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骨灰為3萬元寶鑽

I want my ash become a diamond, but I am still more fascinated by the idea of ash hour glass

在港「播種」 15星期收成
2009年5月14日

【明報專訊】「鑽石恒久遠,一顆永留存」,原來骨灰亦可化作不朽美鑽,永遠保留。本屆亞洲殯儀博覽,有公司引入骨灰變鑽石服務,孝子賢孫只需等待15星期,骨灰即可「種出」鑽石,紀念先人。

「骨灰變寶石」驟聽似是天方夜譚,其實這是礦物質提取與結晶工序——實驗室採用酸質及多重蒸發技術,抽取骨灰中的高純度碳質,繼而以金屬片作為鑽石「種子」,以高溫高壓的結晶過程,把碳質轉化成原型鑽石,其原理與鑽石在火山區附近積聚成形相同。原型鑽石經過切割及打磨,取出「種子」,到了此刻,先人的骨灰就成為鑽石。

引進技術的瑞士公司Algordanza的香港及中國區經理方時覺解釋,種植鑽石的技術早於 1960年代面世,但遲至2005年才用於商業。他表示,骨灰的化學成分與比例因人而異,鑽石顏色卻獨一無二,瑞士總公司分析後,會編列序號,確保不會「撈亂骨灰」。他說,500克骨灰可造成最多4顆介乎0.25卡至1卡大小的鑽石,大小可視乎客人要求。收費方面,每顆0.25卡的骨灰鑽石約3萬元,製造時間需12至15星期,最大的1卡鑽石每顆15萬元,煉鑽期長達45至52星期。

他表示,每顆骨灰鑽皆有美國寶石學院(GIA)證書,淨度(clarity)皆達第三級,即只含極微量雜質。

方時覺稱,生意額持續每年上升逾半,其中三成客戶來自德國,四分之一的生意來自日本。公司是認為技術成熟,遂進軍東南亞,有些國家如中國和馬來西亞,政府積極收地,土葬遺體都要起出,骨灰鑽正好提供另一方法供人們處理骨灰,一些地方的殯儀業界亦表示骨灰鑽技術能配合業界的發展。方時覺估計,現時的技術足夠應付香港及中國的需求,估計首年有約15宗訂單。

骨灰鑽採用革新方法而新,而殯儀用品亦見進化,數家參展商以紙製環保棺材作賣點,聯興棺木公司總經理陳懿德表示,紙棺承重量達180公斤,外觀與鐵棺或木棺無異,正逐漸普及。她指出,兩年前,紙棺材在市場上乏人知曉,現時全港所有火葬儀式之中,已有一成使用紙棺,而環保團體和年輕人對此更是大表支持。陳懿德認為,紙棺加快火葬時間,可助解決火化爐輪候過久的情 ,「現時輪候爐位需要兩星期;而火化紙棺較火化木棺快約1.5小時。」

2 thoughts on “化骨灰為3萬元寶鑽”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