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漫畫

潮與虎

不知是否近年新漫畫不爭氣,要改篇漫畫拍動畫版,製作社只向舊世代的蒼海遺珠入手。《潮與虎》是九十年代的長篇漫畫,很多年前我曾經看過,故事差不多完全忘記了,很王道熱血的標準少年漫畫。一少年一妖怪的組合,手持妖怪剋星的獸矛,從初段的公路電影的故事,一路打倒白面者拯救世界,主線非常簡潔。

劇情很慢熱,過了一半才開始跑主線,開頭只是在旅途中打壞妖怪,遇上好妖怪結為伙伴,為妖怪世界平反,建立人類與妖怪的橋樑。中段開始解開獸矛的秘密,到最後大佬被封印的白面者出場。白面者是近年罕見的單純邪惡型大佬,沒有自以為是的正義,甚至沒有什麼可憐身世,就是一頭要純萃要毀滅世界的怪物。或許白面者代表著的邪惡太明顯,人心的恐懼,破壞一切的慾望,正邪善惡分明,反而打起來十分爽快。由白面者的嘍囉打起,到被洗腦控制的人和妖怪,白面者的分身,時間旅行打過去的白面者,最後白面者本體復活,打了差不多半季。潮與虎集合全人類和妖怪,僧侶和科學的力量,憎恨等負面情緒不能戰勝白面者,戰勝它依靠希望友愛團結等正能量,有點老土但真係好熱血,現今漫畫沒有這份味道。

十幾年前《潮與虎》出過OVA,只是拍了初段幾個故事,然後便不了了之。今次電視版有三十九集,不過仍然不夠篇幅,要大量刪減故事,北海道篇和東西妖怪大戰全刪了。雖然不太影響與白面者之戰的主線,但不是原汁原味有點遺憾,如果可以拍五十二集更好了。動畫版的人設忠於原著,在萌系角色濫泛的今天,初看時有點不習慣,不過看順眼之後,上世紀的人設反而更感親切,更有性格。不似萌系角色的頭髮面相屬性,千篇一律的模組隨機配對生成般沉悶。

這套漫畫的一個特點,是不論是男女主角,第二男女主角,都比第一男女主角更搶鏡。第一男主角潮是很典型的熱血少年,由於故事不需努力練功,有獸矛變身代勞,除了是個懶好人外,使用獸矛過度會有獸化危機外,沒有什麼值得一提。一路以來能吸引觀眾,很明顯是第二男主角虎了。虎被封印三百年後放出來,古代妖怪撞上現代文明,為故事帶來不少笑位。他性格傲嬌(那年頭應該還未有這屬性分類),旅途中與其他人和妖怪相遇,口裏說不關心其他人,最後總是心軟出手。整天說著要把潮吃掉,其實心裏十分緊張他,每次潮遇到危險時,總是用不能讓他被其他妖怪搶了來吃來當藉口。

正印女主角麻子是潮的青梅竹馬(那年代真的很流行青梅竹馬,夠簡單不用刻畫愛情線,就有女主角可以用),不過她沒有多少戲份,差不多所有重要場面,石妖,海妖,梳頭等,全都是與第二女主角真由子一起。真由子最初麻子一起暗戀潮,讓愛後移情別戀喜歡上虎,餵虎食漢堡飽,與虎一起扮新郎新娘,給觀眾留下深刻印像,人氣把麻子比下去。除此之外,真由子本身是決眉轉生,是對付白面者的重要戰力,最後一戰有很多戲份。另外漫畫中有一章故事講述,真由子把人造人霧雄收兵的經過,不過動畫版刪去一大半。其本上故事中除了潮以外,最好打的第二和第三名,都是她的裙下之臣。甚至連第三女主角白髮巫女小夜的劇份也比麻子多,全世界受白面洗腦失去潮的記憶,她是少數還記他的人,在最後一戰時打開鬼門關,讓以前領便當的角色再出場,功不可抹。在一套熱血瀑畫中,不能打的女主角很蝕抵。

盡管畫面和聲優都是名星級陣容,可惜《潮與虎》的收視麻麻,大慨新一代早已離棄的熱血故事,只有老鬼們仍守著那份熱血魂。

銃夢 Last Order

「銃夢」是我最喜愛的漫畫之一,家中少數依然珍藏的實體書漫畫。當年初次看這套漫畫,漫畫中探討何謂人類的定義,深深地震撼我的思想。肉身腦袋機器身體,隨意更換身體的零件,還是肉身身體電子腦袋,把腦袋的記憶複製去腦晶片,那一個才有資格算是人?作者木城幸人九五年畫完這部科幻經典,二千年再度執筆「銃夢Last Order」,續銃夢的故事,十四年後終於畫到大結局。

LO的故事據說早已在畫原著構想好,從來因為某些原因原著要提早完全,LO意義上可說是銃夢的真正結局。其實原著的結局也完得很傖促,從癈鐵鎮一路打到去沙雷姆,而沙雷姆以上的耶魯竟然空無冇一人。「銃夢」地上篇的結局把故事說死了,沒有辦法接戲下去,於是作者索性把原著最後一冊推倒重來。LO便是原本故事的「宇宙篇」,復活後的加里與鐵士代諾從地面衝出太空,憑她的一雙鐵拳挑戰在耶魯的圈外評議會,一頭掉進地球,火星,金星,木星之間的星際角力。

LO把舊版很多謎題一一解釋,清楚地交待整個銃夢世界的歷史背景,耶魯與沙雷姆從何而來,加里的前身陽子下降地球的任務,火星古武術的由來,量子觀測電腦和軌道升降機的建立,地球化戰爭,長生不老納米技術與幼兒虐殺政策等等。某程度上交待背景的故事,比起加里的故事更加好看。加里在LO中實在過份強大,沒有任何成長的空間,唯一那個上校的心理陰影又不倫不類。總之加里擁有全宇宙最強的身體,又有業子理論的宿命加特,一定打贏沒戲可唱。反而原本只是GR系列的加里複製品,一心要戰勝原版尋找生存意義的弑古斯,他比主角加里還搶鏡,他與絕火多場的對決,既老土但又充滿男人浪漫。

如果不是舊銃夢的光環,我大慨不能挨到結局。LO空有一大堆有趣的世界設定,主線故事卻十分膚淺無聊,ZOTT天頂武鬥大會,加里與同伴挑戰全宇宙的強者,過關斬將遇強越強,有點似後期的龍珠Z。每一場打鬥,打得很爽快,好看是好看,不過致勝一招總出主角威能,忽然進化使出超級威力的招式,不靠旁述根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咁犯規的設定,主角你玩晒喇。

最叫我心痛的是,因為舊銃夢的口啤,加上最初未開始武鬥大會的頭幾期,只是舖新伏線和解舊謎題,感覺還不錯,讓我一頭栽進了深坑,每集漫畫也有購買收藏。到了第十期後劇情開始暴走,既然開了頭便繼續買,反正也一年半載才出一本。怎料去到第十五期,中文版突然轉了出版社,讓我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繼續買,則最後三期與之前的版本不同,新版連有些譯名也改變。不繼續買,則好端端一套漫畫斷尾了。本來如果漫畫好看,從頭買一套來收藏亦無不可。偏偏LO是雞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最後索性在網上看最後三期算了。本來一個肯花錢買漫畫的好讀者,因為對作者和出版社的失望,被迫投入網上盜版的懷抱了。

據聞Avatar的大導演James Cameron買了舊銃夢的電影版權,多年來也聞樓梯響不見其影。不過如果真係開拍真人版的統夢,我心目中倒有個十分適合飾演女主角加里的人選,便是無線姐仔徐子珊。何解?因為她與加里一樣,都是有個章魚嘴嘛。

聖哥傳

「聖哥傳」是「荒川爆笑團」的作者中村光另一神作,看過「荒川爆笑團」的讀者,都會愛上中村光天馬行空的故事,以及無出其右的爆笑情節。「聖哥傳」玩轉兩大宗教的創始者,耶穌和佛祖開小差來到凡間渡假,合租住在東京一個小公寓,引發一連串極盡無聊的生活瑣碎趣事。

兩個性格相異但同樣與現代格格不入的人碰在一起,必定會產生奇妙的化學作用大放笑彈。漫畫中的笑料大多環繞著古代人和現代日本的文化差異,亦有一些笑料是惡搞佛經和聖經中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如耶穌不懂游水只好在水上行走,佛祖打乒乓球太快變出千手如來。佛祖的弟子和耶穌的門徒,以及其他佛經和聖經的人物也不時客串出場一同搞笑。最抵死的是天父平時以鴿子出場,萬聖節那天則變身作烏鴉應節。

嚴肅的教徒或許會不喜歡作者拿他們的神祗來開玩笑,不過漫畫的內容輕鬆有趣並沒有醜化耶穌和佛祖。反而漫畫中耶穌和佛祖的角色設定十分可愛,作者很能捕捉到他們的神髓,讓讀者想像若果他們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祇,而是如同凡人一般生活的話會是什麼景像,更能讓教徙反思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效法他們活出聖經或佛經的道理。

如果作者能夠在佛教和基督教外,加入世界第三大宗教回教,佛祖和耶穌之間加入穆罕默德,三人行漫畫必定更加有趣。可惜回教徒沒有幽默感,別人畫他們的先知便要喊打喊殺,不似佛教和基督教般開明寬容,恐怕作者只好對回教避之則吉,以免無幸惹來殺身之禍。

我的低能湊B之道 1 & 2 – 馬仔

不計那些打打殺殺簿書仔,香港的土產漫家實在屈指可數。年代遠有點有老夫子和王司馬的牛仔,早年也有麥嘜,近年除了馬仔的低能之道和老少女日記外,我實在想不到香港還有其他什麼漫畫。看馬仔令我有起看牛仔的感覺,也是畫一些日常生活的瑣碎事,能夠與讀者產生共嗚,引發會心微笑。

上次去香港時BB剛剛出世,所以湊趣買了本「我的低能湊B之道」。想不到這本漫畫,完全道出初為人父母的心聲,書中那些白痴低能的幻想,在湊B湊到發顛時,在現實中我也有會這樣想。至於那些當新手父母必經常遇到的事情,發生在自已身上時不是那麼好笑,不過不知何解,看見馬仔把那些事情畫出來,又會覺得彷彿作者把說話說到我的心堪裏,讓人擊節不已說不出的有趣。大慨每個人多少有點自戀,漫畫中那些造型可愛的角色,正好讓觀眾容易代入角色,用第三者的目光去看自已自嘲取樂一番。

今次去香港看見有第二集,便二話不說買下來。第二集畫小孩入學前的階段。一來我個BB還細,我還未經歷漫畫中的事情,二來我的BB是男仔,馬仔那個B是女兒,讓我讀起來少了些共嗚。雖然我覺得第一本好看些,但這本也不錯,不妨一看。看完兩本「低能湊B之道」後,我喜歡上馬仔的低能漫畫。下次回香港時,有機會要找她的舊作來看看。不過說喜歡歸喜歡,還末至於願意正價加郵費從網上訂書寄過來,若果逛書店時遇見減價時買便最理想了。

Gundam The Origin 機動戰士高達原漫畫版

看完Gundam AGE一肚子烏氣,要平衝心理為免對高達絕望,找來Gundam The Origin漫畫版讀,好提醒自已為什麼我喜歡高達。三十年前的元祖高達,乃開創歷代高達的基石,日本動畫中的不朽名作。不過當年的卡通片主要是拍來給小孩看賣玩具,內容不得不依從玩具廠贊助商的指示。現在元祖高達貴為一代經典,死忠擁躉無數兼他們肯花錢,作者富野有權有財有市場,把當年因為商業理由被刪改的情節補完,用重新的角度去講述心中想原本的故事,於是便誕生了Gundam The Origin這本漫畫。

元祖高達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相信不用再多作介紹,沒看過也有聽聞過略知一二,亦不用寫什麼小心劇透的提示。The Origin漫畫大體沒有改動原本故事的骨幹,所有經典名場面也齊存。電視原作始終還離不開每周一怪的模式,主要是補充劇中角色的心理描寫,以及一年戰爭聯邦和自護的政治軍事舞台,豐富故事內容為其加添深度。UC世界中紅彗星馬沙一向人氣高企,甚至比阿寶更像主角。今次漫畫中段索性讓馬沙當主角,倒敘他逃亡和軍校時代的事蹟,並間接交待自護獨立戰爭和與聯邦開戰的背景,好滿足一眾馬沙迷和自謢粉多年的怨念。自護成也馬沙,敗也馬沙。馬沙是自謢之子不用說,原來馬沙開打革命第一槍,才催生自護走上獨立之路。所羅門之役後,聯邦已後繼無兵,要不是馬沙刺殺紫色老太婆,讓自護群龍無首才投降,要不然聯邦和自護或可成冷戰對峙局面。這與原本電視版的感覺很不同,電視版聯邦反攻上宇宙時,自護看似已是強弩之末氣數已盡,漫畫版則宇宙仍然由自護控制,聯邦倒是背水深入敵陣一戰,絕地反攻不成功便成仁。

漫畫的機械設計亦有所改動,黑高達終於有機會出場,可惜一出場便與渣古同歸於盡。高達的改動相對輕微,只是初期型背部多了枝炮看不慣。取消核戰機和G戰機的設定很合理,反正當年也是出於賣玩具的考慮,讓玩具可以交換部件變型組合才夾硬加進去。違反物理的空中合體和流星鎚也順便刪去。結尾名場面需要核戰機,於是在後期型加入作逃生倉用,不過樣子胖嘟嘟很古怪。自護的機體倒作出不少改動,重新設計帶有復古懷舊風格,好不好看則見人見智,我則一向比較喜歡Ka氏的設計。阿寶在查布羅與魔蟹一戰,改以吉姆出擊是神來之筆,一來為吉姆只能當炮灰平反,二來標誌著阿寶的新人類能力醒覺,不用依靠機體性能取勝,亦藉著吉姆跟不上阿實的速度,展示高達與吉姆實力上的差距。

高達迷絕對不能錯過The Origin漫畫,熟悉的故事全新的演譯,像是在看歷史小說的感覺。元祖高達電視版始終是三十年前的舊作,畫面和技術己落伍過時,很難吸引新一代小朋友。據說下一套高達電視版將會開拍The Origin,正好讓我們老一輩高達迷,告訴新一代的高達迷,什麼才是正宗的高達,不是W,不是Seed,不是00,更加不是AGE,唯有UC才是王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