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荷里活

Batman, The Dark Knight 蝙蝠俠黑夜之神

Dark Knight 若果不是Heath Ledger贏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恐怕《黑夜之神》還要在我的硬碟不見天日好一段日子﹐慢慢排隊待我有空閒才開來看。不容否認Ledge的演譯很出色﹐把小丑戀態無常一面發揮得淋彌盡至。不過可能是我先入為主的觀念﹐始終Jack Nicolson才是我心目中永遠的小丑。看《黑夜之神》的時候有時不禁懷疑﹐蝙蝠俠只不過是個大配角﹐小丑才是這套電影的真正主角。動作場面故然由蝙蝠俠負責﹐但小丑則是把動作場面串連起來的靈魂。沒有小丑無常多變的陰謀﹐蝙蝠俠只不過個行行企企的特技人。

今集蝙蝠俠的動作指導交足功課﹐蝙蝠俠在香港夜空飛翔跳躍﹐最後用C-130運輸機拉線逃走很有噱頭。香港夜景比葛咸城還燦爛漂亮﹐大慨雙腳給重力綁在地上的香港人﹐與到從高空腑瞰的景色有不同感受。電單車那一場追逐戰也很不錯﹐不過對比上集蝙蝠車追逐那段遜色﹐最後以小丑與蝙蝠俠玩命終束。小丑賭蝙蝠俠不會殺死他﹐站立電單車正前方不動﹐蝙蝠俠最後果然扭軑閃避﹐結果撞車自傷收場。其實蝙蝠俠大可以學上集般瀟灑﹐說句我不會殺死你但也不會救你﹐然後自己跳車讓電單車撞死小丑﹐當然如果小丑死了戲也做不成了。

電影中的第二奸角雙面人﹐我認為編劇完全浪費了這個角色。在他未被小丑燒傷半邊面前﹐他作為蝙蝠俠的理想化身﹐代替他當葛咸城正義希望的像懲。後來他被小丑在醫院放了出來﹐從蝠蝠俠的影子淪為小丑的鬼儡﹐執意要為毀容和女朋友復仇。可惜他的復仇並不徹底﹐原本他擲毫的銀弊兩面相同﹐擲毫不過是一個戲劇化的小習慣﹐他決定了的事情便會付諸行動。慨然他決定了要為女朋友報仇﹐好應該把害死她的壞人統統殺掉﹐不必要依懶擲毫為他作決定。他從毀容前堅定不移的精神﹐到毀容後拿不定主意的改變﹐電影中的描述沒有足夠說服力﹐有點為求把角色配合漫畫原著﹐夾硬將他的性格從一個極端扭曲到另一個極端。

其實電影最精采的部份並非連場火爆的動作場面﹐而是小丑質問蝙蝠俠那幾段文戲﹐把蝙蝠俠本身亦正亦邪的矛盾表露無遺。很可惜蝙蝠俠只接受過忍者訓練﹐沒有接受過哲學訓練。小丑那是似是疑非的歪理﹐不過是拾存在主義論者的牙慧﹐蝙蝠俠可以用康德或維根斯坦去對應﹐不必被小丑的花言巧語所迷惑。面對小丑的質疑﹐也許用蝙蝠俠這個身份回答有點尷尬。在一般市民眼中蝙蝠俠與小丑同是怪人﹐會害怕是很自然的事。警方和政府對蝙蝠俠又愛又恨﹐一方面高興蝙蝠俠除暴安良﹐另一方要又怕他不受監管。只是蝙蝠俠忘記了自己的另一個身份﹐他除了是黑夜之神外﹐他還是權傾朝野的超級富豪。他白天的身份是葛咸城最有權勢的人﹐葛咸城差不多等同他的私人領地。蝙蝠俠根本不用著什麼大義名份﹐若果以領主的身份說話﹐他就有保護葛咸城的責任了。蝙蝠俠只是不過是領主的代理人﹐替他白天身份有效地管治葛咸城的手段。普通犯罪組織以利益為前題犯案﹐組成葛咸城地下經濟系統的一環﹐勉強來說也可以說是榮氏集團龐大利益體系的下游分支。小丑不按理出牌的作風﹐嚴重破壞葛咸城黑白兩道的平衡﹐直接影響榮氏集團的利益﹐蝙蝠俠當然要出手制裁小丑了。

很多電影評論喜歡談論小丑出的道德難題。如果蝙蝠俠不自揭身份﹐小丑便會每天殺一個人。若果不殺死上電視告密的律師﹐小丑便會炸毀一間醫院。要蝙蝠俠選擇救青梅竹馬的舊情人﹐還是救舊情人的新男友。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是難題是兩個只能活一個。在兩隻船上裝搖炸彈﹐一隻船載著是普通市民﹐另一隻船載著監獄的囚犯﹐而兩隻船上有另一艘船的引爆器。很多人與蝙蝠俠一樣﹐對這些道德難題感到困繞﹐不知道應該如何作出正確的選擇。他們的目光受到小丑提供選擇的框框所限﹐看不到其實不只有兩個解決選擇。大慨只有雙面人看透小丑的技量﹐自編自導自認蝙蝠俠引小丑入局。蝙蝠俠太過拘泥於形式上的正義﹐他根本不用殺死小丑﹐只需要把小丑削成人棍﹐砍了他的四肢嚴刑迫供﹐便可以防止後來所有慘劇了。也許蝙蝠俠應該運用康德道德哲學﹐當小丑放棄身為人自主理性的責任時﹐他亦同時放棄受到道德公義保護的權利。蝙蝠俠大可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對著不講信用不講利益不講道德的瘋子﹐用任何手段去抹殺他才是最正確的選擇呢。

Batman, Begins 蝙蝠俠俠影之謎

Batman Begins 雖然我不是蝙蝠俠的擁躉﹐不過我倒看全了所有蝙蝠俠電影。與其他超級英雄不同的地方﹐蝙蝠俠是沒有超能力的普通人。他的能力來自他的財富﹐供他購買各種高科技蝙蝠武器。八十年代第一代蝙蝠俠電影﹐塑造出黑色美學的葛咸城﹐引為一時佳話。可惜蝙蝠俠系列越拍越差﹐第四集雖然星光熠熠﹐請來多位巨星客串飾演奸角﹐但電影卻爛到無可挽救的地步。想不到在零五年這個系列可以重出生天﹐把過去拍壞的續集像粉筆字抹去﹐將故事還原最初由頭重新開始。只是葛咸城不再有哥德式的建築﹐蝙蝠俠的儀器不再是復古科幻的風格﹐蝠蝙俠活在一個非常普通的現代城市。

俠影之謎從蝙蝠俠父母被殺開始﹐慢慢鋪排他入行當罪惡剋星的經過。蝙蝠俠接受忍者訓練出身有些奇怪﹐不過倒解釋了他為什麼可以來無蹤去無景。今集老管家這個重要角色一分為二﹐以住老管家一手包辨所有蝙蝠武器。今集武器的部份改由摩根費曼負責﹐蝙蝠俠的家族企業是軍火公司﹐蝠蝙武器是從研究開發部門直接弄來的測試品。蝙蝠衣的軍用防彈裝甲﹐蝙蝠車是軍用越野裝甲車。在眾多武器中﹐蝙蝠俠的斗蓬的解釋最合理。以前看眼化斗蓬隨風飄揚﹐總是覺得這件斗蓬中看不中用﹐背上多了幅布打架時豈不阻手阻腳。今集的斗蓬是納米記憶布料﹐可以藉著通電流而變型﹐成為滑翔翼或降落傘。最後一場打鬥是蝙蝠俠波戰忍者師父﹐其實蝙蝠俠技不如人﹐不過靠高科技強化裝甲﹐砌斷了師父的忍者劍﹐才可以最後關頭反敗為勝。若果研發部的老主管不供應新武器給蝙蝠俠﹐他就只是個一無是處的有錢仔。

女主角的戲份恰到好處﹐只是裝飾用的大花瓶﹐編劇沒有夾硬加插愛情橋套﹐影響動作場面的連貫性。蝠蝙車在屋頂和公路上追車那一段最精彩﹐單看這一場戲已經值回票價。蝙蝠俠打壞人多似在玩花式特技﹐飛來飛去左一拳右一腳﹐反正觀眾早知道蝙蝠俠不會有什麼危險﹐也沒有所謂的緊張刺激。倒是蝙蝠俠初次上陣有點好笑﹐還未有斗蓬從高處跳下幾乎跌死。以往蝙蝠俠的對手是犯眾集團﹐在法律管不到的地方作出私下的正義制裁。這集的對手換成要毀滅葛咸城的忍者集團﹐儘管他們要殺死所有人的理由很荒謬﹐蝙蝠俠的立場從黑夜判官變成全城的救世者。他沒有了質疑自己以暴易暴的心理包伏﹐可以很義無反顧到打倒敵人﹐少了舊蝙蝠俠內心道德交戰的那份劇情張力。

總括來說這是一套很男性化的爆谷電影﹐ 大慨這就是我這麼多年來﹐追看所有蝙蝠俠電影的主要理由吧。

Slumdog Millionaire 一百萬零一夜

Slumdog Millionaire 在香港印度電影應該是冷門中的冷門﹐若果不是《一百萬零一夜》橫掃金球獎和英國電影電視獎﹐相信不要說在戲院上映﹐恐怕連翻版DVD也買不到。嚴格來說這套不是Bollywood而是英國電影﹐製作班底是英國公司﹐導演更曾拍攝荷里活大片28 Days Later﹐只不過故事發生在印度和演員全是印度人罷了。

這齣電影拿了最佳劇本大獎﹐無異電影的劇本真的寫得很絕。講述一個在印度貧民窟沒有受過教育的窮小子﹐參加誰是百萬富翁的遊戲節目﹐竟然可以連過十數關答對所有問題﹐還差一道問題便拿到大獎。遊戲主持認為他出千﹐在中場休息時叫警察拉了他去審問。故事分三個時空並行發展﹐警察邊翻看節目錄影邊問話﹐小子回憶身世道出他能答中每一個問題的來龍去脈。正如電影開場時問觀眾選擇題的答案﹐小子能夠贏取百萬大獎是命中注定。節目的問題正好拼湊出他一生坎坷的經歷﹐交織窮小子借上電視的機會尋找失散愛人的動人故事。

這齣電影在我公司同事間很流行﹐因為我們公司外判工作去印度﹐很多人也去過印度工幹﹐看這套電影感受特別深刻。電影中交待主角背景的情節﹐並不是虛構出來的跨張情節﹐而是我們很多人的第一身經歷。主角小孩候住的貧民窟﹐一望無際的鐵皮屋﹐小孩子在泥水嬉戲洗澡﹐正正就是我在印度坐火車看出窗外的景像。主角三人給人口販子拐騙﹐拍小孩被弄成傷殘去行乞討錢那一段﹐我看時心中感到極不舒服﹐因為我在印度遊客區﹐曾看過無數命運相同的小孩﹐真是有抱著嬰兒來討錢的小女孩。

當然後來有些輕鬆的情節﹐因為知道印度生活文化也特別好笑。主角偷搭火車爬上爬落﹐在印度的火車真的是無掩雞籠﹐可以在行駛中爬上車頂吹風。在泰姬陵偷鞋和胡扯騙遊客的情節﹐我也幾乎經歷過﹐只是我最後可以出錢贖回我的鞋子。戲中主角坐三輪的士追車﹐那是印度的主要交通工具﹐我也搭不很多次往返酒店。最後高潮窮小子回答最後一道題目﹐戲中個個人也守在電視機前﹐家中沒有電視的就圍在電器店前觀看﹐我也真的見過如此萬人空巷的盛況﹐不過那次是轉播印度對澳洲的板球賽。節目主持問窮小子問題時﹐看見他不停搖頭﹐我差不多笑到噴飯。印度人搖頭代表答Yes﹐令我想起初到貴境時﹐抓破頭皮也想不通怎麼印度人成日搖頭。電影完場出字幕不要急著離去﹐播字幕時附送正宗Bollywood歌舞﹐同樣騎呢爆笑。

或許很多人看這電影﹐除了欣賞精彩絕倫的劇本故事外﹐還帶有一點獵奇心態﹐看印度這個異國風情的世界﹐就像當年鬼佬看《臥虎藏龍》一樣。不過對印度有點認識的人﹐會看出在劇本寫裏行間中﹐電影帶出的印度社會問題。印度種族宗教問題十分嚴重﹐貧民窟的回教徒在印度是最低賤的人﹐一般印度人就好像戲中的節目主持一樣﹐處處露出看不起出身低微的窮小子﹐而電影中的宗教仇殺在今時今日還不時發生。在外國接線生是差不多被淘汰的工作﹐但在印度能說一口流利英語的接線生﹐過的可是時麾的中產生活。至於和印度的貧富縣殊相比﹐香港簡真是共產主義的天堂。這套電影最吸引觀眾的地方﹐可以說是一個終極的勵志上進故事。憑著永不放棄的信念和決心﹐主角從無可再低的地底泥﹐攀上全國矚目的鎂光燈焦點。最重要是故事感人而不肉麻﹐奇遇巧合又不牽強﹐比另一套奧斯卡大熱門《奇幻逆緣》好看多了﹗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奇幻逆緣

Benjamin Button 這個聖誕假約老婆拍拖看電影﹐可是去到戲院卻沒有多少選擇。她不看動作片恐怖片﹐我不想看愛情片﹐上映Jim Carry和Adam Sandlers兩套笑片又似乎不好笑。幸好記得早上看報紙談論《奇幻逆緣》。這齣電影獲八項奧斯卡提名﹐主角Brat Pitt勢似將會勇奪最佳男主角﹐故事又頗吸引感人於是便購票入場。我心想就算電影不好看﹐至少故事題材有趣﹐是寫評論的好材料。

這部電影改篇自F. Scott Fitzgerald的短篇小說﹐不過除了保留主線的構思外﹐劇本由《阿甘正傳》的編劇重新操刀。這套戲給觀眾很強烈《阿甘正傳》的感覺﹐也是以回顧主角的一生作為故事的主線。《奇幻逆緣》的故事很平淡﹐只是敘述主角一生的遭遇﹐出世母親難產死被生父遺棄﹐幸得在老人院工作的好心黑婦收養。童年時遇上一生最愛的小女孩﹐不過兩人半生兜轉才走在一起。主角年少時行船工作﹐在西伯利亞的塞凍搭上有夫之婦初戀情人。二次大戰爆發被徵召入伍﹐在海上見盡生敵死別。戰後回老家安頓下來﹐幫養母打理老人院。機遇下再遇上小情人﹐情路岐嶇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還生了一個可愛的小女孩。豈料在女兒一歲生日那天﹐主角拋妻棄子一走了之﹐去了第三世界浪流。直到臨終前再重遇變了婆婆小情人﹐一起入住老人院走過最後年。主角的經歷普通到無可再普通﹐唯一特別的地方是他一出生便是個八十歲老人﹐年紀越大越返老頑童﹐由老人變成中年再變回少年﹐到最後變成嬰兒﹐在婆婆的懷抱中入睡死去。

我感得這套電影不是特別好看﹐阿甘雖然傻但他很正面很開心。這套電影的主角則很灰很不開心﹐可能他未老先衰想法像個老人。故事也有加插一些笑位﹐但改變不到電影悲傷的主旋律。那七次被雷劈也不死的老伯﹐主角童年時老人樣小孩心﹐少年時照鏡發現自己生毛也很搞笑。不過最全套戲最爆笑的場面﹐莫過於小情人與主角重遇﹐女主角想色誘他上床﹐他馬上很急色地答Absolutely。對女性觀眾來說﹐Brad Pitt不用扮老人﹐回復靚仔小生的模樣後﹐那幾場火辣辣的露股床戲﹐當然是這齣戲的賣點。

電影開場頭三分二其實不錯﹐導演拍出主角年紀與外表相反的那份矛盾心情。可是當主角回到年輕與女主角結成一對後﹐電影的情調急轉直下無味如嚼蠟﹐主角拋妻棄子的理由更是荒謬。他害怕自己年紀越來越輕﹐不能正常地當女兒父親的角色﹐於是叫女主角另結新歡替女兒找個代父。主角生女兒是三十多齡﹐還有十多年才會退化至小孩子。老年人扮後生難﹐但青輕人扮老則易如反掌。若果他化粧染白頭髮扮老﹐根本可以繼續當女兒的正常父親。到了外表太年輕再也不能隱暪女兒時﹐她已經是個懂事的成年人﹐可以體量明白父親的身體問題了。不過最後婆婆與主角在老人院重遇﹐婆婆拖著變成小孩的主角漫步﹐則很溫馨感人。雖然畫面是婆婆與小孩﹐但感覺與在看一對年老夫妻分別不大。

看完這套電影散場出來﹐我覺得其實人生就好像一個循環﹐人老了也像小孩子般無助。有人說愛情無分年齡界限﹐不過電影好像卻在唱反調。主角外表年老時﹐他只能夠找個中年女人投懷送抱。他人到中年時的外表﹐也吸引不到在紐約過慣花花世界的女主角﹐要到了兩人年齡相若才會走在一起。或者若果主角可以早些承繼父親的遺產﹐在還是老人時已有一大筆財產﹐也許可以吸引年輕少艾也說不定。可世主角當時人又老錢又冇﹐恐怕除了當老女人的小白臉外﹐他也找不到其他女人垂青。

Get Smart 特務S嘜

Get Smart 近幾年荷里活興炒冷飯﹐重拍以往經典電視片集的電影版﹐《特務S嘜》就是翻炒六十年代的經典特務喜劇。印象中我也看過原裝的電視片集﹐詳細的內容已經沒有印象﹐依希記得開場時要跟紅線行﹐通過很多重門才到總部﹐能低法寶電話鞋和扮樹的無聊特務﹐新電影版當然也一一重視這些經典場面。這類的特務喜劇﹐大慨不乏惡搞《占士邦》來開玩笑。相對Austin Power的笑料低俗不文﹐《特務S嘜》的笑料則老少咸宜。不過劇中有不少笑話太過生硬造作﹐不是所有笑位也達到遇期的喜劇效果。

劇本結構大至上跟隨原裝電視劇﹐美國政府設立特務機關CONTROL﹐用來對付邪惡組織KAOS。故事是非常公式化的特務片﹐KAOS偷了核子彈要暗殺總統。主角Max Smart原本在機關來做文書工作﹐不過因為事出突然所有特務被暗殺掉﹐只好臨危受命當上特務86號去拯救世界。86號笨手笨腳兼食古不化﹐搭擋99號卻是打得又睇得的美女。不過86號雖然撞板多過食飯﹐ 但他有出乎意料的狗屎運﹐每次總能逢凶化吉﹐還有機會上演英雄救美。這套電影明玩特務片的喜劇﹐情節極其跨張搞笑﹐所以不用過問是否合理。故事本身沒有什麼值得一提之處﹐但有幾場戲倒令人捧腹大笑。86號抱起三百磅肥婆同奸角鬥跳舞很有趣。面對追殺他們的大隻佬壞人﹐竟然從打架變成心理輔導﹐壞人投訴工作環境差沒有時間陪家人。最抵死是86號與雙面特務扭鬥﹐原本86號處於下風快要給敵人勒死﹐他竟然用親嘴讓敵人失神的招數反敗為勝。其他的笑料一般﹐覺感是在抄襲以前電視版的笑位。

男主角Steve Carell是SNL出身﹐屬於冷面笑像的類型﹐呆呆笨笨的很適合飾演86號。女主角99號由Anne Hathaway飾演﹐早幾年她還是在演《公主日記》的少女﹐現在看她演性感特女務有點不習慣。不過其實也不算是真正性感形象﹐不過是惡搞特務片公式的性感女郎。每次她有性感鏡頭出場﹐接下來總是變成搞笑場面。這套電影是爆谷片﹐看完笑過便可以忘記﹐我也想不到可以寫什麼更深入的評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