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政治

政改與哲學

1-jpg

我是一個兼讀哲學學生﹐常常有人問我讀哲學有什麼用﹖最近看見兩則有關香港政改的新聞﹐讓我深切感到書到用事方恨少﹐讀哲學就是站出來向歪理說不。一則是梁棍梁燕城在信報亂寫文章﹐刻意歪曲Rawls的公義理論﹐去為立法局功能組別背書﹐做中共走狗文宣打手。另一則是民建聯買商台時段播政治廣告﹐破壞公眾傳媒要政治中立的壞先例。

讀過政治哲學入門的學生﹐都知道梁棍亂用Rawls的公義理論。無知之幕的預設並非用來保障少數富商權貴﹐而是用來保障社會上的弱小者。本來Rawls的公義理論是討論社會資源分配的問題﹐與推行那個民主政制沒有直接關係。但在一個正常的民主政治制度下﹐我們假設議席影響政府如何分配資源﹐我們便可以運用無知之幕的理論﹐去推論一個理性人會不接受功能組別。在無知之幕底下﹐一個人不知道他來來在社會上的地位﹐不知道他會是富商或是窮人﹐不知道他是專業人士有多張專業功能組別選票﹐還是只在分區直選才可以投票。每個人的選票影響議席﹐而議席影響又資源分配﹐那我們用每個人手上的所持的選票﹐去估計每個人所資源分配話事權。如果只有直選一人一票﹐而選區議席又按人口比例劃份﹐每個人對資源分配也有同樣話事權。可是功能組別議席的選民﹐除了一直選的選票外﹐他們還多一張功能議席的選票﹐加上功能組別選民人數十分少﹐相對下他們對資源分配便有不成比例高的話事權。Rawls認為理性人會選擇最保險的策略(max-min strategy)﹐假定自己不會幸運生為功能選別選民有資源分配極多話事權﹐退而求其次保障自己只有分區直選一票的話事權﹐只少富人窮人一人一票平起平坐﹐立法局內的訴求聲音不會被功能組議員騎劫。可惜今日來我也看不見有報紙文章﹐直接反駁梁棍的謬誤﹐指出無知之幕不可以支持功能組別為Rawl平反。若果市民讀了梁棍的文章﹐誤以為自由主義開山鼻祖竟然支持功能組別﹐Rawls泉下有知﹐必然氣得棺材反轉﹐做鬼也上來找梁棍算賬。

民建聯買商台時段播政治廣告﹐報章或網評甚至商台自己的時事評論人﹐也認為商台在破壞香港的言論自由﹐他們大多只是祭出傳媒要治中立的大旗﹐卻始終沒有實中地說出商台在商言商賣時段有什麼不對。在古典自由主義的資本主義中﹐Mill的理論容許人民累積財富﹐但在公平公義的原則底下﹐並不容許財富直接購買轉變為政治權力。人民使用累積財富投資或消費﹐本身只是行使個人權利﹐不會影響別人的自由。但政治權力可以改寫社會金錢遊戲規則﹐若果有錢人能用金錢購買政治特權﹐繼而改寫規則對自己有利﹐累積更多財富購買再多政治特權﹐便會形成惡性循環損害別人的權利與自由。在西方民主國家中﹐有明確法例規限政黨的財政來源﹐不容許少數財閥透過騎劫政黨﹐形成世襲式的權力壟斷。政黨購買媒體廣告時段作宣傳本身並無不妥﹐外國甚至有政黨背景旗幟鮮明的傳媒。問題出在香港沒有政黨法監管政黨捐獻﹐更沒有法律要求政黨公開財政狀況﹐讓少數財閥和香港境外的勢力﹐可以透過民建聯作其鬼儡﹐大灑金錢作政治宣傳間接買票﹐令其他政黨沒有公平競爭的空間﹐剝奪了香港人選擇誰來執政代表自己意見的權利。

我看不見報章上網絡中﹐有人應用政治哲學分析回應這兩個事件﹐難道政治哲學在香港冷門得沒有人讀嗎﹖原本看不過眼不吐不快﹐很想為兩個事件各寫一篇長文以正視聽﹐為香港民主略盡一點綿力﹐可惜現在身在印度工幹﹐沒有時間細想嚴緊推論﹐只能就在此寫兩小段濫芋充數﹐望能夠拋磚引玉﹐吸引些政治哲學高人出手﹐從學術制高點發炮擊倒梁棍和民建聯一連串的歪理。

經濟殺手的告白 Confessions of an Economic Hit Man- John Perkins

在買「經濟殺手的告白」前﹐早已在網絡上看這本書的評論。全部也極力推介此書﹐說此書讓我們認識清楚美國的黑暗。書評亦不忘加兩插句反資本主義﹐反西方以發展為名剝削第三世界的感想。經濟殺手為跨國企業工作收受豐厚酬勞﹐運用各種正當或不正當的政治和經濟手段﹐在背後操控影響第三世界的獨裁者﹐讓他們淪為美國的經濟附庸國。經濟殺手和顧用他們的跨國企業﹐暗地裏為美國政府處理不方便正式出面辨的事情。美國政府和跨國企業關係千絲萬縷﹐合組成一個龐大的經濟利益複合體﹐在全球各地推動美國的經濟帝國主義。

此書的作者早年曾經濟殺手﹐退休後自己開設能源公司﹐亦受惠於跨國企業的關係網。晚年良心發現決心要寫這本書﹐揭發﹐美國政府與跨國企業的陰謀。我滿懷期望地閱讀這本書﹐想看看當年有什麼驚人內幕﹐經濟殺手如何呼風喚雨﹐左右一國之命運。豈料這本書只是一本自憐式的自傳﹐並附加充滿偏見的歷史課。作者一心要漂白自己的過去﹐不斷說自己一面當經濟殺手享受榮華富貴﹐一面看見落後國家人民生活貧困良心受責。不知是作者天真還是有意誤導讀者﹐他除了把自己包裝成經濟殺手污流中的清源﹐還把曾與他打交道的第三世國獨裁者﹐寫成一心一意要為國為民的大好人﹐美國政府和跨國企業則是貪婪自私的壞人﹐書中的世界黑白分明得讓我以為在看童話故事。

我原本以為經濟殺手的工係充滿刺激﹐是現實世界中的經濟占士邦。作者曾經做過的所謂壞事﹐不過是把經濟預測跨大﹐向落後國家的獨裁者行賄兼色誘﹐讓所屬的工程公司贏取發展合同。那年代貪污橫行﹐不作這些臺底交易﹐根本不可能做成生意。發達國家與落後國家做生意的人﹐豈不是每個都是經濟殺手。作者批評美國向落後國提供援助和借貸﹐而些金錢最終又流回美國的工程公司口袋中﹐當地的窮人沒有分到任何得益﹐國家卻背上了龐大債務﹐從此要用天然資源的收益去還債。虧作者還自稱是首席經濟顧問﹐他連經濟學的根本也搞錯﹐錢只是不過交易媒介﹐難道要向貧民派錢才算是援助。美國工程公司在當地興建的基建和發展﹐做完後又沒有帶走運回美國﹐那不就是美國政府的援助和借貸的結果。不過也很難責怪他不懂經濟學﹐因為他根本不是讀經濟出身﹐他的寫經濟報告也只是按上頭意思做假作數字。

若果他只是做數騙獨裁者也算了﹐想不到他亂作數據的習性不改﹐竟然在書中也做數騙讀者﹐好增加他美國陰謀論的說服力。第三十四章說厄瓜多爾淪為美國經濟傀儡後﹐貧窮人口大幅從50%上升至70%﹐失業率更高達嚇人的70%。我上Google核對資料﹐厄瓜多爾最近十年的失業率徘徊在10%﹐貧窮人口則下跌至36%。作者說厄瓜多爾外債增加倒是事實﹐不過恐怕相對於同期美國外債的增幅﹐厄瓜多爾的外債只是小意思。作者還批評世界貧富懸殊日益加劇﹐美國的經濟市國主義要負上全部責任。可是他忘記了計算過去三十年﹐發達國家人口平穩﹐落後國家的人口則大幅增長。落後國家沒有好好控制人口﹐不負責任地生育分薄人均資源﹐難道又是發達國家的錯。

作者不只經濟數據有問題﹐他的政治理念也很有問題。不知道是否他運氣不好﹐他曾到印尼﹐巴拿馬﹐沙地阿拉伯和厄瓜多爾當經濟殺手﹐那些國家到今天是第三世界的落後國家。反觀當年同樣是美國經濟附庸國的亞洲國家﹐日本﹐台灣﹐南韓﹐星加坡﹐今天已階身發達國家的行例﹐經濟實力之強足以和美國一較高下。到底是美國剝削第三世界讓他們走不出貧窮的困局﹐還是那些國家自己沒有好好把握美國提供的發展機會。作者中左派思想的毒太深﹐彷徘認定有錢便是原罪﹐發達國有義務無條件幫助窮國。發達國幫助窮國的義務﹐僅只於向他們提攜教育﹐讓窮國學習發達國進步之道。並不是窮國人什麼也不需要做﹐便要給他們餵飽飯食。作者甚至有點精神分裂﹐一邊控訴美國在落後國發展破壞當地的原始文化﹐另一邊又想落後國脫貧踏上小康之路。為什麼他不想想當地的原始文化﹐正正是落後國貧窮的原因嗎﹖看看亞洲國家與美國經濟接軌﹐三十年間便從一窮二白擠身經濟強國之例﹐甚至吸收了美國的文化後﹐加以改良反出口回美國去。

作者寫這本書﹐大慨認為讀者看完﹐會認定美國剝削窮國不公義。可是我卻看到另外的一種不公義﹐窮國不事生產持窮為惡﹐反過來剝削發達國家的不公義。書中提及巴拿馬和沙特阿拉伯﹐正好是不公義最明顯的例子。巴拿馬運河當年是美國出資興建﹐運河每年為巴拿馬人民帶來龐大經濟收益﹐可是巴拿馬政府還不知足﹐竟想把運河收歸國有侵佔全部收益﹐美國為保障自己的投資利益﹐派兵把諾列加趕下台也無可厚非。沙特阿拉伯坐擁大半中東石油﹐國家抬高石油價格坑發達國家錢﹐國庫的錢多到水浸。沙特國民從出生便不用工作﹐國家會養他們一生一世。書中說沙特人的文化很懶﹐過份到連順手把街上的垃圾捨起丟進垃圾筒﹐也認為是有失身沙特人份的事情。沙特人自己不事生產﹐卻霸佔著世界經濟命脈的石油﹐正如大地主的二世祖﹐自己不工作卻搾取辛勤工作農民的租金。發達國家賺回沙特的石油收益﹐不過是取回原本屬於他們的金錢。中國近年經濟起飛慢慢趕上發達國家﹐也許中國也要開始學習經濟殺手之道﹐保障天然資源的供應發展所需﹐不要被那些不事生產的落後國家﹐憑著手上天然資源開天殺價﹐剝削中國的努力成果。

Free Culture – Lawrence Lessig

cover

其實這本書我已經看完好幾個月﹐可是總是拖著沒有把讀書後感完成﹐因為真的不知道該從何入手。一方便我極力想推介這本好書﹐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另一方便我又想盡量忠實地介紹書內的知識和理論﹐不想過份簡化內容誤導讀者。作者Lawrence Lessig史旦福大學的法律教授﹐亦是Creative Common公享知識產權的草議者。這本書深入討論知識產權的法律理論﹐和現行法律衍生的問題﹐並不是一本容易啃的消閑讀物。不過就知識含量而言﹐卻頁頁精彩﹐讓人眼界大開。不再受版權商人那些分享下載等同偷竊的廣告洗腦﹐跳出犯法等同不道德的思想框框﹐思考背後的知識產權法是否合乎公義。

書本名稱的Free﹐並不是免費的Free﹐而是指自由的Free。作者從知識產權演變的歷史說起﹐從最初版權法只有十四年期﹐後來貪得無厭的版權商大灑金錢遊說國會﹐多次修改法例不斷延長年期至九十九年﹐從本該屬公眾知識中搾取最後一分一毫。書中亦舉出很多版權商為謀取暴利﹐運用法律手段運操弄知識產權法﹐作出完全違背知識產權鼓勵傳揚知識的立法精神的行為。當年RCA公司為保護AM收音機的市場壟斷﹐利用專利法阻止更新更好的FM收音機技術推出市場。有記錄片導演為求真實性﹐要借用某電影內數十秒片段﹐卻被坐擁版權電影公開天殺價。有書評批評某本書內的錯誤﹐卻原作者以版權法禁止引用原文。有公司推出回顧奇連伊士活演藝生平的DVD﹐結果要用三年時間和大量資源﹐才從各大小電影公司中買齊版權﹐避免誤踏知識產權法的地雷陣。

作者畢竟是名牌大學的法律教授﹐他在書有很詳盡的篇幅﹐解釋法律的基礎理論﹐從而推論知識產權與一般產權的分別。在社會中市民能不能做一件事情﹐主要受限於四個條件。物理條件的限制﹐沒有船便不能過海。經濟條件的限制﹐過海渡小輪不乎合成本效益﹐所以沒有公司營運。法律條件的限制﹐政府把海的對岸橫為禁區﹐平民不得乘船渡海。社會典範的限制﹐在公共交通上挖鼻孔﹐會被四週的乘客鄙視。新科技可以改變物理和經濟條件﹐而民意也會影響社會典範﹐法律更往往是利益團體政治交易的結果。作者指出現行接近無限期的版權法﹐是版權商運用法律力量壓倒科技﹐經濟和社會典範的結果。留聲機﹐影印機和錄音機﹐早已為知識產權帶來多次洗牌效應。互聯網和新媒體的出現﹐新一代接受分享下載﹐抗拒讓版權商藉壟斷抬高價值﹐只不過是知識產權發展踏入一個新階段。新科技的出現會帶來新的改變﹐既得利益者必然為保利益誓死反抗﹐不惜與社會大多數人的利益作對。

現行的知識產權法極不平衡﹐嚴重偏袒版權商人一方﹐公平使用條款形同虛設﹐妄顧社會大眾的利益﹐亦損害知識產權的立法原意。現在的版權法扼殺創和文化自由﹐知識要事先申請準許才能使用﹐而版權合約法律異常複雜﹐徒然使律師從中獲利增加交易費用。消費者要付出額外開支﹐創作人則毫無得益﹐只肥了當中間人的版權商和寄生於版權法上的律師。作者深明現存制度的漏洞與禍害﹐書中記錄了他入稟最高法院﹐要求推翻國會增訂版權法的官司﹐可惜最終因為法律上的技術問題而敗訴。他提出改革知識產權制度的建議﹐希望喚醒公眾的關注﹐以社會政治運動的方式﹐去實現知識產權法律的改革。

他認為版權需要登記才有效﹐集中管理方便聯絡持有人﹐正如專利﹐汽車或房屋這些重要產權一樣。縮短版權獨市壟斷的年期﹐讓知識早日開放給公眾使用﹐並設立登記續期的制度。若版權持有人不願意付出數十分鐘續期的時間和登記的費用﹐那倒不自動放棄版權。設立幅蓋所有版權的一籃子使用機制﹐讓使用的人先使用後才定額付款。大幅簡化版權合約的程序﹐像現在電台播歌RIAA代收版稅的制度一樣。最重要是精簡知識產權法律﹐減少麻煩的法律文件和杜絕當社會寄生蟲的律師。

作者既然反對藉版權謀取暴利﹐這本書以開放版權發放﹐讀者可以免費下載電子書版本﹐亦可以上網收聽由志願人士朗讀的有聲書版本。當然無書在手不歡的朋友﹐也可以到書局購買傳統的紙張版本。我上網訂購這本書時﹐書店弄錯訂單寄了兩本書來﹐結果我書櫃多出一本Free Culture。我打算把多出來的這本書送給有興趣的朋友﹐若想取書請和我聯絡取書方法。

論盡明光社 – 張國棟

cover-4th

早在中大學生報亂倫問卷﹐反同性戀歧視法﹐淫審條修定案以前﹐我己十分留意明光社的動向。畢竟在基督教網上論壇日子不淺﹐看著明光社結集教內保守勢力﹐從搶佔教內的言論空間﹐到漸漸活躍於主流傳媒﹐從去信影視處投訴電視節目不雅﹐到嚴如自封為基督教代言人﹐要打一場社會意識形態的道德聖戰。可是明光社卻淪為基督教的負資產﹐其偏激言論破壞基督教在一般人心中的印象﹐讓外間以為基督徒皆屬反智。在教內理性開明的聲音在淹沒之際﹐張國棟弟兄挺身而出寫《論盡明光社》一書﹐義正嚴詞地指正明光社的錯誤﹐希望他們能夠迷途知返﹐不再敗壞基督教的名聲。

我認識張國棟也有好一段日子﹐他創立基督教人文學會﹐讓不甘洗腦喜歡思考的基督徒﹐在日漸變成一言堂的教會內﹐還有一片倡所欲言互相交流的空間。所裏薈聚很多讀哲學的教友﹐大家討論神學﹐教會和社會的問題刺激思考﹐還有網上讀書會互相共勉閱讀經典鉅著。張國棟雖然身在美國攻讀哲學博士﹐他還心繫香港教會的發展動向。看見香港教會被反智人仕壟繼﹐不禁提起筆桿寫文章﹐希望喚醒教內理智的聲音。可是張國棟出於善意的諫言並未被接受﹐反而明光社認為忠言逆耳不願聽﹐還以非友即敵的思維把張國棟歸入極端自由主義一伙﹐只差在未把假基督徒的標簽說出口。

這本書記錄過去數年﹐明光社在社會道德議題的論述。明光筆在網上和教內外傳媒﹐對異見者發動筆戰和罵戰﹐還披起理性假面具去欺騙無知教眾﹐運用教內的影響力為教徒洗腦。這本書並非討論道德題議上的對錯﹐事實上以我認識的張國棟並非自由派﹐他對這些議題的立場也頗保守。他憑著知識份子的良心﹐看不過明光社的反智言論﹐不怕開罪教內權貴自絕米路﹐也要站出為真理說話﹐運用嚴緊的哲學思維﹐剖析明光社言論的種種謬誤﹐希運能藉此書以正視聽。

若果你不是教徒並深深痛恨明光社的所作所為﹐看這本書必定大呼過癮﹐就像看李天命刺破梁一泡。不過看罷此書後﹐希望你們能對基督教有所改觀﹐一要一竹篙打一船人﹐基督教不是必然地反智。若果你是教徒但不認同明光社﹐又怯於教內壓力苦無發聲機會﹐這本書能夠讓你重燃希望﹐讓你知道自己並不是孤軍作戰﹐教內也有知音人。若果你是教徒並傾向支持明光社﹐希望你能夠好好細閱讀這本書。這本書行文平實近乎學術論文﹐有別明光社訴諸情緒近乎挑撥式言語﹐理應不會則引發反射條件式的反對﹐可以反省思考自身的立場和取向﹐再決定甘心繼續明光社操控。若不肯你是明光社的死忠支持者﹐就更加要買這本書了﹐因為這是市面上唯上敢對明光社說不的書藉﹐怎能不買回來焚之而後快呢﹖

我對這本書唯一的投訴﹐是那個別出心裁的封面設計。封面比內頁短約一吋﹐書頂露出沒有書面保護的內頁。我收到書時還以為釘裝錯誤﹐向張國棟查後才知是出版社的設計﹐突顯出這書內容是教內的觀察。不過結果因為書頂沒有書面的破紙保護﹐結果頭幾書頁書頂給弄得又皺又殘。希望再版時能夠向出版社反映問題﹐正常的書面便已經很好了﹐不需弄些不實用的花款。

看畢此書對明光社的照妖鏡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去張國棟和幾位教內理性聲音合作的炯論博客﹐繼續追貼明察明光社的一舉一動。

梅窩與正生﹕故事一則

近日正生書書搬遷一事﹐主流傳媒﹐網民甚至立法局議員﹐也一面倒地指責梅窩居民自私寡情。沒有多少人冒著犯眾憎之險﹐為梅窩居民說句公道話。請容我在此說故事一則﹐希望能夠讓眾人看事情的另一面﹐理解梅窩居民據理力爭的理由。

小明居住在新界的村屋﹐他與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同住。村屋雖然遠離市區出入不方便﹐但勝在地方寬敞﹐三姐弟也可以擁有自己的睡房﹐屋前還有個小小花園。一家人生活著實不錯﹐還養了頭小狗黑仔當寵物﹐牠平時住在小花園的狗屋裏。可是最近颱風襲港﹐八號風球風勢強勁﹐把吹爛了黑仔的狗屋。一家之主爸爸決定召開家庭會議﹐商量黑仔居住的問題。

爸爸首先發言﹕「黑仔的狗屋給颱風吹爛了﹐不如讓黑仔睡小明的房間吧。」

小明聞言馬上抗議說﹕「為什麼黑仔要侵佔我的房間﹖」

媽媽解釋說﹕「小明你房間有空位嘛。上月你養的小貓死了﹐可以讓黑仔睡小貓那個角落。」

小明不滿地說﹕「黑仔會隨地拉屎會弄髒我的睡房啊﹗」

哥哥回應說﹕「你不用擔心﹐黑仔已經上了狗隻訓練班﹐牠不會在你房中拉屎。」

小明牢騷地說﹕「誰可以保證黑仔一定不會在屋內拉屎﹖黑仔拉屎正衰狗﹗」

姐姐馬上責罵小明說﹕「你怎可以說黑仔是衰狗﹐你應該要對動物有愛心啊﹗」

媽媽又繼續說﹕「你看黑仔狗屋爛了沒有地方睡覺多可憐﹐小明你要學習同情心啊﹗」

小明大聲質疑﹕「為什麼要我的房間﹐為什麼不是哥哥的房間﹐為什麼不是姐姐的房間﹖為什麼不是爸爸媽媽的房間﹖」

哥哥和姐姐同時回答﹕「若果黑仔要來我房間住﹐我會很歡迎牠啊﹗不過現在爸爸是問你嘛。」

媽媽也插嘴說﹕「黑仔是我們家的一份子﹐你也有責任照顧牠啊﹗」

小明反駁說﹕「那是我的房間﹐我不要小狗﹐我要再養小貓﹗」

媽媽嚴勵地說﹕「這間屋是我和爸爸買的﹐整間屋包括你的房間也是屬於我。我說不準養小貓﹐你就不可以再養小貓。」

小明哇哇大叫﹕「不公平﹐我不依啊﹗」

一直不發一言的爸爸﹐看見小明繼續吵鬧也不是辨法﹐便說﹕「不如我們投票決定吧。讚成黑仔睡小明房間的請舉手。」話剛說完﹐便已經有四隻手舉起。投票結果十分明顯﹐一家人﹐無視小明的意願﹐以大比數通過黑仔強行侵入小明的房間。可憐的小明還因為不寬容和自私﹐給媽媽罰扣他一個星期零用錢。就這樣一齣家庭鬧劇完滿落幕﹐黑仔找到棲身之所﹐爸爸媽媽哥哥姐姐也不用擔心要在自己房間籐出地方給黑仔睡覺。唯一的受害人只有小明﹐他的養貓大計落空了﹐還不知道房間會不會給黑仔弄髒。噢~小明並不是受害人﹐他上了人生道理的寶貴一課﹐學懂了小孩子應該要愛護動物。盡管他不明白為什其他人口口聲聲說愛護動物﹐郤沒有一個人願意主動接收黑仔。至於黑仔倒好像置身事外﹐懶洋洋地在客廳吃骨頭。牠只有地方睡覺便好了﹐完全不關心小明與家人在吵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