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看完「一路向西」的小說後,我一直很期待「一路向西」的電影版,究竟如何把書中出位的內容搬上大銀幕。「一路向西」從高登論壇的甜故開始,到出書拍電影,是香港網絡史上的一個奇蹟。這部電影是三級片,不是彭浩翔那種偽三級粗口片,是貨真價實的色情電影。電影內有大量祼露和性愛場面,不過如果只為而這些入場的觀眾會很失望,不如去看直接四仔算數。這部電影是港產片很少見性喜劇,三級鏡頭全是因為劇情需要,故事是講述一個純良的香港仔,在港女迫壓下出走墮落,北上尋歡得到解脫。
電影的骨幹是書中兩篇中篇故事「關於去蒲,其實我想說的是」和「東莞的森林」,把書中的短篇和散文打散加插入故事中點綴,再加一些原創戲情串連起主角的叫雞三部曲。兩個長篇大約合共佔三分一的時間,原著很依賴運用純文學手法去營造意境的落差,在電影中變成了大量主角獨白,有點悶藝。我反而十分喜歡原創和過場部份,那些才是電影的精華笑料所在。少年時代的主角在家中看AV打飛機,幻想AV女優從電視中爬出來,怎料阿媽同麻雀腳忽然回家打牌,點收科?主角原本打算在高中露營時與夢中情人發生關係,怎料飲醉酒失身給豬排女,橋段很老套但好笑。主角三人與兩個澤經理在雞場揀女那一段,和班雞蟲的早餐賽後報告非常精彩扺死。最後片尾惡搞朱自清的「背影」,表達另類的父子情搞笑之餘,亦不失朱自清原著的感人。
色情片的女主角要故然要露點,不過負責脫衣不是香港女星,日本,大陸和台灣的女星也有脫,香港那兩位則只是借位拍做床戲。男主角張建聲表現不過不失,不過一定要看製作花絮,看見他下體貼著個打波的護陰,光著股屁在片場走來走去很好笑,再看見他貼著個護陰拍床戲的苦況,大慨再沒有人幻想當三級片男星。主角沒有什麼特別,反而配角很搶鏡。導演胡耀輝親自落場演占士,帶壞主角的資深雞蟲,他咸濕得完全很入型入格。另外王靜的角色很cool很chok,不愛說話但一說必中要害,對照主角怕醜仔的性格,產生喜戲感的花學作用。少年版的王靜,人細鬼大更是一絕,可以開拍外傳讓王靜當主角。
前年蕭定一開拍「3D肉蒲團」打開三級片的新戲路,去年他投資拍「一路向西」再下一城,票房口啤雙贏。兩套三級片同樣有女性觀眾連群結隊,一起抱著獵奇心態入場欣賞。不知他今年又有什麼新搞作,打盡男女觀眾層面的三級片。

從前說是彭浩翔,會說他是拍笑片的導演。現在的彭浩翔,則變成專拍三級片的導演。他對上幾套電影,為保持原汁原味的正宗香港粗口文化,絕不刪剪寧可被列為三級片上映。若果電影是反映現實的藝術,那彭浩翔的電影某程度上反映了香港真實一面,不論是什麼階層的香港人,在日常生活中怎可能完全不接觸粗口呢。不過有時候我又覺得彭浩翔只是為了講粗口而講粗口,把粗口拿來當笑位可以偷懶度少些笑料。
「低俗喜劇」是百分百的港產片,在一眾中港合資的合拍爛片中,有一份格外親切的感覺。以前在AV中彭浩翔玩過中學生請日本女優拍色情電影,這次更是打正旗號讓色情電影監製當主角。片頭開宗明義說這電影的級別,為比「家長指引」高一級的「家長指責」,雖然電影的確是意識不良,但總能保持樂而不淫,低俗得來充滿對社會諷刺,劇中角色亦偶然會爆出一兩句發人深省的對白。
主線是主角要開拍邵氏經典咸片「官人我要」續集「官人我又要」,最要命是依舊找邵音音當主角。這套電影的故事其實有點七零八落,不外是主角杜文澤拍咸片遇到的古怪爆笑的事情,每個片段以監製向電影學院學生的講座串連一起,道出電影監製風光背後的辛酸。我想大部份觀眾也和我一樣,最關心那隻騾仔了發生什麼事,連杜文澤出席電影宣傳也帶雙騾仔,這也算是港產片罕有的重口味,事後鄭中基和林雪說最好還是用公筷的反應更是一絕。楊千嬅演平機會調查員,因乸西(正字為俹簁,解做事馬虎)的諧音引起的誤會,來查杜文澤性騷擾女顧員是另一場好笑笑的戲。
一套粗口電影二千五百萬票房,並不是香港道德淪亡,只是一直以來香港電影對白被過份淨化,觀眾想從電影中想找回真實熟悉的一面。平日被抑壓得太久,講句粗口鬧人,看一齣粗口笑片,成個人輕鬆晒。

波叔扮完鄉下佬,扮完基佬,今次新作扮笨蛋獨裁者。「大鈍裁者」徹底惡搞一般人對獨裁者的邪惡印象,開場前向北韓的金正日致敬更是一絕,北韓可是現世界僅存的由獨裁者一人掌大權的國家,片中獨裁者波叔的跨張治國方法,總是讓觀眾不期然想起北韓的種種傳聞。
笨蛋獨裁者落難紐約,獲好心女主角收留,在綠色超市打工。一個高舉女權人權自由反霸權的典型天真左派,一個是白痴的極權主義者,撞在一起十分爆笑,還擦出愛火花。白痴獨裁者要光復身份,找蘋果店打工的前核彈科學家幫手,變成了笨蛋二人組,同樣給觀眾帶來很多笑聲。
今次波叔照舊大玩不文笑料,巨乳流星鎚,玩死人頭,教人釣魚的格言改成教人打飛機,牧羊童叫雞會做什麼,荷里活明星客串出賣色相等等,電影的品味可說是低到貼地,什麼政治不正確的東西,全部可以拿的也拿出來用,但是真係好好笑。如果可以忍受到波叔的粗鄙低俗,這部電影是一個絕佳黑色溝黃色幽默的示範。
這套電影笑是好笑,但比前作失色。前兩部作品很有批判性,藉著看似沒有劇本的對談,反思主流社會的偏見。這部戲則純萃搞笑,未能夠帶出什麼尖銳問題,甚至連理念的衝突也沒有。白痴獨裁者這樣一個極端角色,根本沒有人會認真看待他的說話,反正聽起來太過荒謬只會當作笑話。
我很好奇北韓的金正恩會不會看這套戲,直正的獨裁者看拿他來搞笑的電影,不知道能否笑得出來,還是會做個殺頭的手勢,把播電影的人拖出去處決呢。

「大魔術師」有爾冬陞作導演,加上兩大影帝梁朝偉和劉青雲,單這三個名字走在一起,已經足已吸引我去觀看。我之前沒有看過任何影評,甚至連故事也不太清楚,只知道梁朝偉在劇中演魔術師。可能我有點期望過高,到後來發現原來不是劇情片,只是胡鬧通俗的娛樂片,差落太大有點被騙的感覺。
原本以為是劇情片,梁朝偉的魔術師,與劉青雲的軍閥,必定有什麼雙雄鬥法,老師傅被困和漢奸暗通日本仔,背後也有什麼驚天大陰謀。結果原來是滿清搞復辟兒戲得很,坦克開炮也不會死人,壞人不過變成黑炭飛上天。不過調整好心情再回想劇情,其實又不是這樣差。梁朝偉和劉青雲是對活寶,一對歡喜冤家弄出很多笑話。兩個人都愛上周迅爭來爭去,但她最後兩個都不要的結局很別出心裁。
梁朝偉演魔術師造型神似,手法與台風也有點像劉謙。可惜電影不是變真魔術,只是用鏡頭特技的後期製作,好看程度大打折扣。劉青雲演大軍閥粗中有細,看似笨蛋但著實精明。這類搞笑角色劉青雲以前也演過不少,對他來說已經完全駕輕就熟。周迅是個大花瓶,大既為了內地市場,找個具叫座力的女星最保障,反正那個角色沒有多少戲份,只要面孔漂亮誰來演也沒所謂。
這套電影全部廠景拍攝,來來去去也是那幾個場景,大慨電影成本全花在兩大影帝的片酬。其實這個故事用來拍電影有點浪費,如果改篇為魔術舞台劇,把劇中的魔術在觀眾前真演,連同一個故事說出來,相信會十分有吸引力。始終魔術是要現場表演才好看。

去年香港電影界發生兩個票房奇蹟,先有小成本的台灣電影「那些年」打破華語片的最高票房紀錄,然後印度電影「作死不離三兄弟」爆冷狂收二千萬。嚴格來說這部是香港第一套在戲院公映的印度本土電影,前幾年的「百萬富翁」其實是英國導演拍的荷里活製作。這套電影2009年在印度上映,橫掃多個本土電影大獎,亦同時成為印度史上最賣座的電影。時隔三年這三個傻瓜終於登陸香港,引起不少同樣也是在填鴨教育制度下長大的香港人的共鳴。
電影片長三個小時,內容卻毫不沉悶,有笑有淚有懸疑,有愛情有熱血有感人,甚至惡搞大玩印語殘片。當然少不了波里活的招牌歌舞,三個傻瓜在廁所跳舞那場便爆笑非常。主角在戲中活用科學智識,電擊欺負他的校園惡霸的下體,臨危用吸塵機整真空吸盤接生,是絕無僅有工程師用腦袋當銀幕英雄。戲中的校長看似是老頑固,著緊校譽多於教育學生,但他心底裏還有一顆追求知識的心。開學時主角挑戰問他為什麼太空不用鉛筆,而要花巨額資金研究太空筆,他並沒有忘記去尋找答案。最後他認同主角的能力,把太空筆交託給主角時,亦回答最初的那個問題,告訴主角斷了的鉛筆頭在太空船中會很危險。
電影的童話式結局只會出現在電影世界,但戲中表達的教育問題,卻是每天都在現實發生。父母視前途等同錢途,不理會孩子的興趣志向,強迫他們讀賺錢的科目。學生也像那戲中那個萬年老二一樣只懂死讀書,對追求知識缺乏熱誠,把視大學當作賺錢的踏腳石,一心只想考好成績找份好工作,可以駕跑車住大屋養番狗,我印度分公司便有不少這樣的人。在北美工程師的人工只是一般,遠遠及不上金融界的肥美,加上在中學生心中的悶蛋形像,只有真正的喜歡科技的書呆,課餘會自學寫程式弄機械人作嗜好的人,才會在大學選擇讀工程系。在印度當工程師相對收入十分高,吸引不少向錢看的學生入讀。我認識不少印度同事,他們除了交功課學校外,人生一行程式也沒有寫過。儘管他們的成績表拿滿分,工作能力卻強差人意,要他們照指示按章工作還可以,但絕不能讓他們獨自解決難題,否則一定會出大亂子。
可惜天材萬中無一,電影中的靚仔主角,不用讀書也可以考第一,在鄉村學校教貧苦兒童,又可以做發明家賣專利賺大錢。電影中也有提及不安份的庸材下場,那個弄直升機的學生,若他聽校長的話一早放棄,選擇其他容易些的畢業功課,便不會弄不好不能畢業要走去自殺。若果天材主角要完成也有點難度,又怎能期望咖喱庸材角色可以順便完成畢業呢。大部份平庸的學生,始終還是選擇萬年老二的道路安全些,安份讀書努力打工,至少能夠安居樂業衣食無憂。
老婆笑說這套電影十分適合我,一來我時常要去印度公幹,二來我又是工程師,一套講印度工程師的電影,簡直是等著我來看。不過講開又講,我有個印度手下個樣,真係好似戲中其中一個傻瓜,不是靚仔主角,而是他身邊那個四眼肥仔。
蘋果日報作者 – 陳馬:書評,影評,動漫,旅行,哲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