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械人動畫買少見買的今天,難得有一套原創機人番,還要是真實系軍事風,當然要支持了。「白銀的意志」開局非常王道,新丁駕駛員陰差陽錯坐上了白色無敵試作機,然後與部隊展開逃亡之旅。劇中世界觀的設定很奇怪,科技先進到有坦克車有機械人,可是完全沒有任何飛機,不要說機械人懂飛,連飛機直升機導彈也沒有。不過這個設定也有好處,純陸戰簡化了戰局,反而可以在故事中玩戰術,有幾場戰鬥就是憑戰術高明取勝。小隊被當棄子去誘敵送死,隊長妙計把敵方引去主力部隊,讓主力受攻擊救小隊脫險。小鎮防衛戰,隊長不在,臨時拉夫指揮,三台機利用地形優勢,打偵測戰游擊戰,敵在明我在暗,以時間差擊退敵方十台機。那幾場戰鬥是近年機人番中罕見的佳作,正因為陸戰相對地簡單,觀眾都能夠看得明白。
劇中的主力兵器是工業式的機械人,主角機已經進化為人腦直聯系統,機動性靈活度大大提高。戰鬥多少有點要靠主角威能,不過在真實系的世界中,主角並無絕對優勢,不論機械人如何厲害,決勝關鍵始終是機師。早期因為主角實在太癈,敵方ACE駕普通機也可以打成平手。後期主角技術進步了,敵方引入同級新機。無傷大雅的小毛病有不少,如雜魚設定前後不一致,有時一槍打爆一隻,有時射十幾槍也不死,不過並不影響故事和戰局,只是節省製作成本難免有時粗糙,重頭戲那幾場戰鬥倒交足功課。當機體與機師人腦直聯,精神反噬機師是老梗,這套當然也不例外。同步頻率越高,機體越厲害,不過超過紅色警界線,機師便會暴走,發狂戰鬥後燒壞腦。這套作品解拆的辨法倒也高明,開場已落伏筆輕輕帶過,每集都見但想不到原來咁用。那台白銀每次啟動都要傻大姐工程師login開機,boot完機才換人讓男主角當機師操控。其中一集故事說白銀在戰場中當機,要女主角冒險上戰場去再啟動,我還在吐嘈誰發明那麼麻煩的開機設計。想不到這竟然是伏筆,因記錄了兩個不同的腦電波,減低了機體的精神污染,讓男主角戰勝反噬御駕機體。
這套動畫的格局很大,在接受背景的奇怪框框前提下,主線發展合情合理,故事整體十分扎實。陰謀伏筆一環緊扣一環,從主角追查姐姐死亡真相開始,一路帶出白銀系統原型機暴走事故,無人部機隊的開發。國內主和派賣國投降保一已地位,主戰派叛變奪權背後。軍火商吃兩家茶禮,當一方快要被打敗時,便漏出新機體左右戰局,戰況呈膠著狀態才最有利,可以買軍火給開戰兩國,又可以順便在戰場上收集新機體的數據。不過那些武器這樣輕易被駭奪去控制權,保安系統出現嚴重失誤,以後還有國家會買它的武器嗎。隊長開駭客紅機上戰場,操控敵我雙方的新型機,一支所向披靡的無人機部隊橫空出世,遇神殺神,遇彿殺彿。軍火商既竟有這樣的能力,倒不自已建一支機械人大軍,直接攻陷兩國自已當皇帝算了。
劇中的人物描寫十分細緻立體,不論劇份多少的配角,都是一個很完整的人,觀眾可以感受到每個人的思維和動機。例如整備班長戲份不多,但他偶然一兩句的對白,你會覺得那是老鳥才會說得出來的話。隊長,副官,整備班三女,隊長上司,叛變將軍,甚至間中出場的敵方隊長,雖然劇中沒有明演顯出來,你真的可以感覺背後各有自已的故事。男女主角反倒是平面的樣板人,立體感低靠出場多搭救,加上兩人的冤家屬性放在一起,至少演出盡責有搞笑有感人,很討觀眾的歡喜。
這套動畫沒有驚喜,亦沒有失望,除了偶有沙石外,一套很中規中矩的作品。喜歡機人番的朋友,不要錯過,其他人可以不理。結局埋下大量伏筆,看似為第二季舖路,不過這套收視不好,恐怕第二季無望。
一般機械人動畫,通常分為真實系或超級系,這套「黑鋼」則別樹一格,屬於很另類的妖怪系,機械人打妖怪。骨幹是傳統日本的妖怪故事,陰間魔王出現要毀滅世界,派亡靈鬼魂襲擊人類,被選上的年輕勇者,要深入魔域打魔王。分別只是魔法神器換成機械人,和尚師傳變成弄機械人的科學家。故事公式化嗎?初段還有點摸不著頭腦,實在與一般的機人番完全不同。當看完知道謎底後回望,的確頗熟口熟面。雖然是新瓶舊酒,改用機械人去包裝,就很有新鮮感。
動畫的氣氛營造一流,無明領域內死寂的癈墟世界,進入領域亡靈精神侵襲,慢性病毒般的屍鋼化。尤其是早段充滿的絕望氣氛,把觀眾壓得心情很沉重,一口氣煲劇更能深刻體會。劇中的妖怪以金屬怪物造型,若把故事背景抽離,單單觀看戰鬥場面,說是機械人打外星異形也行。最難得是在機械人打妖怪時,可以有看鬼片的恐怖感覺。機械人和恐怖這兩個元素,正常情況大纜扯唔埋,在這套劇中放在一起,卻完全沒有違和感,獨一無異的觀賞體驗。
下文含劇透,未看慎入
儘管是世界未日級的危機,源頭卻是很微小的怨念,期望過高,落差很大。不過想深一層,妖怪故事向來如此,不外就是幾個人的恩怨,只是恰好他們有毀滅世界的力量。始終妖怪故事的賣點是人性,與一般科幻背景的機人番不同,不是賣宏大的世界觀和設定。恐怖源於未知,劇情的前段三分二,還未解開無名領域和軀之謎,主角們進入未知領域的調查,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把觀眾的精神拉得很繄。到了讀島那集來個大解謎,一口氣把無名領域的來龍去服說清楚後,恐怖感一掃而空,知道最後大佬的真身,只需要向前衝大打一場。最後一戰再進入無名領域拯救鶇,戰鬥刺激好看,扭橋有心思,亦有感人位,但就只是常見的熱血機人番,掃走恐怖的氣氛,結局有點美中不足。
雖說無名領域的出現是因為讀島屠殺,可是放著一班擁有這麼恐怖異能的村民不管,作為守護人民的政府也說不過去。其實政府要全島大屠殺也無可厚非,那群人實在太危險了,難保不會有一天失控毀滅世界,還是殺清光比較安全。失敗在沒有殺光所有人,殺漏了三個小孩,逃到東京打開陰間大門,比引爆原子彈還更有破壞力。軀開場以來一直是很恐怖的怪物,最後結局牠卻變成很很萌很可愛的寵物,大慨代表了這動畫中的兩個極端。
最後一提,這套動畫的海報沒有機械人,宣傳亦沒有把機械人放在重點,令我幾乎錯過了這套很不機人番的機人番。
「機動警察」是九十年代機械人動畫的代表作,為真實系機械人中最寫實的作品。當年製作班底粒粒巨星,導演押井守更非池中物,至今已是殿堂科幻動畫大師。把「機動警察」拍真人版,是他多年來的怨念。估不到二十年後,竟然讓他夢想成真,
「機動警察」The Next Generation真人版,分為十二集一小時電視劇和劇場版結局編「首都決戰」。舊「機動警察」動畫的故事主要分大三類,一是主線英格倫決戰獅頭鷹,二是第二小隊的日常,搞笑中又有點意思,三是電影版中軍隊政變的偵探故事。這次真人版只保留後兩項故事,大既機械人對戰不適合真人版風格,又或者CG成本太貴拍不起。劇中把故事的時間與現實同步,二十一世紀不是機械人的世紀,特車二課變成警備廳的歷史遺物,平時是個可有可無的存在,而然關鍵時刻仍然是最後希望。
故事中機械人不再是主角,只是件大裝飾物兼戲情道具,故事中機械人出場機會不多,出場也沒有很多的動作。英格倫的外型上有多少改動,外觀更加粗擴工業機械化。我比較喜歡動畫版的流線型設計,但也明白原設計並不適合真人版。製作組不惜工本,弄了台1:1大的英格倫來拍戲,宣傳時放出來很吸引遊人。
雖然是第三代的第二小隊,不論是名字還是演員選擇,隊員皆保留著昔日的影子,特別是真野恵里菜飾的泉野明,很有第一代泉野明的神髓。最大改動是香貫花,由美國警探換成俄羅斯特工卡莎,在故事中的定位相似,但有自己一套新風格。唯一從第一代留下的舊人是繁夫,當年的技工小子升為整備班長 ,最神奇的是找回當年的配音員當演員。
真人版重新演澤原作的經典故事,細節方面很考究,動畫版的還原度十分高,除了機械人運輸車外,其他完美地把動畫版真人化。有些情節,上海亭,整備班練武,超市劫案,下水道的鱷魚,大慨看過原作的觀眾才懂欣賞。全新的故事,熱海怪獸,卡莎師徒暗殺對決,暴走裝甲車,重現當年的風格,完全沒有違和感。泉野明的兩個故事,打機挑戰和舊同學聚會,明顯為新版泉野明度身訂造,給女主角多些戲份。至於站在大地上的英格倫,完全惡搞開玩笑。最後一個鏡頭,大破後一二號機的姿勢,明顯向高達和太陽之牙致敬。
第十二集和劇場版組成結局篇的故事,延續舊劇場版第二部的政變,柘植的舊部偷取隱形直升機,讓首都圈重新陷入危機。開場很充滿既視感,再次重演海灣大橋爆炸。直升機攻擊第二小隊基地那一幕,直情是從舊劇場版移植過來。危機感的寂靜氣氛拍得很好,可惜壞人的陰謀太樣板,還要冷酷美少女當直升機機師,會不會太造作了點呢。雲南忍背影出場是個驚喜,今次故事的主角是後滕隊長,處驚不變蚩伏反擊,很有第一代剃刀後滕的風範。
吾等「機動警察」骨灰級擁躉,對這次真人版重拍十分滿意,讓我們懷緬逝去的機械人動畫黃金年代。只是沒有看過原著的新一代,在缺乏機械人對戰的主線下,能否接受「機動警察」的風格和世界觀,我並不太樂觀。始終我們老一輩對第二小隊的感情,是建立在英格倫愛屋及烏之上。當英格倫淪為布景版,其他配菜甜點不論如何美味,都不能代替主菜撐起一餐飯。
「希德尼婭的騎士」是近年少見的寫實風格機械人動畫,改篇自貳瓶勉的漫畫。第一季動畫以全CG製作,憑著出色的機械人戰鬥畫面,人類最後太空方舟絕望感很強烈的故事,俘虜了不少硬派科幻迷的心。第二季動畫繼續漫畫中段的故事,第九惑星戰役。最終決戰大合眾船之前,希德尼婭必需要搶佔的戰略據點。
第二季的CG比上季更加流暢,雖然人物畫面未能比媲傳統手繪作畫,但除非刻意找尋瑕玼,否則看不出有什麼問題。機械人戰鬥更是CG的強項,衛人在太空中與奇居子交戰,主角單機直入近身格鬥戰,胞子被擊破後泡沬化,展現出與手繪截然不同的視覺效果。今季的戰鬥亦十分多元化,從主角單機大顯神威,到衛人列隊以戰術制勝,融合個體奇兵突起,要熱血有熱血,要用腦有用腦。最後一戰讓受重創的主角當誘利,雜魚在軌道上空作飽和轟炸殲敵,有別於其他機械人動畫的王道公式高潮對決,更顯出這套動畫的真實系風格,最終戰很另類但同樣地叫人熱血沸騰。
第二季可能因為劇中科技進步神速,對抗奇居子的新武器推陳出新,沒有第一季讓人重壓的絕望感。故事潮兩個方向發展,一是喜劇十足的風谷長度人外後宮,越不正常排位越高。身為百份百正常女性的綠髮副司令注定無緣,雙性人伊札那情況好一點,至少風谷十分緊張她,更邀請她一起在外壁同居。真正的「女」主角是融合個體紬,全高體型與衛人差不多大小,但觸手上的核心可以隨希德尼婭管道進入外聯居住區內另外三人同居,不要忘記還有上季的女主角胞衣星白和紅天鵝。故事的另一條主線是被封印科學家落合的陰謀,三百年前幾乎令希德尼婭全滅,現今藉著神歧身上借屍還魂,繼續禁忌的奇居子研究。到底是在開發能對付大合眾船的新武器,還是創造出一頭不受控制的怪物。
漫動版剛好迎來結局篇,除了科技發展實在太快外,從中段到結局的故事,沒有暴走沒有爛尾。主線十分王道的展開,劇情細節不乏驚喜,讓吾等真實系支持者十分滿意。希望快點落實動畫版第三季,一口氣上映漫畫版餘下的劇情,完成這套新一代機械人動畫的經典。
日昇社上套機械人動畫「革命機」劣評如潮,接力的這套Buddy Complex倒能扳回一城。與「革命機」的浮跨作風完全相反,不論從人設機設到說故事的手法,這套作品全都很樸實不華。大眾面相的兩位男主角,左看右看都似高達雜魚機的主角機,平舖直述抄「白色基地」的逃亡主線大橋,配搭在一起出來的結果卻意外地好看。也許日昇對這類機械人公式動畫,早已熟能生巧工多藝熟,四平八穩普普通通地去拍,只要沒有重大差錯自然也差不到那裏。不過這套動畫實在太過平凡,大慨看完後很快便會忘記掉,不過每星期追看時很有樂趣就是了。
很典型的日昇的開場橋段,主角忽然坐上試作機械人,然後憑著機械人的火力優勢,殺退敵人當上英雄。有點新意是玩時空旅行,現代世界的中學生,去了五十年後的未來世界,東西方陣營正在打世界大戰。原以為時空悖論必定讓劇情暴走,不過故事到頭來不太著重時間旅行,換了主角是從異世界來的異能者,也照樣可以把故事說下去。劇本名義上是雙主角,但另一個男主角其實只是大配角,他存在的作用就是與主角腦連結,讓主角機爆種發揮驚人威力。連結系統是黑科技,觀眾不必深究其運作原理,而劇本亦很聰明地避開不多作解釋,只說讓兩人的腦袋以時間旅行去溝通訊息來同步有關。中段我曾懷疑過主角是連結系統的開發者,不過故事照舊朝好人打壞人的方向簡單發展。時間旅行也好,結連系統也好,都不過是用來構成主角威能的劇本工具。
主線很有初代高達的影子,主角乘搭的新型戰艦天鵝號,因為原來隸屬的日本基地淪陷,帶著兩台試作機要從日本逃亡到珍珠港基地。男女主角遇難互生情素的情節,讓我想起08小隊和命種高達。劇中的戰略和戰術的描寫不過不失,艦長不是時下流行的大胸女艦長,換上近年少見的有腦大叔。他不論是神情還是指揮作戰的手法,讓我不其然想起特車二課的剃刀後藤。劇本有一些不太明顯的失誤,其一是地理與距離極之非常不合理,彷彿地球時大時細。天鵝號從日本飛去夏威夷,竟然要飛四五日,但從美國本土過來的飛機,敵人派出追擊的戰艦,飛得很快便輕易追上了。日本與夏威夷之間是太平洋,並不存在把男女主角困在山洞的群島。最後一戰天鵝號要從夏威夷飛去阿拉斯加,卻有很正常的一天之內便飛到。另一個失誤是東西陣營軍力不平衡,政治與人民的日常生活,非常不協調。劇中的背景資料交代,東西陣營打仗已打了一段時間,日本有親美情意結把日本劃入西方陣營不難理解,但一開場日本兩個基地接連被輕易攻破,日本這麼弱應該一早已經淪陷。天鵝號逃到千歲基地作修理,另一個基地才剛剛受襲,千歲的市民人卻好什麼都沒發生十分和平。美國本土連阿拉斯加也失掉了,戰線已打到家門前,政治氣氛卻像身在安全的大後方。連敵方要偷襲珍珠港輕易得手,喬裝遇難的民航機可以輕易降落基地,這個軍隊可兒嬉得很,聯合還未亡國真是奇蹟。
結局玩雙重平行時空,不過完全無視其中的時空悖論,表面看似說得通便算數。第一個結局是循環時間線,女主角最後回到過去,很方便地失憶兼身體返老還童,然後永遠活在不停拯救男主角送他到未來的宿命輪迴。這個結果本身沒有大問題,若果這是唯一的結局我也會收貨,只是那只髮夾到底從可而來,用什麼物料做可以無限循環而又不變舊破損。第二個結局男主角打破輪迴,阻止女主角回到過去,那男主角又如何來到末來呢?阻止了女主角回去,變成奸角回到過去,因為擁有未來的知識,小人物變成敵國元首,是時間線轉動了改變未來,還是他在劇中一直都是元首,只是躲起來要等片尾才出場。完場打了句To be continue,留待今年秋季推出的兩集結局篇才解答所有疑團,不過我不看好編劇會給觀眾一個交代,能夠創出一線不犯駁的時間線,大慨會是大打一場就收工完場。
Posts navigation
蘋果日報作者 – 陳馬:書評,影評,動漫,旅行,哲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