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機械人

Dancouga Nova 超獸機攻斷空我

dancouga nova 「超獸機神斷空我」憑著獨特的野獸合體機械人設定﹐側重角色心理描寫的劇情﹐一反統傳地故事到了差不多一半時﹐機械人才第一次合體等等﹐成為八十年代的經典超級機械人動畫。二零零七年的新動畫「超獸機攻斷空我」﹐則只是掛羊頭賣狗肉之作。除了借用舊作機械人的名字和合體結構外﹐兩者並無關連﹐更加不是續集。若果用「超獸機神」的標準去量度「超獸機攻」﹐珠玉在前地去比較﹐新作可以說是各方面也不合格。不過若果把「超獸機攻」當作一套獨立動畫來評審﹐倒也不是完全一無是處。至少這套動畫惡搞了不少熱血機械人的情節﹐知情者必定發出會心微笑﹐有些位置更讓人拍案叫絕捧腹大笑。

「超獸機攻」的故事很行貨﹐兩男兩女四個少年人﹐不知什麼原因被選上了﹐坐在巨大機械人斷空我中戰鬥。初期的任務很白痴﹐說是要保衛世界當弱者的朋友﹐有戰亂的地方要會去搞局﹐總之讓作戰雙方永遠陷入膠著狀態。打倒幾國不同國家的嘍囉怪獸後﹐出現一台謎之赤色的斷空我﹐幾番交手也不分高下。四個戲份小到連路人也不如﹐不知還算不算是主角的主角﹐亦開始試探找出斷空我的秘密。目標更鎖定在斷空我背後的支持者﹐一個左看右看也像高達命種議長的男人身上。其實「超獸機攻」只是十二集的短篇動畫﹐角色背景交侍﹐人物關係發展全部從略﹐劇情一下子就跳入解謎階段﹐再三扒兩撥把大壞蛋幹掉結局完場。結局說了出來也不會破壞劇本的懸疑性﹐反正主線的橋段已爛無可爛。話說有忠奸兩個外星人﹐奸的外星人要毀滅地球﹐忠的外星人想要保護地球﹐於是製造了斷空我出來。斷空我頭十集的作戰﹐說穿了只不過刻意安排的特訓﹐把主角四人置諸死地而後生﹐引發斷空我進化使出神獸威力。最後兩集斷空我與赤色斷空我合體﹐由地球一路打到到奸外星人的月球基地﹐ 受到重創後又再進化﹐用新絕招一劍把大壞蛋的機械人斃了。

雖說劇本整體來說老土兼腦殘﹐但每集中的笑話點子倒有不少﹐往往有意想不到的驚喜。正常的超級機械人動畫中的基地司令﹐通常是製造機械人的科學家﹐智勇兼備是眾人的精神領袖。斷空我基地的司令﹐則只是個夾心管理層﹐喜歡以打工仔的滑頭口吻對主角訓話。熱血機械人必定有些指定動作﹐斷空我也有﹐只不過有點兒不同。機械人的出場歌曲不是鏡外配樂﹐而是從機械人身上的喇叭直接播出來。出發時主角應該很熱血地高叫出發去也﹐斷空我的駕駛員卻是很無奈地給司令迫著扮熱血。其中一個男主角夜半約女工程司出來﹐女工程司以為他要對自己告白﹐原來講了這麼久卻會錯意﹐只不過是想給他的坐駕加新武器。還有不少玩轉其他超級機械人動畫的橋段﹐跨張放大那些早已看得麻木的牌例過場戲﹐耍帥過頭反而會變得謬荒滑稽。

「超獸機攻」的只是套低成本製作﹐畫面使用了很多兼容卡﹐人物偶然會走樣得很厲害。除了主角斷空我保留原作的韻味外﹐其他機設只是小學生的習作﹐完全不堪入目。片頭曲用日本小調﹐死不斷氣的唱腔令人煩厭﹐片尾曲用豎琴伴奏﹐倒算閱耳動聽。角色完全沒有演譯發揮的機會﹐故事編排更不用提了。不過近年麼熱血超級機械人動畫買少見買﹐只好找這套假熱血的「超獸機攻」來臨時充數﹐讓超級機械人在簡單的正邪黑白二分世界中大打幾場﹐過過乾癮。

Robotech, The Shadow Chronicles 太空堡壘 暗影編年

Robotech 說起太空堡壘暗影編年這套電影﹐則要從二十年前的歷史開始說起。話說當年美國Harmony Gold(HG)公司﹐從日本買下三套動畫(超時空要塞﹐南十字宮﹐機甲創世記)的版權﹐將三部作品改寫劇本重新配音﹐結集為一長篇動畫Robotech在美國上映。這動畫也有再進口來中國﹐譯作太空堡壘﹐反而比上映原著時更受歡迎。香港的亞洲電視也有播這動畫﹐上映時的名稱叫超時空戰神。 我等原著支持者自然不屑HG公司擅自刪改劇情﹐但不能否認它讓日本動畫成功打進美國市場的貢獻。Robotech更成為與變形金鋼齊名的經典作品﹐玩具賣過滿堂紅﹐構成了一代美國小男孩的集體回憶。改篇後Robotech的世界觀十分宏大﹐HG公司亦推出一系列外傳小說﹐吸引了大量科幻迷成為這系列的擁躉。雖沒有星球大戰或星空奇遇般受歡迎﹐但也足以比媲巴比倫五等作品的受歡迎程度。

HG公司其後曾嘗試引進其他日本動畫﹐作為Robotech的續集﹐可惜市場不大受落。後來HG公司只是一直在食老本﹐把Robotech的剩餘價值慢慢搾取乾淨。正當Robotech迷對HG公司不再存希望時﹐在Robotech二十週年竟然斥資製作新一輯的Robotech電影﹐這就是去年推出的暗影編年了。也許Robotech在美國是個金漆招牌﹐也許多年的老擁躉始終不離不棄﹐也許這是屈指可數美國自製的日式動畫﹐這套動畫在亞馬遜的動畫銷售榜多個星期穩佔第一位。雖然我對美國動畫沒有多大信心﹐畢竟我身為超時空要塞超級擁躉﹐對從超時空要塞衍生出的Robotech也愛屋及烏﹐加上是美國自製誠意可加﹐便決定給他一個機會試看一看﹐想不到竟然有意外驚喜。

暗影編年雖說是承接Robotech原著﹐但畢竟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作品﹐不可能要求觀眾還記得劇情﹐所以基本上可以當作一套獨立作品來看。很典型的B級科幻電影故事﹐背景是外星人侵略地球﹐人類逃亡到火星殖民地。經過十幾年的抗戰卒到了大反攻前夕﹐從火星來的遠征軍誓要把外星人趕出地球。接下來的劇情很熟口熟面﹐名乎其實的科幻電影公式橋段大雜燴。有新人男機師戀上王牌女機師﹐當然少不了捨命相救的情節。有地球遊擊隊與外星人公主相戀﹐最後用愛化解敵我雙方的仇恨和平共處。有不顧下屬死活的將軍﹐要出動新型秘密武器與敵人同歸於盡。當然少不了幾個配角壯烈犧牲﹐好讓主角們可以流幾滴眼淚﹐再熱血地說要為朋友報仇。除了例牌的人物支線外﹐最重要的戲情主線有個不可告人的大陰謀。原來侵略者外星人的母星給壞蛋外星人毀滅﹐他們在宇宙中流浪﹐好不容易才找到地球作棲身之所。電影一半時壞蛋外星人追到來地球﹐要消滅人類與地球侵略者的好外星人﹐結局是一眾主角與敵人同心協力﹐把壞蛋外星人打個落花流水。很難想像導演可以把所有橋段塞入二小時的電影中﹐不過總算是把所有情劇交代清楚。可能我平時多看科幻電影日子有功﹐很自然地在腦內把欠缺的情節補完。雖然每個角色的性格設定也不俗﹐但出場人物眾多難免變成群戲﹐角色特點因時間所限無從發揮﹐淪為典型科幻電影的樣板人物。

這套動畫採用日本動畫的風格﹐與一般畫給小朋友看的美國卡通很不同。人物和室內用2D作畫﹐而機械與打鬥場面則是3D電腦動畫。人物設計忠實地展現八十年代日本科幻動畫的風格﹐我有點看厭時下動畫耍萌耍帥的人設﹐反而喜歡這套動畫平實的人設。這動畫在2D畫面上的畫功一流﹐人物面型完全沒有走樣﹐雖然女角沒有賣可愛賣性感﹐卻有一番久違了的硬科幻韻味。在3D畫面上則有點失望﹐變型戰機的動作生硬﹐場面的流暢和細緻程度﹐ 只達到電子遊戲的級數。不過平心而論﹐有些去年日本上映的新動畫中的3D鏡頭比這套還差﹐所以可以算是勉強合格。機械設定源用二十年前的設計﹐讓機甲創世記的變型戰機與變型電單車﹐以電腦動畫重現觀眾眼前。大慨源用舊設計比較保險﹐至少老支持者比較容易受落。就算今天再看那些設計也絲毫沒有過時的感覺﹐不愧為動畫機械人設計的經典﹐比至近年某些不知所謂的機設好多了。太空戰艦的設計則不過不失﹐有點平平無奇﹐與歷年推出過科幻電腦遊戲中的戰艦大同小異。

不論從動畫欣賞或是科幻電影的角度﹐ 暗影編年也不算是一套很出色的作品﹐可是我卻看得十分開心過癮。動畫從開場就動作連篇﹐讓觀眾目不暇昅﹐中間也偶有笑位﹐讓觀眾輕鬆一下。故事雖然看似複雜龐大﹐但其實不須用腦去看﹐只要記著主角是好人和好人必勝就夠了。很久沒有看到這類平舖直述的科幻故事了﹐這電影勾起我愉快的童年回憶﹐再一次體驗那些很行貨﹐但每次看又會覺得感人的情節。暗影編年是HG 公司的市場試金石﹐看到二十年過後Robotech還很受歡迎﹐HG公司已決定開拍續集﹐並推出漫畫和小說等週邊產品。Robotech除了鹹魚翻生人氣急升外﹐有新一輯的原創故事也是一件好事﹐可以讓它洗脫抄襲的罪名﹐堂堂正正的建立一個屬於它自己的世界。

Diebuster 飛越顛峰2

Diebust Diebuster是Gainax社紀念動畫經典Gunbuster二十週年推出的續集。我一口氣把Diebuster緊接著Gunbuster看完。兩套動畫上映前後相隔二十年﹐珠玉在前﹐新的那套除了畫面華麗些外﹐不論任何一方面也遠遜於舊作。不是說Diebuster一無是處﹐若作為一套獨立的短篇OVA來看﹐Gainax已經交足功課﹐照舊有打有笑﹐劇情也有讓人意想不到的轉彎﹐場要設計武打動作配樂也是一流水平。可惜還欠缺原版那感人動魄的精萃﹐沒有能力背起Gunbuster這個招牌﹐給人一個借前集名氣滔光的感覺。

故事同舊作其實沒有多大關係﹐除了源用一些舊作的名稱外﹐就是最後一幕夾硬把Diebuster說是Gunbuster一萬二千年後的世界﹐前作的最後一幕﹐是代表駕駛倉的兩個紅點是漂遠降落地球。這集的最後一幕﹐則是從地面看著那兩個紅點逐漸漂近。讓女主角從地球的角度去歡迎典子和天野的歸來﹐十分牽強。今集的機械設計改動最大﹐沒有了舊作中真實系和超級系完美的結合。劇中那些buster machine (BM)﹐總是讓我想起Gad Guard的機械人﹐他們的神態真的很相似﹐不知是否同一個設計師所畫。

以下內容包含情節﹐若未看想看又要保留驚喜的朋友﹐請跳過不讀。

背景依然是地球人大戰太空怪獸﹐不過今次的太空怪獸就常襲擊太陽系﹐要依賴一群駕著BM的超能力少年去保衛地球。今集照舊有兩個女主角﹐一個是出場時已經天才機師拉璐﹐另一個則是想當機師的女侍應諾諾。奇怪的是那個諾諾﹐原來不是人類而是機械人﹐還擁有打不死的能力。中段有出人意表的劇情轉變﹐一邊廂全力超力戰隊總動員挖掘外星人的BM﹐另一邊廂諾諾則去尋找屬於自己的BM﹐一隻給太空怪獸擊落在冥王星的BM。忽然間來過無間道﹐忠變奸﹐奸變忠﹐外星人的BM才是真正的太空怪獸﹐一直襲擊人類的那些原來是上古留下來的太陽系防衛系統﹐最驚人是諾諾自己原來本是隻BM﹐有指揮太陽系防衛系統的能力。結局超級跨張﹐太空怪獸大舉來襲﹐聯軍打自用地球撞向敵人母艦同歸於盡﹐諾諾變身成為個大過地球的機械人﹐在友情正義加根性的推動下﹐與拉璐合力消滅敵人﹐大團員結局等待Gunbuster的典子歸來。

上集中所有伏線都有完滿答案﹐這集的謎題則成了無頭公案。超力戰隊的頭領是兩個怪人﹐原本還以為她們掘了外星人BM出來後﹐
還會有什麼陰謀。結果在真相大白發現掘出來是太空怪物時﹐她們第一時間就掛掉了。超力戰隊還有很多台BM﹐那些駕駛員統統是臨記﹐有幾台BM還未看清楚就當了炮灰。最重要的謎題到底BM是什麼﹐今集的BM同上集的BM有什麼關係完全沒有說明。只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今集的BM能力看起來很強﹐但實際上威力遠遠給不上第一代BM。那些掘出來的太空怪物是母艦﹐上集典子很簡單就可以料理幾百隻。今集一隻已經令到BM戰隊元氣大傷﹐最尾那集多一隻就要用地球撞過去﹐上集典子用黑洞彈殺死的太空怪物的數目可是以億做單位啊。

諾諾是上古人類高科技創造出來﹐默默地守護著人類的女神。劇中的科學家問為什麼諾諾造成人形﹐接著回答因為神是依照人模樣造成﹐與很多古代神話中﹐神依照自己的模樣創造人剛好相反。大慨不論是神或是人﹐也想自己的創造物有自己的投射﹐諾諾最後挺身而出保護人類﹐不只是因為與生俱來的那份使命﹐單單是那個保護的命令不足以令她留下。最後她肯回來保衛地球﹐而是因為她和人類產生了感情﹐感情才是想去保護的最大的源動力。在現實中很多人敬拜神﹐若只是出於害怕或貪圖死後賞報﹐在受到考驗時也會離開﹐唯有出於發自內心的感情﹐才會不離不棄。

總括來說﹐短短六集OVA的Diebust可以不妨一看﹐但不要抱太大期望。千萬不要把它看是Gunbuster神話的延續﹐不然就只會好像那樣﹐期望越高失望越高。最初看完時有點想喊回水﹐不過現在寫影評細心再回味﹐發現我覺得Diebuster差﹐是因為剛剛才看完Gunbuster啊。吃完好甜的東西才吃沒有那麼甜的東西﹐自然覺得後者淡然無味﹐其實是因為Gunbuster太好看﹐我才會覺得Diebuster不好看。

Gunbuster 飛越顛峰

Gunbuster Gunbuster飛越顛峰是動畫史上典經名作﹐很後悔時隔這麼多年才第一次看。以前在大學時代的動畫同好會中﹐常常也聽人談論這套動畫﹐甚至成為用來衡量新動畫的標準。那時我還以為鬼仔看動畫的口味不同﹐不懂得欣賞正宗的機械人動畫。剛好在Gunbuster二十週年間﹐Gainax社推出了續集紀念這品不朽名作﹐我想看續集沒有理由不先看原著。加上最近我看過一篇Gunbuster的影評﹐覺得也頗為精彩吸引﹐終於立下決心播來看。不過從幾年燒錄下來的碟子找這套動畫出來﹐也得費一點功夫。看過後才發現原來我一直錯過了這部劃時代的動畫。

先說說這套動畫的背景﹐由Gainax社製作﹐當年還是未出名的小公司﹐後來憑福音戰士一躍成為日本動畫界的巨星。庵野秀明動畫不一定要動的風格﹐早在Gunbuster已有跡尋。這套動畫以現今的作畫水準來看﹐當然有欠缺時代感﹐人設也是八十年代風格。若減去電腦後期製作的差別﹐畫功與構圖的依然比很多新作優勝。這套作品最出色的地方是無限創意﹐在現今很多動畫的標準服務鏡頭﹐例如女角胸部上下跳動的特寫﹐也是由這套動畫開創先河。最後一集全採用黑白繪畫﹐連草稿也拿來用﹐直到最後一個鏡頭才用回彩色﹐是很大膽的藝術創意﹐能夠突出人類在存亡間爭扎的史詩感。那個年頭還未興起惡搞熱潮﹐但這動畫已經把七十年代的日本勵志劇玩得出神入化。劇中一樣也有典經的掌上壓﹐跳繩﹐黃昏太陽﹐海灘跑步﹐拖車軩等鏡頭﹐不過換了由機械人來做就充滿滑稽感。短短六集的OVA中﹐包括了所有典型熱門動畫元素﹐勵志﹐惹笑﹐打鬧﹐友情﹐愛情﹐熱血﹐宿命悲劇﹐還要有一個感人的故事﹐最難得是所有元素配合得天衣無縫。集風格﹐畫功﹐劇情之大成於一身﹐ 怪不得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

故事是典型的勵志故事﹐地球人對付外太空怪物﹐像Starship Troopers。女主角高谷典子的父親是宇宙艦隊的船長﹐太空船給太空怪物攻擊而殉職。她入讀宇航員訓練中心﹐學習駕駛機人參加宇宙軍為父親復仇。在學堂中她經歷到友情和愛情﹐亦有鬥氣敵人變為親密的戰友。最後她坐上超巨型械機人Gunbuster﹐人類對抗太空怪物的最終武器﹐為人類存亡與太空怪物作最後一戰。雖然人物的感情描寫十分出色﹐但單看這個故事介簡會覺得劇情很行貨。神來之筆是借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太空旅行作超光速飛行﹐時間的流逝與在地球的時間不相同。典子第一次偵測任務用多了十二秒﹐她回來時已經是地球時間六個月後。參加遠征軍去掃蕩太空怪物﹐戰況失利回到時地球己經過了十年﹐她在學堂時的好朋友已經做了媽媽﹐令到還是少女的典子感慨萬分﹐亦激起她要保護下一代的決心。最後一戰為著保衛人類生存的空間﹐遠征在銀河系中心太空怪物的根據地﹐為引爆黑洞彈她不惜漂流到一萬年後。時間流逝就成為這套動畫最扣人心弦的地方。典子知道自己以後也沒有機會﹐再看到她關心的人﹐但是為著他們未來的幸福﹐不得不走到遙遠的未來。典子的朋友也不捨得她走﹐但是離開不是死亡﹐雖然沒辨法重遇再見﹐只要知道她生活得好就足夠了。最後一幕典子在一萬二千年後重回地球﹐那幾分鐘靜默的等待是動畫史上最感人的結局。

在典子的搭檔天野出發去作終極決戰前﹐她朋友問了她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我們人類有權力去滅絕太空怪物嗎﹖在Gunbuster的世界中﹐太空怪物為繁殖一下代﹐把沿途星系太陽的能吸乾源消耗盡﹐變成沒有生命力的紅矮星。人類為了保護自己的太陽﹐不得不冒險用黑洞彈把來犯的太空怪物消滅。為了保障人類長遠生存的空間﹐地球決定反攻太空怪物的根據地﹐把原本建造來逃亡的太空船改為戰艦﹐將木星的質量壓縮成為超級黑洞彈﹐要一口氣消滅所有太空怪物。當兩種無法共存的生物在爭奪生存空間﹐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時候﹐就不能對著要消滅人類的生物講生存權。太空怪物在吞食我們的太陽時﹐然沒有考慮過人類的生存權呢﹖若果對方沒有意思要和平共存﹐消滅對方就是保護自己的唯一辨法。滅絕太空怪物的權力並不是上天賜與﹐而是由人類掙扎求存爭取回來的權力。

Z Gundam 劇場版

Z Gundam 說Z高達是高達史上最顛峰之作﹐沒有什麼人會反對﹐它的經典地位已是事實。故事承接一年戰爭結束﹐在聯邦和自護停火後宇宙有短暫的和平。可是聯邦從保護人 民的勝利者急速腐化﹐軍中的鷹派組織泰坦斯當權﹐對宇宙實行鐵腕式統治。更用毒氣屠殺反對統治的殖民衛星﹐重蹊自護的覆轍。聯邦軍中看不過眼的人﹐連同月 面都市和舊自護的軍人﹐組成反聯邦軍革命軍﹐要把宇宙從泰坦斯的魔掌中解放。當中有錯縱複雜的政治利益關係﹐軍工業為利潤暗中資助奧干﹐在外太空流亡的自 護殘黨亦蠢蠢慾動﹐Z高達的舞臺就是構建在這樣的時空上。元祖高達大家熟悉的人物亦有出場﹐林艦長﹐阿寶﹐馬沙各有自己的理由重出江湖﹐觀眾亦喜見他們的 成長。富野還在Z高達中大玩他的新人類主義﹐不知有哲理還是充大頭扮高深﹐總觀眾看得一知半解就大讚特讚。一部高達作品當然少不了機動戰士﹐主角機Z高達 可以說是歷來最型的高達﹐其他機體如MkII﹐百式等也獨當一面。綜合劇情哲學﹐人物感情﹐機械設計﹐Z高達為出色高達作品的地位無人可及。

笨 大在Z高達二十週年的時候﹐重新推出分上中下三集的Z高達劇場版。美其名是記念作回饋多年忠實的高達迷﹐事實上是新的高達系列一蟹不如一蟹﹐靠排山倒海的 廣告谷到人氣高企﹐可是熱潮過後只不過是普通的年度大作。只不過是消費性的大作每季也有不少﹐始終吸引不到新的高達忠心擁躉。這個死硬派多年來對高達不離 不棄﹐是笨大最贏錢的印鈔機器。有見及此﹐笨大把舊Z高達重新包裝剪輯﹐加插一些以電腦製作新的鏡頭﹐又可以Z高達的玩具模型重新出過大掙一筆﹐說不定還 可以為死硬派補充新血。三集劇場版﹐星之承繼者﹐戀人們﹐星的鼓動是愛﹐分別於去年上映﹐夾著Z高達威名與大灑金錢賣廣告﹐輕易地打進日本票房十大賣座電 影。

我不打想評論原著的劇情﹐隨著年歲已經原諒和接受劇中的瑕疪。為什麼Z高達可以發光﹐變成飛機用機頭插死高洛斯永遠是一個的謎。新劇 場版的故事大致上跟足原著﹐把五十集的電視濃縮成六小時的電影﹐必然要分棄很多部份。給刪去得最多是反派角色的描寫﹐尊尼在舊作是個人物﹐在劇場版中就淪 為紙板壞人。刪去這樣旁枝劇情反而令故事更加緊湊好看。反而有幾段經典場面則應該保留﹐嘉美由第二次重遇科沒有了﹐這件事對嘉美由的情感發展很重要。馬沙 在聯邦議會那場演說也刪了﹐那可是奧干對泰坦斯的戰爭中最大的轉捩點﹐成功爭支聯邦主流支持的關鍵。改得最過份是結局﹐舊作中嘉美由明明用盡新人類力量後 變成植物人﹐今集則可以完全無事同花園麗來個太空擁抱。據說富野改結局是想重拍ZZ高達﹐把高達史上最失敗的作品徹底改寫。希望這計劃會落實﹐那在高達的 正史中﹐在Z高達和馬沙之失擊中間﹐不會再有ZZ高達這個污點。

劇場版新畫鏡頭的比例比我想像中少﹐第一集有很多鏡頭是重用舊作﹐第二三 集則多過一半重新製作。在新畫中人設有大幅改善﹐保留原著的特徵﹐重新設計面相繪畫方式。原本平平無奇的花也可以變到可愛的萌樣﹐原本貌似大嬸的愛瑪的整 容師更是鬼斧神工﹐躍升為劇中最索的女角。機械人的交戰場面﹐戰艦殖民星遠鏡近鏡﹐轉用電腦動畫不用多講﹐以笨大在這方面的經驗﹐自然駕輕就熟。若要說對 這齣動畫有什麼不滿的話﹐就是竟然循環再用二十年前的舊片。以笨大的財力和預見可觀的收入﹐把整套劇場版重新作畫也不是難事。偏偏卻很沒有誠意的東拼西湊 ﹐弄出來的效果很礙眼﹐上一個鏡頭十分精細華麗﹐下一個鏡頭就粗糙不堪﹐越看就越勞氣﹐有點被騙的感覺。

不過無論如何﹐Z高達劇場版始終 是Z高達﹐江湖地位無可取替。看了高達十幾年的老朋友固然要支持﹐還而一而再﹐再而三翻看再翻。新一代才接觸高達小朋友更加要看﹐不要再少看UC系列的魅 力﹐Wing和CE系列的高達根本還未夠班。若叫人棍王基拉出來同嘉美由對打﹐Strike Freedom一定打不過Z高達﹐單是機師的級數就已經差幾皮。若叫馬沙之反擊中的阿寶來﹐人棍王自已被削成人棍也不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