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報紙和網上的影評,說「大追捕」是十分值得的港產片,很有港產片全盛時期的風格。任達華和張家輝兩大影帝主演,讓我滿懷期待去觀看。我看戲前沒有看劇情簡介,只是大約知道是警匪奇情類型。故事從著名音樂家被殺,屍體被破壞得面目全非開始,疑兇指向一個剛刑滿出獄的強姦殺人犯,但證據未免太過明顯。老差骨鍥而不捨地追查背後真相,翻出二十年前的冤案,與這件案之間錯縱複雜的關係。
任達華和張家輝兩人的角色老調重彈,近年任達華多飾演夾心階層的警察,因為憑良心和直正查案,多年來也不能升任高層。張家輝則是演他慣常的神經漢角色,在這齣戲中他是個啞吧,全靠表情來發揮。不是說他不好戲,但我總是不喜歡看他的演出,太過刻意造作。主要戲份在兩個男主角身上,至於女主角謝安琪和文詠珊,則是可有可無誰演也無所謂的花瓶。
電影的故事只有一個懸疑的賣點,可惜整體上劇情兒嬉失實,張家輝為保護女兒,把殺人罪名捤上身,還以一敵百挑戰警方,最後釀成難逃一死的悲劇。電影不到三分一,當兩個時隔十七年容貌相同的女孩出現時,我已心想不會是這麼老土的橋段嘛,竟然真係給我估中。其實殺了人不用這樣大費周章,一口咬定是失足跌死,只需請個好律師打官司,意外死亡是不用負刑責啊。若果給我當編劇,我會把女兒黑化,她偶然間發現了二十年期的真相,於是她和張家輝聯手,設計殺死養父王敏德,再故佈疑陣玩弄警方。

「大魔術師」有爾冬陞作導演,加上兩大影帝梁朝偉和劉青雲,單這三個名字走在一起,已經足已吸引我去觀看。我之前沒有看過任何影評,甚至連故事也不太清楚,只知道梁朝偉在劇中演魔術師。可能我有點期望過高,到後來發現原來不是劇情片,只是胡鬧通俗的娛樂片,差落太大有點被騙的感覺。
原本以為是劇情片,梁朝偉的魔術師,與劉青雲的軍閥,必定有什麼雙雄鬥法,老師傅被困和漢奸暗通日本仔,背後也有什麼驚天大陰謀。結果原來是滿清搞復辟兒戲得很,坦克開炮也不會死人,壞人不過變成黑炭飛上天。不過調整好心情再回想劇情,其實又不是這樣差。梁朝偉和劉青雲是對活寶,一對歡喜冤家弄出很多笑話。兩個人都愛上周迅爭來爭去,但她最後兩個都不要的結局很別出心裁。
梁朝偉演魔術師造型神似,手法與台風也有點像劉謙。可惜電影不是變真魔術,只是用鏡頭特技的後期製作,好看程度大打折扣。劉青雲演大軍閥粗中有細,看似笨蛋但著實精明。這類搞笑角色劉青雲以前也演過不少,對他來說已經完全駕輕就熟。周迅是個大花瓶,大既為了內地市場,找個具叫座力的女星最保障,反正那個角色沒有多少戲份,只要面孔漂亮誰來演也沒所謂。
這套電影全部廠景拍攝,來來去去也是那幾個場景,大慨電影成本全花在兩大影帝的片酬。其實這個故事用來拍電影有點浪費,如果改篇為魔術舞台劇,把劇中的魔術在觀眾前真演,連同一個故事說出來,相信會十分有吸引力。始終魔術是要現場表演才好看。

零九年「竊聽風雲」叫好叫座,去年原班人馬再度攜手合作,拍攝「竊聽風雲」第二集。雖然電影的名稱一樣,但這套並非續集或前傳,而是全新的故事,只是起用上集的三大男主角。竊聽在今集只是契子,主線是吳彥祖向地主會復仇的故事。上集古天樂佔的戲份最多,今次劇本倒像是為吳彥祖度身訂造,仿如他才是這齣電影的正印主角。劉青雲當被害者的角色,全套戲他也處於被動位置,沒有機會好好發揮。古天樂更仿如路人,他飾演的警察不過巧合地牽涉進竊聽案,最後還淪為吳彥祖的一隻棋子。
今集的故事比上集遜色,上集故事講人性的決擇,今集則成為一個平舖直述的三流復仇故事。地會主左右股壇呼風喚雨,但說到低不過是一班經紀,在枱底做不見得光的交易,不是大奸大惡之徙。吳彥祖竊聽他們的犯罪證據,要狹他們去對付殺父仇人同叔。電影表面上好像是鬥智,但吳彥祖的計劃漏洞太多,要在電影世界所有事情都巧合地發生才會成功。吳彥祖從地主會手上賺了二億,其實原本還可以全身而退,再從想辨法對付同叔,反正他一開始的目標也只是同叔一個人。地主會眾人被黑吃黑,最多只會怨自已技不如人,還不至於動殺意。他們要動手殺人一早就動了,不用請吳彥祖回去慢慢傾計。如果同叔的手下不是埋屍而是燒屍,沒有證據告同叔殺人,那吳彥祖便死得冤枉了。又或者同叔只是示意手下開槍,那同叔依然可以逍遙法外。
電影的高潮位力度不同,以買入五千萬死股為主軸,只見劉青雲在白板不停寫數字,古天樂走來走去放股票,欠缺劇情拉緊然後爆開的快意。中段加插無謂的動作場面,讓這套電影變成既非動作片亦非劇情片的四不像。不是說那場電單車追逐突破不好看,只是如果吳彥祖有這樣好身手,便不用靠施展小聰明來復仇了,大可以用跟踨器找出同叔別墅的位置,然後單人匹馬殺入去報仇。再不然讓那幾台手機自爆或放毒氣好了,不用把自已當餌去引同誘叔殺人,然後寄望古天樂能夠破案拉人。
二零一一年我就只是看了這齣港產片了。這齣電影除了劇本先天不足外,其他方便尚算可以一看,其他港產片連吸引我看的興趣也沒有,大慨香港電影業已經玩完了。拍不出好的電影,又怎能怪觀眾不看呢?二零一二年,希望不會成為我看零港產片的一年吧。
提外話,古天樂電影中完全沒有表情,面部僵硬只有眼睛能動,看來關於他打Botex打壞了面部肌肉的傳聞大慨是真了,抑還是他的演技仍然如此爛。

去年在香港電影金像獎中,「通天神探狄仁傑」獲得六項大獎。其中四項是技術獎,在當今香港影壇缺乏大製作下,由這套豪華陣容製作鉅資的電影奪取,完全是意料中事。徐克獲得最佳導演也實至名歸,從他初出道拍的「蝶變」開始,這類武俠科幻片是他的拿手好戲。借用古代的武俠設定,揉合懷舊復古科幻風格的發明,構成一個虛幻充滿創意的世界。至於劉嘉玲當上影后實在有點莫名其妙,戲中武則天戲份不多根本不是女主角,若她拿最佳女配角倒沒有問題,大慨這只是個豬肉獎分給陪跑了這麼多年的劉嘉玲。
徐克的電影如果沒有走火入魔,拍到觀眾不知道他想講什麼,只要他能兼顧商業元素,其實是很刺激的視覺娛樂。看徐克的電影,不要追問戲中世界的合理性,不要問為什麼古代會有機闤槍,也不要問為什麼唐代會有自由神像,只要欣賞他精彩的影像畫面便好了。故事完全天馬行空,其實看見那座超越現代建築科技的神像,已知道電影不會有多少歷史真確性。電影除了借用武則天和狄仁傑的名字,所有劇情全屬自行創作。劇本的最大敗筆,是通天神探所謂的查案,只不過是按指示一步步走下去,走到最後卻是很老土古龍式的身邊朋友才是敵人。狄仁傑如果一早聽拍檔的話,把梁家輝拉去嚴刑拷問,便不用兜一大個圈,死一大堆人可破案。還有一點想不明白,梁家輝不過是個監工,橫看豎看也不像最終壞蛋,還有他的壞蛋手下不知從那兒走出來。如果有能隊夠在京城來去無蹤,行兇殺人如入無人之境的殺手組織,便不用大費周章去讓神像倒塌,直接攻入宮中行刺武則天豈不更快捷。
歷史中的狄仁傑,也是個文武兼備的奇才,他替武則天當過宰相,也領兵打過突厥。電影中狄仁傑因謀反被判入焚字獄,歷史上他可是忠於武則天,被人誣告謀反查明是冤案後,也只是被貶去當地方官數年。電影中唯一與歷史相乎的情節,大慨只有狄仁傑勸武則天,要把帝位傳回唐室太子一事矣。

每次怪雞導演彭浩翔上映新片﹐我總一定會捧場。近年他人紅了﹐電影風格催向自我﹐有時不免脫離觀眾群。「志明與春嬌」的意念很有創意﹐借香港政府推行禁煙後﹐男女煙民被迫上街頭煲煙﹐圍著煙灰盔打邊爐發生的愛情故事。可惜電影只是把一段段趣味小插曲堆砌起來﹐未能夠把故事完整地表達出來﹐我還是比較喜歡當年拍「買兇拍人」和「大丈夫」的那個彭浩翔。
電影是宣傳噱頭是楊千嬅第一次拍三級片﹐當然天后不會色情露肉。這套電影被定為三級片﹐是因為戲內粗口滿天飛﹐劇中角色不論男女經常爆粗。電檢處也太過道德潔癖﹐粗口已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在街頭巷尾隨處可以聽到﹐細路仔不用看電影也會懂﹐不教也會壞就不用禁了。不過可能我身在外地與香港脫節﹐片中的男女好歹也是做寫字樓的白領斯文人﹐怎麼會滿嘴粗口像地盤佬呢。
雖然整體上電影失手﹐但片中有幾個笑位很到肉。最精彩一段是余交樂評論網上交友為世紀騙案﹐女方網上的相片與真人差天共地﹐嚇得從台灣過來會佳人的男網友慌落而逃。片尾那段解釋余文樂與楊千嬅開房﹐他沒有乘人之危飛擒大咬的真正原因﹐絕對是讓人拍案叫絕的神來之筆。片中的模疑記錄片﹐訪問劇中人對愛情的看法﹐很有張小嫻式的sound bite爛gag。電影中主角兩人短訊傳情﹐把n 55!w ﹗上下倒轉來讀變成I miss u這個橋子很浪漫。可是其他的短訊因為鏡頭關係﹐常常看不到電話螢幕中的內容﹐不免影響觀眾對電影的投入。
不知道是否只我的個人問題﹐還是年紀大不懂香港年輕人的愛情世界﹐我對電影中的愛情觀完全沒有共鳴﹐主角兩人的行為完全不可理喻。楊千嬅有穩定男友﹐煲煙時認識了余文樂﹐毫無理由便無啦啦出軌﹐還主動勾引余文樂﹐都不知是什麼心態。余文樂女友另結新歡被拋棄﹐楊千嬅主動送上門又對她不冷不熱﹐都不知道他們在片中那七日時間﹐如何發展出一段令人信服的感情。不過楊千嬅年紀比我還老﹐應該不關代溝的問題﹐大慨這只是編劇憑空創造﹐完全脫離現實的愛情童話。
蘋果日報作者 – 陳馬:書評,影評,動漫,旅行,哲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