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幾年「漂流艦隊」在電視播映動畫版,當時只改篇了原著漫畫四分之一的內容。我原本期待著電視版的第二季,可惜這套動畫看似爛了尾,第二季一直也不見蹤影。這套作品硬橋硬馬的純軍事風格,與現在賣女賣萌的商業主流背道而馳,連作賣機械人玩具廣告也不能,完全沒有周邊商品可以收回成本,難怪動畫公司不願製作續集。既然沒有電視動畫版看,我只好斷斷續續地追看漫書版。這套作品期後連蛓長達九年,去年終於完滿落幕,而我也一口氣煲完最後數本漫書。
「漂流艦隊」的故事講述日本自衛隊的神盾級驅逐艦未來號,回到未來反回二次大戰的時空,置身日本聯合艦隊和美國太平洋艦隊的交戰中。未來號救起了一個被擊沉的日本軍官草加,他從艦上得悉未來世界的歷史,決定要扭轉日本戰後的命運,結果改寫了一切將要發生的事情。故事初段的詳細評論,請參看「漂流艦隊」電視動畫版。
其實電視版已經把故事中最好看的部份拍完,自從未來號擊沉美國空母大黃蜂號後,故事已經不再停留在保護已知歷史的發生,尋找回去未來的方法,下半部未來號甚至連出場的機會也沒有多少,主線變成未來號上的人選擇如何去撰寫歷史。作者川口開治再一次把他自已得政治理念融入漫畫中,構建出一套十分宏大的二次大戰假想歷史。故事中虛構的假想事件雖然在現實中不曾發生,但如果歷史的可能性朝那個方向發展也合情合理。
草介是整個故事的靈魂,他的日本改造計畫大膽驚人,尋找讓開拓新日本歷史的辦法。一方面明知日本不可能戰勝美國,因為客觀上國力懸殊相差太遠,就算擁有未來號的高科技武力也不能改變戰局。另一方面不願接受戰敗投降的日本,喪失國格淪為美國的附庸國。他先在偽滿洲刺殺薄儀,讓日本出找到藉口撒中國戰場,令主和派海軍佔主戰派陸軍的上峰。派特使暗殺希特拉,希望提早結束歐洲戰線,讓盟軍人民無心戀戰,願意接受日本和談。更重要是從歐洲運回濃縮鈾,使日本比美國更先製造原子彈。讓聯合艦隊遠征印度洋,攻擊英國屬土印度並資助其獨立。迫使美國提早派出第五艦隊,與日本進行一場歷史上不存在的大海戰。故事的高潮是草介用載著原子彈的大和號,衝入美國艦隊中心再引爆,令美國成為原子彈的唯一受害人,從而能在戰後成為負責任的核子大國。
相對地未來號一行人看似亳無主見,只是追著他的腳步走,不停地阻止草加的陰謀。諷刺的是去到最後,未來號眾人的理念變成與草介相同,分別只是執行的方法。明白日本不戰敗便不能重新,要先除去軍國主義的毒瘤,才可以守護尚未誕生的民主國家。未來號成功阻止原子彈炸毀美國艦隊,一直要阻止草介的洋角,戰後卻成為草介的執行者,利用未來的知識退居幕後,成為美國政壇商界舉足輕重的人物,推動新日本的重建,讓它踏上民主發展的道路。
這類回到未來的題材,在大陸叫穿越劇,穿越時空的意思,近年被中央以意識不良為名禁了。如果回到過去只帶回現代的科技,用現代高科技欺負落後古代人的心態,那與主角突然執到外星武器,或者基因特變擁有超能力的故事沒有分別,都只是讓主角擁有壓倒性武力的劇情道具。穿越劇的精萃,是回到過去是讓現代和歷史對話。現實中的歷史沒有如果,但如果可以改寫歷史的話,憑著現代對過去的知識,會能令歷史產生無數的可能性,衝激我們視之為理所當然的現狀,怪不得共產黨要禁止穿越劇了。「漂流艦隊」不是要復辟軍國主義,作者的中心思想甚至認同日本要戰敗才能重生,只是如何可以在最少傷亡的情況下,讓日本在戰後認清楚自已發動戰爭的錯誤。
你而家既興趣好似係集中係寫影評同動漫評,書評甚至時評好耐無寫過。
睇本Godel Escher Bach用了三個月,今年睇書數量少了,不過本GEB一本扺十本。
書評仲有三本排緊要寫,希望呢幾日放假可以寫埋,不過搞BB野high priority。
時評就真係好耐冇寫,都冇乜野好寫,又不想重覆自已說過的東西。
你都好少寫野喎,忙湊仔乎?
湊仔係忙,剩低既時間又全部用來看書,寫文真係少,但看書係input,寫文係output,後者少一點也無損失。今年看了三十本,第一次達到最低消費。
一年看三十本書,好勁。有幾多本係湊仔書先?
我成日覺得,只是從書本看到的知識還不是屬於自已的,要經過自已手寫出來消化過的知識,才覺的實在。
只有三本是湊仔書……呢三十本書,真係貨真價實,絕無水份架。
至於寫書評,一來要花時間,二來不是無本書都值得寫。我覺得,間書是一個折衷方法。遇著一些 “好” 書(包括正反面教材),才會寫書評,例如NO LOGO。
之前寫NO LOGO,重看一些相關書藉,因為有間書,不論多厚,只需一小時就重溫完,而且好快就找到需要的資料。
講開又講,你有冇用anobii?我有興趣睇下你睇乜野正書。
我無用呀。
你係想睇我最近睇咩書? 定係想睇我既藏書?
想知你睇咩野勁書。
呢個禮拜我會寫一篇年度總結加來年展望既文,入面會列出去年我看過的三十本書,你有興趣可以看看。
我覺得,看書不一定要勁,但一定要專,針對某幾個範疇,其他的不看。年紀大了,與其學習新知識,不如深化舊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