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幾何時﹐鄭伊健和陳小春主演的《古惑仔》系列紅極一時。時隔多年﹐兩人又再走在一起﹐演出一齣很另類的古惑仔電影。《飛砂風中轉》的故事雖然是講黑社會﹐但內容卻完全顛覆黑社會的傳統值價。以前的古惑仔爭上位爭做大佬﹐今次則反行其道﹐出盡法寶不想做大佬玩﹐轉一幕幕黑社會電影的經典鏡頭。電影無無聊聊得啖笑﹐不過熟識香港黑社會電影的觀眾﹐應該會看得很開心過癮﹐
以前每個古惑仔都夢想一天可以做大佬﹐現在做大佬則表面威風內裏陰功。搵食艱難沒有油水好撈﹐連收陀地也被領匯搶了生意。三兩日給捉上差館問話﹐吹月雞劈友的買飯盒錢也出不起。可是堂堂一個幫會﹐豈能沒有一位坐館。陳小春和鄭伊健兩人﹐分別因為不同的原因﹐給擺了上臺被推舉大佬。背後兩幫人馬磨拳擦掌﹐身處中心的二人卻合力上演一場大龍鳳﹐夾份做戲齊齊甩身。
兩個主角的演出沒什麼驚喜﹐反正看他們演古惑仔早已看厭。反而全劇最好笑的角色﹐是當兩人都極力不想做大佬之時﹐竟然還有個傻佬真心想爭做大佬。他身邊還有個穿崩無間道﹐除了穿得似陳永仁外﹐任何臥底不應該犯的錯誤他也全部犯齊﹐最搞笑是大佬還懵然不知﹐當他是推置心腹的頭馬。看這類擺明車馬胡鬧的電影﹐很難認真地去解讀﹐笑完便算。

去年《葉問》捧紅了全宇宙最好打的甄子丹﹐第一集票房豐收很自然開拍續集。這次《葉問2》還是以打戲為主﹐還加碼加入另一好打之人洪金寶﹐上演一齣雙龍會。上集講八年抗戰打日本仔﹐今集地點移師戰後香港﹐便順理成章打鬼佬。老實說我對《葉問2》的故事內容不太關心﹐總之大致通順便滿意收貨﹐反正看這齣電影也不會是為了看戲情。
今集比上集有更多的打鬥場面﹐雖然有每場也帶有上一集的影子。一開始葉問收徒那場對打很搞笑﹐葉問與上來找渣的黃曉明過招手下留情﹐不明裏就的黃曉明卻反明葉問不痛不癢在幹什麼﹐葉問於是出手重拳黃曉明馬上被打到流鼻血。其後伙同友人再上來報仇﹐給葉問一個打三輕易地解決了。黃曉明給洪拳第子在街上單挑那場也打得不錯﹐一招一式有板有眼。葉問魚檔救徒弟那場有上集紗廠大戰的影子。可惜電影在葉明的師徒關係著墨不多﹐黃曉明沒有什麼發揮空間。不過如果故事加插太多文戲﹐拖慢武打場面的節奏又不好看了﹐真是有點自相矛盾。
茶樓大戰是中段高潮﹐圓桌之戰很有打機過關﹐敵人往後越打越強的感覺。不過葉問和洪金寶交手那場﹐劇情需要雙方要不分高下太過造作﹐反而沒有前兩場比試好看。後來葉問和洪金寶在武館過招﹐雖然洪金寶的兒子亂入只交了幾手﹐因為動作設計不用顧輸贏面子﹐打得比圓桌之戰好看。電影後段的兩場重頭戲分別是洪金寶打鬼佬和葉問打鬼佬。第一場打鬼佬可以說是為第二場舖路。上集最終之戰日本仔將軍不知從那兒彈出來﹐又給葉問二三下手勢打死了﹐觀眾不覺得敵人特別好打﹐最終之戰自然也少了張力。不及這集有時間舖排鬼佬拳王的層次感﹐葉問先與洪金寶打成平手﹐鬼佬又把洪金寶打死﹐營做出葉問強敵當前的緊張氣氛。加上觀眾熟悉西式拳法﹐鬼佬拳王以力量對撼葉問的巧手功夫﹐出招有根有據動作場面便有說服力得多。
上集葉問打敗金山找﹐說出了南北武術門派無分高下﹐分高下的是使出武術的人﹐天下間沒有最強的武功只有最強的人的道理。今集葉問又推翻了上集的道理﹐說出了人總會老去功夫總會生疏﹐天下間沒有最強的人的道理。洪金寶被拳王打死﹐並不是他功夫技不如人﹐而是他年紀大身體差﹐沒有氣力打持久戰。遺憾是葉問說這道理的情景有點生硬造作﹐沒上文下理地對徒弟隨口說出來。今集葉問另一個道理﹐陪家人吃飯重要還是勝負重要﹐同樣有點嬌柔造作的假惺惺的味道﹐對於故事的連貫性可有可無。
其實這類功夫片﹐從以前的精武門﹐到早幾年的霍元甲﹐到現在的葉問﹐來來去去也是同一公式。動作場面局限在擂台比武﹐才可以讓主角一對一大展身手﹐反而以一敵百的無雙場面﹐只是能在中場作點綴。早幾年盔甲片大行其道﹐濫拍太多觀眾看膩了﹐若果葉問不在功夫片的公式上變出新花樣﹐恐怕功夫片的熱潮不會持久。上集打日本仔今集打鬼佬﹐恐怕下集葉問找對手﹐不是打拉登便要打外星人了。

無線的前身邵氏曾經是香港最大的電影公司﹐邵氏久別電影界這麼多年﹐現在正打算新重進軍電影界。去年第一炮有Laughing Gor劇場版﹐今年則有賀歲電影《七十二家租客》。這齣電影可以說是無線全家總動員﹐自家的電視明星和有合約的歌星全部傾巢而出﹐是近年罕見星光熠熠的大堆頭製作。我追不上香港娛樂圈的新聞﹐除了上一代的舊人和幾個出名的新人外﹐大部份明星我也不認識。看電影時要不停問老婆這個是誰﹐那個是誰﹐問到她嫌我麻煩﹐叫我不要阻著她看戲。
這類群戲不好拍﹐九十分鐘電影百多個明星﹐平均每人出場不夠一分鐘,很難好好地舖排故事。觀眾不能夠期望電影內容會言之有物﹐劇情照例胡鬧無聊﹐拿城中熱門話題借題發揮。把潮流電話大平賣﹐靚模寫真併身裁﹐高空擲物扔漒水﹐舊區清拆重建等等元素﹐加入大量無厘頭笑料味精﹐抄成一碟大雜燴上菜宴客。不過編劇倒交足功課﹐九十分鐘沒有冷場﹐笑位一個接一個﹐可以說是以前歡樂今宵趣劇的特長版。黃宗澤踩狗屎扮米高積遜﹐張學友扮張學友唱歌﹐鐘嘉欣扮葉問一個打十個﹐全部都叫觀眾笑到噴飯。
這套電影的成本很輕﹐無利用線壟斷電視的優勢﹐才可以動員百多位明星義務勞動﹐據聞演員只收取車馬費。電影中的西洋菜街﹐由電視城古裝街改建﹐而鏡頭永遠有一個角度﹐大慨從另外角度拍﹐便會穿崩看到城樓。想不到這套小成本製作竟然刀仔鋸大樹﹐在香港票房可以狂收三千五百萬。我有點不明白香港觀眾的口味﹐還是看電影是新年的指定動作﹐一定要去戲院坐坐才安落。《七十二家租客》這種電影不是不好看﹐只是不值得真金白銀購票入場。電影拍攝粗製濫造與電視劇的質素相差無幾﹐還加入大量置入式廣告乘機掠水﹐只有電視劇水準的電影﹐不是應該要像電視那樣免費才對嗎﹖

平時沒有時間看電影﹐出門坐飛機便可以一次看過夠。這次去印度公幹乘國泰﹐相對其他航空公司的電影選擇﹐國泰的目錄十分豐富﹐而且也有很多港產片﹐不愧為香港人的航空公司。《同門》看似一套很典型的香港黑社會電影﹐黑幫大佬被人暗殺伏擊﹐破壞了黑夜街頭妙微的勢力平衡。當大佬保鐮的余文樂臨危受命﹐出面當幫會的臨時話事人﹐要挨過一晚等大嫂蔡少芬從台灣回港主持大局。余文樂一方便要找出兇手﹐一方便要防止其他幫派乘虛而入﹐也要按著二佬杜文澤﹐防止他藉機搞事擴大地盤。
電影所有故事發生在一個晚上的時間﹐好處是劇情緊湊﹐觀眾陪著主角發掘謀殺大佬的陰謀﹐估不到劇情進行的方向。壞處是時間太緊迫﹐沒有足夠角色描寫的空間﹐整夜看著余文樂走來走去﹐只是透過他偶然停下來與人談話﹐觀眾才可能窺探主角的內心想法。余文樂一心想退出黑道﹐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只好當大佬的保鐮遠離江湖的風雨。大佬被刺殺﹐幫會最高話事人以大局為重﹐不想手下幫派趁機混水摸魚﹐才命最沒有大志的余文樂當話事人。余文樂希望無風無浪挨過這一夜﹐與劇中其他話事人成很強烈對比﹐包括二佬杜文澤和其他三個幫派大佬﹐沒有人不想這次讓權力洗牌乘機上位。
以前黑社會講忠肝義膽﹐現在的黑社會只有赤祼祼的權力。隨著踏入夜深故事發展﹐各個大佬各懷鬼胎﹐時而出口術互相結盟﹐時而挑撥離間﹐準備在背後反插一刀。各方糾集人馬﹐黑幫大戰一觸即發。余文樂貴為話事人﹐手中卻沒有實權﹐他誤闖自己幫派集合地點﹐嘍囉們認不出新上任的話事人﹐險些給自己的手下幹掉。誰人能夠號令社團手下誰人便有實權﹐上面指派的話事人只一紙空文。躲在酒樓的最高話事人﹐大慨早己不在黑道刀口上過日子﹐忘記了黑社會的權力基於暴力。他一廂情願要幫會安定繁榮﹐以為四個大佬有錢一齊掙﹐便可以和氣生錢。但他高高在上脫離現實﹐看不到低下因分贓不均﹐早已埋下隨時爆炸的炸彈。
余文樂揪出兇手﹐成為引爆炸爆的導火線。四位大佬面和心不和﹐反正早己看大家不順眼﹐不論兇手背後誰人指使﹐只不過是隨便找個藉口去大幹一場。最高話事人身處暴風的正中心﹐外面沒兵身邊亦沒有保鑣﹐他還以為自己是龍頭大佬很安全﹐他才是眾大佬除之而後快的對像。余文樂雖是電影的主角﹐但他由始至終站在風暴的外圍﹐不想進入亦抗拒被拖入權力中心。余文樂原本想下手殺杜文澤﹐卻錯有錯著救了他一命﹐兩人有過命交情冰釋前嫌﹐我還以為故事會回到黑社會電影的常軌﹐怎料大混戰還是無可避免。電影的結局忽然超展開﹐我看到最後不禁吐出句「有冇搞錯﹖」﹐成為整齣電影的敗筆。不知是否要遷就內地電檢﹐結局的警方無間道破壞了電影的氣氛。原本電影的主題藉余文樂喻天意無常﹐要發生的事始總會發生﹐現在一下子卻變成警方大破黑幫的陰謀﹐一切盡在警方的掌握之中。編劇扭橋扭得過火﹐故事變得不合情不合理﹐甚至有點兒低能。或許電影根本無需要解開誰指使兇手之謎﹐反正真兇是誰並不重要﹐結局留下些想像空間給觀眾﹐令電影提升到高一個層次。

周星馳的「大內密探零零發」是港產喜劇的經典﹐十多年後導演王晶竟然自己抄自己﹐換上古天樂和徐熙蕾作主角﹐源用舊有故事公式配上王晶式的招牌笑料﹐炒出一碟山寨版「大內密探零零狗」。這次翻拍大內密探﹐很難與周星馳版本作比較﹐反正看王晶的電影不會有任何期望﹐笑足九十分鐘散場便算合格收貨。
故事照舊無聊﹐橋段照舊搞笑胡鬧﹐場面照舊粗製濫造。可惜無復當年的精警對白﹐舊作西門吹雪決戰葉孤城一段﹐每次回想起來也不禁發笑。這套電影的笑料很行貨﹐看了多年港產片的觀眾﹐很容易估到下一個笑位會是什麼。不過橋不怕舊最緊要受﹐這些夾硬逗人笑的點子﹐雖然已經看過無數次﹐使出還是會能令人開懷大笑。
不知香港影壇的男明星去了那兒﹐怎麼我最近看的港產片﹐套套也是古天樂當主角。吳君如其實只是客串演出﹐海報卻把她當正女主角﹐不過她的確是戲中的靈魂人物﹐西宮娘娘比零零狗還好笑。最扺死是她與國舅討論篡位那場戲﹐說當皇帝無錢又無女人﹐不知何解還這麼多人爭著想做。十二大內密探也是戲中焦點﹐肥仔聰演師弟比古天樂還搶戲。戲中其他女星我全不認識﹐反正王晶電影例牌多靚女新人﹐也不用深究那些女星誰是誰。大S用廣東話配音有點怪怪的感覺﹐我寧可聽她說國語。
大內密探系列電影的構思很有趣亦真實﹐在以論武功比高強的武俠世界中﹐完全不會武功不能打的科學家﹐只靠聰明頭腦發明威力驚人的武器﹐輕易地打敗辛苦練功數十年的武林高人。在歷史中以新科技戰勝武功高強的敵人的例子府拾皆是﹐中世紀英國發明十字弓﹐讓沒有受過訓練的農民﹐也可以較易打倒訓練經年的騎士﹐不單讓英國成為歐洲軍事大國﹐亦直接導成騎士的未日。火槍的發明更讓劍術從實戰技巧淪體育運動﹐電影中零零狗最後就是以火槍大破曹公公。可惜電影中的所謂高技術武器﹐只停留在兒戲馬虎的階段﹐若果可以作多些認真科學考究﹐便能做到娛樂與教育並重﹐像日本漫書「亞基米德之鏡」一樣。
蘋果日報作者 – 陳馬:書評,影評,動漫,旅行,哲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