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迪士尼

光年正傳 Lightyear

自從Pixar比迪士尼收購後,恍忽以前的創意不復再,最近幾套動畫不是出續集賣玩具,就是成績強差人意。《玩具奇兵》是Pixar的鎮山之寶,拍到第四集仍然叫好叫座。身為兩大主角之一的巴斯光年,被迫出來打工,拍了這套戲中戲的正傳作品,就是《玩具奇兵》中賣玩具的卡通電影。若果不是頂著Pixar這塊招牌,《光年正傳》作為一套入門級給小朋友看的科幻動畫,其實還可以的。不過用Pixar的品質標準,這套電影明顯地不合格,問題只是到底有《Cars 2》般的爛,還是《The Good Dinosaur》般的爛。

不是玩具的巴斯光年,在外星殖民船當宇宙騎兵,一次意外讓殖民船滯留異星球。巴斯光年堅持進行超光速飛行實驗,去努力嘗試修復超光速引擎。每次實驗對他只過了四分鐘,但地面卻因為相對論過了四年。巴斯與司令這對老朋友原本可以拍得很感人,每次回來與司令見面看著她逐漸老去,結婚生子走過一生,卻被迪士尼左膠政治正確夾硬把司令拗孿了。我寧可巴斯其實一直暗戀著司令,然後和她的孫女開花結果。

最後一次實驗成功,時間一下子推前廿年,回來發現殖民基地受到不明機械人攻擊,巴斯與三傻勇救殖民船。很多人喜歡劇中那隻機械貓,我則只喜歡是藍的機械貓,牠出場是劇中唯一的笑點,可見這套電影是多麼的沉悶。三傻的硬笑話完全是搵戲來做,巴斯的所謂成長老土得十分肉麻,讓我想起迪士尼黑暗時期那些尷尬的手繪動畫。

Zurg的真正身份原來是來自平衡宇宙的巴斯光年,他執意要回到過去改寫歷史,抹掉讓殖民船滯留的意外。巴斯要守護主時間的理由十分牽強,他一向對殖民基地沒有什麼感情,與三傻也沒有什麼深交。若果說巴斯愛上了孫女,願意為她放棄一切倒也說得通,不過巴斯在劇中守身如玉,連這唯一的理由也不成立。Zurg叫巴斯回到過去,若果改寫歷史會抹掉其他時間線,Zurg自已也會消失,他可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去拯救殖民船,戲中未免對他過份黑化。若果改寫歷史只是增加多一條時間線,那所有人都沒有任何損失,只不過給巴斯機會活多一次。

很可惜《光年正傳》沒有更深入探討改寫歷史這個科幻命題,當年殖民船意外墜毀,異星球有不少食人樹,應該也死了不少人才成功建立基地。巴斯一句不想抹掉三傻的一生,他的選擇卻抹掉死去船員的一生。回不回到過去改寫歷史,本身就是一個電車兩難題,無論巴斯如何選揀,總會有一些人被消抹掉。

我不明白迪士尼的行銷邏輯,上一套有Pixar一貫水準的《Turning Red》被直接送去Disney+,這套只有電視卡通片水準的《光年正傳》卻上戲院,把這兩套電影的發行掉轉就差不多。

Star Wars: Obi-Wan Kenobi 星球大戰:歐比王·肯諾比

正如大多數星戰迷一樣,我邊罵邊看Obi-Wan,迪士尼就是明知我們奈不能他如何,於是繼續拍些流水作業的星戰電視劇,為其串流平台充撐場面。明明劇本爛特技差,可是見到有前傳的Ewan McGregor再次飾演Obi-Wan,有非常可愛的童年版莉雅公主,有場黑武士與Obi-Wan的光劍決鬥,還是喜天歡地去吃這碗炒冷飯。

Obi-Wan電視劇,補完初代星戰和前傳之間的空白,交代初代開場時莉雅公主向Obi-Wan求救的因由,原來Obi-Wan在她小時候曾經救過她。頭兩集的氣氛拍得不俗,讓我對此劇充滿期望。Obi-Wan隱姓埋名當肉類切割技術員,很有英雄落難的落泊蒼桑感,想當年前傳年代Jedi可是站在整個銀河系權力的頂點。第二集Obi-Wan去Cyberpunk星球救出被綁架的莉雅公主,又是一個全新之前未見星球世界,可惜就只是過場出了一場。那個假扮Jedi騙人錢的小混混很有趣,但角色之後完全沒發揮機會,只是在逃難時順便當公主的媬母,白白浪費了一個很有可塑性的角色。

之於第三到第六節的逃亡情節,只能用十分兒嬉來形容,反抗軍臥底女軍官,名義上是除了公主外戲份最多的女主角,還以為她會與Obi-Wan有點愛火花,最後十分低能地送頭,觀眾完全沒有任何感動,反正路人的負任就是領便當。黑武士的原力時靈時不靈,不是兩分鐘前才使用原力滅火,怎樣下一秘就不懂過火海,白白看著Obi-Wan被救走。主角兩人大搖大擺潛入審判所總部救公主得啖笑,兩台反抗軍古董戰機更自出自入接人走,若果能夠這麼輕易攻入去,怎樣不索性扔個炸彈才走呢。進攻反抗軍秘密基地又是白痴,既然三妹的光劍可以輕易切開道門,一早去開門就不用浪費彈藥用大炮去射門了。我知道Obi-Wan不能殺了黑武士,殺掉了就和正傳連不到戲,但黑武士不是整天把「你很後悔當日沒有殺我」掛在口邊嗎?

網絡上批評三妹的聲浪很大,說她是黑人不夠靚女不太厚道,但她又真係不懂做戲,完全沒有當審判官的威嚴。撇開演員不去評論,三妹這個角色編劇寫得很求其。最初她執意要死咬Obi-Wan,我還以為她是被Obi-Wan拋棄的前女有,因愛成恨了。半路中途性格忽然逆轉,變成了要殺黑武士去復仇,她也不是不知道自己和黑武士的原力有多大差距,被Obi-Wan說兩句就衝上去要殺黑武士,只能說她有勇無謀。不知何解,劇中的壞人總是不喜歡直接殺人,三妹在第二集沒有大審官上補多刀,我已經預言他會「復活」再回來。黑武士插了三妹一刀,又是沒有手尾結束她,大審官不是前車可鑑嗎,插一刀是不會死掉啊。黑武士想用石頭死壓Obi-Wan,又是不知所謂的殺人方法,正正經經一刀把頭砍下來很難嗎?

星戰電視劇一蟹不如一蟹,下套Andor和Ahsoka,我實不敢寄與厚望。迪士尼的三集新星戰電影,把星戰宇宙的未來殺死了,只好在前傳正傳後傳之間拍些外傳故事,但除了第一套《曼洛達人》好看外,迪士尼正在讓星戰宇宙慢性自殺。

Star Wars – The Book of Boba Fett 星球大戰:波巴費特之書

在舊星球大戰中,Boba Fett原本只是裝甲很型的路人,講到宇宙最強賞金獵人好似好打咁,結果一上場就被Skywalker扔去餵沙蟲。可能因為角色造型實在太出色,在前傳和卡通Clone Wars中,不斷追加新設定,又曼達洛人又白兵之父,在人氣加持下,終於他有自已當主角的故事。

《波巴費特之書》嚴格來說是《曼達洛人》第二點五季,上季Boba Fett吐便當出場,就已經舖路開拍吐便當的經過。《曼達洛人》走西部牛仔風格,《波巴費特之書》就是星戰版的古惑仔。Boba Fett回去Tatooine爭地盤,要接手Jabba the Hutt當Mos Espa揸Fit人。老實說故事其實很一般,不過在星球大戰中玩黑幫片,有點新鮮感。前半段穿插吐便當的回憶,Boba Fett被沙漠族救了做奴隸,憑著一身好武功和膽色,帶領族人打倒來掠奪的黑幫,從奴隸升級族長直屬傳人,學懂何謂義氣兩個字。然後黑幫大佬趁Boba Fett不在時把全族人殺光,於是他就展開復仇之旅,誓要打倒大佬自己當一個好大佬。

花開兩枝,各表一筆,前半故事同時講述Boba Fett在Mos Espa招兵買馬插旗,劇情與真正的黑幫片甚至古惑仔片比較很兒嬉,畢竟這是迪士尼合家歡的節目。Boba Fett唔打得又唔食腦,全靠女主角溫明娜撐著場面。原本以為他們二人會有感情戲,但溫明娜同Boba Fett完全不過電,單純是一個又聰明又打得又冷酷又靚女嘅頭馬。講開溫明娜,她是澳門人,迪士尼唯一連中三元的演員,在迪士尼傳統公中(初代木蘭),在威漫宇宙中(神盾特工),在星球大戰中,都當過主角。

播第五集時,一時間我以為自己播錯了節目,我雖然很喜歡Din Djarin和尤達BB出場,Skywalker,R2D2同Ahsoka客串出場也很高興,Din Djarin的新坐駕改裝Naboo戰機更是一大驚喜,但以戲論戲他們出場,正牌主角Boba Fett立即降級當配角。最後各路人馬雲集,轟轟轟,焦焦焦,大決戰打到飛起。有名有姓的好人配角打黑幫雜魚兵,Boba Fett同Din Djarin聯手打神槍手賞金獵人,然後溫明娜一人潛行殺光了黑幫總堂中所有叔父和大佬,機械獸大戰真怪獸。其實根本不用咁大陣仗打到城市被完全破壞,一早派溫明娜一個人去暗殺大佬就可以收工完場,畢竟她可是宇宙最強的殺手啊。

星球大戰忠實擁躉很容易滿足,雖然故事不怎樣出色,特技和動作場面也很一般,只要把擬似舊角色搬過來,讓前作的主角來客串亮一亮相,再次販賣懷舊情懷,會心滿意足收貨,乖乖地等下一套星戰劇集,繼續幫襯迪士尼串流平台。

星球大戰:幻境 Star Wars Visions

正當Netflix大舉進軍日本動畫市場,那邊廂迪士尼卻只是在試水溫,重金禮聘日本動畫業界最頂尖的製作社,合力抬橋拍了這套《星球大戰:幻境》,一共只有九集每集十數分鐘的短篇。不知是否星戰世界與日本動畫水土不服,還是迪士尼過份保守不願冒險,這套作品出來的效果是製作精美卻內容空洞,似是在展露動畫技術的demo,多過一套拍結觀眾欣賞的劇集。

九集故事中竟然有兩集撞題材,還要是最老套那種流浪武士擊退強盜拯救村莊的故事,只不過把日本刀換成光劍。另外一集是日式黑社會家族與官俯的因怨,還有一集是公主找武士報亡國之仇,一集武士師徒上山打Sith。不就是把日本傳統劇集的故事,披上一層星球的外衣,炒出一碟日式星戰大雜燴去騙鬼佬。若果不是畫面和戰鬥拍得好看,簡直就是浪費時間的舊瓶舊酒。

Production I.G.拍那集沒有刻意賣弄的日本風情,很平實地說劍匠女兒遇上武士的故事,可惜只有十五分鐘感覺上到喉不到肺。Sciense Sabu那集非常手塚治虫,若果把無敵小飛俠放入星戰世界當武士,會發生什麼樣故事呢。不過集集來來去去都是光劍比武,不知那兒走出來的一大堆Sith,雖然畫風不同戰鬥格計各有特色,看得多也有點膩。Trigger那集非常Kill-la-kill,一黑一白孖生兄妹大對決,打到飛起連Star Destoryer都可以一劍劈開,超爽很好看,不過完全破壞星戰的世界觀。唯一有讓我感到有誠意是Studio Colorido那集,很特別另類的星戰故事,放棄當武士跑去組樂團的少年,為救樂團成員在Jabba the Hunt面前賭命演出,看見Jabba的大尾巴打拍子,讓人心情愉快地笑了出來,是九集中唯一能完全融入星戰世界的一集。

迪士尼真的不適合拍日本動畫,早幾年拍Marvel的日本動畫版又是搞出三不象,今次星球大戰動畫又同樣叫人失望,不如專心拍The Bad Batch那類美式動畫好了。

Big Hero 6 大英雄聯盟

曾幾何時迪士尼本家的動畫電影,總是有一陣老土娘味,成日都係給細路女看的公主故事。直到2012年的《Wreck-it Ralph》忽然開了竅,終於成年男人說喜歡看迪士尼電影,不再會被人投以古怪眼光。2014年上映的《大英雄聯盟》是迪士尼收購Marvel後,第一部漫畫改篇作品,與迪士尼的舊作比較,簡直讓人是脫胎換骨,讓人耳目一新。

原著漫畫九十代開尾始連載,正值日本動漫文化大舉入侵美國,《大英雄聯盟》是突破美漫傳統,揉合不少日本漫畫風格。迪士尼改篇成卡通電影,移植原著的日本動畫風格,故事就是發生在三藩市和東京混合體的「奏京市」。今次電影版的改動很大,原著中很多英雄擁有有超能力,電影版則變成發明天材的神奇裝備。其中最大的改動是主角換人,直接由二代目隊長組團,原本的隊長銀武士則被鬼隱了。這也難怪迪士尼的商業決定,因為銀武士的造型實在太過氣了,還是泡泡機械人Baymax可愛。不過最主要還是版權問題,銀武士過檔了去Sony擁有的X-Men旗下。

故事由英雄聯盟成立從零開始,主角兩兄弟是發明天材,哥哥發明醫療用泡泡機械人,弟弟則發明威力強大的組合機械人。壞人想搶奪弟弟的組合機械人,在發明展上放火意外燒死了哥哥,剩下泡泡機械人伴陪失意的弟弟。弟弟發現壞蛋面具人量產組合機械人準備幹壞事,於是連同哥哥的大學好朋友,用他製造的高科技神奇裝備,還幫泡泡安裝戰鬥裝甲,組成英雄同盟為哥哥報仇。

主線故事有點公式化,有打有笑有少少感人,真正主角泡泡機械人最搶鏡,笨得來很聰明,人畜無害得來好好打,他本身就是矛盾的存在,非常好笑。但誰是壞人真係估佢唔到,原本科技公司老闆嫌疑最大,結果他只是貪錢但不是壞人,反而他才是受害者。去到結尾時眾英雄和機械怪大打一場,拍出日本動畫的節奏和爽快感。至於懶係幫奸角漂白的大陰謀,算數吧,這套始終拍是給小朋友看的卡通啊。

Soul 靈魂奇遇記

文章刊登於蘋果日報

Pixar的電影有一套固定的公式,把兩個性格南轅北轍的角色綁在一起,由第一套《反斗奇兵》的Andy與巴斯光年,到《沖天救兵》的喪妻老伯與肥仔童軍,《玩轉腦朋友》的阿樂與阿愁,讓他們從質疑對方的信念中,反思並更加了解自已的想法。來到最新一套電影《靈魂奇遇記》,今次的冒險孖寶更加是兩個極端。一個是生活不如意的中年音樂教師阿祖,成世人的夢想就上台表演爵士樂。另一個是未出世已經厭世,認為人生沒有任何意義,死不肯去投胎的靈魂22號。

自命懷才不遇的阿祖,難得獲得與爵士樂天后同台演出的機會,怎料開心過頭唔睇路跌落坑渠「死咗」。他的靈魂死心不惜要從人生終點的白光逃走,扎爭中意外跌落投胎先修班的空間。在那兒塑造未出世靈魂的性格,阿祖誤打誤撞成為22號的靈魂導師,要幫助她找出生命中的「火花」,好讓她能夠從投胎先修班畢業。一個一心在陰間賴死不走,一個誓要回到人世實現夢想,於是一拍即合22號幫助阿祖偷渡回地球。豈料偷渡時發生意外,22號上錯阿祖的身體,阿祖則進入了貓的身體,於是一人一貓在流落約紐街頭。

這套電影很有說教的意味,很多觀眾看完後第一個感覺,是生命的意義就是要活在當下,享受平凡人生的一點一滴。22號從阿祖的肉體中體驗了一日人生,吃意大利薄餅,沖熱水涼,淋浴在陽光中,感受秋天的微風,聽街頭藝人的音樂,於是找到她的「火花」,獲得投胎落凡間的資格。電影中沒有明言「火花」是什麼,阿祖一直誤以為「火花」就是夢想,要不斷去追尋的人生意義。先修班中的「天使」笑他膚淺,說「火花」是比夢想更基本的活著。

《靈魂奇遇記》是美國荷里活電影,探討人生意義是第一世界的問題,世界上大部份人面對的首要問題是生存,那有空去思考人生意義。阿祖雖然生活不盡人意,好歹也是住在紐約的中產階級,有自己間屋,有個有錢媽媽,有閒情逸緻去玩音樂。試想像如果22號那一天的凡間體驗團不是去美國,而是去打緊內戰的敘利亞,又或者萬年飢荒的非洲落後國家,看她還有沒有熱水涼沖,有沒有美食吃,恐怕讓她更堅持不去投胎。最後22號跳落地球投胎時,好似她去印度或阿富汗一帶,不知道她出世後發現原來世界不像你預期,能否去陰間消費者委員會投訢不實廣告呢。

另一邊廂阿祖排除萬難,終於與爵士天后同台演出,並被邀請加入樂團。夢想成真後,他茫然若失,「乜就係咁咋」寫在面上。我也對阿祖身同感受,我在自己博客寫文章十幾年,一直夢想可以在報章寫專欄。今年有幸蘋果日報果籽刊登我的文章,我也是夢想成真。第一篇文章刊出後,廣傳給朋友威威開心過後,也是面對「然後呢」這個問號。阿祖要在夢想與麵包二擇一比較困難,一邊是可以做到退休咬長糧的鐵飯碗,另一邊是今日不知明天事的演藝事業。在香港基本上不可能靠寫字搵飯食,所以寫文章只能是嗜好,我只需要工餘時用心機寫,對得住讀者沒有呃稿費就足夠了。

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我認為《靈魂奇遇記》其實有非常明顯的答案,只是大部份人都被「活在當下」這偽命題迷惑了。細看靈魂導師的回憶殿堂,不是每個人死後能成為靈魂導師,只有人生有成就造福人類社會的人,才有資格當上靈魂導師。阿祖亂扮的兒童心理學家的回憶殿堂,在戲中是用很和暖的色彩,觀眾一看就知那是個幸福的人生,相對的阿祖自己的回憶殿堂,色彩很冷淡孤清可憐,一看就知那是失敗者的人生。電影中穩藏的人生意義已經呼之欲出,人生只要努力去追尋理想,死後能當上靈魂導師,就是萬物主宰對你人生的肯定。

Onward 1/2的魔法

我一直懷疑Pixar內部分A team同B team,有些電影從劇本到製作,很明顯地比另一些電影優勝。這部《1/2的魔法》由Dan Scanlon執導,之前拍過在眾多Pixar電影中屬於中間水平的《怪獸大學》,這部電影都是一樣普普通通不過不失,並未為Pixar的電影帝國更上一層樓。

故事發生在一個科學取代魔法的世界,主角Ian自幼喪夫,由大佬Barley一手凑大。十六歲生日那天,得到父親的遺物魔法手杖,變出只有下半身的父親。兩兄弟要在二十四小時內完成魔法,把上半身變回來再見父親一面。主線是性格相異的兩兄弟,出發去尋找魔法水晶之旅,有一貫Pixar卡通的搞笑戲份,有兩兄弟由互相鬥氣到互相理解,結尾時加場動作戲Ian打倒守護水晶的魔龍,叫做交足功課沒有悶場。

不過故事太過平舖直述,兩兄弟跟著線索去尋寶,由朝到晚走了一個大圈,魔法水晶原來藏在學校門口的噴水池。最後Ian發現一直想與父親做的事,這麼多年來兄代父職已經做完了。成個完整父親變回來後僅有的一分鐘時間,讓了給大佬去見父親最後一面。在其他戲死人有重臨世上的機會,通常見完老婆講句「我愛你」才見仔女,不過兩兄弟的阿媽早已有第二春,死鬼老豆見唔見到無所謂。

電影的最大問題是結構鬆散,失傳的魔法重現人世應該是大件事,可是在故事中成為冒險的道具,警察追捕兩兄弟見他們使用魔法,卻好似司空見慣全無反應。兄弟二人去勇者餐廳找線索,主人蝎狮曾經是名燥一時的冒險者,可是那個很正常的世界與冒險者格格不入,到底蝎狮年輕時去那裏冒險,她的冒險故事又同那個舊水池有什麼關係。這些細節讓觀眾覺得戲中的有魔法的世界很假,全部都是求求其其搵戲來做。

Pixar的電影一向有兩層意思,小朋友看卡通看得開心,大人陪看也有一番領悟,《1/2的魔法》只是一部小朋友卡通,大人看得有點無聊,是一套不合格的Pixar電影。很多影評例牌地讚這套戲感人,不過我卻沒有任何感覺,大慨要經歷過單親家庭的觀眾才有共嗚吧。

Star Wars: The Mandalorian S2 曼達洛人 第二季

文章刊登於蘋果日報

過去幾年的聖誕節,總有套新《星球大戰》電影上映,陪伴星戰迷共渡佳節,今年的十二月則十分冷清,星戰迷只有Disney+剛剛播放完的《曼達洛人》第二季,以解相思之苦。上季超可愛的Baby Yoda Grogu意外爆紅,冷峻的賞金獵人Mando Din Djarin當帶子雄狼,帶著Baby Yoda浪跡天崖逃避追殺,今季二人繼續上路尋找他鄉的武士(Jedi)。《曼達洛人》的西部電影風格有別於其他《星戰》電影,作為一個獨立故事,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今季卻回歸《星戰》宇宙的大家庭,確認《曼達洛人》在《星戰》的官方歷史的定位,為迪士尼接下來一口氣開拍的眾多《星戰》外傳舖路,實行把《星戰》宇宙威漫MCU化,量產《星戰》劇集直至觀眾疲勞飽和吃不消為止。

Baby Yoda雖然萬分可愛賣萌殺死人,偷食青蛙星人媽媽的蛋,用原力(The Force)搶隔離位同學仔的曲奇餅食,為觀眾帶來不少歡笑聲,但迪士尼知道這些據頭已經不能滿足星戰迷。在上一季片尾Moff Gideon亮出黑色光劍,己經預告今季將會登場的新角色。上季《曼達洛人》故事簡單直接,照顧非星戰迷觀眾的程度,就算只看過最近幾套《星戰》電影,也能夠看得明白。今季對《星戰》知識要求的門檻,一下子從小學跳去大學程度,不單要看齊九套正傳電影,還要睇埋一般星戰迷都沒有看,要超級星戰迷才會看的《星戰》卡通《The Clone Wars》和《Rebel》,才會知道黑色光劍等於曼達洛族的「龍頭棍」,曼達洛星淪陷大屠殺的典故。

上季我還在悶納曼達洛人幾時有不準除頭盔的新規矩,明明《The Clone Wars》中的曼達洛人就不時拋頭露臉。今季Mando遇上誓要光復曼達洛星的Bo-Katan,終於解釋了那只是曼達洛人原教旨異端的古怪規矩。主演的Pedro Pascal終於可以脫下頭盔,讓觀眾欣賞他英俊的臉孔,不過與他演出《權力遊戲》時比較,明顯Mando比沙漠王子好食好住,所以變得有點身廣體胖了,不過他仍然保持性感小鬍子的標誌。Mando打倒Moff Gideon承繼了黑色光劍,半推半就加入Bo-Katan的復國運動,大慨會是下一季《曼達洛人》的故事吧。

在第十三章出場的Ahsoka,一般觀眾看起來以為只是路人武士,與Mando一起上演《星戰》宇宙最強戰力的夢幻組合,使白色光劍雙刀流非常帥氣。在資深星戰迷眼中,Ahsoka可是大有來頭,是《The Clone Wars》和《Rebel》的主要角色,在Rey之前的第一位女武士,Anakin Skywalker(即未變黑前的黑武士)的入室弟子,並將會開拍她的外傳劇集。她拒絕教Baby Yoda使用原力,是因為她是極少數非Jedi非Sith的原力者,她經歷過光明與黑暗正邪兩股原力的洗禮,明白讓Baby Yoda遠離原力保持童真,才是對迪士尼最有價值的市場選擇。觀眾也不想看到Baby Yoda拿著光劍砍人,好打得的Yoda一個就足夠了。

《曼達洛人》在企畫階段,早已傳出Boba Fett會隆重登場。他多年來在星戰迷人氣中高企,主要是因為在《星戰》聖誕特輯以神秘角色初登場,讓初代星戰迷期待一整年,而其盔甲真的很有型。若果記得他在《武士復仇》的滑稽死法,其實他是一個頗癈的角色,浪得宇宙最強賞金獵人的虛名。今次在《曼達洛人》中死而復生,終於一雪前恥重拾雄風,取回他應有的名譽,以及又一套專屬外傳劇集。

今季結局中Baby Yoda召喚Luke Skywalker來大開無雙清關,老星戰迷看到有點百感交雜。喜是再次看見熟悉角色的感動,儘管他的CG臉似打得太多Botox。悲是原本《曼達洛人》為《星戰》開創出新的方向,今季卻退回保守路線繼續販賣懷舊情懷,長此下去還可以食老本食多久。不過見《星戰》兩大吉祥物R2D2和Baby Yoda碰面,萌倒所有觀眾,就算食老本又如何?

Star Wars: The Mandalorian 曼達洛人

Disney+開張大吉串流大戰正式開鑼,Disney+除了迪士尼自家一大堆舊片外,最受矚目肯定是地球大戰的電視劇《The Mandalorian》。新星戰電影系列,被迪士尼玩殘了,除了第七集和《Rogue One》叫好叫座外,其餘那些不論票房和口碑都強差人意。這套《The Mandalorian》據聞是《Solo》系列的外傳電影,可是《Solo》票房失敗後,外傳電影計劃擱置,借屍還魂化身為電視劇,為串流大戰打響頭炮。

《The Mandalorian》播映前不被看好,估不到意外地好看,可愛超萌的尤達BB,更瞬間風靡互聯網,所有社交媒體被他洗版。故事發生在第六集帝國被推翻之後,主角是外型很像Boba Fett的賞金獵人,有一次任務的目標是尤達BB,不過尤達BB實在太過可愛,又懂使用原力救了主角一命,於是反過來保護他,帶子雄狼二人浪跡天崖,逃避帝國餘黨和其他賞金獵人的追殺。

第一季只有八集,善用串流平台的特性,每集播放的長度不一,從三十分鐘到五十分鐘不等。沒有劃一長度讓劇情更加緊湊明快,不用夾硬攝無聊情節拖時間拖滿一個小時。雖說星球大戰是科幻世界,但這套電視劇很西部牛仔風格,甚至配樂都讓人想起牛仔決鬥。每一集到一個新地方認識新伙伴,最後兩集決戰篇,主角帶著同伴反攻帝國殘黨的大本營。編劇聰明之處是沒有說太多背景故事,故事從簡就不怕劇情犯駁,亦不怕與電影的正史有矛盾。

始終電視劇的製作成本有限,特效和打鬥場面沒有電影版那樣大陣像,不過拍動作場面燒銀紙不一定等於好,電影版太多特技反而讓人眼花瞭亂,這套的打鬥場面樸素但扎實,不論是氣氛或動作設計都恰到好處,我認為比電影版更優勝。就用主角單人匹馬打Tie Fighter做比較,星戰第九集Rey凌空飛跳用光劍劈Kylo Ren的戰機,這套的主角Mando用飛索纏上大奸佬的戰機去炸機翼,論畫面星戰第九集無疑華麗很多,但拍出來的感覺卻是這套更緊湊好看。

第一季結局還未解開尤達BB身世之謎,下一季兩人繼續浪跡天涯。我認為將會上演三千野尋母記,Mando帶尤達BB去見媽媽。

無敵破壞王2:打爆互聯網 Ralph Breaks the Internet

原本想去上山滑雪,怎料風大吊車停駛,明明說好了出來玩,不想草草回家讓阿仔失望,於是帶他去戲院看電影。這個聖誕前的檔期只有兩套卡通片上映,要在《Grinch》和《無敵破壞王2:打爆互聯網》中二揀一,我十分喜歡看《無敵破壞王》第一集,大人看有大人的感動,再者回想起多年前看Jim Carrey那套《Grinch》的惡夢,自然二話不說購票看《打爆互聯網》。

今次續集Ralph和Vanellope衝出舊機舖,走進互聯網的大觀園。Vanellope那台賽車遊戲被小朋友弄壞了軚盤,修理軚盤配件太貴機舖買不起,老闆打算把遊戲機賣給收買佬,遊戲角色頓時無家可歸。Ralph和Vanellope勇闖互聯網走去eBay,誓要把軚盤買回來拯救家園。迪士尼把互聯網映像化很有趣,各大網站的商標,若人討厭的彈出廣告,自拍瘋傳呃like,初看頭幾個時會心微笑,不過很快變得重覆。最大問題是那些笑料大人識笑,小朋友卻完全看不明白,不懂互聯網的運作就笑不出來。成套戲最好笑的笑話,反而是開場時Ralph和Vanellope無聊吹水,討論街霸蘇聯佬到底有沒有去做脫毛。

同上集豐富的故事比較,今次主線明顯薄弱很多。上半部湊錢買軚盤,笑位雖多但雜亂無章,令故事失去焦點。下半部講友情考驗,因追不同的夢想而分離,懶有大道理卻無法引起共嗚。Vanellope被五光十色的互聯網吸引想留下來,Ralph吃醋落dark web找病毒去破壞暴力賽車遊戲來留住她。應該驚險的情節卻非常脫力,巨大Ralph扮金剛了捉美女爬Google大樓,最後竟然只是Ralph求其講兩句,花解了心魔就全部自動消失。噢~ 不是從dark web跑了隻病毒出來,弄到整個互聯網hang機了,好像沒有人記得要捉牠回去。迪士尼財雄勢大,又多家傳戶曉的角色,全家總動員過來客串助陣,星戰Marvel彩蛋大放送,所有迪士尼公主大晒冷自嘲沒錯是很抵死,不過未免妹仔大過主人婆,十幾個公主實在太搶鏡,喧賓奪主在刷主角的存在感。不過我又真係好鐘意睇公主大晒冷,不如迪士尼另外開拍套公主總動員,可以順便請Vanellope回來客串。

今集描寫友情考驗是一大敗筆,小朋友看不明白,大人又覺得兒嬉。反正走惡搞玩轉路線,迪士尼應該把心一橫放手一摶,讓Ralph和Vanellope但願不只朋友。講Ralph其實暗戀了Vanellope多年,一直等到她要離開那刻,才明白自己心情,不顧一切向她告白。結局是留是走不重要,由講友情昇華到講愛情,故事立即升格去另一個層次。不過Ralph有可能被貼上蘿莉控的污名,從此永不超生。迪士尼想思太保守肯定接受不到,換了是Dream Works有另一種玩法。其實糖果賽車是款舊遊戲,Vanellope應該也有一把年紀了吧。隔離Fix it Felix和女戰士早就成了一對,沒Ralph和Vanellope沒有feel才沒人信。

很多人說戲中的互聯網世界很擬真,不過統計話互聯網中觀眾看串流佔總流量的四成,有咁多間網站logo的彩蛋,偏偏不見了網絡流量最高,迪士尼死對頭Netflix的logo出場,迪士尼真係好死鬼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