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港產片

大丈夫2

Men Suddenly in Black 2 彭浩翔編導的大丈夫是香港黑色喜戲的經典﹐當年上映時叫好叫座﹐戲中男人去滾老婆捉姦的惹笑情節﹐大玩其他電影的經典鏡頭﹐無一不令觀眾再三回味。根據港產片票房收得必定開拍續集的定律﹐大丈夫當然也不會例外。不過今集編劇換了﹐導演換了﹐滾佬四人組中﹐除了曾志偉和陳小春外﹐其他兩人也換了。雖有今集依然有很多精警金句﹐上集玩無間道﹐今集亦大玩黑社會﹐可是始終學得形似神不似﹐欠缺上集彭浩翔那份靈氣。

今集的故事和上集剛好掉轉﹐不再是“男人唔賭唔知時運到﹐唔滾唔知身體好”﹐而是“女人唔滾﹐男人唔緊”﹐老婆為報復老公出去滾﹐組團去滾男人。除了初段那些騙老婆技倆﹐今集角色掉轉變成﹐擔心老婆玩男人的老公們﹐想盡辨法阻止綠帽載上頭。最後很諷刺地老公自己做鴨﹐去服侍半醉的老婆們﹐成功地力保不失。今集的笑料依然充足﹐特別值得留意是毛舜筠買四仔﹐四個老公扮鴨學吳彥祖的四大王王造型這兩段。不過玩其他電影的經典場面﹐則太過生硬造作﹐抄黑社會的狗房和釣魚的兩段﹐觀眾大至可以預料笑位﹐失去不經意黑色幽默的精妙﹐變成夾硬惹人發笑的硬笑話。今集詹端文仍然有段獨唱戲﹐他改行做鴨店爸爸生﹐招乎老婆又暗助老公。不過他套套戲的表演方法也差不多﹐看多了有些膩開始有點悶﹐希望他下次可以搞搞點新意思。

兩集大丈夫中道盡都市小男人自卑又自大的心態﹐家有老婆要又出去偷食﹐滾完回家又怕老婆知。大條道理去滾之餘﹐還義正嚴辭地看不起包二奶的男人。到知道老婆出去滾﹐又氣急敗壞地設法阻止﹐明明是雙重標準又找藉口開脫﹐話男人去滾﹐滾玩就會回家﹐女人去滾﹐滾下滾下就去了別人的家。老婆係私既脫衣服就會給人睇蝕﹐去滾叫雞係公既就大家任摸無所謂。現代小男人生活在男女平等的社會﹐卻又憧景著古代可以三妻四享齊人之福。他們不甘男性特權被剝奪﹐於是組成地下反抗組織﹐對婚姻制度作出抗議。另一方面他們又視離婚為大忌﹐甚至鄙視無苟無束的單身滾友﹐形成他們在家怕老婆﹐出外有班豬朋狗友壯膽就唔怕老婆的兩雙性格。

總括來說﹐大丈夫續集比第一集遜色﹐不過依然是套值得一看的笑片。不論是男是女已婚或未婚﹐看完這套電影後﹐一定會發出會心的微笑。片中的男女婚姻戰場很跨張搞笑﹐卻正好道出了現代男女不可告人的心聲。

墨攻

Battle of the Wit 墨攻是一套電影﹐主演劉德華﹐導演張之亮﹐近期上映最受矚目的港產片。墨攻亦是一套漫畫﹐作者森秀樹﹐改篇自酒見賢一的原著小說。雖然電影號稱改篇自漫畫原著﹐事實上除了主角的名字叫同是叫做革離﹐背景同是墨者孤身一人助梁城抵抗趙軍外﹐基本上說沒有任何關係。在末看電影版之前﹐聽見劇中會加入范冰冰飾演的女將軍﹐與吳奇隆餘演的神射手﹐我已經知道大件事了。香港電影拍漫畫改篇﹐一定會把原著作得面目全非。上次頭文字D改動雖大﹐但劇情尚可接受﹐畢竟電影有片長限制﹐亦要照顧觀眾的口味。可是墨攻的改動實在太離譜﹐把原著中革離的墨家精神完全抽掉﹐只留下煽情套俗的華麗外表。

革離在原著是個光頭中年矮子﹐由萬人迷劉德華飾演也無不可﹐可以是說是市場需要明星效應。但請不要把革離變成紙上談兵的新丁﹐變成耍猴子戲的武打名星﹐變成質疑墨子思想的問題兒童。劇中革離射枝箭再隨口講兩句﹐就說服梁王把兵權交給他。在漫畫中他可一步步慢慢建立梁城上下對他的信賴。革離在漫畫保持他的墨者風範﹐他宣揚墨家尚同尚賢的理念﹐命令大臣與庶民一同分擔守城工作﹐那像劇中只像個請回來的顧問﹐凡事也要聽老版的意思。劇中守城那幾場戲﹐場面大電腦動畫悅目。不過完全不能突顯革難的軍事材能﹐雙方只是在亂打混戰﹐趙軍退兵只不過是機緣巧合。再說漫畫中趙軍只有一萬五千人﹐面對著革離領導的四千守城軍民﹐久攻不下梁還情有可原。電影中把趙軍跨大十倍﹐十萬兵力對四千守軍﹐連小小的梁城也攻不下﹐未免把革離的能力過份神化。劇中的趙軍每每只是初戰稍有失利便退兵﹐看見劇中革離小阱陷的守城法﹐只要狠下心踏著死去的士兵硬攻上去﹐不出兩日就破城。還不說那有人攻城只攻一門﹐要省佈景錢也不該這樣嘛。

革離蠢﹐敵人更蠢。梁城只不過是小國﹐梁王膽小無能也許形容貼切﹐但他不可能奸和蠢到鳥盡弓藏﹐去陷害革離叛亂篡位﹐大舉殘殺異己。墨者的能力和理念眾所週知﹐一來墨者根本不會篡位﹐二來不怕墨者報復嗎﹖只得四千軍民的小國﹐還要清算幾百個異已﹐自殘接近十分一人力﹐當中還包括弓箭隊和騎兵隊的將軍﹐以後不用打仗了嗎﹖漫畫中革離離城反而干脆利落﹐梁王不再需要墨者﹐留下來也沒有意思﹐好來好去。反而漫畫中革離走後﹐梁城上下的心理微妙變化﹐公子學懂墨子之道贏取人心﹐百姓認為始終不能依靠外人﹐才最有味道。不過講開又講﹐只得四千軍民小城﹐養得起隊騎兵嗎﹖趙軍的巷淹中將軍更是蠢得離譜﹐漫畫中他有勇有謀與革離識英雄重英雄﹐戲中則成為個迂腐得連小丑也不如的白痴。

電影版只改篇漫畫的頭四卷﹐亦沒有交代清楚革離為什麼單獨前來。漫畫中革離可是在墨者中謀略最強﹐不是個沒有上個戰場的新兵。他單刀赴梁城﹐是因為他深信墨子非攻的理念﹐對當代墨家鉅子靠攏秦國﹐打算助秦國一統天下以戰止戰的想法不滿。漫畫中後七卷是在梁城之戰後﹐革離以一人之力去清洗墮落的墨派。在戲中革離竟然對兼愛非攻有疑問﹐那他就根本不應該去梁城助守﹐干脆去秦國幫鉅子打天下算了。

墨攻這套電影也不是一無是處﹐對於完全不懂墨子思想的人﹐可以作為一套有趣的通識教材﹐引起觀眾對墨家理念的興趣。不過對於看過原著漫畫的人﹐這電影只會越看越激氣邊看邊罵﹐問改頭換面後原著精神去了那裏﹐還要好像有點背道而馳﹐實在太令人失望﹐不愧為今年度億元製作爛之王。

四大天王

Heavenly Kings 四大天主是吳彥祖第一次當導演﹐但拍出來的竟有是一套如此獨特的電影。這套電影是一套半真半假的記錄片﹐講述吳產祖﹐尹子維﹐連凱﹐陳子聰﹐四個型男合組Alive樂隊的經過。(更正﹐應該係三個型男加一個肥佬)電影最特別的地方﹐是吳彥祖跳出銀幕的框框﹐把一直環繞著Alive的新聞﹐如新歌未發報已被盜上網﹐成員爆粗吵架反目﹐在電影中重組事實的真相﹐讓觀眾產生現實和虛構重疊的感覺。我最初一直在看這套電影時﹐幾乎以為那是事情真實發生的經過。不過到謝幕時玩吳彥祖去非洲生仔﹐再回想戲中的鏡頭不可能拍出那樣巧合﹐就不再深究那段是真那段是假﹐反而不禁佩服吳產祖別樹一格的電影構想。

若單單以戲論戲﹐不知到Alive樂隊新聞的來龍去脈﹐這套電影其實幾悶。劇中有幾個位諷刺現今樂壇的不怪現像﹐差不多所有影評也讚過了。試衫同排舞那兩段的確係幾好笑﹐唔明白排舞師同型像設計點解會係基佬﹐究竟是他們幾個不好彩遇上了﹐還是這兩個行業是基佬的天下呢﹖在尾段請來知名歌星談唱片業的問題﹐覺得有點兒似在看鏗鏘集。不過知道這是套非主流的獨立電影﹐電視訪問式的安排也可以接受。

電影上映後有一個小插曲﹐話說當日替Alive伸冤說歌曲被盜的女記者﹐在知道事情直相後感到被騙而哭。傳媒亦對放假消息利用他們感到不滿﹐聯手發動杯葛封殺Alive的行動。吳彥祖出面澄清在娛樂版造新聞是常態﹐批評傳媒可以亂作藝人的新聞﹐反過來指責藝人利用傳媒是雙重標準。我認為那些跑娛樂版的記者﹐他們忘記了一件最基本的事情。娛樂新聞不同政經新聞﹐娛樂新聞的新聞價值是零﹐只是包裝成新聞的娛樂。在報導時事要客觀求真是記者的專業操守﹐因為這些報導的真偽能影響社會。但娛樂新聞不過是鏡頭外的申延﹐某藝人傳緋聞﹐去整容或私生活如何﹐和民生跟本完全沒有關係。娛樂新聞是真是假又何必理會呢﹖只有讀者看很開心過癮就有銷量﹐反正過幾天也不會有人記得。娛樂新聞只不過是娛樂工業的週邊商品﹐若想妄自菲薄自抬身價扮正經新聞﹐只會落得惹人訕笑的下處。娛記們做好本份﹐滿足讀者的八掛心理﹐提供畫面外的娛樂就足夠了。不要自鳴清高去批評藝人利用你們造新聞﹐因為讓藝人利用本來就是你們唯一的存在價值。

黑社會2 以和為貴

Election 2 在去年上映的黑社會﹐因為題材敏感獨特﹐在拿獎項外還引來廣泛的話題。時隔一年黑社會第二集以和為貴終於上映﹐這集承接上集故事的思路﹐選舉新一屈的話事人﹐同樣亦引起不少迴響。有些影評人認為續集不如上集﹐我認為他們只是受續集必然比第一集差先入為主的觀念誤導。杜峰琪在開拍黑社會前﹐已經是構思好黑社會系列三部曲的戲本﹐第二集不是見第一集收得才添食拍。三套戲其實是在講同一個故事﹐可以視為如魔戒般的同一個體﹐只是因為片長才要分開拍和上映。故事內容在此我不多作重述﹐亦不打算講戲細節中對中港政治比喻﹐其他影評人早已把這齣戲分析得無一不漏﹐就差沒有出本會考精讀。我只是想說說一點個人感想﹐看完一部這麼震撼性的電影﹐不吐不快。下面的內容包含戲情﹐若想保持驚喜的話﹐看完電影後才看本文吧。

黑社會這齣電影沒有特別去諷喻中港政治﹐只是導演拍出了有真實感的江湖﹐恰巧放諸四海皆準的觀點被影像化﹐只要是有人的地方也會發生相似的事。在戲中所描寫的黑社會﹐不再是英雄本色或古惑仔年代那個浪漫化的江湖﹐而是依據社會法則無形之手運作的江湖。社團的性質和上市公司無疑﹐一切也是以利益為最終依歸。黑社會是因應社會的需要而出現﹐填補政府和法律上欠缺效率的空白地方。戲中的公安廳長對古天樂說﹐不是不讓黑社會生存﹐但是只可以在社會秩序容許范圍來活動。他明白上面訂下的法律的荒謬﹐是根本無可能貫徹執行空想﹐現實只好退而求其次﹐在明文法律之下﹐建立一套合乎無形之手的遊戲規矩﹐務求社會可以有效率地如常運作。

江湖有江湖的規矩﹐在片頭講解社團的由來時﹐就強調和氣生財的重要性。黑社會和古代單純以武力解決問題的部落﹐在本質上有相同之處。部落慢慢進化為國家﹐江湖亦不繼進化自行找出最有效率的制度。無差別趕盡殺絕式的戰鬥不合經濟原則﹐當江湖事要依靠武力解決時﹐社團講數開片有既定的程序﹐就如春秋時代的君子式戰爭遊戲一樣﹐在不大量損耗經濟力的范圍內進行實力比拼。當這個爭權遊戲進一步壓縮﹐參與者的數量隨之減少﹐最後只淨下組織權力核心最頂端幾個人間的鬥爭。任達華下手殺鄧伯﹐古天樂和張家輝以命博命﹐到用大卸八塊極刑打心理戰﹐就是說明想勝出就要靠自己力量﹐別人能夠做的幫忙是有個限度﹐不然別人為什麼不索性自己做話事人呢。至於選舉本身只不過是個加冕儀式﹐追封權力給爭鬥中的勝利者﹐節省重新建立權力制度的時間。

很多人覺很狗房那場戲嘔心﹐古天樂若無其事地把不肯歸順者砍手砍腳﹐完全摧毀任達華手下的意志。對於被分屍的那個人來說其實分別不大﹐心口背瘠手腳早已經給大鐵鎚猛打﹐大慨返魂乏術也只是時間問題。做相同的事但用不同的手法﹐所得出來的效果有天淵之別。相比起張家輝只靠蠻力拼殺﹐古天樂表展出截然不用的處事方式。用最小的成本制做最大的收益﹐繞過隨年月僵化了沒有效率的規矩﹐在選舉上古天樂無視傳統社團支柱的義氣﹐睜著眼講大話讓譚炳文沒聲出﹐又或者無法得知否無辜就給拋下海的保鏢﹐正是效率至上的最佳例子。
在這集中林雪和張兆輝被降級成為配角﹐在第三集新的一屈話事人選舉﹐是張家輝還是林家棟出來和古天樂爭﹐還是會諷刺地由兩個二打六漁人得利﹐當上話事人呢﹖三部曲的完結篇十分令人期待。黑社會系列這個電戲﹐應該可以在港產片經典中留一席位。

公主復仇記

Beyond our Ken 每次寫彭浩翔的影評之前﹐總要像申報利益似的說明我是他的忠實擁躉。自他寫小說全職殺手開始﹐到他第一套執導的電影買兇拍人﹐我已經十分留意這個創意無限的肥仔。公主復仇記其實已經是他前兩套的作品﹐我下載了放在電腦差不多有成年﹐ 扒頭看了他的AV也沒有拿來看﹐直到他最新一套依莎貝拉上映﹐我才想起了還有他這套舊作未看﹐於是在十幾套排隊等看的電影中揀了出來放。

這套電影和他其他三套的風格有點不同﹐沒有以住那種黑色荒謬瘋狂搞笑﹐換上了比較含蓄的表達方法﹐但還是同樣帶著一層黑色的滑稽感。可能這是一套女性電影﹐觀眾層面的喜好不同﹐但始終還有保留他的個人風格。故事是講述阿嬌是吳彥祖的前女友﹐求現任女友陶紅幫手偷入他家中。取回給賤人放上網的祼照。兩個女人喜歡同一個男人﹐卻又可以成為好朋友﹐一起找負心漢算舊賬。全片大部時間平鋪直述﹐說兩個女人雞手鴨腳去偷鎖匙﹐偷到後再想計仔入屋清洗電腦中祼照。這齣電影的故事雖然很簡單﹐但在細節上十分用心編排﹐往往在讓人意想不到處流露出驚喜。兩個女人在劇中很多時候交心講男人經﹐互數舊男友數吳彥祖的各種不是﹐是對普天下殘男字字珠璣的諷刺﹐十分到肉抵死﹐讓人睇到會心微笑。最精彩是結局的絕招扭計﹐最後十分鐘把先前六十分鐘經營的印象完全扭轉﹐而最後五分鐘再來個計中計反轉再反轉﹐把影片中所有不起眼的伏線連結起來。到底誰才是受害者﹐那個才主導這個愛情遊戲的策劃人﹐變得撲朔迷離。結尾這一套就很有荷里活經典電影非常嫌疑犯的影子。

彭浩翔在這套電影中大玩鏡頭﹐很有藝術電影的味道。阿嬌跑步那一段﹐是向疾走羅拉致敬。兩個女人坐綿羊仔遊香港﹐我也不記是抄那套電影﹐不過很有印象是經典鏡頭。不過他玩藝術玩恰到好捕處捉到準繩﹐沒有玩得過火而變成了悶藝片。有幾組同一情景不同場面的重覆鏡頭﹐如坐電車﹐看海﹐跑步﹐騎綿羊仔﹐配以絕妙的背景樂曲﹐營造出超脫現實疑幻疑真的感覺。對比起其他電影官感刺激爆棚﹐這套電影是一股清流﹐讓觀眾在忙碌接收資訊中突然間靜下來﹐給腦袋慢走休息幾分鐘﹐再向前迎接下一個劇情轉接點。

我喜歡看的電影人不多﹐彭浩翔是少數的例外﹐我喜歡不是沒有原因的。他的戲真的拍得很出色﹐做到了雅俗共賞﹐在保持商業水準之餘﹐還可以抽空在電影中加插一層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