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久不久總會想懷舊一番﹐對著記憶中曾經十喜歡的東西﹐總會抱著一份寬容的心態。「秀逗魔導士(Slayer)」是九十年代的經典動畫﹐主線只是很老土的RPG故事。主角二人組接工作打怪獸四處尋寶﹐不知為何最後總要因為保衛世界而與大魔王決一死戰。可能受到是大學中動畫同好會的鬼仔朋友的影響﹐當年我也是這套動畫的忠實擁躉。在九八年「秀逗魔導士」的原班人馬製作了「迷失的宇宙」 ﹐不論是人設﹐作畫﹐音樂﹐主線均帶著前作的影子﹐只是把舞臺從魔法世界搬上外太空。以我現今評審欣賞動畫的角度去看﹐我絕不會花時間在這種劇情單薄的少年向動畫上。可是我卻一集接一集地﹐看完了全部二十六集動畫﹐妨彿讓我重溫大學時代那無憂無慮的時光。
「迷失的宇宙」的開場與 「秀逗魔導士」很相似﹐手持光之劍的男主角肯恩﹐在一次任務中邂逅神槍手女主角美莉後﹐這對無敵拍檔在宇宙中四處歷險﹐接手大大小小的棘手工作。這動畫不同之處是加多一個討人歡喜的新角色﹐太空船劍刃號的人工智能系統化身而成的綠色長髮美女卡娜。三個主角的性格各有不同﹐一男二女互相鬥氣頂嘴﹐為動畫注入不少歡樂。男主角是典型的熱血男子漢﹐重義氣視完成任務為最大使命。美莉則是個腦筋跳線的角色﹐整天幻想著擁有宇宙第一的名銜﹐不論這個名銜是廚司﹐神槍手﹐還是其他什麼古靈精怪的比賽。卡娜除了對船倉有潔癖﹐和喜歡買武器裝在自己身上外﹐倒是在三人中思想最正常的一個﹐畢竟電腦始終是理性的角色。她簡中會幻想自己是肯恩的妻子﹐埋怨肯恩工作不夠勤力﹐做背後的女人持家真困難。不過這套動畫中沒有什麼愛情線可言﹐二個女主角沒有爭風吃醋﹐男主角也不用為感情問題煩惱。那個年代還未興賣萌賣服務鏡頭﹐性格千依百順又常常變裝卡娜可也迷倒不少男觀眾﹐特別是那抱著熊公仔的可愛睡相。
故事初段只是些東拼西湊的單完故事﹐在建立角色間關係的同時﹐亦留下一些伏筆線索﹐指向最後的正邪大對決。肯恩從祖母處承繼了的太空船劍刃號﹐原來是上古超科技文明建造的失落的太空。在初期設定基本上是天下無敵﹐感應防護罩刀槍不入﹐黑洞炮和感應炮則堅無不摧﹐肯恩和美莉在工作上遇到危險﹐只要卡娜駕到必定化險為夷。有光明的地方必然有黑暗﹐從中段開始主角們就要與陰謀統治宇宙的恐怖組織惡夢交手﹐他們擁有與卡娜勢均力敵的失落的太空船﹐主角一行人且戰且逃﹐一邊想辦法擺脫惡夢的追擊﹐一邊追尋卡娜過去的歷史﹐好解開謎團粉碎惡夢的陰謀。結局很例牌﹐主角幾經艱辛死過翻生後領悟出終極奧義﹐令感應能量推動的卡娜威力大增﹐戰局一下子扭轉﹐遇強越強的打倒其他失落的太空船﹐一路殺入壞蛋大本營。劍刃號決戰最後大佬死亡星﹐阻止死亡星吞食全所有星球毀滅全人類。最後決戰的劇情有些畫蛇添足﹐其實美莉是不是壞蛋首領的女兒對故事影響不大﹐夾硬將她拉上關係反而有點尤突。「迷失的宇宙」是使用3D電腦技術繪畫太空船的先驅﹐戰鬥場面充滿動感比傳統的平面動畫優勝。這個差不多十年前電腦動畫的質素﹐與今天的大作如高達種命比較也毫不失禮。究竟舊作是劃時代特別出色的經典﹐還是電腦動畫的技術多年來的表現停滯不前呢﹖
看畢「迷失的宇宙」﹐不能夠說有什麼得著﹐始終這只是套娛樂性豐富﹐但沒有什麼深度的動畫 。儘管現在每季新番動畫超過三十套﹐新動畫已經多得看不完﹐可是我卻特別鐘情於這套舊動畫。公式化的劇情﹐耳熟能詳的笑料﹐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作畫風格﹐給我一種熟悉的舒服感覺﹐讓我暫時把現實拋開﹐重溫一下年少時的美好回憶。
若果只看宣傳海報和故事簡介﹐少女向唯美主義的角色設計﹐四男一女的典型愛情線佈局﹐醜小鴨變天鵝的老土橋段﹐我一定會以為「完美小姐進化論」只不過是另一套漫畫改篇的少女動畫﹐不值得看。儘管這套動畫的表面證供叫男生敬而遠之﹐內裏其實是男女老幼皆宜的瘋狂爆笑喜劇。這套兩季完二十五集的中篇作品﹐改篇自早川智子的人氣漫畫﹐是套低成本的製作。劇中的配樂來來去去也只是那幾首﹐每集只是很刻板重覆播出﹐是編曲混音去配合劇情也欠奉。最初片頭的只是剪輯併貼劇中鏡頭﹐到了中期才有全新製作的主題曲音樂影像﹐不過也只是拍攝定格圖畫。這套動畫的畫面質素倒很平均﹐沒有外判工序導致人物走樣的問題。製作公司省錢的方法頗有創意﹐很多場面改用簡單線條的Q版人物﹐甚至連樣子也沒有的一舊雲人形也起用﹐節省成本之餘亦建立這作品的獨特風格。這些製作上的缺點絲毫沒有影響欣賞這作品的意慾﹐因為這動畫吸引人的地方﹐是其天馬行空的故事內容﹐幽默抵死極端無厘頭的笑料。我每個星期也下載追看﹐每個星期也有半個小時開懷大笑﹐暫時把生活煩惱忘掉。
「完美小姐進化論」的日文原名是「大和撫子七變化」。大和撫子是日本完美女性的典範﹐亦是女主角中原須內子要改造的目標。須內子原本是個美女﹐因為初中是示愛被拒絕﹐而從此自暴自棄﹐不修邊幅。她的嗜好十分嚇人﹐喜歡恐怖的東西﹐愛收集死屍骷髏骨標本等等﹐加上她長髮披面的打扮﹐常令人誤會她是貞子化身。她的姨姨跨張地有錢﹐擁有一橦大宅租吸四位絕世師哥﹐姨姨決定把須內子她送入大宅內﹐以一年免租去利誘那四位美男子﹐將須內子訓練改造成為絕色淑女。每集的劇情一是圍繞淑女訓練計劃﹐不過每次也都失敗而回﹐一就圍繞是那五人的生活瑣碎事情﹐不過每次也會暴走發展失控﹐結果完全出乎意料之外。除了主角五人外﹐常來串門的還有兩位師哥女朋友的美女﹐將須內子與她們平排一起﹐簡直是天堂對地獄的分別﹐滑稽感特別強烈。這動畫花很多心思在逗觀眾發笑﹐刻意穿插只負責搞笑閒角﹐令人過目不忘是鬼怪蘿莉四人組﹐她們與故事亳無關係﹐只是師哥的追隨者﹐永遠在不適當地方出現﹐做令人汗額的古怪行為。最搶鏡的角色是須內子的好朋友阿博﹐不過阿博是須內子收藏的等高人體解剖模型。每集中間還有搞笑小劇場「通往淑女之路」﹐那兩個打鼓的非洲土人﹐每集也不同裝飾﹐不是出誰的鬼靈精主意。
自舊西片「窈宨淑女」以來﹐絕份大部份醜女變美女的故事﹐也逃不出那個典型公式。男主角與女主角初時時互相鬥氣﹐改造成功搖一變成美女爭回一口氣﹐最終男女主角日久生情墮入愛河大團員結局。開始時「完美小姐進化論」看似得膚淺地強調﹐女孩子要當淑女才有人要的傳統思想﹐因此要把須內子調教為男人心中的完美女人。不過劇情發展下去﹐卻完全反轉這個公式﹐帶出咖一個相反的中心思想。四位師哥費盡心機去改造須內子﹐不單沒能夠成功改造她﹐他們還慢慢地接受須內子的本性。不再盲目地追求虛假外在美﹐發掘出須內子內在美的優點。也許很多人只著看重表面漂不漂亮﹐可是到要相處下來一起生活﹐最重要的還是內心的美麗。帥哥不一定要配美女﹐萬人迷也有萬人迷的煩惱﹐只要真心喜歡關心對方﹐為什麼不可以揀平凡﹐甚至有點古怪的女朋友呢﹖
不要被這動畫那個甚有氣勢的名字騙了﹐「南瓜剪刀」並不是一套緊張刺激的軍事類動畫﹐反而是碗充滿溫馨人情味的心靈雞湯。時空設定在一個很歐陸風情的虛構國家﹐長年累月的戰爭剛剛結束﹐隨之而來是動蕩不安的和平時代。人民飽受戰火催殘民不聊生﹐軍方於是成立軍情三課「南瓜剪刀」統籌戰後重建的工作。第三課說穿了只是一個無權無勢的小部門﹐救災的工作僅限於派糧修路疏導難民﹐實際上只是軍隊用來裝飾門面的宣傳工具。雖然第三課不被軍方重視﹐但「南瓜剪刀」的隊員仍堅守他們的信念﹐希望他們的救緩工作像利剪一樣﹐剪開像南瓜皮層層不斷的貪官污吏﹐幫助有需社會上有需要的弱勢社群。人物描寫是這套動畫的靈魂﹐每個隊員來到第三課的理由不盡相同﹐隨著劇情發展透露每個人背後的故事﹐交織出對社會上不公義的控訴﹐亦展現人類在困難中不放棄追求建設理想世界的希望。
男主角Randel的身世是一個謎﹐戰時隸屬第九課實驗部隊﹐戰後失業因機緣巧合而加入第三課。他身高六尺滿面疤痕﹐在令人懼怕的軀殼裏面﹐擁有著一顆善良仁慈的心。可是當他打開掛在腰間的藍燈時﹐他會變成不怕死只懂前進殺敵的喪屍。他說話不多﹐看起來甚至有點兒呆笨﹐只懂一味傻笑﹐故事中他踏上重拾自我的旅程。在救緩工作中他見盡世態炎涼﹐懷疑第三課存在的意義﹐對著無窮無盡的窮人﹐救緩工作只杯水車薪﹐根本幫助不了他們。隨著第三課隊員出生入死﹐他慢慢走出戰時的陰影﹐感受到第三課改變社會的決心﹐這個使命給與第三課和他生存的意義。
女主角Alice是擁有王位承繼權的貴族公主﹐雖然官階只是少尉﹐她是第三課實際上和精神上的領導者。第三課是因為她要改革社會重建國家的理念而存在。她走的是仁者之路﹐要貫徹心目中那套社會公義準則﹐寧願犧牲自己身為貴旅的榮華富貴﹐呆在軍隊當沒有回報的救災工作。不過她的家人並不理解她﹐認為她在軍隊工作只是小孩子玩意﹐常常想逼她結婚嫁人當個平凡貴族婦人。她是一個典型的理想主義者﹐很多時候她的想法與群眾抽離﹐只是一廂情願自己做好事﹐被她幫了的人不單不感激她﹐還對她高高在上的施捨產生反感。她認為體恤平民是貴族的責任﹐社會問題的主要原因是貴族腐敗﹐只要貴族能勤政愛民﹐百姓就可以安居樂業。沒錯她的出發點是善意﹐可是因為她的出身背景關係﹐她始終跳不出階級化的思想框框﹐她不能理解貴族的存在本身﹐就是社會不公義的根源﹐這是制度上的結構性問題。
故事除了集中在男女主角外﹐第三課中每個隊員也佔有不少篇幅。Machs是士官學校的高材生﹐因為告發軍隊內的貪污得罪上級﹐給調任第三課投置閒散。Oreld是小流民出世﹐加入軍隊不過混口飯吃﹐在第三課的眾人中﹐他最能感受到窮苦百姓的辛酸。這二人一文一武﹐解決了很多第三課的疑難雜症。透過他們的短篇故事作出側面描寫﹐立體地呈現帝國首都內生活狀況﹐以及戰爭為人民帶來的創傷。束起小孖辮的Stekkin是第三課另一女性隊員﹐她主要處理文書工作和茶水﹐不用外出應付危險任務。她樣子可愛笑話百出﹐為第三課帶來不少歡樂。第三課名義上的長官是Hunks隊長﹐他每天只是坐在桌前休哉遊哉地咬著煙斗看報紙。但不要少看他的聰明才智﹐暗地裏他替Alice擺平了來自很多軍隊內的攻擊。他的角色讓人想起「機動警察」裏特車二課的隊長剃刀後滕﹐同樣也是大智若愚的厲害人物。
總共二十四話的「南瓜剪刀」 故事性不強﹐很多話數花在塑造劇中人物的性格上﹐到完場時兩條主線還沒有多大進展。觀眾不清楚第九課實驗部隊的秘密﹐亦不知道供應先進武器銀車輪組織有什麼陰謀。這動畫應該是套一年長度的作品﹐現在只播了半年就結局﹐大慨主線劇情要等待第二季才會明朗化。不過第二季不知何時才會上映﹐目前還聽不到有製作的消息﹐希望這套動畫可以逃過逢Gonzo社的作品必定爛尾的宿命。這套動畫的畫面質素起伏很大﹐大部份話數的作畫十分出色﹐特別是後半部的鬥劍場面畫得十分細膩﹐兩劍交鋒過招時的微細動作也清脆利落。不過有幾話則作畫崩壞﹐人物面型嚴重走樣﹐甚至構圖比例也出現問題﹐可能這幾集外判給海外動畫公司製作﹐要省錢製作也不應該這樣馬虎啊﹗
拿著長劍的少女在日本動畫中是常見的設定﹐以此為題材的動畫數目之多﹐足以獨立歸類為一動畫類別﹐零六年上映二十六話的「蒼之曈的少女 」正好是這類作品。但這套動畫並非一般的長劍少女動畫﹐沒有著校服裝可愛賣萌的女主角﹐只有一個著軍服的男仔頭女主角﹐在動畫中她連裙也沒有著過一次﹐相信令不少長劍少女迷大失所望。這套作品改篇自原野亮的輕小說﹐動功細緻動作場面流暢精彩﹐主題曲「砂上的夢」十分悅耳動聽﹐很有在大漠滄桑流浪的味道。鏡頭運用和配樂也很出色﹐在技術層面這套動畫無懈可擊。故事是暢銷小說改篇應該沒有問題﹐配樂與畫面也是一流水準。不過看完之後﹐總覺得這套動畫差了點什麼。細想才下發現原因是期望與現實出了誤差。初看這套動畫的設定﹐長劍少女加人工智能坦克﹐在世界大戰後沙漠化的大地上流浪﹐心想這套必定是結構宏偉的科幻大作﹐倒頭來發現原來自己看錯劇類﹐大跌眼鏡難免會有點兒失望。不過若能調整好欣賞的心情﹐「蒼之曈的少女 」是一套帶少許刺激﹐但主要是輕鬆感人的溫情小品。
這動畫的世界設定很宏大﹐講述地球在世界大戰後變成荒蕪的沙漠﹐擁有戰前高科技文明的三眼族統治世界。人類要依靠三眼族的提供的科技生存﹐但三眼族制定科技禁忌法﹐不許人類私下擁有高科技﹐以免次引發世界大戰。主角火乃香本來也是三眼族﹐不過她的第三隻眼睛是藍色﹐而非可以操控戰前科技的紅色眼睛﹐成為被三眼族遺棄的不良品。她的藍眼睛蘊藏擁不可知的力量﹐除著劇情發展力量亦漸漸蘇醒。她小時候跟隨世外高人習武﹐練得一手功夫蓋世的好劍法﹐在沙漠有舞劍者的美名。她的拍檔是台師傅留下來的的人工智能坦克﹐一人一車成為大漠上城市獵人﹐接下除了殺人外的任何工作。雖然這動畫的舞台十分廣闊﹐但故事只是集中在火乃香與身邊眾人的關係上﹐不論是朋友和敵人﹐最終都給火乃香的真誠率性影響而改變生命。劇情以火乃香一環緊接一環的冒險為主幹﹐她從來不是一個想主動去改變世界的人﹐大慨她亦沒有思考過自己要為世界做什麼﹐她只想是安份閒地坐在坦克車上唸詩﹐走遍世界見識大自然的奇景。被動的她看不到身邊以外的事情﹐所有事件也是通過工作中的意外找上門。就算她在接工作以外獨立行動﹐動機也只是很單純的幫朋友。故事卻考妙地安排她每次也成為救世英雄﹐然而她自己只當那是工作一件﹐收到酬勞可以升級武器修理坦克車就好了。每套長劍少女動畫也有個文弱男主角﹐這套也不例外。不過男主角的身份有點特別﹐是來觀察地球的外星人﹐給火乃香意外的拾回來。他的作用基本上可有可無﹐天下無敵但因身份關係不能出手﹐通常只是在火乃香身旁行行企企﹐最多有時當解話交代背景﹐偶爾說些發人深省的對白﹐講下生命講下人與自然的關係。觀眾一直不知他來地球幹什麼﹐沒有什麼伏線有跡可尋﹐直至最後一話他才忽然想起來地球應該要做的事﹐男主角的設定可說是這套動畫的一大敗筆。
請不要搞錯﹐「蒼之曈的少女 」不是動作亦不是劇場片。雖然有很多揮舞長劍的打鬥﹐也有人形飛行裝甲對決﹐超經典的坦克車決戰反坦克直升機﹐但故事很時候講多過打﹐只是藉著火乃香的經歷去說出一些人生道理。可能是改篇自長出長有的小說的關係﹐幾集組成的一段獨立故事﹐但每段故事沒有太大連接性﹐只是主角相同與配角重覆客串出場。任務完成後一切反回最初點﹐等待下個故事大同小異的開場。雖然故事間中透露沙漠世界或火乃香的秘密﹐但那些資料沒有編織出一條主線﹐甚至火乃香自己對這些秘密也沒有刻意探究﹐大慨只是用作為主角身世的點綴。若每篇故事分開獨立來看﹐倒是不錯的RPG式的故事結構﹐有可觀的打鬥亦有幽默的笑位﹐每個冒險任務最後總帶出一個有意義的訊息。正如所有RPG一樣﹐每個故事間最顯著的分別﹐就是主角的武功日益精進。故事中大部份時間火乃香的戰鬥力循序潮進地提升﹐先獲得人形飛行裝甲不用赤手空拳﹐再開啟第三隻眼看穿敵人的氣﹐用第三集眼的精神力提高攻擊力﹐ 一步步升級也也很合情合理。但最後一集火乃香的威力以幾何級數上升﹐凌空一劍就吹飛全數擊毀三眼族的機械人大軍﹐未免跨張得過份。若出OVA或電影延繼故事﹐火乃香豈不是可以一劍劈開地球﹐變成了超級撒亞人了嗎﹖
說起太空堡壘暗影編年這套電影﹐則要從二十年前的歷史開始說起。話說當年美國Harmony Gold(HG)公司﹐從日本買下三套動畫(超時空要塞﹐南十字宮﹐機甲創世記)的版權﹐將三部作品改寫劇本重新配音﹐結集為一長篇動畫Robotech在美國上映。這動畫也有再進口來中國﹐譯作太空堡壘﹐反而比上映原著時更受歡迎。香港的亞洲電視也有播這動畫﹐上映時的名稱叫超時空戰神。 我等原著支持者自然不屑HG公司擅自刪改劇情﹐但不能否認它讓日本動畫成功打進美國市場的貢獻。Robotech更成為與變形金鋼齊名的經典作品﹐玩具賣過滿堂紅﹐構成了一代美國小男孩的集體回憶。改篇後Robotech的世界觀十分宏大﹐HG公司亦推出一系列外傳小說﹐吸引了大量科幻迷成為這系列的擁躉。雖沒有星球大戰或星空奇遇般受歡迎﹐但也足以比媲巴比倫五等作品的受歡迎程度。
HG公司其後曾嘗試引進其他日本動畫﹐作為Robotech的續集﹐可惜市場不大受落。後來HG公司只是一直在食老本﹐把Robotech的剩餘價值慢慢搾取乾淨。正當Robotech迷對HG公司不再存希望時﹐在Robotech二十週年竟然斥資製作新一輯的Robotech電影﹐這就是去年推出的暗影編年了。也許Robotech在美國是個金漆招牌﹐也許多年的老擁躉始終不離不棄﹐也許這是屈指可數美國自製的日式動畫﹐這套動畫在亞馬遜的動畫銷售榜多個星期穩佔第一位。雖然我對美國動畫沒有多大信心﹐畢竟我身為超時空要塞超級擁躉﹐對從超時空要塞衍生出的Robotech也愛屋及烏﹐加上是美國自製誠意可加﹐便決定給他一個機會試看一看﹐想不到竟然有意外驚喜。
暗影編年雖說是承接Robotech原著﹐但畢竟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作品﹐不可能要求觀眾還記得劇情﹐所以基本上可以當作一套獨立作品來看。很典型的B級科幻電影故事﹐背景是外星人侵略地球﹐人類逃亡到火星殖民地。經過十幾年的抗戰卒到了大反攻前夕﹐從火星來的遠征軍誓要把外星人趕出地球。接下來的劇情很熟口熟面﹐名乎其實的科幻電影公式橋段大雜燴。有新人男機師戀上王牌女機師﹐當然少不了捨命相救的情節。有地球遊擊隊與外星人公主相戀﹐最後用愛化解敵我雙方的仇恨和平共處。有不顧下屬死活的將軍﹐要出動新型秘密武器與敵人同歸於盡。當然少不了幾個配角壯烈犧牲﹐好讓主角們可以流幾滴眼淚﹐再熱血地說要為朋友報仇。除了例牌的人物支線外﹐最重要的戲情主線有個不可告人的大陰謀。原來侵略者外星人的母星給壞蛋外星人毀滅﹐他們在宇宙中流浪﹐好不容易才找到地球作棲身之所。電影一半時壞蛋外星人追到來地球﹐要消滅人類與地球侵略者的好外星人﹐結局是一眾主角與敵人同心協力﹐把壞蛋外星人打個落花流水。很難想像導演可以把所有橋段塞入二小時的電影中﹐不過總算是把所有情劇交代清楚。可能我平時多看科幻電影日子有功﹐很自然地在腦內把欠缺的情節補完。雖然每個角色的性格設定也不俗﹐但出場人物眾多難免變成群戲﹐角色特點因時間所限無從發揮﹐淪為典型科幻電影的樣板人物。
這套動畫採用日本動畫的風格﹐與一般畫給小朋友看的美國卡通很不同。人物和室內用2D作畫﹐而機械與打鬥場面則是3D電腦動畫。人物設計忠實地展現八十年代日本科幻動畫的風格﹐我有點看厭時下動畫耍萌耍帥的人設﹐反而喜歡這套動畫平實的人設。這動畫在2D畫面上的畫功一流﹐人物面型完全沒有走樣﹐雖然女角沒有賣可愛賣性感﹐卻有一番久違了的硬科幻韻味。在3D畫面上則有點失望﹐變型戰機的動作生硬﹐場面的流暢和細緻程度﹐ 只達到電子遊戲的級數。不過平心而論﹐有些去年日本上映的新動畫中的3D鏡頭比這套還差﹐所以可以算是勉強合格。機械設定源用二十年前的設計﹐讓機甲創世記的變型戰機與變型電單車﹐以電腦動畫重現觀眾眼前。大慨源用舊設計比較保險﹐至少老支持者比較容易受落。就算今天再看那些設計也絲毫沒有過時的感覺﹐不愧為動畫機械人設計的經典﹐比至近年某些不知所謂的機設好多了。太空戰艦的設計則不過不失﹐有點平平無奇﹐與歷年推出過科幻電腦遊戲中的戰艦大同小異。
不論從動畫欣賞或是科幻電影的角度﹐ 暗影編年也不算是一套很出色的作品﹐可是我卻看得十分開心過癮。動畫從開場就動作連篇﹐讓觀眾目不暇昅﹐中間也偶有笑位﹐讓觀眾輕鬆一下。故事雖然看似複雜龐大﹐但其實不須用腦去看﹐只要記著主角是好人和好人必勝就夠了。很久沒有看到這類平舖直述的科幻故事了﹐這電影勾起我愉快的童年回憶﹐再一次體驗那些很行貨﹐但每次看又會覺得感人的情節。暗影編年是HG 公司的市場試金石﹐看到二十年過後Robotech還很受歡迎﹐HG公司已決定開拍續集﹐並推出漫畫和小說等週邊產品。Robotech除了鹹魚翻生人氣急升外﹐有新一輯的原創故事也是一件好事﹐可以讓它洗脫抄襲的罪名﹐堂堂正正的建立一個屬於它自己的世界。
蘋果日報作者 – 陳馬:書評,影評,動漫,旅行,哲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