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兒童

Up 沖天救兵

Up

以前讀書時差不多每星期也看去戲院電影﹐現在人老了沒有這麼多空餘時間﹐去戲院變得十分揀擇。結了婚不可以自己去看電影﹐可供選擇的電影更少了。現在很少電影男女都喜歡看﹐動作片驚嚇片老婆嫌暴力恐怖﹐愛情片劇情片我又嫌悶。餘下的笑片不是低俗無聊便是不夠好笑﹐小成本製作不值得花數十元購票入場看。一般卡通電影又低能幼稚﹐唯獨是Pixar出品的電影﹐各樣戲劇元素配合剛剛好﹐男女老幼動靜皆宜。每年Pixar上映新電影﹐已經成為我和老婆的例行拍拖節目。

《沖天救兵》非在戲院看不可﹐這是Pixar第一套3D立體電影。除非家中有一百吋以上的超級大電視﹐否則看立體電影還是要戲院大銀幕看才有最佳效果。入場時戲院派給觀眾一個類似太陽眼鏡的立體眼鏡﹐原理是左眼和右眼鏡片用不同濾鏡﹐讓左眼和右眼看到稍微不同的影像﹐做成平面銀幕產生立體感的錯覺。唯一投訴是立體眼鏡戴起來有點不舒服﹐戲院應該預備特大立體眼鏡﹐照顧我們四眼一族。

《沖天救兵》雖然男女老幼動靜皆宜﹐但與Pixar對上幾套作品比較﹐這套作品無疑比較遜色。可能故事欠缺鮮明主題的關係﹐劇情給人堆切出來的生硬感覺。滿腹牢騷的孤獨老伯﹐加上一個笨手笨腳的肥仔童軍﹐坐著彩色繽紛汽球吊著的古老小屋﹐飛住南美洲尋找天堂瀑布。途中遇上會說話的小狗﹐喜歡吃朱古力的七彩怪鳥﹐要捕捉怪鳥的壞蛋博士﹐以及他的一班狗手下。電影有很多笑位﹐從會心微笑到哈哈大笑應有盡有。不過笑料略嫌有點造作不夠自然﹐與故事本身未能融成一體﹐顯然是編劇經過精心計算後才加插進去。劇中會說話的的小狗應是重點笑料﹐不過說話太多令觀眾感到煩厭。特別是那幾隻壞狗間的笑話﹐編劇明顯在製造笑位引觀眾發笑﹐可惜效果非常失敗觀眾完全沒有反應。

開場時倒敘老伯與老伴的一生最為感人﹐自從上次《太空奇兵》開場半小時沒有一句對白成為經典後﹐Pixar的導演對無聲默劇完全駕輕袖熟。去天堂瀑布是老婆婆從小到大的心願﹐可惜生活迫人把冒險的夢想消磨乾淨。到老伯終於買了機票與老伴出發時﹐老婆婆卻臥病不起離開人世。老伯後悔沒有達成老伴的心願﹐於是把古老小屋用氫氣球升起﹐飛去南美洲作懷念老伴的最後之旅。看這套電影時不知何解我總是想起古巨基那首《愛得太遲》﹐大慨老伯的遭遇很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每個人的一生中總會有幾個遺憾吧。

電影中最讓人失落那場戲﹐卻是老伯千辛萬苦線於小屋帶到天堂瀑布旁邊。心願完成卻沒有期待中那份喜悅﹐只有一份空虛失落﹐不知道接下來該如何是好。好像武俠小說主角人生的目標是為了報仇﹐到親手把仇人殺死後卻不知道日子應該怎過。老伯完成亡妻的遺心願後﹐記起對肥仔的承諾﹐振作重新出發﹐要從壞蛋博士手中勇救七彩怪鳥。老婆婆雖然到過天堂瀑布歷險﹐但她與老伯生活的每一天﹐已是人生最美好的旅程。也許人生就是如此充滿矛盾﹐在未達成心願時總是整天想著那天快點到來。到願望達成夢境成真時﹐又會倒過來回味過程才是真正的目標。

Wall-E 太空奇兵

Wall E Pixar出品的動畫電影 ﹐保證永不令我失望。自「玩具奇兵」起﹐每次Pixar有新電影上畫﹐我總會乖乖地購票入場欣賞﹐因為實在等不及推出DVD才下載。今次「太空奇兵」實在是一大驚喜﹐竟然用我最喜歡的機械人和科幻未來作題材。主角Walle帶有星球大戰機機人R2D2的影子﹐同樣也是不會說話﹐但也同樣動作多多古靈精怪﹐生鬼有趣人見人愛。不過我也替Pixar抹了一把冷汗﹐用個不會說話的機械人才主角﹐若攪不好的話可能會成為票房毒藥。豈料導演重新塑造默劇時代的靈魂﹐讓主角Walle與Eve只憑肢體語言和雙眼表情﹐上映一演齣浪漫喜劇﹐拍攝出喜劇大師差利卓別靈的精神。

不要以為機械人談戀愛很無聊﹐其實描寫男女關係放諸四海皆準﹐人類與機械人也沒然什麼分別。Walle一個人地球上孤獨地清理垃圾﹐看著舊錄影帶渴望戀愛。經過八百年漫長的等待﹐終於讓他遇上命運中的女神Eve﹐一個前來地球探測生命反應的機械人。Eve是很典型的野蠻女友性恪﹐看不順眼的東西便用鐳射槍轟掉。還好Walle出動寵物攻勢﹐讓小強好軟化Eve的心﹐才能夠交上朋友。最好笑是Walle想拖Eve手又怕羞﹐這是觀眾年輕時談戀愛也有的共同經驗。Walle是個很深情的好情人﹐Eve找到植物後進入待機狀態﹐Walle帶她去拍拖既甜密又好笑。

當然電影少不了英雄救美的情節﹐Eve被探測母船接走﹐Walle便跟著她偷入殖民太空船。幾經波折終於感情開花結果﹐兩個機械人在太空中跳舞很醉人悅目。太空船的主電腦為了不讓船上的人回地球﹐要把Eve從地球帶回來的生命證據消毀﹐險些還殺了Walle和Eve。故事結局很老土感人﹐Walle為救Eve身受重傷﹐雖然Eve成功帶太空船回到地球﹐找到零件修理Walle﹐可是Walle卻失去記憶。最後全靠Eve的深情一吻﹐Walle的記憶回愎過來。

Pixar每一套電影也有個主題﹐「太空奇兵」的主題相信已經呼之欲出﹐宣揚環保意識比Al Gore那套電影還清晰。雖然這套是合家歡電影﹐但當中對於末日的描寫﹐比很多其他末日電影更加恐怖。以前的末日電影多數說是天災﹐不是冰封水淹就是乾旱﹐或是寸草不生的核子冬季。但像這樣給垃圾海淹沒﹐地球上荒無人煙只剩下機械人清理﹐正是對現代社會每天不停製造大量垃圾的警號。 電影中幸存的人類生活在太空郵輪中﹐生活看似舒適寫意﹐但其實已經是退化為一團肥肉﹐沒有機械人幫助連走路也不成的癈人。美國是世界痴肥問題最嚴重的國家﹐不知道美國人看這電影時﹐對手中的爆谷氣水有沒有慚愧的感覺。在電影中人類決戰邪惡電腦﹐不是要打倒各種先進殺人機器﹐不過是要用自己雙腳站起來﹐走過去按電腦的開關。諷刺的這個簡單動作也拍得緊張萬分﹐一群肥人為肥佬船長踏出的每一步歡呼。

「太空奇兵」前半部節奏雖慢很有味道﹐需要靜心品嘗才領悟當中的戲味。電影的後半設好玩熱鬧﹐但若果缺少前半部營造的氣氛﹐就沒法感受結局的深刻感人。我很膽心香港版的配音﹐會破壞整套電影的精髓。香港觀眾出名沒有耐性﹐不可能忍受十多分鐘一句對白也沒有。片商很有可能在配音時﹐會為機械人甚至小強夾硬加幾句對白﹐加插些低能港式爛笑話。若果我不幸言中的話﹐大家要發起保衛「太空奇兵」純正運動﹐簽名反對配音電影加插無厘頭對白。

Narnia: Prince Caspian 卡斯柏王子

Prince Caspian 魔幻王國系列的原作者C.S.Lewis是上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神學家﹐他的小說中充滿宗教意義和隱喻﹐改篇為電影也適合與教會朋友一同欣賞。去年我便是與世青節的團友一起看第一集﹐說好了第二集上映也要一起看﹐這次正好借這個機會大家出來聚舊。其實我對魔幻王國的興趣一般﹐覺得電影太過兒童向﹐可看可不看沒有所謂。不過既然與舊朋友見面﹐那一看也不妨﹐就當作增加主流文化的認識﹐畢竟電影是改篇自風靡西方小朋友的經典兒童故事書。

上集話說四兄弟姐妹誤闖魔法大陸納尼亞﹐率領各種奇幻生物﹐幫助獅子亞斯蘭反抗白色女巫。四個小孩在上集結局時﹐被送回現實世界重過正常生活。現實時間過了一年﹐納尼亞時間就過了一千三百年。在這千多年間﹐納尼亞大陸發生重大變化﹐人類王國以武力統治大陸﹐把奇幻生物趕盡殺絕。在這時候王國發生篡位政變﹐叔父要殺死王子奪取王位。王子逃出王宮亡命﹐被森林的奇幻生物所救。在機緣巧合下他吹響了召喚古代英雄的號角﹐於是四個小孩從倫敦的地鐵站﹐再次被傳送到納尼亞大陸﹐肩負起解於森林中隱居奇幻動物的責任。

情節很老土例牌大路﹐笑位不算很多。只是偶一為之地輕鬆佻皮﹐不外是王子與大哥鬥嘴﹐王子與二家姐打情罵俏。戲中最可愛的角色是老鼠劍客﹐用尾巴捲著刺刀暗殺敵人﹐還會一邊打一邊多嘴地說冷笑話。我本來預期電影會有很豐富的情節﹐可以讓觀眾細意品嘗原著想要帶出的訊息。結果很失望的戲中大部份時間﹐竟然花在不太精彩的打仗場面上。對這電影的動作場面也不可能有什麼要求﹐畢竟這是套兒童小說改篇的合家歡電影﹐太刺激血腥可會嚇怕小朋友。打鬥場面只是獨沽一扮大陣象﹐用遠鏡加電腦動畫拍攝﹐只見士兵和幻獸交戰一個個跌低﹐沒有近鏡的暴力撕殺場面。至於雙方軍隊的行軍佈陣嘛﹐小孩子領軍只能想出兒嬉的戰略。若果不是獅子亞斯蘭犯規使用地圖級魔法﹐那四位有勇無謀的小英雄恐怕不能活著回倫敦了。

不知算是好事還是壞事﹐這套電影的宗教意味很淡薄﹐若不是熟知聖經故事的觀眾﹐根本看不懂鏡頭背後的隱喻。太過硬銷傳教故然會惹人反感﹐弄得不好可能會變成票房毒藥。可是電影把原著的中心思想﹐稀釋到白開水般無味﹐自然會失落我等有期望的觀眾。今集的主題是信德﹐納尼亞世界經過千多年﹐人們漸漸不再相信獅子王的傳說。可是在最後的正邪大決戰﹐憑著四妹對亞斯蘭的信心﹐才得以扭轉全軍盡墨的命運。可是作者未免太過偏幫好人陣營了﹐原本只是中世紀軍隊決戰幻獸﹐雙方也是使用弓箭刀劍﹐軍力也大至上平等。雖說壞人有數量優勢﹐若果好人的指揮官不是小孩子﹐換個一代名將如楊威利或諸葛亮領軍﹐夠善用地形的優勢﹐創造奇蹟以少勝多也不是沒有可能。現在好人召喚魔獸獅子王﹐已經不是場公平的戰爭﹐只是單方面的屠殺﹐簡直勝之不武﹐枉主角自稱為英雄王。

第二集票房收入不錯﹐第三集鐵定開拍﹐大慨明年也要再看魔幻王國。魔幻王國系列總共七本小說﹐不知有沒有機會七本也拍成電影。我最有興趣是第六集和第七集的故事﹐講納尼亞大陸的創世記和世界未日﹐不知編劇會如何改篇劇本呢。

The Golden Compass 黃金羅盤

The Golden Compass Philip Pullman的「黑暗物質」三部曲是套讓我愛不釋手的小說。雖然這套小說的名氣不及「哈利波特」響亮﹐故事卻比後者更深刻感人。「黑暗物質」的主角是小 女孩﹐但它不只是兒童讀物﹐更可以讓不同年齡的讀者反思世界。「黑暗物質」第一部「黃金羅盤」搬上大銀幕﹐我自然很熱切期待著電影上映。原本期望電影改編 可達「魔戒」的級數﹐保留原著神髓又不失娛樂性。可是拍出來卻像「哈利波特」電影版﹐故事內容大致齊全﹐可是就是欠缺作品的靈魂﹐淪為徒具外表面的空殼。

「黃金羅盤」的背景設定其實十分很吸引﹐特別是對小孩子觀眾。那個世界人類的靈魂不是在腦內﹐而是以不同動物的形態倍伴在身旁。教會以神權政治統治那個世 界﹐任何對教會權威的質疑皆是異端邪說。主角Lyra是被大學校長收養的小孤女﹐在一連串偶然的事件推使下﹐她與她的靈獸展開橫跨大陸勇闖地極的冒險。在 旅途中以她為中心串聯反起教會勢力﹐有為尋找世界真理而挑戰教會權威的學者﹐有要拯救孩子被教會綁架去做實驗的吉甫賽人﹐有流亡荒野預言主角來臨救世的女 巫﹐還有很生鬼懂話說的武裝北極熊族﹐。

原著小說的故事驚險很有趣﹐改篇為劇本也很難失手。「黃金羅盤」在娛樂性十足﹐會說話的動物﹐飛天女巫﹐武裝熊大戰﹐無一不是吸引小朋友入場的元素。小說 在故事言語之間﹐隱含對宗教權威主義的批判﹐在電影版中則沒法表達出來。電影名稱是指看起來像黃金羅盤的真理探測儀﹐這個儀器可以解答任何人的任何問題。 問問題的方法很特別﹐需要依靠靈感解讀表面的圖案。在小說中主角學習如何和黃金羅盤溝通﹐一步一步理解她身處世界的秘密﹐與讀者一同解開平衡世界與塵之謎 ﹐是小說牽引讀者的一條重要主線。可是在電影中的黃金羅盤太易用了﹐講出問題答案就自動浮現出來﹐變成好像魔鏡一樣的普通魔法道具﹐失去原著中謎樣的魅力。

不論是電影還是小說﹐「黃金羅盤」的主題意識也像燈光招惹昆蟲一樣﹐引來很多來自宗教的批評。故事中的教會是百份百壞人﹐自以為擁有神賜與無上的權威﹐恣 意踐踏任何反對的聲音﹐儘管教會往往與真理背道而馳。故事很明顯取材自中世紀黑暗時期的教會﹐並無意影射現代經過文明洗禮的教會。小說中帶出歷史的教訓﹐ 可以作為對教會善意提醒﹐有則改之無則小心妨範。可是總是有些心虛的宗教團體自行對號入座﹐說小說是惡意攻擊宗教。其實那些感覺被冒犯的教會﹐會否正正就 如小說中的教會一樣﹐濫權力打壓異己﹐才會對小說如此敏感﹐反射性作出的自我保護的批評呢﹖

Rataouille 五星級大鼠

Ratatouille 自從Toy Story開始﹐Pixar每年也會推出一套新的動畫電影﹐我每次都心甘情願地買飛到戲院捧場﹐每次完場時也讚口不絕﹐熱切期待明年新的一套電影。「五星級大鼠」是Pixar給迪士尼收購後的首部作品﹐大慨迪士尼給與Pixar高度自治的創作自由﹐電影沒有給傳統迪士尼的老土風格污染﹐依然保持Pixar一貫的清新幽默﹐暖流窩心﹐暗藏大智慧的靈氣。近幾年迪士尼已經完全沒有製作平面動畫﹐聽聞它的繪畫製作組也給解散了﹐未來將是立體電腦動畫的天下。

從純技術的角度去看﹐這套電影的動畫效果比舊作更上一層樓。「海底奇兵」的突破是造出迫真的水﹐「五星級大鼠」的突破則是造出了迫真的火。火與水的特性很相似﹐不是實質的固體﹐光線的反射和穿透涉及大量計自算﹐很難用電腦模型去繪畫出來﹐但戲中廚房火爐噴出的火焰﹐拍得像真的一樣﹐不禁令人佩服。其實看了這麼多年的電腦動畫﹐我早已給畫面上的特技效果寵壞﹐視那些幾可亂真的鏡頭為理所當然的事。電腦動畫不能再只是虛擬現實世界的畫面﹐而是要創造出一個超越真實的世界﹐完全釋放觀眾的幻想。

「五星級大鼠」的故事溫馨感人﹐一隻鄉下小老鼠有天賦的入廚天份﹐他受到電視烹飪節目中肥佬名廚啟發﹐決定要走進人類社會﹐不甘心做一隻吃垃圾的老鼠﹐創造出天下最美味的菜色。這套是合家歡電影﹐全片笑聲不絕﹐老鼠仔故然生動可愛﹐他的人類拍檔也搞笑有趣。老鼠仔躲在廚師帽裏面﹐扯著頭髮像操控木偶一樣﹐讓不懂煮菜的掃地小子﹐搖身一變成為巴黎市的大廚新星。人鼠合力保著肥佬名廚老牌餐廳的招牌﹐從苛刻老闆手中取回餐廳的股份﹐還追求靚女師父贏得美人歸。詳細的戲情在此不多說了﹐戲中每個場面的編排別出心裁﹐細心欣賞保證有意外驚喜。

看這套電影不禁令人聯想起日本動畫「伙頭智多星」和周星馳的「食神」。以前我們常常笑「伙頭智多星」中﹐那些食客品嘗味吉陽一的美食後﹐那大呼「好好味呀」的跨張表情。同樣是表達食物的味美﹐「五星級大鼠」的方法則充滿藝術感。藉著富有法國情調的爵士配樂的變化﹐加上畫面流暢的描像符號擺動﹐觀眾有感受到銀幕上食物味道的錯覺。「食神」中最美味的食物﹐不是名貴的山珍海錯﹐而是一碗平凡的叉燒飯﹐勾起食客心中的回憶。「五星級大鼠」小老鼠最後戰決刁嘴食家的菜色﹐名稱與戲名相同叫Ratatouille﹐只是一道平凡不過的法國家常小菜﹐卻令食家重溫小時候母親的溫暖﹐溶化了他那顆冰封冷酷的心﹐讓他記起美食的真正意義。

劇中人鼠建立深厚的友情﹐人類動物一家親大團員結局。可是現實中的老鼠不懂烹飪﹐只會吃垃圾傳播病菌。就如劇中的老鼠爸爸說﹐老鼠是人類的天敵﹐人類只會用捕鼠器毒藥把牠們趕盡殺絕。老鼠大軍在廚房中煮菜只會在動畫中出現﹐老鼠並不受人類社會歡迎﹐坑渠才是牠們屬於的地方。電影中的老鼠仔只有老鼠的外表﹐內裹其實與一個人沒有分別﹐因此才可以與人類建立感情。老鼠家族在結局中脫離坑髒的坑渠﹐在樹頂上過著高檔優雅的新生活﹐暗示動物如要在人類社會生存﹐就得適應人類定下來的規則。我不知道動物權益支持者會怎樣看這套電影﹐他們會不會說這電影宣揚大人類主義﹐不尊重動物的原始生活文化﹐人類霸權在剝削小動物的生存空間呢﹖希望不會有人看完電影後﹐天真地認為人鼠在城市中可以和平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