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科幻

Lost Universe 迷失的宇宙

lost universe 人久不久總會想懷舊一番﹐對著記憶中曾經十喜歡的東西﹐總會抱著一份寬容的心態。「秀逗魔導士(Slayer)」是九十年代的經典動畫﹐主線只是很老土的RPG故事。主角二人組接工作打怪獸四處尋寶﹐不知為何最後總要因為保衛世界而與大魔王決一死戰。可能受到是大學中動畫同好會的鬼仔朋友的影響﹐當年我也是這套動畫的忠實擁躉。在九八年「秀逗魔導士」的原班人馬製作了「迷失的宇宙」 ﹐不論是人設﹐作畫﹐音樂﹐主線均帶著前作的影子﹐只是把舞臺從魔法世界搬上外太空。以我現今評審欣賞動畫的角度去看﹐我絕不會花時間在這種劇情單薄的少年向動畫上。可是我卻一集接一集地﹐看完了全部二十六集動畫﹐妨彿讓我重溫大學時代那無憂無慮的時光。

「迷失的宇宙」的開場與 「秀逗魔導士」很相似﹐手持光之劍的男主角肯恩﹐在一次任務中邂逅神槍手女主角美莉後﹐這對無敵拍檔在宇宙中四處歷險﹐接手大大小小的棘手工作。這動畫不同之處是加多一個討人歡喜的新角色﹐太空船劍刃號的人工智能系統化身而成的綠色長髮美女卡娜。三個主角的性格各有不同﹐一男二女互相鬥氣頂嘴﹐為動畫注入不少歡樂。男主角是典型的熱血男子漢﹐重義氣視完成任務為最大使命。美莉則是個腦筋跳線的角色﹐整天幻想著擁有宇宙第一的名銜﹐不論這個名銜是廚司﹐神槍手﹐還是其他什麼古靈精怪的比賽。卡娜除了對船倉有潔癖﹐和喜歡買武器裝在自己身上外﹐倒是在三人中思想最正常的一個﹐畢竟電腦始終是理性的角色。她簡中會幻想自己是肯恩的妻子﹐埋怨肯恩工作不夠勤力﹐做背後的女人持家真困難。不過這套動畫中沒有什麼愛情線可言﹐二個女主角沒有爭風吃醋﹐男主角也不用為感情問題煩惱。那個年代還未興賣萌賣服務鏡頭﹐性格千依百順又常常變裝卡娜可也迷倒不少男觀眾﹐特別是那抱著熊公仔的可愛睡相。

故事初段只是些東拼西湊的單完故事﹐在建立角色間關係的同時﹐亦留下一些伏筆線索﹐指向最後的正邪大對決。肯恩從祖母處承繼了的太空船劍刃號﹐原來是上古超科技文明建造的失落的太空。在初期設定基本上是天下無敵﹐感應防護罩刀槍不入﹐黑洞炮和感應炮則堅無不摧﹐肯恩和美莉在工作上遇到危險﹐只要卡娜駕到必定化險為夷。有光明的地方必然有黑暗﹐從中段開始主角們就要與陰謀統治宇宙的恐怖組織惡夢交手﹐他們擁有與卡娜勢均力敵的失落的太空船﹐主角一行人且戰且逃﹐一邊想辦法擺脫惡夢的追擊﹐一邊追尋卡娜過去的歷史﹐好解開謎團粉碎惡夢的陰謀。結局很例牌﹐主角幾經艱辛死過翻生後領悟出終極奧義﹐令感應能量推動的卡娜威力大增﹐戰局一下子扭轉﹐遇強越強的打倒其他失落的太空船﹐一路殺入壞蛋大本營。劍刃號決戰最後大佬死亡星﹐阻止死亡星吞食全所有星球毀滅全人類。最後決戰的劇情有些畫蛇添足﹐其實美莉是不是壞蛋首領的女兒對故事影響不大﹐夾硬將她拉上關係反而有點尤突。「迷失的宇宙」是使用3D電腦技術繪畫太空船的先驅﹐戰鬥場面充滿動感比傳統的平面動畫優勝。這個差不多十年前電腦動畫的質素﹐與今天的大作如高達種命比較也毫不失禮。究竟舊作是劃時代特別出色的經典﹐還是電腦動畫的技術多年來的表現停滯不前呢﹖

看畢「迷失的宇宙」﹐不能夠說有什麼得著﹐始終這只是套娛樂性豐富﹐但沒有什麼深度的動畫 。儘管現在每季新番動畫超過三十套﹐新動畫已經多得看不完﹐可是我卻特別鐘情於這套舊動畫。公式化的劇情﹐耳熟能詳的笑料﹐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作畫風格﹐給我一種熟悉的舒服感覺﹐讓我暫時把現實拋開﹐重溫一下年少時的美好回憶。

The Third 蒼之曈的少女

The Third 拿著長劍的少女在日本動畫中是常見的設定﹐以此為題材的動畫數目之多﹐足以獨立歸類為一動畫類別﹐零六年上映二十六話的「蒼之曈的少女 」正好是這類作品。但這套動畫並非一般的長劍少女動畫﹐沒有著校服裝可愛賣萌的女主角﹐只有一個著軍服的男仔頭女主角﹐在動畫中她連裙也沒有著過一次﹐相信令不少長劍少女迷大失所望。這套作品改篇自原野亮的輕小說﹐動功細緻動作場面流暢精彩﹐主題曲「砂上的夢」十分悅耳動聽﹐很有在大漠滄桑流浪的味道。鏡頭運用和配樂也很出色﹐在技術層面這套動畫無懈可擊。故事是暢銷小說改篇應該沒有問題﹐配樂與畫面也是一流水準。不過看完之後﹐總覺得這套動畫差了點什麼。細想才下發現原因是期望與現實出了誤差。初看這套動畫的設定﹐長劍少女加人工智能坦克﹐在世界大戰後沙漠化的大地上流浪﹐心想這套必定是結構宏偉的科幻大作﹐倒頭來發現原來自己看錯劇類﹐大跌眼鏡難免會有點兒失望。不過若能調整好欣賞的心情﹐「蒼之曈的少女 」是一套帶少許刺激﹐但主要是輕鬆感人的溫情小品。

這動畫的世界設定很宏大﹐講述地球在世界大戰後變成荒蕪的沙漠﹐擁有戰前高科技文明的三眼族統治世界。人類要依靠三眼族的提供的科技生存﹐但三眼族制定科技禁忌法﹐不許人類私下擁有高科技﹐以免次引發世界大戰。主角火乃香本來也是三眼族﹐不過她的第三隻眼睛是藍色﹐而非可以操控戰前科技的紅色眼睛﹐成為被三眼族遺棄的不良品。她的藍眼睛蘊藏擁不可知的力量﹐除著劇情發展力量亦漸漸蘇醒。她小時候跟隨世外高人習武﹐練得一手功夫蓋世的好劍法﹐在沙漠有舞劍者的美名。她的拍檔是台師傅留下來的的人工智能坦克﹐一人一車成為大漠上城市獵人﹐接下除了殺人外的任何工作。雖然這動畫的舞台十分廣闊﹐但故事只是集中在火乃香與身邊眾人的關係上﹐不論是朋友和敵人﹐最終都給火乃香的真誠率性影響而改變生命。劇情以火乃香一環緊接一環的冒險為主幹﹐她從來不是一個想主動去改變世界的人﹐大慨她亦沒有思考過自己要為世界做什麼﹐她只想是安份閒地坐在坦克車上唸詩﹐走遍世界見識大自然的奇景。被動的她看不到身邊以外的事情﹐所有事件也是通過工作中的意外找上門。就算她在接工作以外獨立行動﹐動機也只是很單純的幫朋友。故事卻考妙地安排她每次也成為救世英雄﹐然而她自己只當那是工作一件﹐收到酬勞可以升級武器修理坦克車就好了。每套長劍少女動畫也有個文弱男主角﹐這套也不例外。不過男主角的身份有點特別﹐是來觀察地球的外星人﹐給火乃香意外的拾回來。他的作用基本上可有可無﹐天下無敵但因身份關係不能出手﹐通常只是在火乃香身旁行行企企﹐最多有時當解話交代背景﹐偶爾說些發人深省的對白﹐講下生命講下人與自然的關係。觀眾一直不知他來地球幹什麼﹐沒有什麼伏線有跡可尋﹐直至最後一話他才忽然想起來地球應該要做的事﹐男主角的設定可說是這套動畫的一大敗筆。

請不要搞錯﹐「蒼之曈的少女 」不是動作亦不是劇場片。雖然有很多揮舞長劍的打鬥﹐也有人形飛行裝甲對決﹐超經典的坦克車決戰反坦克直升機﹐但故事很時候講多過打﹐只是藉著火乃香的經歷去說出一些人生道理。可能是改篇自長出長有的小說的關係﹐幾集組成的一段獨立故事﹐但每段故事沒有太大連接性﹐只是主角相同與配角重覆客串出場。任務完成後一切反回最初點﹐等待下個故事大同小異的開場。雖然故事間中透露沙漠世界或火乃香的秘密﹐但那些資料沒有編織出一條主線﹐甚至火乃香自己對這些秘密也沒有刻意探究﹐大慨只是用作為主角身世的點綴。若每篇故事分開獨立來看﹐倒是不錯的RPG式的故事結構﹐有可觀的打鬥亦有幽默的笑位﹐每個冒險任務最後總帶出一個有意義的訊息。正如所有RPG一樣﹐每個故事間最顯著的分別﹐就是主角的武功日益精進。故事中大部份時間火乃香的戰鬥力循序潮進地提升﹐先獲得人形飛行裝甲不用赤手空拳﹐再開啟第三隻眼看穿敵人的氣﹐用第三集眼的精神力提高攻擊力﹐ 一步步升級也也很合情合理。但最後一集火乃香的威力以幾何級數上升﹐凌空一劍就吹飛全數擊毀三眼族的機械人大軍﹐未免跨張得過份。若出OVA或電影延繼故事﹐火乃香豈不是可以一劍劈開地球﹐變成了超級撒亞人了嗎﹖

Robotech, The Shadow Chronicles 太空堡壘 暗影編年

Robotech 說起太空堡壘暗影編年這套電影﹐則要從二十年前的歷史開始說起。話說當年美國Harmony Gold(HG)公司﹐從日本買下三套動畫(超時空要塞﹐南十字宮﹐機甲創世記)的版權﹐將三部作品改寫劇本重新配音﹐結集為一長篇動畫Robotech在美國上映。這動畫也有再進口來中國﹐譯作太空堡壘﹐反而比上映原著時更受歡迎。香港的亞洲電視也有播這動畫﹐上映時的名稱叫超時空戰神。 我等原著支持者自然不屑HG公司擅自刪改劇情﹐但不能否認它讓日本動畫成功打進美國市場的貢獻。Robotech更成為與變形金鋼齊名的經典作品﹐玩具賣過滿堂紅﹐構成了一代美國小男孩的集體回憶。改篇後Robotech的世界觀十分宏大﹐HG公司亦推出一系列外傳小說﹐吸引了大量科幻迷成為這系列的擁躉。雖沒有星球大戰或星空奇遇般受歡迎﹐但也足以比媲巴比倫五等作品的受歡迎程度。

HG公司其後曾嘗試引進其他日本動畫﹐作為Robotech的續集﹐可惜市場不大受落。後來HG公司只是一直在食老本﹐把Robotech的剩餘價值慢慢搾取乾淨。正當Robotech迷對HG公司不再存希望時﹐在Robotech二十週年竟然斥資製作新一輯的Robotech電影﹐這就是去年推出的暗影編年了。也許Robotech在美國是個金漆招牌﹐也許多年的老擁躉始終不離不棄﹐也許這是屈指可數美國自製的日式動畫﹐這套動畫在亞馬遜的動畫銷售榜多個星期穩佔第一位。雖然我對美國動畫沒有多大信心﹐畢竟我身為超時空要塞超級擁躉﹐對從超時空要塞衍生出的Robotech也愛屋及烏﹐加上是美國自製誠意可加﹐便決定給他一個機會試看一看﹐想不到竟然有意外驚喜。

暗影編年雖說是承接Robotech原著﹐但畢竟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作品﹐不可能要求觀眾還記得劇情﹐所以基本上可以當作一套獨立作品來看。很典型的B級科幻電影故事﹐背景是外星人侵略地球﹐人類逃亡到火星殖民地。經過十幾年的抗戰卒到了大反攻前夕﹐從火星來的遠征軍誓要把外星人趕出地球。接下來的劇情很熟口熟面﹐名乎其實的科幻電影公式橋段大雜燴。有新人男機師戀上王牌女機師﹐當然少不了捨命相救的情節。有地球遊擊隊與外星人公主相戀﹐最後用愛化解敵我雙方的仇恨和平共處。有不顧下屬死活的將軍﹐要出動新型秘密武器與敵人同歸於盡。當然少不了幾個配角壯烈犧牲﹐好讓主角們可以流幾滴眼淚﹐再熱血地說要為朋友報仇。除了例牌的人物支線外﹐最重要的戲情主線有個不可告人的大陰謀。原來侵略者外星人的母星給壞蛋外星人毀滅﹐他們在宇宙中流浪﹐好不容易才找到地球作棲身之所。電影一半時壞蛋外星人追到來地球﹐要消滅人類與地球侵略者的好外星人﹐結局是一眾主角與敵人同心協力﹐把壞蛋外星人打個落花流水。很難想像導演可以把所有橋段塞入二小時的電影中﹐不過總算是把所有情劇交代清楚。可能我平時多看科幻電影日子有功﹐很自然地在腦內把欠缺的情節補完。雖然每個角色的性格設定也不俗﹐但出場人物眾多難免變成群戲﹐角色特點因時間所限無從發揮﹐淪為典型科幻電影的樣板人物。

這套動畫採用日本動畫的風格﹐與一般畫給小朋友看的美國卡通很不同。人物和室內用2D作畫﹐而機械與打鬥場面則是3D電腦動畫。人物設計忠實地展現八十年代日本科幻動畫的風格﹐我有點看厭時下動畫耍萌耍帥的人設﹐反而喜歡這套動畫平實的人設。這動畫在2D畫面上的畫功一流﹐人物面型完全沒有走樣﹐雖然女角沒有賣可愛賣性感﹐卻有一番久違了的硬科幻韻味。在3D畫面上則有點失望﹐變型戰機的動作生硬﹐場面的流暢和細緻程度﹐ 只達到電子遊戲的級數。不過平心而論﹐有些去年日本上映的新動畫中的3D鏡頭比這套還差﹐所以可以算是勉強合格。機械設定源用二十年前的設計﹐讓機甲創世記的變型戰機與變型電單車﹐以電腦動畫重現觀眾眼前。大慨源用舊設計比較保險﹐至少老支持者比較容易受落。就算今天再看那些設計也絲毫沒有過時的感覺﹐不愧為動畫機械人設計的經典﹐比至近年某些不知所謂的機設好多了。太空戰艦的設計則不過不失﹐有點平平無奇﹐與歷年推出過科幻電腦遊戲中的戰艦大同小異。

不論從動畫欣賞或是科幻電影的角度﹐ 暗影編年也不算是一套很出色的作品﹐可是我卻看得十分開心過癮。動畫從開場就動作連篇﹐讓觀眾目不暇昅﹐中間也偶有笑位﹐讓觀眾輕鬆一下。故事雖然看似複雜龐大﹐但其實不須用腦去看﹐只要記著主角是好人和好人必勝就夠了。很久沒有看到這類平舖直述的科幻故事了﹐這電影勾起我愉快的童年回憶﹐再一次體驗那些很行貨﹐但每次看又會覺得感人的情節。暗影編年是HG 公司的市場試金石﹐看到二十年過後Robotech還很受歡迎﹐HG公司已決定開拍續集﹐並推出漫畫和小說等週邊產品。Robotech除了鹹魚翻生人氣急升外﹐有新一輯的原創故事也是一件好事﹐可以讓它洗脫抄襲的罪名﹐堂堂正正的建立一個屬於它自己的世界。

Lorelei

Lorelei 在眾多戰爭電影中﹐以潛艇為背景的並不常見﹐印象中看過的通常也都好看﹐例如追擊赤十月﹐紅潮風暴﹐K-19﹐U-571等等。可能是電影主幹的局限很大﹐戲份全部集中在一個細小封蔽的地方﹐不能用大場面彌補戲情上的失誤﹐因此在劇本方面必定會做足功夫﹐務求在二小時內捉緊觀眾的情緒。拍攝一套潛艇電影是屬於大製作﹐加上可以取材作背景的故事不多﹐就只有二次大戰和美蘇冷戰﹐因此非荷里活的潛艇電影絕無緊有。在零五年由日本東寶拍攝的魔女潛艇Lorelei可以說是一個例外﹐雖然這套電影是日劇﹐但規格佈局依足荷里活大片格局。所以在日本方面就有高達三十億日元的票房。

故事是改篇自一本流行小說﹐講述在二次大戰未期﹐日本從戰敗的德國﹐接受了一艘最新型的U型潛艇。這般潛艇的唯一和最後的一個任務﹐就是阻止美國在東京投下第三顆原子彈。當然這段歷史是虛構的﹐美國從來沒有打算用原子彈炸東京。這般集納萃科技結晶的潛艇有個秘密﹐就是搭載了魔女系統﹐簡單來說是水中立體影像雷達。作為一套日本科幻電影﹐自然不以缺少一個美女當主角。這齣戲的女主角﹐亦是唯一的女性角色﹐就是作為啟動魔女系統的核心﹐納萃人體實驗成功品的超能力少女﹐還是很方便地是懂日文的日藉女孩。劇情大慨不用看已可以估中七七八八。很例牌有俊男美女相戀﹐艦中船員背叛事件﹐懶感人的捨身救艦﹐以及最精彩的潛艇艦隊決戰﹐其他潛艇電影有的也應有盡有。

俊男原本是當人肉魚雷的敢死隊﹐這次任務給編排去駕駛魔女系統的小潛艇。初時整天嚷著要讓他去特敢﹐後來有了愛情後就變得想保護女主角而活下去。背叛事件的來龍去脈不重要﹐重要在全船人給叛徒用槍指著時﹐被罰去洗廁所的男主角是唯一自由的人﹐而在潛艇扭轉劣勢的方法﹐不外就是突然把潛艇的傾側﹐讓全世界人一起失平衡﹐再鬥快起身去執槍。女主角的樣子很清純可人﹐據說在拍攝期間﹐電影公司特別把她收起來﹐嚴禁在任何媒體曝光﹐給貪新鮮的日本觀眾一個驚喜。不過作為一個新人﹐她的演技就認真麻麻﹐總共只有兩個表情﹐一就是平時就木口木面裝酷﹐二就是坐上魔女系統就拿埋口面扮辛苦。在戰爭場面方面自然是靠電腦特技。開頭只見美軍戰艦在聽到魔女的歌聲後沉沒很懸疑。中段的小型遭遇戰﹐潛艇用魔女系統出奇制勝﹐在立體地圖的幫助下把潛艇駕駛得像戰鬥機。最後一場高潮太平洋艦隊總動員﹐對付一艘潛艇則跨張得來十分壯觀。唯一的缺陷就是有些場面不夠真實﹐看起來總是覺得很重電腦動畫的味道﹐但又說不出那兒出了問題。魔女系統投出來立體影象設計很有心思﹐令我想起X-Men第一集中用磁力在空中投影出的立體地圖。不過這個魔女系統當然純萃是小說家的憑空想像出來﹐沒有任何科學根躆。

在網上看影評﹐有些網友說這套電影反映出日本人對二次大戰的想法﹐更加可以深入了解當時日本歷史背景云云。我則認為這套電影沒然這樣深奧﹐把它當作一部真人版的動畫來欣賞就足夠了。片中在艦上叛變那一段﹐加插了激進派海軍司令對艦長一段對話。我看了兩次也不明白要叛變的理由﹐究竟潛艇投降了美國才會炸東京﹐還是日本不投降所以美國要炸東京。而說炸東京可以消滅軍中的腐敗勢力﹐才可以讓日本重新振作起來﹐不會變成美國的奴隸﹐完全久缺說服力。反而艦長單純的想法就淺白易明﹐保護東京人民避免有更多無辜的原爆犧牲者﹐很自然地站在道德制高點。片中很中肯地沒有對美軍妖魔化﹐大慨是為著海外市場作出的考慮。美軍全部都是樣版軍人﹐單純執行沉敵艦的命令。電影的開頭和結尾編排得宜﹐開始時由一個退役美軍老兵的口中說出太平港洋魔女的傳說﹐結尾含蓄地交代女主角的孫兒找當年的老兵作訪問﹐打探有關祖母的事情。為一個另類但又不失溫馨﹐男女主角從此快快樂樂地生活式的結局。我認為這齣電影絕對值得一看﹐尤其是喜歡潛艇戰爭電影的朋友﹐最重要的是嗅不出有軍國主義復辟的味道﹐喜歡看也不會給人說是漢奸。

Star Wars Episode III – Revenge of the Sith 星球大戰 黑帝君臨

Starwars 3 我可以算得上是半個星球大戰迷﹐自小學年代在明珠台看過原裝的星戰三部曲﹐已經十分喜歡星球大戰刻劃的世界。X-Wing在死亡星上空大戰Tie戰機﹐更是電影史上經典空戰場面。在大學年代佐治盧卡斯為星戰前傳造勢﹐把舊三部曲加入電腦特技效果重新上映。我為了欣賞最好的THX音響﹐還特別的走去當時全多倫多唯一有THX的戲院入場觀看。雖然我不像標準的星戰迷一樣會收集記念品﹐亦沒有看過任何一部外傳小說﹐但對電影世界的歷史也頗為熟悉。對著Lego出的那盒精裝Star Destoryer﹐我內心也幾經爭扎才沒買下來﹐不過現在看見炒賣價颼升﹐可有點兒後悔。後來到了星戰前傳上映﹐每集我也是在第一個週未便購票入場觀看﹐然而上兩集也都乘興而來失望而回。第一集前傳劣評如潮自然不在話下﹐第二集除了Yoda初顯身手外﹐只不過是掛著星戰招牌不過不失的特技電影。等了三年星戰前傳最終回卒之上映﹐幾個星期前已不停報章電台大作宣傳﹐影評一致認為這集的前傳中最好看的﹐盧卡斯總算是挽回了多少面子。這一次當然我亦不例外﹐上映第二天便急不及待去戲院看這集黑帝君臨。

這集星戰前傳上畫第一天﹐已經破了美國的開畫票房記錄。我們一行人自然不敢怠慢﹐預早一個半小時排隊準備入場﹐可惜仍然坐不到最好的正中間位置﹐可見這齣戲的受歡迎程度。看罷這齣電影的感覺﹐總括來說是沒有太大的失望﹐亦沒有太大的驚喜。故事內容不用多說﹐全世界的觀眾在未入場前已經知得清清楚楚﹐因為Anakin Skywalker最後會變為黑武士是無可改變的事實。在他墮落入魔道過程細節上的交待﹐導演編劇也算是交足功課。不過情節還是有點兒牽強﹐那個黑帝奸到出面﹐只有白痴才會上當被騙。

整齣戲的前半部編排鬆散﹐擺脫不了過場給觀眾劇情斷開一截截的感覺。開場第一幕的空戰聽人說拍得很好看﹐但我則認為太過失真失實﹐一大堆敵我雙方的戰艦戰機﹐沒有任何組織也沒有編隊混集在一起。觀眾除了看到正在發生混戰外﹐根本不知道戰況實際上在發生何事。遠遠及不上帝國反擊戰特別版中﹐那場叛軍對帝國的艦隊太空戰。在中場為解釋Anakin為何跟隨黑帝﹐而加插他和老婆的那些愛情戲﹐表情生硬對白老套造作﹐充份表現出導演和演員也沒有拍愛情的天份。

到了中段黑帝露出本來面目﹐與武士議會明爭暗鬥﹐這齣戲才拍出應有的水準。劇中的重頭戲﹐非Yoda對黑帝﹐以及Anakin與Obiwen的師徒大對決莫屬﹐詳情不便在此透露﹐以免影響末看的朋友﹐不過絕對可以用精彩二字來形容。武士議會長對黑帝可以說是附帶的頭盤﹐明明可以輕輕把劍送前殺了黑帝﹐硬是要長篇大論講一大堆癈話﹐還要超大動作懶瀟灑地揮劍砍下去﹐結果給Anakin叛變的機會﹐白白送掉了自己的小命。

若要針對情節上不合理之道﹐多得一直說到明年也說不完。敝開劇本演員導演上那些問題﹐這齣電影相信可以橫掃奧斯卡的技術獎項。高成本大製作的電腦特技自然賞心悅目﹐船艦的設計特別值得稱贊﹐把前兩集的機械設計﹐柔合原著三部曲的風格﹐發展出今集使用的前繼機﹐鈎劃出星戰世界在這個過渡時期的軍事科技發展面貌。同樣John Williams在配樂創作上也融入不少我們已經耳熟能詳的原素﹐用音樂把前傳和原著的世界交織起來。最後第三集結尾在沙漠星球中﹐把Luke交給他叔父領養那一幕﹐正好和第四集開場第一幕前後呼應。對於多年來忠實的星戰迷來說﹐這一集總算給支持者一個滿意的答案。

這一集的星戰中﹐除了奪眼耀目的畫面外﹐驚險刺激但無腦的情節外﹐故事還帶有更深一層的意義。Yoda和黑帝在議政廳決鬥那一幕﹐黑帝把議會代表的座位用來當攻擊武器﹐在意境上用鮮明的畫面傳遞訊息﹐去探討民主制度的脆弱和要加以守護的必要。黑帝在得到絕對的權力後﹐把共和國篡奪以單一的價值觀建立黑帝國﹐正是對現今世界政局的一種控訴。在Anakin為得到黑暗力量而成了黑武士後﹐為追求黑帝那套扭曲了的正義﹐而發展出非友即敵的黑白二分想法﹐更是讓現今世界尤其是美國人反省深思。

最後想說﹐在免費下載電影已十分普方便的今天(先不理法律道德的問題)﹐看這齣星戰第三集絕對是值回票價。在家中電腦看質素參差的人頭版﹐是完全沒辨法感受到大戲院中觀看的享受。不過這齣電影長達兩個半小時﹐加上之前加播半小時的預告片﹐大家記緊在開場前要上洗手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