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港產片

春田花花同學會

Mcdull Movie 3 春田花花同學會是第三齣的麥兜電影﹐不過這次不再是動畫而是真人拍攝。動畫部份加起來十五分鐘也沒有。最初看宣傳海報以為真人動畫會同場演出﹐結果很失望地動畫原來只是過場的配菜。這齣電影明星眾多﹐多得數也數不完﹐不過大部份演員佔戲十分少﹐有些出了場也不發覺﹐要看完場字幕才知是誰。演員中出鏡最多是超級女優周筆暢﹐反而海影宣傳重點的陳慧琳只是大花瓶。片中周筆暢的粵語對白十分流利﹐不知道是親自配音還是夾口型的。

正如以前的麥兜電影風格一樣﹐也是故事鬆散沒有主線劇情可言﹐只是一幕連連一幕的短篇趣劇。如果第一齣電影的主旨是童年天真小時候﹐第二齣的主旨是不願長大成人﹐第三部曲的主旨則是無奈荒謬的成年人世界。劇本中只做到偶有佳句的水準﹐其他絕大部份時間也十分悶場。以前是全部是可愛動畫還可以勉強接受﹐為電影開脫說只是自己看不明白。但是真人拍攝缺乏給觀眾想像的空間﹐不好看的場面就缺點原形畢露。以前小孩子玩屎玩尿還可以扮無知﹐但牛高馬大還玩這些低級趣味就核突。若果不是掛著麥兜的嘜頭﹐隨手抽段出來看﹐還以這套戲是王晶作導演。第一集被喻為經典的點菜落單笑橋﹐在第二集翻炒已經不應該了。今集還再三炒這碟隔夜冷飯﹐原本好笑也變成不好笑﹐還要拖長來做﹐簡單看到要喊救命。在其中一段戲中﹐加插一個著嘜兜公仔衫的角色﹐不過那件衣服既不合身﹐嘜兜做形也極不可愛﹐像是把身體拉長了一樣。

香港本地出品達世界級水平的牌子不多﹐嘜兜是少數港人足以為傲的品牌。可是嘜兜推出如此粗製濫造的垃圾電影﹐完全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這一套電影令觀眾十分失望﹐可能還會倒過來影響嘜兜的其他產品。下次若果還有嘜兜電影上映的話﹐就算是免費我不會輕易浪費時間去看﹐必定要先上網看清楚讀者影評﹐不想再給爛戲欺騙多一次。

黑社會

Election 這齣電影在香港上映時被定為三級﹐我想大慨會有什麼家法侍候的暴力鏡頭。結果我發現這是一套完全純文戲的戲情片﹐只有非常輕度的必要性暴力﹐沒有杜琪峰以往擅長的槍戰火爆場面。然而這齣電影卻能從平靜表面的背後﹐道出了黑社會爭權篡位的凶險。比起凡事最終也是大打一場的舊式黑社會電影﹐更能緊扣觀眾的情緒。

黑社會被電檢處定為三級的理由﹐大慨只是當中有對黑社會儀式的詳細描述。其實儀式本身不會對青少年構成什麼壞影響。正如戲中所說的一樣﹐那些不過從清朝流傳下來的秘密會社的儀式﹐和那代表幫會權威龍頭棍一樣﹐也是過時的產物﹐除了些微的象徽意義外﹐沒有任何實質的價值。電影中對舊式社團中強調的忠義加以批判﹐一邊廂兄弟在儀式中誓共生死﹐另一邊廂可以為權為利而動殺機。這道出了現今黑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一樣﹐最始一切也是以利益掛帥﹐忠心義膽不過是用來達到目的的表演手段。

我不知道這齣電影對黑社會的描述有多正確﹐但比起以前浪漫化的黑社會電影﹐如英雄本色﹐古惑仔等﹐給觀眾的感覺真實得多。黑社會不再是一個虛擬世界﹐而實在的在法律底下運行的地下世界﹐一切也得依照現實的法則去運作。說到底黑社會中的也只不過是人﹐他們的基本需要也是吃飯掙錢要權要威﹐誰人可以最有效率地去給大家過好日子﹐就可以實至名歸當話事人。在一個龐大的組織中﹐制度的確立是必然的﹐黑社會也不會例外。單純的武力不足以作出有效地管治﹐妥協商量共同合作才是生存之理。不過暴力始終是最終的決解辨法﹐開片就算是贏了也是兩敗俱傷﹐抱著共死的決心和實力才有講數的資格。黑社會其實不過是世界政治的縮影﹐是原始弱肉強食社會的第一階段的進化﹐可是我們口中所說所謂的文明社會﹐其實不過是進化多一個階段﹐在批評黑社會不過是在五十步笑百步爾。電影中就是講述在某個社團中﹐兩個勢力爭奪話事人的龍頭寶座的故事﹐若把內容抽離只留下其中神髓﹐當中所道出的課是放諸四海皆準的道理。

這齣電影在口啤和票房上的成功﹐沒有為它帶來獎項﹐甚至入圍的資格也沒有。編劇和導演是十分出色﹐演員只可以說是稱職﹐可能他們己演過同類型角色﹐沒有給觀眾太大的驚喜。梁家輝的角色與他在江湖告急的任老大很相似﹐而任達華的角色則與他在古惑仔的蔣生熟口熟口。其他配角的戲份不多﹐除了王天林飾演的老叔父﹐慢條絲理說話中帶出那份量和氣勢特別搶戲外﹐其他人就只有幾個鏡頭的出場機會﹐但已足以襯托出黑社會中的人生百態。

黑社會這齣戲中最令人留下深劇印象的﹐倒是藉角色口中道出來的精警句。把黑社會選舉比喻作香港選特首﹐一語道破選舉不是拍賣會的本質等等。這齣電影在每一個角色的心理描寫也恰到好處﹐給觀眾帶來很大的想像空間﹐令我們藉始原社群中的簡單架構﹐反思公司或國家在制度運作上的基本問題﹐究竟權力的來源應該用什麼準則去決定呢。

杜琪峰正在開拍第二隻以和為貴﹐故事的主線從今代話事人任達華身上﹐轉移到下一代話事人的爭奪。第二代人物古天樂﹐張家輝﹐林家棟﹐誰會承繼任達華殺出尖沙咀的大業﹐權力爭鬥只是會不斷的重覆上演﹐或是像片尾交暗示般﹐上一代的做法已經過時﹐新時代就會有新的做法呢。黑社會系列將是少數會令人期侍的香港電影啊。

阿嫂

A Sao 我曾對新晉導演汪精甫寄以厚望﹐我十分喜歡他的第一齣電影﹐那是由張學友和劉德華主演的江湖。雖然在拍攝和劇本上也有少許瑕疵﹐但是作為為培養新一代電影工作者的搖籃﹐江湖絕對是誠心誠意的作品。今年上映由汪精甫執的導第二部電影﹐也是同樣以黑社會為背景﹐我想根據往績來推算﹐這齣電影看來應該也會不錯﹐結果我大失所望。正確點來說﹐阿嫂是一齣實驗電影﹐把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劇種混合一起﹐泡製出這套獨一無二的黑社會藝術電影。大慨以後也不會有同類的作品﹐因為再沒有老闆會出資開拍這種票房毒藥。

我原本抱著看好戲的心態下載回來看﹐劇情簡介和演員其實頗為吸引。黑社會大佬曾志偉給仇家謀殺﹐他的養女劉心悠給推上去當話事人。在幫會中最有勢力的人物﹐是以前老大的遺霜林家欣。她與劉心悠素有過節﹐劉心悠的父親殺死了她的丈夫﹐她說過要殺盡劉心悠一家為夫報仇。但因曾志偉一句十八年後會娶劉心悠過門﹐而答應暫時留著小孤女的命。當曾志偉手下親信有方忠信﹐黃秋生﹐任達華﹐全部也都是好戲之人﹐他們幾個是從少看著劉心悠長大的叔叔﹐對她一直也視如掌上明珠呵護備至。他們十幾年的情誼也敵不過﹐為當新一代幫會話事人而鬥過你死我活。

這樣的一個劇本原本可以好好的發揮﹐人物和角色背景設定也十分大路﹐只要安分守己地按章拍攝﹐花心點思在一些陰謀扭計﹐角色之間的情仇上﹐不難交出一份好成績的功課。可是汪精甫今番好大喜功﹐不依常軌拍攝。若出來的效果良好觀眾接受﹐或許可以一躍而成為新一代大宗師。可是他太過醉心畫面構圖的華麗上﹐而忽略了電影中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要藉著電影說出一個故事。得出來的作品劇本被過分簡化﹐若用傳統敘事手法拍攝﹐阿嫂這套電影最多只可以拍半個小時。這電影中的人物描寫不夠深刻﹐這本來是一般群戲的通病﹐但也不至於人物連平物也算不上﹐只是像一條斷斷續續的線。導演把應該用在角色身上的時間﹐放在拍攝與故事完全沒有關係﹐嘗試賣弄意景但失敗的無厘頭鏡頭上﹐恕我不懂欣嘗這種拍攝手法了。

我在看了十五分鐘後﹐就已經隱隱覺得不妥了﹐不過我還是耐著性子看完全套﹐以為在後半部的劇力會峰迴路轉﹐結果尾段比前段更差﹐玩拍攝玩到完全失控。如果我在開戲之前有看過影評﹐就不會白白的浪費了這個半小時。我不排除有人可能會喜歡這套電影﹐大慨會是那些喜歡兼看得明黃家衛的人吧。始終非主流的電影不太適合我﹐只是我給宣傳誤導了阿嫂不是套小眾電影罷了。

功夫

Kung Fu 周星馳用了三年時間去拍的功夫卒之在零四年底上映了﹐單單憑著他的招牌﹐這齣戲在票房上成功是必然的事。以他的名氣和對電影的熱誠﹐報章的影評幾乎是一面倒對它有讚冇彈。但我看完後雖不至於要高喊回水﹐但它的水準比我預期中差了很多﹐基本上只可以用失望來形容。

故事鬆散沒有組織可尋﹐只是打完一場又一場毫無意義的動作場面﹐動作設計上用了大量慢動作﹐兒兒嬉嬉的其實打得和Twins相差無幾。女主角黃聖依更只是一個大花瓶﹐比起在豬籠城寨等人還少出場時間﹐她和周星馳那段愛情故事不如刪了算數﹐至少不會和其他的場面顯得格格不入。笑位有很多是抄自其他電影﹐而且抄得太明顯太造作﹐尤其是抄Matrix那幾段。其他抄鐵金鋼大戰金手指﹐閃靈﹐沉默的羔羊﹐阿甘正傳的﹐則顯得生硬和半桶水﹐沒能夠把場景片段溶入情節之中﹐而抄他自己舊作的片段﹐如露股溝﹐飛爆衣服﹐打人個頭等等﹐更是給人他已經江郎材盡的感覺。半廣東話半國語的對白設計很不淪不類﹐若全用廣東話會比較傳神﹐最初聽到只有國語時還害我以為下載錯了版本。

比較為有創意的搞笑場面不是沒有﹐開場那段斧頭幫跳舞﹐城寨中周星馳找人戰挑﹐和包租婆賽跑望刀做倒後鏡﹐包租公包租婆原來是神鵰俠侶﹐用大喇叭獅吼功打火雲邪神﹐以及最後那一場連環的踩腳指﹐倒也設計得精彩有趣。不過這些片段也不足以彌保在先前所說的缺陷。

周星馳最好笑的作品的唐伯虎點秋香﹐最好看最有戲味的是食神﹐但自從他轉變了戲路﹐由單純的演員搖身一變為導演編劇﹐把搞笑的重點由絕頂抵死的對白﹐轉移至跨的張動作輔以特技後﹐不論是少林足球或是功夫﹐也久缺了他那份獨一無異的吸引力。雖然笑位仍然很好笑﹐但就淪為和一般其他的搞笑作品沒有兩樣﹐某些情景的設計﹐更是常見於在荷里活低級電影﹐又或是日本動畫之中﹐看起來總是有些熟口熟面的感覺。希望在他的下一齣電影中﹐周星馳不要只顧著香港以外的市場﹐重拾他最高峰時代的香港地道神髓。

頭文字D 電影版

Initial D 想不到頭文字D電影竟然會由香港人開拍﹐雖然全片在日本實地拍攝﹐內容也是根據漫畫改篇﹐亦有原著作者重野秀一的正式授權﹐但全部由港台的明星演出原著中的日本人角色﹐感覺上就是有點怪怪的。這套是今年暑假的重頭戲﹐差不多新一輩的男名星也有份演出﹐在大片士大製作下﹐票房自然十分理想。我是這套動畫的忠實擁躉﹐由在大學時代第一輯開始﹐一直追看到現在還在播的第四輯。原本我對原著漫畫不太有興趣﹐不過為了補足動畫版中欠缺的細節﹐也只好照看不誤了。現在改篇為電影版﹐當然我是不會錯過的。可惜在電影還在上映時﹐在網上只能找到國語版下載﹐看港產片要看粵語版才原汁原味﹐所以我只好等到正版VCD推出﹐才能夠下載國粵雙語版回來觀看。

這齣戲給我的第一個感覺很像日本的街車賽車片﹐全片使用真實飛車特技拍攝﹐只有少量鏡頭運用了電腦效果。這個決定十分正確明智﹐亦是本片的最大賣點。要看電腦特技的話看動畫版就可以了﹐但把漫畫中賽車的情節﹐用真車真路重現在觀眾眼前﹐就十分有看頭。片中的賽車場面十分認真﹐在出實的車子選擇上﹐以至車上的貼紙裝飾也很依足原著。雖然做不到動畫中距離圍欄只三公分的奇技﹐車子飄移的特技駕駛也交足功課。兩輛賽車在急彎同步飄移﹐AE86在連彎擺尾轉向﹐也是超高難度的操控。在片頭看見秋名山的實景時﹐我一時間還分不出是電腦動畫還是真實的景色。單單以賽車場面來說﹐這齣戲就已經值回票價了。

電影版大慨根據動畫版第一輯的情節﹐不過在短短的兩個小時內﹐要把漫畫中的故事交代清楚﹐自不免要大刀闊斧地改動劇情。某些角色給刪除合併了﹐也有為方便改動角色之間的關係。最令我感到可惜的是高橋啟介和他的黃色FD不見了﹐在漫畫中他可是正式的第二男主角﹐拓海在秋名山第一次和他交手開始﹐一直到D計劃並肩作戰的伙伴﹐他漫畫版的賽事中所在佔的戲份最重﹐亦是唯一一個有可能光明正大地打敗拓海的對手。

撇開電影版和原著的不同﹐單就電影版的劇情來說﹐以香港編劇的水準來看﹐麥兆輝和莊文強算是寫得不錯了﹐沒有砸壞了他們在無間道建立的招牌。杜文澤飾演的阿木是片中的搞笑靈魂﹐他和鐘鎮濤飾演的油站老闆變成父子﹐兩人之間的胡胡鬧鬧為觀眾帶來不少笑聲。這個兩個角色甚至比原著更吸引﹐至少不再是一無是處的閒角。周杰倫也十分適合當滕原拓海﹐他同樣是天生一副呆相﹐不用演劇只需要做回自己就可以了。黃秋山演的文太就讓人頗為失望﹐就只懂瞇起眼扮原著﹐沒有自己風格。他做不出原著中文太那種﹐懶散間久不久會露出精神的味道﹐只變成了一個整天喝酒睡覺的粗暴頹癈中年阿伯。當周杰倫比賽對手有余文樂﹐陳冠希和陳小春﹐他們幾個改動最大﹐除了名字和戰車外﹐沒有一點和原著相同。不過也不用多理會他們幾個﹐反正除了賽車外劇份也不多﹐對白也十分罐頭公式化。

大慨在香港的女新人中﹐找不到合適的人選﹐所以起用了個日本女優鈴木杏﹐她看起來也有幾分茂木夏樹。不說不知道﹐鈴木杏在日本也頗有知名度﹐她就是金城武那套Returner中的那個靚妹。很明顯她是不懂說中文的﹐我倒也有興趣知道是誰替她配音﹐那把聲音聽起來很熟悉的。在這齣戲中和在漫畫版中一樣﹐她的角色出場不多﹐其實可有可無﹐在戲中因為其他角色的對白少了﹐相對地她的對白比漫畫版還多。她和拓海的感情戲作者癱尾了﹐在動畫版第三輯開始已經不了了之。在這齣戲中保留這段劇情﹐只不過是為吸引女性觀眾而設的點啜吧。

總括來說﹐這齣電影的娛樂性十足﹐讓頭文字D迷過足賽車癮。從來沒有接觸過原著漫畫的人﹐也因為故事改篇得簡單易明﹐加上有明星效應幫一把﹐相信散場後也應該不會感到迷網。製作公司已經有計劃開拍續集﹐但是這集已經把漫畫版的伏線刪得支離破碎﹐要在忠於原著的同時兩集要連戲會有一定程度的困難。聽說有消息續集會另創新故事﹐不過我寧可沒有續集看﹐也不想看見原著中﹐我所熟悉的人物無端端完全走了樣﹐希望重野秀一會否決太離譜的改動吧。

無間道上映空前成功後﹐香港電影就一窩峰的路風拍黑白兩道電影。不知道這一次頭文字D﹐會不會帶起一陣賽車電影的熱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