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動畫

Gunpla Builder Beginning

高達三十週年﹐笨大當然要做宣傳﹐放是便拍了這套「高達模型戰士」的動畫短片。三集每集十五分鐘﹐片中明目張膽地賣廣告﹐劇中每個角色都表達同一個中心思想﹐就是砌高達模型很快樂﹐不需要高超的技術﹐看自己完成的作品﹐便已經很心滿意足。既然是廣告不妨無視動畫的故事﹐雖然我也搞不清楚劇本只是單純的不合理﹐還是其實那是編劇刻意惡搞的惡趣味。令老一輩高達迷興奮的是﹐片中大量UC舊的機體出場﹐還有一些久違了的MSV謎之機體。片中的動作場面非常流暢﹐機械人一對一的對決精彩萬分﹐絕非雙蛋劇場版那些軟手軟腳的無力打鬥可比擬。

劇中有很多讓高達迷會心微笑的地方﹐編劇在有意無意間﹐勾起高達迷的美好回憶。第一集的戰場是笨大靜岡玩具廠﹐最一集的戰場卻是所羅門要塞﹐但四週卻佈滿不同UC年代的軍艦。在戰鬥中模型機械人被打中不是爆炸﹐而是手腳的模型組件散開﹐露出模型內的球型關節。除了主角機設計有點囧樣外﹐其他出場的機體皆叫人津津樂道。亞寶的最後機體Hi-Nu完成版﹐高渣古重武裝改造版﹐Astray決戰The-O﹐MA-04口中塞隻渣古扮GP-03D。魔霸原本應是龐然大物﹐但近看原來只是1/550版﹐比1/144的高達還細小﹐那一幕讓我嘿笑了出來。最讓人眼前一亮是龜霸改造的熊霸﹐背著個書包手持牧童笛﹐簡直可愛到殺死人。

動畫中的電腦遊戲比賽﹐集合「戰場之絆」的球型駕駛倉﹐高達VS系列的小隊對戰模式﹐再把玩家製作的模型立體素描進遊戲中﹐讓玩家駕駛自己的模型出戰﹐如果能夠在現實中造出來的話﹐大慨會是每個高達迷的夢想。以前小時候玩高達﹐會拿著玩具跳上跳落﹐幻想自己駕著機械人作戰﹐當然玩具最後少不免甩手甩腳。現在人大了玩高達﹐最多也是擺姿勢拍照﹐更多只是放在玩具櫃中齋看矣。雖然現在的模型玩具更加精美細緻﹐亦有能力買以前只望著玩具店櫥窗流口水的大型玩具﹐但已經不復童年總覺得失去了點什麼。這齣動畫正好讓我們這班大人UC迷﹐重捨小時候玩高達的歡樂。

機動戰士高達00劇場版

有些電影明知道爛﹐也會心甘情願去看﹐最多看完才破口大罵﹐誰叫我是個標準的高達迷。在預告中得知今次高達00劇場版打外星人﹐便已經心中暗叫不妙﹐看了網絡上老一輩高達迷一面倒的評論﹐ 也不用我再多費唇舌去落井下石。既然預了會失望﹐我觀看時已調整好心情﹐不把這它當作高達看待﹐只當它如ID4般機械人打異形來看。本來當它是高達已經夠差﹐當它是普通科幻片來看﹐同樣依然不合格。幸好那邊廂還有高達獨角獸OVA﹐支撐著高達這塊金漆招牌。

我是UC軍武派的高達躉擁﹐喜見高達00第一季嘗試走回寫實風格﹐奈何第二季不敵市場壓力﹐退化回命種那些耍師賣玩具主義。這次史無前例高達打外星人﹐激起了新舊高達迷的辯論﹐去介定什麼才是高達的定義。我用的定義很寬鬆﹐白藍二色機械人﹐頭上頂著兩支天線﹐便可以叫高達﹐不用深究什麼富野主義﹐反正也是賣玩具的廣告。不過以就算用賣玩具的定義﹐這套00劇場版仍然是強差人意。四台主角機出場時間極不平衡﹐大部份時間只是Lockoff的個人騷﹐橙機則全程飛機型態作戰﹐最後幾分鐘才變身機械人﹐新肥仔高達樣還未看清楚便掛了﹐剎那的OOQ號稱最強高達﹐不過槍也沒有開過多少發。畫面眼花暸亂﹐完全看不清打什麼﹐只知道每隔十幾秒﹐便會罷定鏡高達讓耍師。

打外星人不是問題﹐以一敵百也不是問題﹐看看人家超時空要塞﹐空戰場面清楚利落﹐又有飛彈芭蕾舞。同樣也是外星人海戰術﹐這套則好像打紙靶人般﹐完全不能表達以寡敵眾﹐在絕望下哲死保衛地球的迫力﹐我甚至感得那些爆炸場面﹐與作戰本身有很重的不違和感。以前的高達作鬥好看﹐其一是因為宿敵對決的元素﹐打大佬一對一決勝負。這次最終戰變成打蒼蠅﹐那些沒有臉孔的外星雜魚﹐不論殺多少也不能讓人熱血起來。全套戲最好看的一場﹐竟然是開場時剎那救王女﹐駕駛Flag以一敵三﹐那之後所有打鬥場面很悶。打成千上萬的外星雜魚其實不是問題﹐只要角色心態描寫得好﹐也可以做出Gunbuster二萬年之約的經典。可惜這次角色平面乏味﹐之前電視版舖排了兩季的高達四子﹐完全變成沒有性格的紙板人﹐反正只是高達需要機師﹐隨便找個什麼人也行。反而丑角不死男﹐路人沙慈﹐也比高達四子更加搶戲。

雙爐高達變超級聊天室﹐鬼扯的人與人互相理解﹐第二季已經批評過也都算了。剎那要與外星異形互相理解﹐可是觀眾完全不理解他們互相理解的什麼﹐難道外星人母艦變了躲花便能解決星人的生存問題。退一萬步說剎那真的與外星異形互相理解﹐這次的外星侵略戰殺了七成士兵﹐完全是因為天人那個工程師大叔偷懶之過。已經有二年時間給他慢慢做00Q﹐還要拖到最後關頭才弄好。如果一早與外星人連觸時﹐有00Q可以打得通電話﹐電影三十分鐘便可以完場。

最叫人失望是結尾﹐竟然沒有交代劇中各人的結局﹐在播字幕時加幾張硬照也懶。字幕後加插剎那與王女婆婆重遇﹐第二季剎那不是和粉紅髮成一對嗎﹐全靠粉紅髮剎那才可以起身趕去打電話﹐怎麼最後路人王無端端當上女主角。小女孩向人妖示愛又沒有下文﹐比利忽然跑了個女朋友出來﹐那皇小姐如何是好。

開場時沙慈看那齣戲中戲﹐新政府美化天人的宣傳片﹐搞不好比也現在的內容更好看。至少有高達戰隊合體劍必殺技﹐大戰第一季大佬金色吉姆。

東之伊甸 Eden of the East

近年日本動畫像一潭死水﹐每季總是充斤著廢萌或低齡向﹐旨在賣商品賺錢的動畫。偶然遇到有好故事的作品﹐大都是改篇漫畫或輕小說之作。幸好過有曾製作「攻殼機動隊」的I.G.Production﹐還會不惜工本﹐製作水準一流的動畫﹐是零九年播出的「東之伊甸」﹐還有老牌樂隊Oasis唱主題曲。除了作畫質素比媲電影﹐最難能可貴動畫的原創劇本﹐故事充滿懸疑性﹐層層遞進解開謎團。各樣元素掌握恰到好處﹐浪漫幽默緊張刺激一應俱全﹐男女主角發動那些閃光彈﹐亦十分浪漫感人﹐這大慨是零九年最佳劇本的動畫。電視版總共十一集﹐還有兩套劇場版﹐第二集劇場版一零年才上映﹐還要等DVD和字幕組翻譯﹐現在看完整個故事才寫感想。注意下文有劇情﹐未看動畫的朋友慎入。

動畫的名字「東之伊甸」﹐是劇中映像搜尋器的名字﹐有點像超級Google Googles﹐不過搜尋器和它的設計者並不是本劇的主角﹐他們倒是很稱職的配角。雖然這動畫沒有打算賣萌﹐但女主角森美咲和配角小咪﹐臉蛋可愛度滿點﹐我認為是零九年最萌的動畫女主角。萌除了胡亂堆切出來的屬性﹐更重要是人物有真實感﹐才能讓觀眾喜愛她們。其他配角也讓觀眾留下深度印像﹐內褲男這個角色可謂經典。

故事第一集已經別開生面作開場﹐裸體失憶的主角瀧澤朗在白官前與女主角相遇﹐及後來情劇逐點逐點慢慢披露﹐不小心的星期一飛彈襲擊東京﹐可以下達任何命令的萬能手機﹐兩萬隱蔽青年失蹤事件﹐一百億日元改變日本的生存遊戲﹐一直吸引觀眾追看下去。中段變態女殺手一段﹐兩個Selecao鬥智鬥力﹐結局卻出人現表。尾段揭發六十枚導彈的陰謀﹐祼男喪屍大鬧商場﹐以Air King指揮戰機擊落導彈﹐為電視版作出華麗完滿的落幕。劇場版的劇情有點混亂﹐我從頭到尾把「東之伊甸」重看一篇﹐才看到劇本的精心安排。

其實這個拯救日本的遊戲可以說是失敗﹐大部份參加者只是拿一百億來做自己想做的事﹐要靠一百億來拯救日本也實在不夠。只有一號和九號的主角﹐才是真心想去贏出遊戲。最早退場的四號把錢獨吞遠走高飛﹐三號淑子與遊戲主腦亞東才藏相識﹐不過她看似沒有野心去改變日本。二號差不多沒有參加遊戲﹐在劇場版時給瀧澤影響﹐幫助他坐上日本首相之位。五號的醫生把錢用在起醫院﹐十一號變態女殺手﹐只是拿錢來把切咸濕佬的小弟弟。十號雖是飛彈襲擊的主腦﹐但他只是想摧毀舊世界﹐沒有想到如何建立新世界。六號在劇場版是個小變態﹐不知何解死咬著瀧澤不放﹐而七號和八號則完全沒有過出場。一號拯求日本的方法﹐便是要取代Mr. Outsider﹐成為全日本幕後最有影響力的人。如果萬能秘書Juiz能夠做任何事﹐那製造Juiz的Mr. Outsider更是無所不能。

瀧澤為找到贏出遊戲的方法﹐自願抹去記憶重新出發﹐把賭注下在未知的可能性。他雖然自嘲像Broune Identity﹐但他不只是要找回記憶還要向前看﹐以失憶來放下過去的思想包伏﹐思索接下來應該要做什麼。瀧澤最初只是處於被動﹐他知道十號飛彈襲擊計劃後﹐召集二萬家裏蹲去疏散民眾。在第一次失憶後﹐他還只是被動地防止飛彈襲擊再次發生。真正的改變是他第二次失憶﹐Juiz的造王計劃是把他推上去當首相﹐但當上首相也不過是眾勢力的扯線公仔﹐還是不可能有什麼作為。最終瀧澤把拯救日本的責任﹐發還給一億日本市民﹐讓每一個人都背負起改變日本的責任。電影的最後一幕﹐瀧澤找到了駕的士的Mr. Outsider﹐他不單只是要賞一記拖鞋﹐更重要是他知道﹐在Juiz背後的亞東才藏﹐才是真正有能力改變日本的人。雖然過程和結果不同﹐但瀧澤和一號的方法卻殊途同歸﹐只是一號從上而下的方法不可行﹐瀧澤從下而上的方法卻做到了。

荒川爆笑團

很難形容《荒川爆笑團》這套動畫﹐改篇自中村光的漫畫﹐第一季是十三集的短篇動畫﹐跟漫畫話數採用一集多話﹐每話只有三數分鐘。故事完全無跡可尋﹐描寫荒川橋下一班怪人的日常生活﹐他們嚴重脫線非常好笑。一般這動畫可以歸類為電波系﹐不過我其實也不太明白電波系這個字的意思。一說電波是指來自外太空的電波﹐被電波干擾的人行為超乎常理﹐旁人難以理解他們的想法和行為。

故事完全無厘頭違反常識﹐甚至挑戰一般人對常識的理解。在外人看來﹐荒川橋下生活的人全部精神有問題﹐有幻想自己來自金星的少女﹐有穿著綠色塑膠衣扮河童的村長﹐有以為自己是修女的傭兵大叔﹐有頭載星星頭套的過氣歌星﹐有只會源著白線走的中年社會人﹐有頭載鐵筒以自已有超能力的鐵頭兄弟。可能顧及市場需要的關係﹐樣貌騎呢只限於男性角色﹐女性角色外貌清一色賣萌﹐不過性格同樣跳線。她們當中有天然呆和毒舌系﹐甚至會變身北斗之拳式肌肉人的雙重性格。劇中的男主角算是最正常的角色﹐可是當他在橋下生活了一段日子﹐他自己也漸漸被同化了﹐適應習慣了橋下那套生活模式﹐甚至懷疑起自己的常識性來。

原本看動畫無需特意考究﹐不過看日劇時偶然發現﹐荒川河原來是流入東京灣的主要水源。河床兩岸的景色如動畫中描述一樣﹐是沒有被開發的綠化地帶。在河床地帶建立自給自足的小社區﹐有種菜的菜園也有養牛羊的牧場﹐社區中的眾人雖有古靈精怪﹐但他們也守望相助﹐以物易物去換取生活所需。在鬧市中被遺棄的地帶﹐建立烏托邦式的小社區﹐也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在動畫中可以無視常理﹐加上主角又很方便地是全日本最大財伐之子﹐他們一眾怪人才可以優哉悠哉地生活。雖然在現實不可能發生﹐但日本畢竟有給人這樣的想像空間﹐香港四週也是石屎森林﹐在城市中浪漫地流浪完全不可能。試把荒川河換成城門河﹐想想也覺得大煞風景。

Fullmetal Alchemist Brotherhood 鋼之鍊金術師

荒川弘的漫畫《鋼之鍊金術師》﹐二零零三年首次改篇為動畫﹐隨即捲起一陣鍊金術熱漸﹐引來不少以此為題材的動漫。劇中的「等價交換」和「一即是全﹐全即是一」等慨念﹐更從動漫界打進日常生活中﹐讓不少自以為追貼潮流的文化人爭相引用。《鋼鍊》更衝出日本和東南亞﹐瘋靡西方的動畫迷。可惜當年漫畫版只連載到一半﹐動畫版要自行創作結局﹐故事虎頭蛇尾大玩哲學﹐觀眾投訴結局看到一頭霧水。後來的劇場版更是評劣如潮﹐純萃借動畫的名氣趁機賺錢之作。

二零一零年《鋼鍊》動畫版砍掉重鍊﹐跟足漫畫版原著的故事﹐重新製作六十四集的新電視動畫版。更難得是荒川弘和動畫企畫的緊密配合﹐史無前例動畫和漫畫在同一個月完結的創舉。當年看完舊動畫版後﹐我也有斷斷續續追看漫畫版﹐基本上休斯遇害後兩者的發展完全不同。原著可以說是很王道大路的少年冒險故事﹐鍊金術和找回失去的身體等等﹐不過是用來帶起後來故事的契子﹐不像舊動畫版由始至終著找這點不放。

六十四集動畫看似很長﹐但漫畫版要說的故事實在太多﹐每集動畫的劇情也很緊湊﹐完全沒有多餘的拖戲情節﹐才可以在把故事主線交待清楚。不過細節難免有所刪減﹐早期作舖排介紹的短篇冒險﹐因為與舊動畫版重覆被大幅略去﹐只留下對日後伏筆有影響的重要事件﹐保持故事的完整性。

漫畫版的壞人不再是鋼鍊兩兄弟的父親﹐而是外貌似父親的燒瓶裏的小人﹐發動國土練成陣﹐用國民生命製成賢者之石﹐達成他要吞下神的野心。鋼鍊兩兄弟開始旅途只想找回自己的身體﹐到了發現關乎全國人民性命的大陰謀﹐他們已將自己的身體拋諸腦後﹐與其他主要角色一起努力﹐阻止末日的發生。

漫畫版的故事規模更龐大﹐出場人物更多﹐結局收線合理而巧妙﹐沒有舊電視版亂來局的問題。舊動畫版刪去了清國王子﹐小梅﹐北方軍等重要角色﹐在漫畫中斯卡更是逆向國土鍊成陣的關鍵。新版結局弟弟用自己的靈魂﹐在生死關頭換回哥哥的右手﹐打倒大壞蛋後哥哥用真理之門換回弟弟的身體﹐是熱血感人的神來之筆﹐比舊版真理之門通住現實世界的結局合情合理。

人物作畫以漫畫為根據﹐新舊版感覺差不多﹐只不過溫莉在新版比較萌﹐但鷹眼上尉則舊版樣子好看些。新版所有戲份集中在主線發展上﹐我倒有點懷念舊版用來攝時間﹐炎之鍊金術士和他一眾手下的輕鬆劇情﹐特別是可愛的黑色疾風號﹐新版牠只有剩下過場客串的出場機會。

喜歡舊版《鋼鍊》的朋友﹐一定不能錯過新版《鋼鍊》﹐補完原著漫畫版真正的結局。認為舊版《鋼鍊》不知所謂的朋友﹐更加一定要看新版《鋼鍊》﹐因為這將會令你對《鋼鍊》完全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