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劇情片

The Riches 富貴浮雲

The Riches 美國有超過數十個電視頻道﹐每年上映的電視劇集數以百計。可是大部份的劇集只是新瓶舊酒﹐離不開荷里活的成功公式﹐主角不是醫生﹐律師﹐警察﹐題材便是白領愛情生活﹐驚險冒險故事。在大網絡上播放的電視劇﹐為著收視保障和廣告收入﹐表達手法或劇本佈局上或許有些創意吸引觀眾﹐但主題多數走比較保險的路線。有線電視台走小眾路線﹐沒有這麼多創作上的掣肘﹐雖然沒有星光熠熠的大製作﹐反而會有讓人意想不到的驚喜。「富貴浮雲」在FX頻道播放﹐平均有四百萬觀眾﹐在寵大的美國市場算不上特別熱門﹐卻吸引我追看全套第一季﹐並熱切期待十月播放的第二季。

這齣電視劇集很另類﹐故事是關於一個流浪者家庭﹐混入上流社會過著有錢人的生活。主角一家五口世世代代也是流浪者﹐有點像現代的吉普賽人﹐靠幹點小買賣騙騙知市民掙錢過活。他們從一個地方流浪到另一個地方﹐有著與我們正常人不同的價值觀。他們不是大奸大惡不會殺人放火﹐只是對於財產金錢的觀念與我們不同﹐並對於流浪者間的家族忠誠看得十分重要。主角一家在公路上遇上交通意外﹐對頭車的有錢夫婦死了﹐死者正準備搬到新地方展開新生活﹐於是主角興起了取代死者身份的念頭。於是他們一家人搬進死者的大屋﹐賊爸搖身一變為大律師﹐賊媽則變為有錢闊太﹐三個孩子入讀貴族學校﹐開始過著別人的生活。

每集故事圍繞著這一家人如何暪天過海扮個有錢人﹐努力擺脫流浪者家族仇人的滋擾。劇中一家人表面上過得風光﹐可是每天過得是提心跳膽﹐害怕謊言會被拆穿的一日。每個人對借來的生活有不同的看法﹐賊媽與大仔喜歡以前自由自在的流浪生活﹐他們從心底裏看不地普通人每天營營役役的價值觀。賊爸追求是對自己的肯定﹐ 為什麼他們一家不可以過上流人的生活﹐要屈在破舊的旅行車生活。二妹的轉變最大﹐她完全愛上了普通人的生活﹐在學校交上型仔男友﹐還打算升讀大學告別流浪 者生活﹐投身專業階層的懷抱。三仔還是小孩子戲份不重﹐最多只是拿他喜愛穿女裝開開性取向玩笑。

除了充滿戲劇元素的故事外﹐處身兩套不同價值觀之間﹐而引起的身份認同危機﹐也是貫穿整過劇集的主旨。不僅劇中每人經歷思想衡突﹐這劇集也讓電視機前的觀眾反思﹐我們視之為處世真理的社會秩序並非必然。大部人在社會追求的不外是物質與地位﹐不停地努力工作往上爬﹐目標就是為了累積更多的財富﹐享受更加舒適的生活。流浪者對金錢有截然不同的態度﹐他們享受生活的每一天﹐追求金錢反而變成人生的負累。當然電視劇為求好笑總會跨張失實﹐有些身份不穿崩的過關橋段更是老土兒嬉﹐只在這家庭倫理劇情片的舊瓶中﹐裝著的卻是文化沖擊的新酒。我們這些正常人不會明白﹐亦沒有興趣去感受到流浪者的想法﹐甚至會認為他們是社會上的寄生蟲﹐應該教化踏上正途。通過這齣電視劇主角一家﹐我們與他們也許對社會秩序有不同的理解﹐可是我們與他們追求的人生意義真的有這麼多的不同嗎﹖

Pumpkin Scissors 帝國陸軍情報部第三課

Pumpkin Scissors 不要被這動畫那個甚有氣勢的名字騙了﹐「南瓜剪刀」並不是一套緊張刺激的軍事類動畫﹐反而是碗充滿溫馨人情味的心靈雞湯。時空設定在一個很歐陸風情的虛構國家﹐長年累月的戰爭剛剛結束﹐隨之而來是動蕩不安的和平時代。人民飽受戰火催殘民不聊生﹐軍方於是成立軍情三課「南瓜剪刀」統籌戰後重建的工作。第三課說穿了只是一個無權無勢的小部門﹐救災的工作僅限於派糧修路疏導難民﹐實際上只是軍隊用來裝飾門面的宣傳工具。雖然第三課不被軍方重視﹐但「南瓜剪刀」的隊員仍堅守他們的信念﹐希望他們的救緩工作像利剪一樣﹐剪開像南瓜皮層層不斷的貪官污吏﹐幫助有需社會上有需要的弱勢社群。人物描寫是這套動畫的靈魂﹐每個隊員來到第三課的理由不盡相同﹐隨著劇情發展透露每個人背後的故事﹐交織出對社會上不公義的控訴﹐亦展現人類在困難中不放棄追求建設理想世界的希望。

男主角Randel的身世是一個謎﹐戰時隸屬第九課實驗部隊﹐戰後失業因機緣巧合而加入第三課。他身高六尺滿面疤痕﹐在令人懼怕的軀殼裏面﹐擁有著一顆善良仁慈的心。可是當他打開掛在腰間的藍燈時﹐他會變成不怕死只懂前進殺敵的喪屍。他說話不多﹐看起來甚至有點兒呆笨﹐只懂一味傻笑﹐故事中他踏上重拾自我的旅程。在救緩工作中他見盡世態炎涼﹐懷疑第三課存在的意義﹐對著無窮無盡的窮人﹐救緩工作只杯水車薪﹐根本幫助不了他們。隨著第三課隊員出生入死﹐他慢慢走出戰時的陰影﹐感受到第三課改變社會的決心﹐這個使命給與第三課和他生存的意義。

女主角Alice是擁有王位承繼權的貴族公主﹐雖然官階只是少尉﹐她是第三課實際上和精神上的領導者。第三課是因為她要改革社會重建國家的理念而存在。她走的是仁者之路﹐要貫徹心目中那套社會公義準則﹐寧願犧牲自己身為貴旅的榮華富貴﹐呆在軍隊當沒有回報的救災工作。不過她的家人並不理解她﹐認為她在軍隊工作只是小孩子玩意﹐常常想逼她結婚嫁人當個平凡貴族婦人。她是一個典型的理想主義者﹐很多時候她的想法與群眾抽離﹐只是一廂情願自己做好事﹐被她幫了的人不單不感激她﹐還對她高高在上的施捨產生反感。她認為體恤平民是貴族的責任﹐社會問題的主要原因是貴族腐敗﹐只要貴族能勤政愛民﹐百姓就可以安居樂業。沒錯她的出發點是善意﹐可是因為她的出身背景關係﹐她始終跳不出階級化的思想框框﹐她不能理解貴族的存在本身﹐就是社會不公義的根源﹐這是制度上的結構性問題。

故事除了集中在男女主角外﹐第三課中每個隊員也佔有不少篇幅。Machs是士官學校的高材生﹐因為告發軍隊內的貪污得罪上級﹐給調任第三課投置閒散。Oreld是小流民出世﹐加入軍隊不過混口飯吃﹐在第三課的眾人中﹐他最能感受到窮苦百姓的辛酸。這二人一文一武﹐解決了很多第三課的疑難雜症。透過他們的短篇故事作出側面描寫﹐立體地呈現帝國首都內生活狀況﹐以及戰爭為人民帶來的創傷。束起小孖辮的Stekkin是第三課另一女性隊員﹐她主要處理文書工作和茶水﹐不用外出應付危險任務。她樣子可愛笑話百出﹐為第三課帶來不少歡樂。第三課名義上的長官是Hunks隊長﹐他每天只是坐在桌前休哉遊哉地咬著煙斗看報紙。但不要少看他的聰明才智﹐暗地裏他替Alice擺平了來自很多軍隊內的攻擊。他的角色讓人想起「機動警察」裏特車二課的隊長剃刀後滕﹐同樣也是大智若愚的厲害人物。

總共二十四話的「南瓜剪刀」 故事性不強﹐很多話數花在塑造劇中人物的性格上﹐到完場時兩條主線還沒有多大進展。觀眾不清楚第九課實驗部隊的秘密﹐亦不知道供應先進武器銀車輪組織有什麼陰謀。這動畫應該是套一年長度的作品﹐現在只播了半年就結局﹐大慨主線劇情要等待第二季才會明朗化。不過第二季不知何時才會上映﹐目前還聽不到有製作的消息﹐希望這套動畫可以逃過逢Gonzo社的作品必定爛尾的宿命。這套動畫的畫面質素起伏很大﹐大部份話數的作畫十分出色﹐特別是後半部的鬥劍場面畫得十分細膩﹐兩劍交鋒過招時的微細動作也清脆利落。不過有幾話則作畫崩壞﹐人物面型嚴重走樣﹐甚至構圖比例也出現問題﹐可能這幾集外判給海外動畫公司製作﹐要省錢製作也不應該這樣馬虎啊﹗

Lord of War 軍火之王

Lord of War 在地球平均每十二個人就有一枝手槍﹐ 問題是如何向令其他的十一個也買手槍呢﹖軍火買賣是一門大生意﹐Nicolas Cage主演的「軍火之王 」﹐講的是一個軍火推銷員的故事。這套電影戲中出場的槍械多不勝數﹐軍事迷必定不可以錯過。據說在拍攝這套電影使用的槍械﹐是從黑市購買真正的槍械﹐而片中還有展出過一個中隊的坦克車﹐同樣的也是從軍火販子借來拍攝﹐因為真品比道具槍電腦特技還便宜。雖然這套電影荷槍實彈﹐但不是一套動作片。這套電影嚴格來說是齣黑色喜劇﹐有很多充滿精警諷刺的對白﹐主角走私軍火時走法律罅的招數更是抵死搞笑。

故事採用自傳形式﹐故事不乏主角的吐嘈旁述﹐一邊自嘲一邊道出世界的荒謬。主角是小時候隨父母逃亡到美國蘇聯人﹐在紐約的貧民區長大。開始時只是走私槍械給國內的小混混﹐後來發現國內生意競爭激烈利潤太低﹐轉而走私二手槍械住第三世界﹐給美蘇支持的武裝勢力供應彈藥。隨著蘇聯解體﹐他憑著在紅軍內的關係﹐走私蘇軍的物資住戰亂地區﹐特別是後冷戰時代軍閥割據的非洲。他的生意越做大﹐甚至擁有自己的飛機隊﹐生活亦變得十分奢華富裕。

雖然他知道自己所賺的是不義之財﹐亦不想兒子接觸槍械﹐但他總是有藉口替自己開脫。每年因為汽車和香煙而死的人比槍械還多﹐既然汽車和香煙推銷槍員是正當職業﹐當同樣也都不犯法的槍械推銷員有什麼問題。他只是賣手槍﹐他沒有迫他們的顧客殺人﹐就算他不賣其他人也會賣﹐怎可以把罪名算到他頭上。其實他也不希望有人死亡﹐人死了就不能當顧客﹐最好是不停開槍但射不中﹐因為那就要再買多些彈藥。結局很震撼亦很無奈﹐當他保鏢的親弟弟﹐因為對種族屠殺看不過眼﹐犯了軍火商人大忌﹐拿起槍插手顧客的事務﹐被亂槍掃死﹐但他亦不得不完成交易。他的妻子發現他的秘密﹐帶著兒子離他而去﹐父母因為弟弟的死而和他斷絕關係。追捕他多年的軍火調查員終於成功捉拿他歸案﹐卻因為美國軍方也牽涉其中﹐受到高層壓力而釋放他離開。他獲得自由﹐但失去一切﹐繼續當軍火商人﹐因為那是他唯一懂得做和做得好的工作。

這套電影有很多令人回味的片段﹐單是片頭那段子彈的一生﹐用第一人視角觀看﹐如何由一塊鐵皮打造成一粒子彈﹐一路經過重重關卡運輸到非洲﹐裝入彈匣中射殺一個童兵﹐就已經是一齣微形記錄片。預告片中那段用通了的二手槍沒有人買更是典經。用快鏡拍攝非洲窮人徒手拆卸飛機回去當癈料變賣令人看得口呆目瞪。這套電影差不多每場戲也有笑位﹐導演可以令觀眾在殺戳中也發出回心微笑。 可是在笑聲的背後﹐看完這套電影是心情卻是十分沉重﹐因為這電影同時也是一套戲情化的記錄片﹐劇本只不過是以喜劇的手法﹐點出每年在戰亂地區數以百萬計的人被屠殺的事實﹐而軍火走私販子就是那些殺人犯的幫兇。電影主角那類的軍火走私商人﹐只是全球軍火生意中的小腳色。正如片尾的字幕所說﹐在幕後操控一切軍火交易﹐正是美俄中英法﹐五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軍方。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月黑高飛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有些電影要像淳酒一樣要經過時間的發醇﹐才會散發出醉人的芳香﹐「月黑高飛」正是一套這樣的慢熱電影。這電影在九四年上映時票房慘淡﹐雖然有七項奧斯卡提名﹐最終一個獎項也沒有空手而回﹐全敗給那年的最佳電影「阿甘正傳」。不過這電影在落畫後的市場後勁凌厲﹐在電視重播和DVD中找到第二生命﹐不單口碑載道逐漸成為家傳戶曉的經典電影﹐更長期穩佔觀眾最喜愛電影投票的三甲位置。這套電影的成功在於它的耐看﹐觀感不會除著時間而變得老土過時。整套電影也很平淡﹐但看完後感覺很窩心感人。電影沒有刻意地說教﹐卻讓觀眾領悟出一點人生道理。

「月黑高飛」是改篇自恐怖大師史蒂芳京的一篇短篇小說﹐不過不是他最擅長的恐怖懸疑故事﹐而是他很少寫的溫情勵志故事。故事中Tim Robbins飾演的年輕銀行家Andy被控謀殺妻子﹐判終生監禁關入Shawshank監獄﹐在獄中他遇到Morgan Freeman飾演的老囚犯Red。雖然這是一個監獄和逃獄的故事﹐但題材沒有監獄風雲般黑暗﹐反而獄中到處充滿著陽光氣息。大部份囚犯對Andy也很友善﹐只是粗口爛舌但沒有什麼惡意。唯一暴力對待Andy的變態同性戀囚犯﹐在開場後不久就領了便當。給關了幾年的Andy開始運用他的財經知識幫獄卒報稅﹐後來甚至幫監獄長做假數虧空公款﹐他除了沒有自由外生活也頗為安定。知道自己是無辜的Andy沒有放棄自由的希望﹐他用鎚子挖地道挖了二十年﹐卒之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成功逃獄﹐還帶走了獄長多年來的貪贓和罪證﹐告發獄長的罪行為被殺好友報仇﹐遠走墨西哥實現在海邊開間小旅店的夢想。

這齣電影只是很平舖直述地說故事﹐沒有故弄玄虛的劇情轉折﹐觀眾陪著主角渡過二十年的冤獄﹐見證他在獄中如何影響他人的生命﹐亦給他永不放棄的希望影響我們的生命。雖然我們不是在監獄中的囚犯﹐每天也看似很自由地過活。但是若果細心想一想﹐我們何嘗不是給關在一個叫生活的監獄中﹐每天也像囚犯般重覆過刻板的生活﹐返工等放工﹐星期一等星期五。在這座生活的監獄中﹐有些人可能像Red一樣﹐在監獄中有點江湖地位﹐已經放棄回到外面自由世界的希望﹐心想在熟悉的獄中過世也不錯。在劇中Red說監獄中的囚犯﹐總會有些嗜好去消磨時間﹐好支持一日復一日無意義的生活。有些人畫畫吹口琴﹐像Andy那樣雕刻象棋﹐爭取圖書館福利﹐又或者教其他囚犯讀書識字考取高中文憑。這些事情不可以說完全沒有意義﹐若可以作為我們的精神支柱﹐好讓在獄中的日子易過一點也是好事。但這些不是人生的最終目標﹐不要留戀虛假的獄中世界﹐而忘記外面真正的自由世界。Andy漫長的逃獄計劃告訴我們﹐不論是經過多少年﹐當中遇到多少錯折﹐只要努力不懈地去爭取﹐每天把牆上的洞挖深一點﹐才可以逃出監獄﹐得到最終的救贖。

A1頭條

A1 A1頭條在印刷傳媒的用語中﹐是指每日報紙頭版的第一則新聞。具撼性的頭條不單可以刺激報紙的銷量﹐而採訪的記者亦以做到A1頭條為榮。在去年暑期上映由陳嘉上導演﹐李心潔﹐黃秋生﹐梁家輝﹐陳冠希主演的A1頭條﹐故名思義是講述記者和新聞傳媒的電影。

故事是講述當潮流版記者李心潔的男朋友﹐在追查一單名模自殺案時撞車死去。而然意外事發經過有疑點﹐當中涉及警察作假證供放走城中巨富的兒子。前來向李心潔追債的收數佬黃秋生﹐以及一直她拍當的攝記陳冠希幫助下﹐李心潔誓要找出男友死亡的真相。

演技是這齣戲的重要賣點﹐其中以梁家輝飾演的報社總編輯最為出色。他把看似會為五斗米折腰﹐但在大是大非關頭能堅持公義的心態演得入木三分。李心潔﹐黃秋生以及的陳冠希的三角感情描寫得十分含蓄﹐兩個男人之間對她暗戀的拍得很細緻﹐可為她出生入死卻又沒有膽量開口表白。黃秋生繼續在戲中維持一貫的正義警察形像﹐只不過他今次淪為因欠下賭債﹐而給警隊革掉成為的古惑仔。 他和女主角的關係介乎男女感情和父女感情之間﹐喜歡上她是因為她和以前的妻子很相像﹐不過在劇中二人沒有太多的感情發展。在四位主角中陳冠希的演技最為稚嫩﹐花心形像和暗戀女主角的角色不太相配。而女主角李心潔的演出大有進步﹐能夠把失戀衰男友以及報仇在感情的起落﹐沒有過分造作的發揮得恰到好處。她是現今電影界的新一輩中﹐少數能夠拍出戲味的女演員。

這齣電影的劇本編寫十分認真有誠意﹐不像時下電影那樣胡亂堆砌橋段。故事中對傳媒工作者有十分真實描寫﹐劇中在利益和專業操守之間的決擇﹐也是他們在現實中常會遇到的難題。劇情的編排上沒有過份跨張煽情﹐反而以平實的手法在細節之間﹐以劇中人物互相猜疑的關係來吸引觀眾。最後以出人意表的反高潮來總結事件﹐結局歸於平淡是港產片中少見的創意﹐亦道出了劇中世界上有想像那麼多的壞人的一句話的意義。事情的真相之中亦隱藏玄機﹐是非黑白也許并不如眼前所見那樣簡單﹐亦非如想像之中那樣複雜。正如結尾時老總那番說話一樣﹐真相還有很多漏洞要去填補﹐結局給觀眾留下一個引發想像的空間。角色對白的設計很獨到精警﹐住住能一針見血地引起觀眾的共鳴和會心微笑。葛文輝說大陸殺手的價錢那一段﹐更是抵死得令人拍案叫絕。而梁家輝說傳媒不負責相信那一段﹐更是發人深省的令人不禁反思﹐現今香港社會常常被傳媒扭曲的現像﹐讓人仔細思考什麼才是值得相信的真相。故事方便還是有些先天性的缺陷﹐最後純屬意外沒有事發生的結局﹐和中段李心潔眾人給人放火滅口﹐黃秋生在追車時給人開槍射﹐以及開場時一些有關李心潔死去男友的資料不太怱合﹐不過這些在劇本上小問題不足以影響這齣電影整體的可觀性。

雖然我認識的一些朋友說這齣電影沉悶和內容艱深難明﹐但我個人則認為它絕對是零四年好戲之人不容錯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