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機械人

Infinite Ryvius

Ryvius 無限之Ryvius是在九九年Sunrise Studio的動畫作品﹐在初推出的時候反應並不熱烈﹐但像醇酒一樣需要時間去發酵﹐在眾多動畫網頁上獲得絕好評價﹐慢慢建立起一代經典的地位。Ryvius在畫功方面並不特出﹐雖然在人物和著色上勾畫得恰到好處﹐但沒有耀眼的CG特技﹐動作場面更不時用上定格來偷工減料。音樂方便中除了OP和ED比較耐聽外﹐劇中的只是不過不失罐頭配樂。在設定上Ryvius有太空船也有機械人﹐但在二十六集的故事中﹐機械人只不過前後總共出動了四次﹐和普通的科幻動作動畫有很大分別。Ryvius引人入勝的地方﹐不是以小學生為市場對象的視覺刺激﹐而是以集中描寫劇中人物的關係和成長﹐構成探討人性種種有深度的故事。

有很多評論把Ryvius喻為太空版的蒼蠅王(Lord of the Fly)﹐我則認為此劇比LotF所涉及的層面更廣﹐包括了社會政治心理學﹐再柔合了流行小說的愛情元素﹐加入適量的緊張的冒險動作場面﹐用顯淺易明的方法﹐引渡觀眾去思考廣義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故事開始是太空學校在例行軌道移動中發生事故﹐教師為保護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逃脫而全部殉職。四百名低年級學生在一小隊高年級學生帶領下﹐逃進隱藏在太空學校中的超級太空船Ryvius。學生們最初認為只雖要等待救援便可安全脫險﹐但太空站事故卻正正是由於敵人為搶奪Ryvius而作出恐怖襲擊﹐在Ryvius中學生們為了生存而必需一邊和未知的敵生交戰﹐一邊尋求可以收容他們的星球。接下來故事的發展完全的出人意表﹐難得不落俗套的把發生在太空船以外的事作為劇情道具﹐讓故事核心集中在在太空船內的發生事情。四百名少年人在沒有成人監管下﹐會發展出什麼型式的社會結構呢﹖在短短的大半年漂流過程中﹐船內經歷了人類歷史上不同的社會制度﹐而在制度與制度之間的交替﹐是很合理的順著自然的規律。在最初的世襲式制度﹐是因為管治者無能傲慢而產生民變。其後以小集團武力為基礎共產式制度﹐卻因管治階層以權謀私而告吹。接著以個人政治魅力為基礎的民主式制度﹐因沒法達成管治共識﹐在沒有足夠的行政力量下﹐最終演變為無政府狀態。在秩序失控的情況下衍生出強人政權﹐以公平正義作為理念用機械人為後盾﹐以鐵腕手段用暴力把暴力問題壓下去﹐而然卻又產生理念中自我矛盾的問題﹐和在任何制度下也揮之不去﹐專業管理人欺暪最高領導人的情況。

Ryvius的主角多達十數人﹐而每一個名角色有自己的思想理念﹐在故事中也有充份的發展空間。劇情就是基於人與人之間的異同﹐所發展出的磨擦與共鳴﹐由最先影響身邊最親近的人起﹐再而骨牌效應的影響到整個社會﹐而沒有一個人可以避免。劇中沒有用簡單二分法來決定誰是好人或壞人﹐每一個人物同時有好也有壞。好壞之別只是在不同的情況下﹐因人性軟弱而產生出不同的動機和結果。角色在性恪成長上刻畫的成功﹐正正是觀眾愛上這套動畫主要原因。不難在眾多立體現實的角色中﹐發現自己或身邊某人的影子。

雖說太空船內的故事是主幹﹐劇終也完滿地交代了各人的結局﹐亦解答了大部份背景上的謎題﹐但是有小量謎題沒有清楚交代。結局沒有解釋Ryvius為什麼會藏在太空站內﹐沒有解釋軍隊最初搶奪Ryvius的作戰計畫﹐亦沒有解答那位身為Ryvius精靈紫衣女孩的來歷﹐為什麼只有她能擁有人類的外型和思想。除了這些不太重要的細節外﹐劇本上可說是無懈可擊。

Ryvius是一套十分慢熱的作品﹐在開始的幾集並不特別吸引﹐一下子拋出一大堆背景資料﹐和有那個不時出現的紫衣女孩﹐
讓觀眾有點無所適從的感覺。但劇情自船上第一次發叛變開始﹐就把觀眾以其獨特鮮明的人物描寫深深吸引著﹐不自覺在情感上的跟隨著Ryvius上的眾人起伏。喜歡嚴緊有深度的科幻作品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這齣經典動畫。

Macross Zero 超時空要塞 零

Macross Zero 一九八四年超時空要塞﹐憑著畫時代的機械設定﹐深刻的人物感情描寫﹐錯中複雜的三角戀情﹐悅耳的動畫歌曲﹐華麗的交戰場面﹐以及史詩式的故事情節﹐為動畫界掀開了新的一章。超時空要塞劇場版的公映﹐更將這股熱潮推向最高峰。可惜在熱潮過後﹐超時空要塞系列沉寂好一段長時間。其後推出的續集Macross II更劣評如潮﹐製作人最後要把這續集定位為番外篇以平民憤。而機械人動畫王者寶座的地位﹐讓了給後來追上的高達系例。

在十週年紀念時推出的OVA Macross Plus﹐令超時空要塞系列起死回生﹐重新被動畫迷注視。可惜接下來的Macross 7改變風格走少年路線﹐雖然在日本方便的收視不錯﹐但其反智兒嬉的內容﹐低成本的製作水準﹐更令老一輩的忠實擁躉十分失望。

二零零四年為紀念超時空要塞二十週年﹐終於推出了系列的第五套作品﹐前傳OVA Macross Zero。記錄地軍聯合政府和反政府叛軍﹐在太平羊的一個小島上﹐為爭奪原始文化遺骸而發生的遭遇戰。故事本身和其他系列沒有直接關係﹐唯一的聯系就是在Macross Zero中﹐年輕的福克少校初次登場﹐自然也是駕駛著他標誌的骷髏機。

超時空要的真正主角一向其機械設定﹐在前傳中出場的是VF-1的試作機VF-0。VF-0在外觀上和VF-1沒有多大的分別﹐只是把二十年前的設計加以現代化﹐披上了廿一世紀新戰機的外貌﹐並以全3D電腦效果繪畫。雖然新加插的VF-0和系列的正式歷史在時間上不乎﹐但這少少的暇批不影響到Zero中出色的空戰場面。今集故然少不了成為舊作特色的飛彈追擊的不規則彈導。
兩機近距離以thrust vector糾纏﹐以變型作為特襲手段等﹐新加上的經典作戰場面﹐更是完全展現了變型戰機的威力。

今集出場的不單只有VF-0﹐還有我們各種熟悉Destroid的初期版本。當中最為矚目非在第五集出場的Monster Mk. I莫屬﹐還有在第三集在航空母艦甲板上﹐那一場罕見的Destroid與VF對決。在我看過的機械動畫作品中﹐我認為Zero在戰鬥方面的處理上最為真實和壯麗﹐更遠遠拋離了同期作品如戰鬥妖精雪風和Gundam Seed等。

可惜超水準的機械設定和戰鬥場面﹐掩蓋不到Zero在故事上的缺陷。由於劇中人物眾多﹐要同時兼顧有主角Shin和Sara﹐Mao兩姊妹的愛情﹐福克和舊情人的風流債﹐壞人白髮魔女Nora和福克以前教官DD的關係﹐以至角色在故事中沒有足夠的發展空間﹐人物描寫欠缺立體感。在首四集的進度適中﹐也承繼超時空要塞一貫的寫實路線﹐慢慢把劇情推上緊湊高潮。但第五集一開始劇情就飛跳得很厲害﹐兩分鐘內由Shin敘述第四五集之間發生的事﹐己有足夠的材料去多拍一集。
Zero也犯了自Evangelion後﹐很多動畫結尾交代不清楚的毛病﹐始終也沒有解開原始文化遺骸的謎團﹐讓觀眾看罷留下一大堆問號。在人物的去向方便﹐Aries也一早就死亡名單之內﹐這樣福克才可以在電視版中和歌地亞在一起。觀眾也預期到兩大反派Nora和DD最後會死﹐可不是這樣不明不白的給鳥人解決掉﹐至少也該和福克與Shin來個了斷。但最離譜是在反應彈爆炸後﹐Shin的VF-0在失控下墮中竟變為鳥﹐和載著Sara的遺骸一起飛上太空﹐兩個主角不了了之的失蹤作完結。

身為標準Macross迷的我﹐自然會私偏的強烈推薦這套作品﹐單單看VF的空戰場面就已經值回票價﹐故事劇情反成為次要的陪襯。可是對一個不熟悉超時空要塞世界的人﹐要一下子消化故事發生的背景﹐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對新的觀眾來說﹐Macross Zero只是沒頭沒尾﹐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下﹐兩隊軍隊為爭一件不知有什麼用的寶物打了一場仗。Zero不像Macross Plus般﹐能夠引起新觀眾對Macross興趣﹐而吸納他們成為新一代的擁躉。反而製作Macros Zero這一輯作品﹐
似是對Macross多年追隨者的回餽﹐報答他們在過去二十年來的支持。希望超時空系列的下一個作品﹐能夠保持Zero動畫的高質素﹐也在劇情方面花多點心思﹐最重要的是作品早日推出﹐不用我們再苦等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