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荷里活

Inside Out 反轉腦朋友

Pixar對上一連三套動畫交行貨,還以為被迪士尼收購後它的魔法不再,想不到今年的「反轉腦朋友」令人眼前一亮,再闖高峰拍出觸動人心的作品。小朋友看不明白只覺熱鬧好玩,陪太子入場的家長卻看到眼濕濕。「反轉腦朋友」的故事簡單到不得了,十一歲小女孩從鄉下搬到大城市,不適應新生活鬧情緒離家出走,最後當然愛回家大團圓結局。不過小女孩並不是主角,真正的主角是小女孩腦內擬人化的五種情緒:快樂、哀愁、懼怕、慎怒、厭惡。腦袋變出各種不同的場景:控制總部、性格島嶼、發夢電影工廠、潛意識地牢、遺忘的深淵、思想火車等等。阿樂與阿愁遇意外掉進記憶迷宮,五個情緒缺少兩個,令小女孩情緒渾亂行為失控,於是阿樂與阿愁展開一場腦內大冒險,趕在小女孩完全崩壞前,趕回到總部收捨殘局。

電影精彩萬分已有公論,鐵定拿下今屆奧斯卡最佳動畫,不用我多言去錦上添花。電影的道理顯淺易明,但我們卻很多時候忘記了。人不可能永遠正能量讓快樂主導一切,有時候也需要負面情緒,哀愁是感情的出口,能夠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慨然情緒是故事的靈魂,Pixar本著一絲不苟的精神,請來柏克萊大學心理學教授Dacher Keltner作當科學指導,務求在戲中如實反映人的情緒。Keltner是心理學大師Paul Ekman的高徙,他的情緒本能理論便是構成這套電影的骨幹。他的研究發現,人類有六種先天的基本情緒,橫跨不同種族和文化,皆相同的溝通表達方式。因劇情需要而精簡角色,第六種情緒警喜被刪掉,在戲中由阿樂兼任。Ekman的情緒理論今天看來很理所當然,但他在六十年代初提出時,可是科學界中的異端邪說,受到不少同行的質疑和排斥。長久以來西方學術界認為,情緒和文化一樣都是後天學習回來的,並不是人類先天共有的基因。甚至有左膠人類學家批評他是種族主義者,因為他否定不同文化種族的多元性云云。身為一個科學家,當流行文化也要引用他的理論,大慨是比得到科學獎還崇高的榮譽,那代表他的理論終於成為主流,贏了這個世代的論述爭議。

「反轉腦朋友」票房的空前成功,不論其科學根據是好是壞、是對是錯,這電影將會是小孩上心理學的第一課,戲中那套說法將會深深植入一代孩子的腦中。Ekman的情緒本能理論問題不大,應該經得起未來科學的驗證。而且它與中國儒家中的七情觀念互相呼應,劇中有已有七情中的喜怒哀懼惡,只差愛與慾。十一歲小女孩說愛太早,拍續集講小女孩踏入青春期,可以讓愛這個新角色登場。至於慾嘛,恐怕過不了迪士尼的尺度了。反觀在西方哲學的傳統中,不論是柏拉圖還是基督教思想,都把情緒方在次要的位置,強調理性或靈魂要控制情緒。啟蒙以後理性主義認為情緒與五官一樣只是被動的感覺,並非如戲中那樣能主導思想和影響行為。有一學說更認為情緒只是思考捷徑,如恐懼可以告訢我們遠離危險,厭惡告訢我們不利於自身的東西,用理性去思考分析太緩慢。到底情緒是什麼,那是心靈哲學和心理學的熱門課題,恐怕可見的將來還未有定論,不過可以肯定情緒不是在腦袋中活生生的卡通公仔。

劇中除了情緒外,還把人腦的其他功能作影像化的比喻。當然拍戲優先考慮娛樂性服務劇本,科學上的真確性只好退而求其次。戲中關於記憶的描述過份簡化,把人類記憶描寫如同電腦記憶。總部生產一個個HD影像記憶球,睡覺時運去長期記憶區儲存,過期了的記憶球便掉去堆填區。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之別,記憶帶有感情顏色的比喻十分正確。但人腦中記憶並不是獨立存在,而是一環緊接一環互相關連。忘記不是因為記憶球變成灰消失了,而是不知道記憶球放在那兒,一時間找不出來送回總部放映。核心記憶和性格島嶼最偏離真實,人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是天生,除非因精神病腦內化學物質失調,記憶可以影響性格,但轉變是緩慢和漸進,不會像戲中那樣性格島嶼忽然倒塌。核心記憶不是一個獨立事件,只是一連串記憶中耀眼的那個,最方便說給人聽來解釋性格的故事。正因為核心記憶拿出時常放映,它的像真度最差,與實實差距最大,那個故事是被美化自我版本的故事。

正如中學的化學課本教我們分子是一粒粒,上到大學會教分子是量子波的隨機方程式。電影中關於人腦的心理學模型,儘管未必十分準確,但對小朋友來說程度剛剛好,讓他們理解人腦如何思考,從而能反省自已的情緒和行為。我個仔三歲半,現在有時他扭計發脾氣,我會對他說你腦中阿怒在控制台,快些叫阿樂回來,他會似懂非懂由發脾氣變為傻笑。誰說小孩子看卡通電影無益,看電影可以學科學耶。

John Wick 殺神

john-wick-2014-06

多年來我都很喜歡看奇洛李維斯的動作戲,從他最早期的Speed到成名作Matrix,後來減產轉型拍劇情片,但久不久也會有拍套動作戲搵真銀,畢竟他多年來始終票房保證。他除了靚仔和好身手外,他的動作片每套都各有特色,與其他動作名星的不斷重覆成功公式,奇洛的戲總會給觀眾意想不到的新鮮感。

這套《殺神》是B級cult片,故事和劇情似有還無,全片賣動作場面和型佬奇洛乙名。請來Matrix的幕後製作班底,若果你喜歡Matrix第一集的槍戰,今次就給你一口氣看過夠,來個半鐘的威力加強版。奇洛是退隱江湖的金牌殺手,與亡妻留給他的愛犬,過著平靜的生活。然後有一天,黑幫的敗家仔看上他那台古董名車,買不到便夜襲他家強搶,還殺了他的狗。你殺我隻狗,我殺你全家。於是金牌殺手重出江湖復仇,單人匹馬把整個黑幫滅了。之後的故事,基本上就是打打打,打完又打,一路打上去,打到殺掉黑幫教父,完。

為狗復仇這條橋很絕,這套電影走是黑色荒誕暴力路線,若果是報什麼殺父殺妻之仇,反而讓劇本添加無謂的感情枝節。現在開宗名義為狗復仇,讓復仇這點徘徊在合理與戇居邊沿,反而令觀眾可以專心看槍戰,不用理會有沒有劇情,反正整齣戲的對白不多。戲中不乏讓人會心微笑的黑色幽默,例如奇洛在家中與入侵者搏殺,鄰居投訢夜半嘈音擾人,警察前來搞門問話,你完全佔不到會如何接戲,十分抵死好笑。

戲中構建出一個很好玩的殺手世界,殺完人打電話叫家居清潔公司善後,入城住和平中立區的殺手酒店。不說是電影原創劇本,我還以為是改篇自什麼漫畫。這個殺手世界只拍一套戲太浪費了,既然電影收得,自然會開拍殺神系列,續集今年二月上映。奇洛繼Matrix後,又一個代表作。

X-Men:Days of Future Past 變種特攻:未來同盟戰

images

作為新生X-Men系列第二部,新舊兩代X-Men交接棒之作,這套Days of Future Past玩時間旅行,讓上一代的演員與新一代出鏡,還因為平衝宇宙的新歷史,上集死掉了的隊員,還可以客串出場。故事本身慨念不錯,因為Raven暗殺失手被擒,成為美軍開發Sentinel機械人的契機,在未來世界Sentinel失控,不差別獵殺變種人和普通人類,光頭教授和萬磁王聯手,少數死剩種變種人頑強抵抗,但節節敗退。最後辨法用時光旅行,把Wolverine的意識送回過去,阻止Raven下手改寫歷史。

這套的最大賣點,是老年版光頭教授和萬磁王化敵為友。不過重點始終是新一代的演員,主線是在過去發生的事。Quicksilver入侵五角大樓,救出萬磁王那一幕最精彩。Wolverine回到過去那些爛gag笑話也很有趣。光頭教授和萬磁王的決裂是全戲的重頭戲,Raven夾在兩者之間,理應是二男一女的愛情線,不過完全感覺不到有愛情,倒不如說是兩人的理念之爭。第一代Sentinel起動有點兒戲,這麼輕易便被萬磁王搶去。Sentinel一直是X-Men世界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壞人角色,設計和背景設定眾多,不過可能先入為主,我始終覺得以前打X-Men街機那個紫色肥仔Sentinel才是最正宗的版本。

撇除平衡宇宙改寫歷史,這個美漫常犯的原罪不計,這齣電影故事寫得不錯,很能夠突出光頭教授和萬磁王兩套正義的衡突。最諷刺的是,不論是光頭教授主張變種人與人類和平共存,還是萬磁王主張變種人應該團結起來統治人類,都是基於變種人比人類強大的前設之上。當人類武器科技進步,發展出比變重人更厲害的機械人Sentinel,變重人與普通人類蟻民沒有分別,不外乎同樣地統治者勞役。

雖說是平衡宇宙,歷史任編劇改寫,奉旨不連戲。但Wolverine回到過去,發現光頭教授自暴自棄,萬磁王被軍方關起來,害我懷疑自已記憶力,上集First Class的結尾好像不是這樣寫,難道是我記錯了還是看少了一集?希望Marvel可以出外傳補完First Class與Days of Future Past之間發生的事,不過X-Men的歷史早已新舊電影版前後自相矛盾,還不要提無數正式或非正式的漫畫版歷史,看X-Men(其實大部份美漫都是)就要接受沒有單一歷史觀這回事。

結尾順便介紹下集的新壞人Apocolpyse和他的四個手下,估不到下一集開場不夠五分鐘,那四個手下便被倒下來的金字塔壓死,可以說是死得最難睇的變種人。

Kingsman:The Secret Service 皇家特工:間諜密令

103619

特工電影從來都不乏市場,可以說是動作片的中流砥柱。從最早期最長壽香車美人的007,靚佬湯一班人偷野的《職業特工隊》,失憶特工的Jason Bourne,近年狂野粗廣的XXX,甚至早年搞笑玩野的Austin Power,每個系列的電影都有其風格。改篇自漫畫的Kingsman,開創全新風格的新晉特工片系列,設計帶有復古風,有點似舊占士邦的秘密基地和新奇武器,動作場片則走形格路線,有別於硬橋硬馬的舊式打鬥,戲中笑位有Austin Power風格,不乏向傳統特工片的吐嘈。

這套電影的中文譯名有問題,Kingsman沒錯是戲中的特工組織,雖然總部設在英國,但並不隸屬英國政府,與皇家沒有關係,是保護世界和平的私人機構,性質像《雷鳥拯救隊》,總之有用不完的錢,有高科技武器,而政府又無視它的存在。故事採用菜鳥配老鬼的套路,Colin Firth飾演的老特工,因緣際會找上去世搭檔的兒子加入組織,上半部是新丁特訓的情節,下半部理所當然的拯救世界。

憑The King’s Speech拿金像獎影帝的Colin Firth,在片中的動作場面完全叫人括目相看,估不到他文武雙全,其實他主要就是兩場打戲,第一場在酒吧中教訓流民,因實力懸殊兼活用雨傘道具,打起來好看兼好笑。第二場在教堂大混戰,一個鏡頭直落七八分鐘,一個人殺光手拿各種武器的百多人。打完行出教堂門口,然後給壞人一槍爆頭,可以寫入動作電影教科書。新丁沒有多少動作場面,最後一戰殺入壞蛋基地,玩連環爆頭煙花,又是另一個經典場面。有些人批評太過慳水慳力,我倒十分欣賞編劇的創意,至少我看得十分開心,不失為一個讓主角反敗為勝的合理扭橋。

戲中的大壞蛋的陰謀,為了拯救地球環境和生態,要大幅減少人口去減少污染。乍看天馬行空很無厘頭,儘管非常政治不正確和不人道,某程度上可能是有效解決地球危機的唯一方案,現實中根本不能減排,最後只有全人類一鑊熟。大壞蛋派免費上網電話卡,然後發出音波操控全人類,讓全人類神經失常自相殘殺,方法很荒謬但不失對低頭族的一大諷刺。大壞蛋其實癲得幾渾循,除了必須配合殺人大計的各國政要植入晶片預防失控外,他還綁架不合作但有價值的好人,保留他們的性命,好重新建設大屠殺後的世界。

Kingsman續集今年年尾上畫,戲片為The Golden Circle,大慨是舊占士邦的金乜乜金物物致敬,可以預期繼續走半玩野半形格的路線。

X-Men First Class 變種特攻 異能第一戰

MV5BMTg5OTMxNzk4Nl5BMl5BanBnXkFtZTcwOTk1MjAwNQ@@._V1_SX640_SY720_

舊X-Men電影第三集把系列拍爛了,加上當年的演員也一把年紀,於是索性把系列reboot。這套電影版不是單調的重拍,反而講述前傳的故事,把X-Men的歷史完全推倒重來。撇除與舊官方歷史犯駁這個美漫的老毛病,這套《異能第一戰》拍得實在出色。特別是描寫還未光頭的光頭教授與萬磁王兩人的相遇與友情,夾在兩人中間從配角榮升女主角的Raven與他們的情與義,兩者在變種人的定位之間正義觀點等。

初段劇情推進有點緩慢,看慣爆谷特技電影觀眾可能不習慣,不過我倒認為這段把光頭教授,萬磁王與Raven的過去,有很深刻細膩的描寫,對他們日後的立場取向有深遠影響。萬磁王在納萃集中營死過翻生,極度厭惡變種人被國家利用作兵器,終於走上解放變種人,與傳統國家權力敵對的道路。光頭教授身雖然為變種人,但他出身富貴家族,一生平步青雲,從來沒有受過其他變種人的苦。在他眼中變種人的能力,不外乎傳統精英階層賢能的申延。他當然不會接受變種人被歧視,但變種人有如中世紀貴族般的榮譽,有責任用天賦的能力去保衛普通平民百姓。

Raven這個角色的改動最大,甚至可以說是重新架構。在舊電影版中她只是個有易容能力的小奸角,今集她躍升為女主角,光頭博士的義妹,與萬磁王和怪獸博士有三角戀。她的童年很坎苛,四處流浪逃避追捕,直到遇到年幼的光頭教授,他用念力改寫父母記憶,收留她做妹妹,讓她大致上過著正常人的生活。初段光頭教授在酒吧識女孩,惹來Raven這個義妹吃乾醋,更用變型能力瞬間隆胸很好笑。

Raven的內心爭扎沒有兩位主角般宏觀,她代表著變種人該如何面對自已的與別不同,一方面光頭教授和怪獸博士叫她偽裝為普通人,另一方面萬磁王叫她要釋放自我,為擁有藍色的皮膚而自豪。在新X-Men電影中,好人壞人大洗牌,但在舊X-Men裏,好人變種人有著人類的外表,而萬磁王為首的那群壞變種人,大部份外觀都古靈精怪。不知是編劇有心或無意,去到最後人類與變種人的關係,變成只看外貌有多相近,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十分膚淺的種族主義。

至於電影作為一套特技爆谷英雄片,變種人之間的戰鬥,從納萃餘黨扯到古巴導彈危機,完全交足功課。不過除了兩男一女主角,原X-Men隊員只有怪獸博士,其他的變種人不分好人壞人,都是些名不經傳的小角色,反正出場不是當閒角就是領便當,他們是誰沒有多太分別,其他舊人留待續集才慢慢推出來,好吊觀眾的胃口。反正X-Men系列長拍長有,Fox因為版權合約所限,每隔幾年便要拍一套新的X-Men電影,否則電影版權自動回歸Marvel。希望這次新X-Men系列可以長命一點,不似隔鄰Sony的蜘蛛俠般,不停reboot又reb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