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電腦線圈」 是兒童版的「攻殼機動隊」﹐的而且確「電腦線圈」的幕後班底﹐大部份曾參與「攻殼機動隊」的製作﹐Madhouse Studio更是I.G.Production的姊妹公司﹐不過這樣說未免太看少「電腦線圈」了。不要被這套動畫的人設騙了﹐這套絕對不是兒童向的低齡動畫。這套動畫表面上看似充滿陽光氣息﹐故事發展卻意想不到的黑暗。主題是探討虛擬與真實世界的關係﹐內容甚至比「攻殼機動隊」更有深度。選擇兒童作為動畫的主角﹐並不只是考慮觀眾對象的年齡﹐而是兒童最能適應科技的轉變﹐可以帶出新科技會怎樣影響人類生活﹐這個假設性科幻命題。
動畫的背景設定在不久的未來﹐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普及應用至日常生活當中。AR技術依靠眼鏡式的投射器﹐把虛擬影像重疊在現實的觀景之上﹐將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重疊起來。故事初段是只是小孩子的遊戲﹐尋找在走失了虛擬的寵物。小學生在課堂上用電腦整蠱同學﹐放學後玩虛擬大戰爭風鬥氣。虛擬和真實交錯一起﹐小道具小玩意層出不窮﹐有點像叮噹的百寶袋。在胡鬧的生活故事中﹐慢慢交代出虛擬世界的規序﹐並塑造幾位性格鮮明的主角。最搶鏡的角色是黑客老婆婆﹐從網絡漏洞中製造虛擬道具買給小朋友。不要小看風平浪靜的初段故事﹐故事日後發展的伏線﹐早已埋在小朋友口中的網絡傳說﹐。網絡上的黑影生物是什麼﹐虛擬的失落空間存在什麼秘密﹐讓觀眾問著同樣的問題﹐不知不覺間投入故事的世界。
中段故事風格轉趨陰沉﹐主角一行人追查一年前車禍意外的真相。是否有黑影生物入侵自動駕駛系統﹐殺死發現失落空間秘密的女生。故事進一步道出更加駭人的傳聞﹐說女生並沒有死去﹐意識還在網絡中某個地方活著。故事一邊解開先前的謎題﹐一邊又帶出新的謎題。好像打開復活蛋一樣﹐開了一層還有一層﹐不知要開多少層才是謎底。當然故事也有輕鬆愉快的一面﹐間中加插單完感人小故事﹐說說兩小無猜情竇初開的愛情﹐也有說小朋友把黑影生物當寵物交朋友﹐探討人與虛擬生命的建立感情的可能性。
後段故事緊張刺激一氣呵成﹐黑影生物變種襲擊人類﹐並會奪去人類的意識﹐讓受害者成為植物人。主角深入網絡禁地﹐打開了失落空間的封印。有幾集看得我毛骨悚然﹐陪著主角一起驚慌。分不清楚到底那只是虛疑世界的病毒﹐還是恐怖傳說中的勾魂鬼怪。主角在虛擬世界幾乎經歷死亡﹐被大人禁止使用虛擬眼鏡。母親對主角說眼見未為真﹐只能相信摸得著感覺得到的實物。主角躺在床上思考著虛擬與真實的問題﹐問自己若看見的可以不是真﹐那又怎麼可以相信摸到的是真呢。想不到竟然會在這套動畫中﹐碰到存在論這麼複雜的哲學問題。主角只是個小學生﹐小孩子的思考很簡單直接﹐往往找出最真實的答案。主角在床上那幾句獨白﹐可以說是笛卡兒沉思錄的濃縮版。看到的不可信﹐摸到的也不可信﹐唯一可以肯定的真實﹐就只有心裏面的感覺。主角就是憑著這一點領悟﹐再度勇闖失落空間﹐救出朋友被囚困的意識。最讓人讚嘆不絕的是故事安排﹐曲折離奇但完整無缺﹐揭開謎底合情合理﹐沒有神怪沒有跳線﹐一切合乎科學解釋。前段一些看似隨便無意義的伏線﹐竟然可以拼合出一幅完整的圖畫﹐一塊不多一塊也不少﹐完滿地打開所有謎團。
也許什麼事情在虛擬世界也有可能發生﹐「電腦線圈」的場面和作畫很多元化﹐差不多每一類型的動畫也有。小朋友打虛擬戰爭的動作場面﹐比起其他槍戰或機械人動畫絕不遜色。虛擬道具和用虛擬符咒代表程式的表達方法﹐足以比媲妖怪類的動畫。黑影生動入侵﹐一層復一層的謎團﹐營做出懸疑恐怖的氣氛。小朋友與虛擬寵物的友情﹐ 歡喜冤家鬥嘴吵架﹐則是小品式的愛情輕喜劇。整體上人物和風格的設計﹐充滿溫情洋溢著趣緻﹐不跟風商品化地一味賣萌﹐有很重宮崎俊動畫的影子。很久沒有看過這麼完美的一套動畫﹐若果誤會這套是兒童向動畫而不看﹐絕對是走寶錯過這套去年最佳的科幻動畫。
近年日本動畫界興起改篇輕小說的熱朝﹐差不多銷量好的輕小說必定會推出動畫。輕小說與流行小說最大的分別﹐是輕小說附有漫畫風格的插圖﹐人物設定在小說出版時已經做好。「永生之酒」改篇自成田良悟的輕小說﹐十三集動畫講述小說首四集的內容。由Aniplex負責製作﹐動作場面沒有偷功減料﹐動畫中看不到定格快線﹐畫面流暢作畫穩定。音樂的旋律輕快有趣﹐配合動畫在美國禁酒時期的年代背景﹐很有舊荷里活滑稽黑幫片的風情。單純動畫技術來說﹐這動畫比同期作品出色。
這動畫採用很獨特的拍攝手法﹐絕對考驗觀眾的拼圖推理能力。第一集完全沒有交待任何故事﹐只是兩個報社職員講故事﹐描述不依時序的零碎片段﹐討論故事應該從那一個切入點開始講起。那些片段故然精采吸引﹐足以勾起我追看的好奇心﹐決心要弄清楚這畫動葫蘆裏賣什麼藥。原來總共有三個故事平衡發展﹐鏡頭與鏡頭間沒有明顯的連接性。觀眾要一邊看一邊記錄片段在腦中﹐最後才能重組出完整的故事。三個故事也是環繞著喝過永生之酒的不死人﹐他們不老不死受傷後會立即神奇地愎原。戲中不乏不死人再生的鏡頭﹐他們給人斷手斷腳地殘殺﹐血肉橫飛骨與肉臟走出來已很不堪入目。更詭異是再生時血液凌空倒流回體內﹐給打成肉醬的身體像倒鏡般自我重組。初看時覺得很恐怖駭人﹐很適合追求暴力視覺效果的觀眾。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1930年﹐講述紐約黑幫小頭目﹐如何巧合地喝下永生之酒的故事。第二個故事發生在1931年﹐講述在加哥到紐約的高速鐵路上﹐上演一幕三組人分別同時劫車﹐兼變態殺手屠殺火車乘客的故事。第三個故事發生在1932年﹐富家女來紐約尋找失蹤哥哥的故事。這三個故事沒有直接關連﹐但故事間有著前因後果的關係。在一個故事中某人物做某些事情的原因﹐原來是因為另一個故事另一人物做的某件事情。片頭出場有名姓的人物多達二十人﹐三個故事均沒有明顯的主角設定﹐每個人的戲份相若。唯一在三個故事中也有出場是對傻瓜夫婦﹐他們大慨是這套動畫的吉祥物﹐專門負責搞笑和巧合地推進劇情。
這套動畫要至少看兩次﹐第一次看來知道大慨的故事發展﹐驚嘆故事中出人意表的轉向。第二次看就要細心留意伏線﹐發現自己只是粗心大意見不到精心安排。導演刻意引導觀眾思考一個方向﹐但其實劇中所有的暗示也指向另一方向。第一次看時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看完一篇知道了相關的背景資料與人物關係後﹐第二次看同一件事情就變得合情合理。大慨沒有多少人肯這麼花心機去看一套動畫﹐多數看過幾集還不明白劇情就決定放棄。不過如果能夠堅持一路看到底﹐就會發現花在記錄角色和時序的精神沒有白費﹐可以拼砌出一個與眾不同的奇特故事。
很多日本動畫的女主角﹐在人設時總會加入些萌系屬性﹐去吸引以男性觀眾為主的動畫市場。其中一個比較罕見的類別是眼鏡娘﹐在古代和未來的人不會帶眼鏡﹐這個屬性只能在現代背景中出現。在大部份的動畫中﹐眼鏡娘當上主角的只佔少數。當配角的眼鏡娘﹐多數設定為害羞沉默的天才學生﹐不是否帶眼鏡給人有知識的感覺。可是當主角的眼鏡娘﹐性格卻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身﹐變成性格糊塗的可愛傻大姐。「代號E」的女主角海老原千波美﹐正是這樣的一個眼鏡娘。說起來不知是巧合還是製作社的風格﹐製作這套動畫的Studio DEEN﹐正正是經典眼鏡娘女主角﹐Read or Die女主角讀子的那間製作社。
「代號E」是一套輕鬆愛情小品﹐ 雖然有些少科幻元素﹐不過那只是用來帶動劇情的道具﹐不必深究是否科學合理。故事背景發生在不久的末來世界﹐一切事物與現代差不多。只是電子產品普及化﹐不論是巴士站的路線圖﹐還是課室的黑板﹐也由電腦控制顯示。我們的女主角千波美是個不平凡的高中生﹐她的身體有可以發出電磁波的特異功能。只是她的能力不太受控﹐當情緒不太穩定時﹐就會像引爆一個小型EM炸彈般﹐干擾身邊電子器材的正常運作。她父母為了隱藏她的超能力﹐只好在旁人懷疑她有問題前搬家。這次她搬家入讀吉祥寺高中﹐竟然第一天就給人發現她的超能力。接下來發生一大堆趣事﹐保證讓觀眾笑口不停。
男主角是個科學癡﹐誓要解開千波美發電之謎。第一話他對千波美告白﹐說對她的身體有興趣﹐被誤會是變態色魔﹐就已經充滿喜劇感。(大家不要起歪念﹐他只不過是說做實驗)。加上他的醋罐子女朋友﹐常常誤會千波美要搶她男朋友﹐就更加惹笑好玩。同班中還有另一位電磁波少女﹐她冷若冰霜﹐控制自己不要流露出任何感情﹐就不會放出電磁波干擾四週的電子設備。她與千波美亦師亦友﹐希望千波美學懂捨棄感情﹐結果給千波美的真誠感動﹐學懂接受自己的能力放開感情。在另一邊廂男主角為了醫好千波美的怪病﹐每天與她朝夕相對努力研究。原本只把千波美視為實驗品﹐堅決否認對她有意思﹐後來又情不自禁愛上這個實驗品。這個四人組合交織出一個有愛情﹐友情與成長的感人故事。
這動畫的女主角塑造得十分成功﹐千波美的性格心地善良﹐不過粗心大意常常撞板。她明明愛上了男主角﹐害白傷害朋友不敢表白﹐心如鹿撞進退失據﹐又可笑又可愛又可憐﹐很討觀眾歡心。千波美的最大願望是可以過普通女孩的生活﹐擁有一部手機﹐可以看電視用電腦。在故事中段﹐她失去了超能力﹐做回一個正常女孩。原本以為過正常生活應該很開心﹐可是又捨不得男主角每天圍著她﹐團團轉做實驗的歡樂時光。男主角到了千波美失去超能力﹐沒有藉口與她走一起﹐才發現自己一直在欺騙自己。口中說對她不帶任何感情﹐只是科學研究的實驗品﹐ 其實心深處已經慢慢愛上她。這條愛情線令我想起一套舊西片「窈窕淑女」﹐人非草木豈能無情﹐更何況這是投入全副心機﹐連發夢也會想著的研究對象。
這齣動畫只有短短十二集﹐明顯不夠時間交待所有劇情。四位主要角色的戲份充實﹐但反派角色則欠缺足夠的描寫。編劇在劇本中加插一對奸人姊弟﹐一來他們白白痴痴增加喜劇性﹐二來千波美超能力引來壞人打鬼主意﹐似乎埋下一條重要的伏線。在最後兩集更多一個新奸角出場﹐請全班同學去溫泉酒店旅行﹐其實是要掌握千波美的超能力。觀眾到完場時也不知道反派到底有什麼陰謀﹐看來他們只用來能見證男女主角愛情開花結果。不知道這些伏線是否留來開拍下一季﹐不過目前我也收不到會有續集的消息。若果「代號E」能夠開拍續集﹐我一會繼續支持收看 ﹐因為我也有點捨不得千波美這位可愛的眼鏡娘。
自從「銀河英雄傳說」 奠定了史詩式宇宙大戰的典範以來﹐「英雄時代」大慨是不論規模或氣勢上﹐第一套能夠與「銀英傳」比擬的動畫。「英雄時代」的戰鬥場面採用電腦效果﹐描繪出在漆黑的宇宙中兩軍對壘﹐上萬艘戰艦交鋒戰火連天的壯觀場面。從艦隊列陣迎敵﹐初接觸長距離駁火發炮互轟﹐到近距離機械人肉搏戰﹐皆為觀眾帶來視覺上的震撼。在人類反攻太陽系那一場戰役中﹐用主炮射擊木星衛星﹐讓它偏離軌道撞向木星﹐引起連鎖核爆反應﹐摧毀軌道上全數敵軍這一幕﹐就足以與「銀英傳」中楊威利攻擊處女神首飾那一仗分庭抗禮。
「英雄時代」建立的宇宙觀十分宏大﹐帶有經典科幻小說David Brin’s Uplift Saga的影子。在遠古時代有一個被稱為黃金族的先進文明掌管著宇宙。黃金族向宇宙中原始文明發出召喚﹐金銀族﹐青銅族和英雄族回應呼喚邁進宇宙。英雄族由於擁有強大力量﹐發動星際戰爭破壞星際和平。黃金族為懲罰英雄族﹐把存活的五個英雄族封印﹐命他們寄生在力量微弱的族裔的身體中。那 些被稱為Nodos的寄生體﹐則擁有單體推毀一個星球的驚人力量。正當黃金族準備移居另一個宇宙之際﹐被稱為黑鐵族的人類回應他們的呼喚﹐踏上宇宙的大舞臺。
白銀族在黃金族離去後接管宇宙﹐他們沒有人類多餘的感情﹐有點像星際奇遇中的洗樸一樣。白銀族不單擁有黃金族的先進科技還有四隻Nodos﹐藉此他們統治著青銅族和宇宙中其他被提攜進化的族裔。他們認為非理性的人類會破壞宇宙平衡﹐於是決定攻擊地球消滅人類。幸存的人類在宇宙深處隱藏起來﹐一邊著手建立反擊重奪地球的艦隊﹐一邊尋找傳說中黃金族留下給人類的第五隻Nodos。寫了這麼大段故事背景﹐還只是在說第一集的首五分鐘。
故事開始於人類的遠征探險船在Deianeira公主的帶領下﹐在宇宙邊境的一個破爛星球上﹐找到一名擁有Nodos的人類少年Age。接下來故事的發展在意料之內﹐探險船幾經艱終於與地球反攻艦隊會合﹐人類依靠Nodos的力量重奪太陽係﹐然後直搗黃龍攻擊青銅族和白銀族的母星。故事除了人類與白銀族的戰鬥主線外﹐亦一邊揭開黃金族留下Nodos秘密的伏線。最後故事如何發展先行賣個關子﹐只能說Nodos是人類與白銀族和平的關鍵。不得不佩服編劇的雄心﹐挑戰寫下這個龐大複雜的劇本。編劇只要少點功力﹐故事也會完全崩壞。雖然結局解謎仍少許瑕疪﹐但「英雄時代」的劇本值得鼓掌稱讚。
由於只有二十六集的篇幅所限﹐「英雄時代」在兼顧描寫戰事和解開Nodos契約之謎這些大事之餘﹐不免對人物描寫這些小事顧此失彼。劇中的人物設定不俗﹐創造了很多性恪獨特的角色﹐可惜沒有時間去好好發揮。讓他們成長轉變反思﹐探討人類與白銀族的異同﹐人類在宇宙中應如何自處的問題。這套很明顯是純男生向的動畫﹐愛情線差不多完全欠奉。公主﹐英雄﹐騎士與副官間的四角戀似有若無。最後兩對情侶都開花結果﹐倒不說是什麼也沒有做﹐讓愛情順其自然發生。
喜歡「銀英雄」 戰爭場面的朋友﹐喜歡史詩式科幻動畫的朋友﹐一定不可以錯過這齣「英雄時代」。不知又要等多幾年﹐才會有下一套同類作品了。
看這罷套「鏖戰星球」﹐這一個感覺是被騙了。先被河森正治(超時空要塞)設計的變型戰機吸引。戰機視乎戰場需要可以裝上兩個不同機身﹐有制空權戰用的高速戰鬥機﹐也有水空兩用的潛水直升機。駕駛倉可以脫離機身﹐變成小型陸戰機械人作下降突擊。那堪稱近年最具創意的機械設計﹐海陸空功能集於一體。再看預告片的連場激烈空戰﹐ 滿心期望這會是一套軍事科幻動畫﹐結果出來卻變成了「殖強裝甲」的打鬥動畫。變型戰鬥機淪落為交通工具﹐白白浪費這獨一無異的機械設計。
這套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連場充滿動感﹐動作凌勵畫面迫人的打鬥場面。雖然人物偶然有走樣的情況出現﹐動作場面處理的質素高超﹐靈活運用光影效果和鏡頭移動﹐在技術上是近年難得一見的佳作。配合Techno風格的背景音樂﹐看這套動畫就好像在看MTV那樣曜眼。開首三話的氣勢磅礡﹐漫天飛舞的昆蟲侵略地球﹐人類絕地反攻拼命戰鬥﹐比其他動畫最後高潮的決戰還扣人心弦。昆蟲遮蓋日光城市變為黑夜﹐高科技戰機不敵無窮無盡的昆蟲。主角一行人的作戰小隊慘遭全滅﹐基地被敵方怪物入侵攻佔。正奇怪好人陣營如何可以一開場就全軍盡默﹐劇情看似嚴重失控時﹐第四話忽然來個總結篇﹐大慨創下動畫界最早播總結篇的記錄。
原來前三話不過是序章交待背景﹐故事在世界滅亡後才正式開始。死者之書預言了天地異變世界未日﹐人類成為怪物的獵物﹐昆蟲的寄生體。為迎戰怪物的侵略﹐軍方組織了NDIF科研機構﹐著手解開死者之書的謎團備準戰鬥。主角哀羽愁是NDIF的王牌機師﹐在未日之戰陣亡的時候﹐吸收了死者之書的力量﹐重生成為擁有超能力的傳承者﹐背起要打敗怪物王拯救地球的宿命。故事的發展是他在荒蕪地球上四處流浪﹐尋找出賣人類給怪物的NDIF司令報仇。在旅行途中他救了女友的妹妹和她的同伴﹐之後三人一起結伴同行。他們途中遇上人類有只求生存的幸存者﹐也有要解放地球抵抗怪物的武裝組織。他們亦重遇昔日NDIF的戰友﹐有些給怪物食了成為反噬者﹐成為與哀羽愁拔刀相向的敵人。
主角雖然得到傳承者的力能﹐卻沒有承擔拯救地球的責任。他要找NDIF司令報仇﹐只是因為認為司令害死了他的女友。到了他知道女友還活著﹐他的意願就只求與女友相遇﹐對於世間的苦難也不聞不問。反觀在他身邊的同伴﹐旅途中遇上的戰友﹐雖有沒有驚人的神力﹐只能以微弱科學的力量頑抗怪物﹐卻都為著人類的存亡努力爭扎。人類不屈不撓求生的意志﹐正好與主角的失去目標的人生成為強烈對比。哀羽愁最後找到了女友後﹐卻是發現女主角失憶。他的情敵七賴生同樣吸收了的死者之書力量﹐在哀羽愁不在的時候﹐默默地守護著女主角。愁與生的日文發音相同﹐編劇竟然玩失憶後誤認情人的老土橋段。追尋逝去的愛情一直是主角生存的源動力﹐到頭來發現記愛情只是逝去的幻像﹐割裂的記憶比不上這一刻的真實﹐有情人沒能夠終成眷屬。最後主角拋開自我中心的想法﹐從愛情的枷鎖得到解放﹐捨身為人類存亡而戰鬥﹐才成為真正的傳承者。
這動畫是劇情也有些不合理的地方﹐最後也沒有解釋昆蟲異變的原因﹐傳承者的能力來源的問題。傳承者的能力來自三位精靈美少女僕人﹐不知所以地從死者之書冒出來附在主角身上﹐不明所以地自爆救主角離開。動畫中每集打鬥時﹐會很熱血地呼喚招式名字攻擊﹐但傳承者到底有多少絕招真的說不上來。劇中主角不需要練功修行﹐對著敵人好像遇強越強﹐必殺技陳出不窮讓觀眾目不暇昅。故事細節也許有些犯駁混亂﹐但人類未日求生的主題卻很清晰。劇中藉著不同角色的故事﹐道出各種不同的生存理由。可是最終歸根究底﹐生存其實是不需要任何理由﹐因為生存是人類的本能﹐存活下去是人類的天職。看這齣動畫給我的感覺﹐好像上餐廳點了杯咖啡﹐待應卻瑞來杯奶茶。雖然餐飲點錯了﹐既然送來也呷一口﹐發現味道也不差。誤打誤撞錯有錯著﹐成為一個意外驚喜。
Posts navigation
蘋果日報作者 – 陳馬:書評,影評,動漫,旅行,哲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