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船操作員是零五年度比較冷門的作品﹐十三集的短篇無聲無色的完結﹐在動畫界沒有引起很多注意。這齣動畫是屬於嚴肅的科幻劇情片類別﹐雖然有太空戰艦﹐但沒有激烈的戰鬥﹐有很多女孩當主角﹐但沒有服務鏡頭。畫面的水準只是一般﹐人物和背景不時明顯地分開兩層。艦與艦之間的作戰﹐很大部份用簡單的電腦戰述畫面交代﹐即綠色的平面幾何圖型加虛線箭咀。戰艦外觀雖然用電腦模型﹐但只有立體遊戲的水平。音樂方便不過不失﹐除了開場和片尾曲頗為悅耳外﹐配樂大致上能夠迎合劇情的氛氣﹐但整體上並不十分突出﹐離不開遊戲音樂的感覺。唯一例外的一首歌就是為劇中電視新聞片作的配樂﹐好像是在真正的新聞片配樂一樣。
儘管有不少人因為這些表面因素﹐對這套作品有先入為主的負面評價﹐但無損我對這動畫的喜愛﹐因為故事內容才是這作品的精萃所作。劇本的改篇自水野良的小說﹐他的成名作羅德島系列相信無人不識。這套作品題材十分特別﹐簡單上可以說是星空奇遇加真人騷﹐內容涉及現代政治和社會文化的批判﹐有給觀眾思索空間的深度。故事開始一班軍校學生在最新銳的戰艦天照號上實習時﹐母星給帝國侵佔﹐正規軍棄械投降﹐反正在帝國統治下也不過照樣生活。在帝國的命令下﹐行星政府要解散軍隊﹐把戰艦當廢鐵賣掉。還留在艦上的學生﹐在一股對亡國年青熱血下﹐提出了個異想天開的想法﹐把戰艦買下來﹐單槍匹馬以游擊戰的方式﹐反抗帝國對中立行星帶的侵略。可是買戰艦和作戰補給的資金從何以來呢﹖有人提出一個更加驚人的想法﹐就是和銀河電視網合作﹐把戰艦當成真人騷﹐轉播他們和帝國間的戰鬥﹐以及船員的日常生活。上億的觀眾在電視機轉播前﹐看見天照號以寡敵眾﹐憑著戰略天才香月的頭腦﹐以巧妙的作戰計策﹐重創帝國軍的追擊艦隊。天照號忽然成為銀河最受歡迎的節目﹐艦上眾成員在亡命奮戰的同時﹐也成為銀河系的偶像明星。無目的軍事反抗對於光復祖國沒有多大效用﹐畢竟一隻戰艦只是勢孤力弱﹐於是天照號迎接國家的前總統﹐在艦上成立流亡政府﹐作戰只是更高政治層面的手段工具。最終的目標﹐是憑著作戰勝利和電視轉播而產生的民意支持﹐讓地球聯邦出兵干預帝國的侵略行動。
這套動畫的人物眾多而集數少﹐每個角色所佔的戲份不多。在艦橋的幾個女孩子﹐除了頭髮的顏色不同外﹐到完場時我還分不清誰是誰。作者對於殺死角色絕不手軟﹐不過亦沒有大開殺介去濫殺﹐死亡率維持在每幾集一個﹐很自然地表達出在戰場上﹐總是會有人不幸地喪失的的殘酷事實。沒有很戲劇性的死亡﹐除了死者身邊的人會傷心外﹐在戰爭中的生命是微不足道。
在太空中以戰艦對決﹐在一般的科幻動畫中不常見﹐有的話也以動作掛帥﹐把戰艦開得像戰鬥機。在這作品中的戰艦對決﹐過程十分平靜但緊張﹐就像玩捉迷藏一樣﹐在漆黑的太空當中﹐誰先找出對手給與致命一擊就贏。在現實中因為慣性作用和物理上的距離﹐巨型的戰艦不可能作纏斗﹐也不可以單憑天材機師﹐在幾分鐘決定勝負。戰艦和戰艦之間的作戰﹐可以打幾小時甚至幾天。利用情報計謀﹐讓敵人中計先落入射程以內。最精彩的那一役﹐是敵方用穩形艦追擊天照號。香月想到了非常絕的戰略﹐反利用敵方的優點變為缺點﹐把魚雷當成煙花放﹐在照亮了太空的背景中﹐找到了艦身會吸收光源穩形艦的位置。
在劇中以真人騷戰爭為題材的電視節目﹐看上去好像很荒謬。其實現實生活中的新聞報導也有這個發展趨勢﹐在兩次波斯灣戰爭中﹐
CNN在巴格達那舖天蓋地的直播﹐吸引觀眾全天候不停追看最新戰局。在傳統新聞界的職業操守中﹐客觀報導事實不刻意製造新聞是基本的道德。可是現今有不少傳媒已溣為政治工具﹐新聞報道不再是單純報道事實真相﹐而是如何把新聞作為手段﹐達到塑造事實去影響民意的目的。在劇中銀行電視網的節目製作人﹐為追求收視不顧新聞操守﹐為製造獨家新聞而挑起戰火﹐把復國心切的一班青年送上無情的戰場。但換個角度去看這件事﹐天照號在弧立無援的情況下﹐不可能反擊帝國的侵略。電視網給他們資金軍備﹐換取拍攝的權利﹐正是雙方各取所需的雙贏交易。天照號亦藉著電視廣播﹐把他們的抗暴理念傳送出去﹐爭取民眾的支持。電視網不只是被動式的報導﹐而成為在新聞件事中﹐讓各方互動的一個途徑。諷刺的是最後記者自己也成為新聞中的一環﹐在幕前演戲使計誘敵人進入陷阱﹐徹底地把新聞節目製作的界線打破了。在劇中設定的這個特殊情況下﹐帶出了記者的職業操守是否就是新聞最終意義的反思。新聞本身竟然是社會不可分割的一環﹐它應否為更崇高的理想服務。我想大慨每一個新聞從業員﹐最終還是依照個人的良心作準則﹐決定何時才跨出不再做旁觀者的那一步。
這個故事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十三集實在不夠﹐只可僅僅顧及故事主線﹐沒有時間去經營各角色的性格。二十六集的長度比較適合這套動畫﹐可以放多些時間描述艦上各人間的關係。故事的結局很耐人尋味﹐天照號最後為將真相帶給觀眾﹐帶同把聯邦艦隊的一半戰力自爆﹐把聯邦的鄙劣手段暴露給世人。船員雖然乘穿梭機安全逃離天照號﹐但他們這短短抗戰到底算不算是成功﹐劇終沒有給觀眾留下明確的答案。這是近年難得一見的高章結局﹐沒有爛尾也不是行貨式的大團員收場。很期望這套作品有機會開拍續集﹐不過這可要看水野良的小說連載進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