買下版權開拍電影版﹐雖然有港日兩地的明星坐鎮﹐但是劇本實在為遷就明星而改寫得太過離譜﹐變成全完失去原著精髓的爛片。

其後他膽粗粗的賞試當導演﹐開拍第一部電影買兇拍人。沒有起用大明星﹐只有葛文輝和張達明﹐所以票房成績只是一般。但他卻在電影圈中贏得了口啤﹐自成一格開出一條戲路。別人想學也學不來﹐因為他每套戲也是自己有份編劇。第二套電影是大丈夫﹐因為上次的成績不俗﹐所以有老闆投資開戲﹐他請幾位有名氣有號召力的演員。第三套公主復仇記我還沒有看﹐不作評論。到了這一套AV﹐他的風格變得更加荒唐怪誕﹐拍一套有關拍AV的電影﹐還專請從日本請來真正的AV女優擔任女主角。

這齣戲由新人主演﹐有三位偶像歌手﹐Shine﹐周俊偉﹐以及肥仔曾國祥﹐還有很多老一輩的演技派客串演出。不要給片名誤導﹐雖然這齣是三級電影﹐但內容絕對樂而不淫﹐祼露鏡頭純萃是劇情需要。故事是講述四個大學生﹐終日無所事事去媾女玩樂。有一天他們忽然醒覺﹐決定要幹件轟轟烈烈的大事﹐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他們平日睇日本四仔AV﹐發夢也想著當AV的男主角﹐於是他們決定請個AV女優來港﹐一嘗和偶像打真軍的心願。其間的過程當然是超級攪笑﹐由去政府申請青年創業貨款開始﹐到成立假公司去接洽AV經理人﹐想出真人秀絕橋去向同學籌錢集資﹐到租借場地偷入學校片廠拍攝﹐到四個傻仔最後上場的心理關口﹐最後事成走鬼後的戲假情真尾聲﹐無一不是令人捧腹大笑。抵死的對白和場面設計﹐更是讓人拍案叫絕。

彭浩翔十分懂得運用幽默的元素﹐笑位收藏在觀眾意想不到的地方。在劇中我最欣賞的部份﹐就是四個死黨中最有腦那個的幾番說話﹐很難想像有人可以把七十年代學生保釣運動﹐以及美國黑人爭取種族平等﹐和拍攝色情電影以追求夢想扯上關係。當很嚴肅地講不正經的事時﹐別出心裁的錯配感帶出很重喜戲節奏﹐當主角在批評讀書無用之際﹐不期然又用學校教的商科知識﹐把拍AV的經歷類比為公司上市集資。另外用沙糖扮食白粉那一場戲﹐也可以算是搞笑的經典。最後打電話向教授通風報訊要走鬼一段﹐正好和大丈夫中那段打電話互相呼應﹐不過今次的角色反轉過來。劇中其他的笑料多不勝數﹐九十分鐘沒有冷場﹐不能一一盡錄。

然而這齣電影最吸引人之處﹐不是流於表面上的全完違反常理的笑料﹐而在笑聲的背後更深一層的意義。這齣戲的主題其實是探討社會各種現像﹐什麼是真﹐什麼是假﹐還是真與假不重要﹐重要是如去何迎合社會的要求呢。四個主角騙政府借貨﹐騙AV女優和經理人來港拍戲﹐騙同學集資睇秀﹐騙導演朋友拍假戲真上床﹐最後還起尾注向教授報寸﹐要全體一起幫他們守秘密。經理人知道真相﹐不點破但錢照收﹐攤牌時還明言他們不是第一個﹐亦不是最後一個這樣做。女優也知道不是在拍劇﹐自己只不過是做妓女﹐還要欺騙四個傻仔的感情。肥仔要欺騙女朋友扮他自己是乖仔﹐他的女朋友卻比他壞上好幾倍﹐和其他男仔大肚生仔要分手。若細心留意劇中謊言和事實矛盾的兩面﹐不難在與現實抽離的跨張情節中﹐發現我們生活習以為常的現實的微細倒影。這齣戲是今年不可錯過的港產片﹐只要拋開帶著有色眼鏡的成見﹐才夠能欣賞這齣電影的心思以及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