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科幻

The Expanse 太空無垠 / 蒼穹浩瀚

文章刊於蘋果日報

很多香港人對科幻片存在誤解,會把Marvel漫畫改篇的電影,又或《星球大戰》《怪奇物語》歸類為科幻片,以為有太空船有外星人就等於科幻。正宗科幻片除了要某程度上有科學根據外,最重要是帶出「如果…會怎樣」(what-if)的核心科幻命題。今次我想為大家介紹被譽為近年最佳科幻劇集的《The Expanse 蒼穹浩瀚》,爛蕃咖(Rotton Tomato)網站滿分100%的評分,第五季將於12月16日在Amazon Prime Video播放,趁這個機會把未看的朋友推入坑一起煲劇。《蒼穹》改篇自同名的科幻小說系列,該小說剛榮獲2020年度雨果科幻大獎(等同科幻界諾貝爾文學獎)的最佳科幻系列,其世界觀之宏大甚稱太空版的《權力遊戲》,而《權力遊戲》的作者George R.R. Martin更加是《蒼穹浩瀚》的忠實擁躉。

《蒼穹浩瀚》的故事發生在二百年後,科技發達人類殖民太陽系,並分裂為三大政治勢力。坐擁最多資源的地球聯邦,依然認為地球才世界的中心,只有地球才能帶領全人類。正如高達的世界一樣,地球人同樣是懶躲和貪腐的像徵。成功脫離地球獨立的火星,很有一戰前卑詩麥時代德國的影子,國家權力集中高度工業化。擁有比地球最先進的軍事技術,雖然在數量上處於劣勢,亦能在與地球的冷戰中勢均力敵。散居於在小行星帶的各殖民星,主要從事外太空採冰採礦等高危工作,受地球和火星兩大勢力控制和迫壓。那是一個水和空氣也要購買的世界,人民嚮往解放獨立渴望自由,表面上殖民星由各大企業管理,但革命軍才是枱面下的話事人。與其說《蒼穹浩瀚》是一個科幻故事,更加貼切的說是在這個非常真實的科幻舞台上,展開的一連串的架空歷史事件。科學家在木衛三發現外星生命體,人類總是犯上同樣的錯誤,把外星生命體武器化,打破三個勢力的微妙平衡,史詩式故事從此打開序幕。正如《權力遊戲》中幾個同家族不斷的權力鬥爭,儘管人類正陷入滅亡危機,地球人、火星人和殖民星人之間,為搶奪資源和權力而引發的衡突,一直是貫穿著這部作品的主線。

這部作品除了故事吸引,太空的特效非常真實外,劇中人物的描寫亦十分立體。主線環繞「劣馬號」的四人展開,他們原本是殞石採冰船的船員,在歸途上接到救求信號前去調查,採冰船被神秘戰艦擊沉,成為地球和火星開戰的導火線,他們死裏逃生卷入驚天大陰謀。船長James代表著地球,火星,小行星帶三族共融的尚高理念,他就是很典型的正義英雄主角,一心想要拯救所有人。然而當他力有不及未能盡救的時候,便作出把誰犧牲的艱難決擇。另外三位船員分別來自三地,小行星帶出生的工程師Naomi,火星軍退役機師Alex,在地球有不為人知過去的保鏢Amos。他們四人從最初只求保命四處逃亡,然後誤打誤撞兼有少少運氣,一路追著線索置身風眼之中,最後阻止太陽系大戰拯救全人類,代表著人與人只要互相信賴,可以衝破國族之間的分歧。

除了「劣馬號」的冒險主線外,三大勢力在背後權力鬥爭各有不同支線,有不少角色讓觀眾留下深刻印像。地球聯合國副秘書長Chrisjen在眾多配角中最為突出,估不到一個印度婆婆原來是比媲《紙牌屋》的權謀高手。聯合國內的野心家想趁外星病毒引發的亂局,想借機統一自古以來是地球領土的火星,挑起足以讓地球火星共同核子毀滅的世界大戰。她為和平大局著想乍傻扮慒,暗地裏與小行星帶革命軍和「劣馬號」檯底交易,還自親上陣深入險境與背後金主交涉,找出野心家叛國的證據,繼而坐上聯合國秘書長地球最高權力的寶座。在第四季中地球與火星達成和平協議後,她卻如二戰後的丘吉爾的下場。和平時代來臨民心思變,選票不是用來答謝拯救世界的大恩人,而是投給為人民帶來更好明天的希望使者。她甚至淪落到為拉票造勢,出兵打擊恐怖份子引發人道災難,是否又與現實世界的政治有點相似呢。

看美劇有一個結構性的問題,不論劇集在開頭多麼好看,很多時最後總是爛尾收場,不是收視不好電視台閂水喉腰斬,就是收視太好死拖難拖埋不到尾,很少美劇能夠有善終的結局。《蒼穹浩瀚》幾乎也逃不過爛尾的命運,最初《蒼穹》在SyFy頻道播放時,正值串流大戰之初有線電視嚴重流失觀眾,加上劇集忠於物理學的太空特效所費不菲,SyFy只拍了三季便因經費問題宣告投降。幸好世界首富Jeff Bezos是個超級科幻迷,他的夢想就是人類像《蒼穹浩瀚》般殖民太陽系,他既然能豪扔百億美元成立Blue Origin研發火箭,穿針引線讓《蒼穹浩瀚》落戶Amazon只是小菜一碟。第六季大結局已經拍板決定開拍,一來有原著小說作為劇本的骨幹,二來大老闆自己也有追看,相信爛尾的機會不大,然後《蒼穹浩瀚》將成為一代科幻神劇,與《星空奇遇》同樣在電視史上名垂千古。

Star Trek: Lower Decks 星空奇遇:下層甲板

我一直以為自己是老資格的《星空奇遇》影迷,直至看最新一輯的《Star Trek: Lower Decks》卡通,我才發現自已《星空奇遇》的知識很貧乏。這套卡通是拍特別給《星》迷看,內含海量只有《星》迷才懂的梗(in-jokes)和彩蛋,不上網看解讀和考究的話,大慨我知道出處的笑位只看懂一半。

原本《Lower Decks》排片是在《發現號》第三季後才播放,因為疫情關係真人電視要停工,卡通反而因為動畫師和配音可以在家工作,倒能順利完成出街填補空窗期。在串流大戰中,CBS可以說是最弱的陣營,手上唯一的皇牌只是《星空奇遇》,所以近年不停推出新劇。《Lower Decks》走搞笑路線,非常有《Futurama》的感覺,強氣女主角配弱氣男主角。以前的《星空奇遇》講艦長做大事,這次就玩低級職員小人物小事情,卻又很意外地在背後把危機逢兇化吉。

《Lower Decks》雖然玩下玩下,但在官方歷史內的本傳,時間線在《TNG》電影之後,還是聯邦最煇煌最頂峰的時候。主角是USS Cerritos的船員,不是企業號那種身處最前線的冒險,反而更像是移民地官僚的內政任務。男主角是墨守成規的模範員工,女主角則視聯邦守則如無物,貫始徹終地實行她心中的正義,加上一堆有點白痴的無能高層。每集總有意想不到的意外發生,主角們用很反《星空奇遇》傳統的方法解決問題,諷刺聯邦有點天真有點大愛的理念。

這套卡通的最大敗筆,是沒有看過以前的《星空奇遇》,尤其沒有看元祖和《TNG》,會完全不覺得好笑。我叫阿仔看了一集,連小朋友看卡通都可以看到喊悶,編劇很明顯出了問題。故事東拉西扯立立雜雜,反正是以玩梗搞笑惡搞為主,也不用深究什麼劇情。輕輕鬆鬆半個鐘,我自封是《星》迷,叫做看懂大半笑位,所以看得很開心,不過始終有《星奇奇遇》世界觀的限制,只能在慨有框架來開小玩笑,不能像《Futurama》那樣大玩特玩。某程度上我甚至認為這套作品比《發現號》第二季,《光頭艦長》第一季更好看。那邊廂《星球大戰》的《Mandalorain》越戰越強開拓新觀眾層,這邊《星空奇遇》系列靠食老本玩懷舊吸引老觀眾,此消彼長如此下去恐怕《星空奇遇》只會慢慢流失觀眾。

飛龍女孩 Dragon Pilot: Hisone to Masotan

《飛龍女孩》是2018年出品的動畫,小清新畫風有別時下流行的萌系美少女。導演是大有來頭的樋口真嗣,原Gainax動畫師出身,後來轉行拍真人電影,代表作是《真.哥斯拉》,是少數動畫真人兩樣皆精的導演。這套十二集的動畫放映時並未太受注意,屬於有口啤叫好不叫座那類型,反而放上Netflix後在外國宅界意外爆紅,鬼佬的口味與日本主流是有些不同。

故事有點似很多年前的《青空少女隊》,圍繞著航空自衛隊全女班飛行小隊,雖然身在軍隊中但沒有戰鬥,當然亦沒有激烈的空戰場面,主打友情愛情的輕鬆日常小品。這套作品最特別之處是飛行小隊不是開戰機而是騎飛龍,飛龍著上裝甲後可以變型F-15戰機,非常不可思異的變型設定,只有變型戰機之父河森正治才想到出來。雖然沒有正式的空戰場面,但飛龍出動和飛行表演的場面毫不馬虎,畫功和畫面質素絕對是一流水準,真的不要被簡單的人物面相騙了。

主線是天然呆的女主角,莫名奇妙被拉入飛龍小隊,結識隊中性格各異的四位女孩,一起受訓成長解開各人的心結。不外乎那些有點老土的勵志日劇橋段,舊人欺負新人,立志當正式機師卻淪為花瓶,荒島求生訓練,戀愛大作戰等等。不過配上會戰機變飛龍的背景,產生出很微妙與眾不同的化學作用,似曾相識中的內容中充滿著新鮮感,加上劇本實在寫得出色細膩感人,是近年難得一見的扎實好故事。

人物設計相非常小童面相,連飛龍也眼大大很可愛,不過這套並非兒童向動畫,畢竟劇中的女孩全部超齡,能夠在自衛隊擔任機師,好歹也是讀完書的社會人。飛龍小隊的最後任務,要引渡巨大神龍去安眠之地,巧妙地結合日本神話和軍武的元素,沒有空戰也能拍出緊湊的劇情,最後當然愛情才是最王道的答案。

心靈判官 Psycho-Pass 3

《心靈判官》來到第三季動畫,儘管世界觀和人物都是上季的延繼,但感覺上完全在看另一套動畫。上兩季的主題是一直在質疑反思,能判定每個人犯罪基因「色相」的女巫系統,是否對社會繁榮穩定是最好的選擇。這一集不再質疑女巫系統存在的必要性,更創作出另一個反派超級電腦Bifrost彩虹橋系統。它利用女巫系統的漏洞犯罪,把罪行拆散為很細小看似無害的單元,每個單元的執行者並不知到行動背後的動機,所以能夠保持「色相」的純潔,避過女巫系統的天眼。

看第三季前要先看三套劇場版《Sinners of the System》,否則會一頭霧水連不到戲,為什麼狡嚙會回來日本在外務省工作,宜野又同樣去了外務省,外務省是什麼東西忽然冒出來。今季美佳大個女,坐上了一課阿頭的位置,不再一味直衝懂得玩規則。一課的監視官和執行官是新人,照例每個人也有自己的故事但不太吸引。俄藉好打得比較正常,至少他的故事與中段日本排外情節有關,另一個卻是天生免罪體質,還懂得用讀心術查案就非常開外掛,已經脫離《心靈判官》原本世界觀的設定。

第三季初段和中段的幾個案件設計不俗,除了要靠主角開讀心外掛查案外,保持到上兩季案件的水準。中段以後彩虹橋現身之後,故事就變成好人對壞人的套路。其實我看不明白彩虹橋賭局的運作原理,好像沒有很貫徹始終存在目的,純萃只是編劇要為女巫系統找個旗鼓相當的對手。電視版只是把故事拍到一半,結局篇又來三集劇場版《First Inspector》,三套電影一氣呵成緊張刺激,整橦公安大樓被駭客入侵封鎖,一課眾人如何殺出重圍扭轉劣勢。上兩集的主要壞人是要挑戰女巫系統,這種的大奸角卻反過來想要加入女巫系統,搞場大龍鳳去引起女巫系統的注意,獲得知道真相的資格,然後示愛不逐被拒。

第三季常守朱只有幾個鏡頭出場,觀眾只知道她殺人後被監禁,另外破壞彩虹橋的臥底靜火又是一個謎,他與女巫系統作交易把常守朱放出來當執行官,很明顯他們兩人有某些關係,結局埋下的伏筆要等第四季才會解謎,大慨終於來到與女巫系統攤牌的時候吧。

末日列車 Snowpiercer

南韓導演奉俊昊破天荒奪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我連忙補看《上流寄生族》後,才記起我還未看他的舊作《末日列車》。這套電影被譽為近年B級科幻cult片的經典,一直想看又一直沒有拿出來看,趁今次奉俊昊熱潮一口氣看了宅。不要被鬼佬主演大講英文的《末日列車》騙倒,這套不是荷里活電影,是不折不扣的南韓產物,只是請了幾個外援演員擔當主要角色。電影改篇自法國漫畫,講述人工阻止地球暖化的實驗失敗,地球步入冰河時期,全世界的人類死清光,殘存的人類生活在一輛永不停環繞世界的火車上。

故事是很典型的反烏托邦世界,低下階層過著難民營的生活,只能食曱甴作材資的能量條,特權階級則安逸舒適好食好住,於是低下民眾革命造反,要推翻這個不公義的社會。電影聰明的地方是把整個社會濃縮一列火車上,車尾是貧民區,車頭是頭等車廂,正如電影宣傳口號「一直向前」般,返抗軍只要一直向前打,攻入火車頭奪取列車的控制權。觀眾不要問現實的科幻問題,火車內如何飲食自給自足,為什麼不索性把火車停下來,拿火車頭的永動引擎作發電廠興建城市,火車只是一個像徵比喻,把社會的不公義簡化為一截截車廂,以影像手法更加突顯出視覺的衝激,當然亦方便大量加插B級cult片的血腥殘暴鏡頭。

下文有劇透,不過結局很王道很好估,透了也無所謂

結局是很常見反烏托邦科幻的套路,主角打生打死從車尾打到車頭,然後車長早己恭候他大駕光臨,整個革命是車長計劃的一部份,目的是要削減列車上的人口,平衡人口與資源的消耗,亦很例牌地車尾革命黨的精神領袖老伯,原來和車長其實是同一伙,一開始的目的就是要他們去送死,順便減少一些頭等車廂的人口。車長年紀已老並十分欣賞主角的能力,邀請他當接班人,說服他強權統治和諧維穩才是絕地生存的法則。雖然大橋有點老套但勝在影像搭救,每一個場景都很重cult風格,很多場面令人留下深刻印像,例如大鐵錘揼碎冰手,革命軍大戰斧頭幫,還有很鬼詭的劏魚見血儀式,革命軍一行人火車上吃壽司,小學生課室老師忽然大開殺戒,還有主角臨打大佬前的真情告白。最後主角沒有受到權力的誘惑,選擇犧牲一隻手去救一個小朋友,其實主角最後怎樣也無關痛癢,反正cult片的結局一定要冚家鏟全人類死清光。

看完《上流寄生族》和《末日列車》,應該要看埋Netflix原創的《玉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