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waway 密航者/偷渡者/偷乘者

文章刊登於蘋果日報

四月底《Stowaway》靜悄悄地在Netflix和Amazon Prime Video上架,沒有舖天蓋地的宣傳,但在科幻影迷圈子中口碑載道,連不少平時很少刊登影評的科技和科學雜誌也爭相推介。這套小成本獨立製作的科幻電影,整套戲只有四個演員,大部份場景發生在幾個貨櫃大小的太空船內。沒有華麗的特效,沒有曲折的故事,沒有激刺的動作場面,戲中甚至連愛情線也沒有。只有非常真實的科學設定,太空船發生意外事故,藉此探討在生死關頭人性的意義。

這套戲香港好像沒有中文譯名,台灣譯作《偷渡者》,大陸譯作《偷乘者》,很明顯譯者沒有看過電影,只是用Google Translate亂譯一通,戲中根本沒有人偷渡偷乘好嗎。我反而比較喜歡日本相對中性的譯名《密航者》,太空船上無端端多了一個人,可是他也不想上太空啊。故事講述三個太空人在前往火星的任務中,發現太空船的維修技工意外被困在倉內跟了來。不幸二氧化碳氧氣循環裝置又失靈,太空船只夠提供三個人份量的氧氣,但船中卻多出一個人。不想爦炒大家一齊窒息死,良心上又不想當殺人兇手,面對這道德兩難題,該如何選擇是好。

這套電影由Joe Penna的執導,此君正職是來自巴西的音樂人,《Stowaway》才不過是他拍攝的第二部電影,可謂一嗚驚人。他的上一部作品《Arctic 極北》同樣是另類的災難求生片,全片只有兩個演員和無盡的冰地雪地。觀眾明知電影的故事是虛構,但感覺卻像異常寫實的紀錄片。本片中四位演員名不經傳,大多游走於電影和電視劇之間當綠葉,女主角Anna Kendrick算是比較出名,但充其量在其他電影只是當花瓶女主角。電影沒有大明星,各人在戲中死亡的機會均等,甚至最後全部人死晒也不出奇,這是看小成本電影特有,估唔到劇本會如何走的驚喜。

平常習慣主流荷里活娛樂電影的觀眾,或許會嫌這套戲淡而無味。戲中唯一一場有點動作的戲,就只有男女主角太空漫步前往主推進火箭,希望回收火箭燃料用剩的氧氣,與《引力邊緣》的場面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畢竟現實中太空遇險,那來跨張的情節,雖然鏡頭平實不華,但緊張感亳不遜色。主線故事與《阿波羅十三號》有點相似,兩片都是氧氣循環系統出問題,角色間沒有勾心鬥角,只想著自私活下去的壞人,所有人同心協力解決困難,展現太空人的專業操守。分別是《阿波羅十三號》改篇自真人直事,觀眾入場前己知他們最後平安回航,《Stowaway》則是原創故事,戲中各人生死平卜,觀眾不禁為他們擔心。

太空船多出一個人的道德兩難題,一直是科幻迷和航天發燒友茶餘飯後辯論的題目。這個題材最早出現於1954年發表的短篇科幻小說《The Cold Equations》,多年來被改篇成無數電視劇和電影。《Stowaway》中三位太空人,最初用盡辨法讓技工活下去。生物博士男主角不惜犧牲多年研究心血,把原本準備用來改造火星的海藻苗,拿來在太空船中裁培製造氧氣。在所有的辨法試過都失敗後,他是第一個把真相告訢技工的人,並給他一枝安眠藥針自殺用。技工得知自己的命運後,坐在太空船窗前打電話留言給妹妹,那份無奈和絕望,看得觀眾很揪心。醫生女主角及時阻止技工自殺,並走去與男主角對質,指責他是冷血殺人兇手。男主角反問她:「為救他十幾年的研究心血化為烏有,你天真一廂情願地認為絕對會有辨法,讓他多活一天除了消耗寶貴的氧氣外,還能夠有什麼作為?」若果易地而處,要做出相同的抉擇,我也不知道憑良心該如何揀。

講故莫駁故的非科幻迷觀眾,也許不懂欣賞本片對科學一絲不苟的執著。電影請來過百萬subscriber的著名科普Youtuber Scott Manley當義務科學顧問,前後花了五年時間核實改寫劇本的真確性。有沒有可能火箭發射時意外帶多個人上太空,美國太空總署不違直言這是他們一直擔心會發生的噩夢。當戲中太空人發現船上多了個人,指揮官單簡一句沒有足夠燃料返回地球,並不是編劇信口開河編出來的藉口,主火箭燃點進入慣性航行後,大空船不像汽車能夠U-turn。至於戲中其他科學細節,例如太空船旋轉模疑地心吸力(節省太空漂浮的特效成本),船中二氣化碳含量增升時,海藻能產生氧氣的數值,補給火箭燃糟剩餘的氧氣等等,全部在現實科學中有根有據,科幻迷看得大呼過癮,如此著重科學考究的電影實在罕見。

可惜奧斯卡一向冷待科幻電影,《Stowaway》大慨無緣問鼎金像獎,不過我認為它將會是雨果科幻電影獎和土星獎的大熱門。硬科幻電影一向是小眾口味,在未有Netflix未有串流平台的年代,大慨香港觀眾只有在電影節才有機會欣賞。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