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荷里活

Transformers 變型金剛

Transformers 對於八十年代長大的男孩﹐「變型金剛」肯定一個集體回憶的標記。這套美國動畫風靡全世界﹐每個小孩對它的玩具更是趨之若鶩。那些可以變身作機械人的汽車飛機﹐陪伴很多男孩渡過美好的童年。雖然「變型金剛」每隔一段日子就推出新一輯的動畫﹐但後來的新作絕不能取代第一代「變型金剛」的經典地位。當我們這代「變型金剛」迷聽到史蒂芬史匹堡開拍「變型金剛」真人版電影時﹐真的又驚又喜。歡喜是因為等了這麼多年﹐「變型金剛」卒之有機會搬上大銀幕﹐佷有興趣知道機械人會如何電腦特技化。驚的是因為恐怕「變型金剛」﹐會步上其他荷里活改篇電影的後塵﹐給刪改得面目全非失去原有色彩。觀眾對這套電影的評價很兩極化﹐連「變型金剛」多年的忠心支持者也意見分歧。我對這齣電影又愛又恨﹐愛它拍出了我預期的「變型金剛」﹐也恨它拍出我預期的「變型金剛」。不論電影的優點和缺點﹐從故事細節到場面設計﹐完全在預期之內。百分百完全美地執行﹐可惜欠缺一絲意外驚喜。

開宗明義「變型金剛」是一套絕對公式化的美式動作片﹐不要期望任何有深度的對白劇情。從開場美軍基地遇襲開始﹐緊接著二個半小時絕無冷場。變型機械人的動作特效故然讓人讚不絕口﹐動作場面之間穿插過場的笑料﹐雖然有點低俗無聊白痴﹐總算讓觀眾捧腹大笑。電影中的世界很簡單是非對錯黑白分明﹐愛護和平的博派機械人保護地球﹐決戰要毀滅地球的狂派的邪惡機械人。劇情犯駁疑點重重﹐觀眾大可不用理會﹐反正沒有人會對動作片的劇情有任何期望。戲中出現的大量廣告也可以容忍﹐沒有廣告商的讚助﹐何來那些燒銀紙堆砌出來的電腦特技。戲中全部人類也是大配角﹐那些寂寂無名的三線演員的演技不用費心批評﹐機械人才是這套戲的真正主角。

在最初電影公司發佈新的機械設計時﹐大部份「變型金剛」支持者為之嘩然。我們熟悉的柯柏文﹐麥加登﹐星星叫﹐大黃蜂﹐怎麼變成了一堆賣相古怪的爛鐵。其實新機械人的設計只是太過前衛﹐看了二十年舊設計一時不習慣。在網上看靜態照片也許覺得他們很醜陋﹐當他們在電影中活動起來時﹐機械人身體上的微細部件充滿動感﹐給人另一種裁然不同的感覺﹐舊擁躉立即認並可接受新機械設計。若是要批評的話﹐新設計唯一的缺點就是太過複雜精緻﹐變型系統不可能忠誠地再現在玩具上。新設計承續舊設計的傳統神萃﹐只是把變型前外觀加以的現代化。柯柏文仍然是貨櫃車﹐大黃蜂還是黃色的小汽車﹐星星叫從F15升級為F22﹐唯一例外是麥加登不再是P38手槍﹐變成了不知所謂的外星戰機。電影中的大部份機械人設計很出色﹐好人博派變身前是民用汽車﹐壞人狂派變身前則是軍車坦克。戲中第一個出場的直升機機械人是電影原創角色﹐也是我最欣嘗最帥氣的機械設計。可惜片中有些狂派的機械設計很失敗﹐例如有一隻不會變型的機械蠍子﹐幾隻變身後成為非人型機械怪物的唱機和手提電話。

這齣電影的導演出於商業考濾﹐加插以人類為中心的情節也無可厚非﹐若全部也是機械人打鬥﹐除了我們這班舊擁躉﹐便吸引不到新一代觀眾﹐特別是女性觀眾入場。舊版「變型金剛」中的世界觀複雜遼闊﹐前後七十多集電視再加上電影﹐不可以全部塞進短短二個半小時的新電影版內﹐故事背景要作出精簡取捨也很合理﹐不然新觀眾會看得一頭霧水。在吸引新觀眾入場之餘﹐導演也花很多心思照顧老影迷﹐在影片多處不經意地加入只有老影迷才明白的寶物。電影為博派首領柯柏文找來原裝配音﹐戲中對白有不少舊版中的名句。機械人在變型時除了金屬聲外﹐還加插舊版的變型音效。大黃蜂在二手車寄賣場那裏﹐旁邊就停泊了一輛黃色舊甲蟲車﹐那是他舊版原本的造型。同樣柯柏文第一次與男孩見面的時候﹐背景也有一台他舊版造型的貨櫃車。

在這個充斥續集電影的暑假﹐若壓倦了每年也看同樣的電影﹐「變型金剛」絕對是一個好選擇。史匹堡的夢工廠製作室﹐已經決定了零九年上映第二集﹐希望在下一集的「變型金剛」中﹐機械人會有更多的出鏡機會﹐可以讓觀眾深入了解每個機械人的個性。

Rataouille 五星級大鼠

Ratatouille 自從Toy Story開始﹐Pixar每年也會推出一套新的動畫電影﹐我每次都心甘情願地買飛到戲院捧場﹐每次完場時也讚口不絕﹐熱切期待明年新的一套電影。「五星級大鼠」是Pixar給迪士尼收購後的首部作品﹐大慨迪士尼給與Pixar高度自治的創作自由﹐電影沒有給傳統迪士尼的老土風格污染﹐依然保持Pixar一貫的清新幽默﹐暖流窩心﹐暗藏大智慧的靈氣。近幾年迪士尼已經完全沒有製作平面動畫﹐聽聞它的繪畫製作組也給解散了﹐未來將是立體電腦動畫的天下。

從純技術的角度去看﹐這套電影的動畫效果比舊作更上一層樓。「海底奇兵」的突破是造出迫真的水﹐「五星級大鼠」的突破則是造出了迫真的火。火與水的特性很相似﹐不是實質的固體﹐光線的反射和穿透涉及大量計自算﹐很難用電腦模型去繪畫出來﹐但戲中廚房火爐噴出的火焰﹐拍得像真的一樣﹐不禁令人佩服。其實看了這麼多年的電腦動畫﹐我早已給畫面上的特技效果寵壞﹐視那些幾可亂真的鏡頭為理所當然的事。電腦動畫不能再只是虛擬現實世界的畫面﹐而是要創造出一個超越真實的世界﹐完全釋放觀眾的幻想。

「五星級大鼠」的故事溫馨感人﹐一隻鄉下小老鼠有天賦的入廚天份﹐他受到電視烹飪節目中肥佬名廚啟發﹐決定要走進人類社會﹐不甘心做一隻吃垃圾的老鼠﹐創造出天下最美味的菜色。這套是合家歡電影﹐全片笑聲不絕﹐老鼠仔故然生動可愛﹐他的人類拍檔也搞笑有趣。老鼠仔躲在廚師帽裏面﹐扯著頭髮像操控木偶一樣﹐讓不懂煮菜的掃地小子﹐搖身一變成為巴黎市的大廚新星。人鼠合力保著肥佬名廚老牌餐廳的招牌﹐從苛刻老闆手中取回餐廳的股份﹐還追求靚女師父贏得美人歸。詳細的戲情在此不多說了﹐戲中每個場面的編排別出心裁﹐細心欣賞保證有意外驚喜。

看這套電影不禁令人聯想起日本動畫「伙頭智多星」和周星馳的「食神」。以前我們常常笑「伙頭智多星」中﹐那些食客品嘗味吉陽一的美食後﹐那大呼「好好味呀」的跨張表情。同樣是表達食物的味美﹐「五星級大鼠」的方法則充滿藝術感。藉著富有法國情調的爵士配樂的變化﹐加上畫面流暢的描像符號擺動﹐觀眾有感受到銀幕上食物味道的錯覺。「食神」中最美味的食物﹐不是名貴的山珍海錯﹐而是一碗平凡的叉燒飯﹐勾起食客心中的回憶。「五星級大鼠」小老鼠最後戰決刁嘴食家的菜色﹐名稱與戲名相同叫Ratatouille﹐只是一道平凡不過的法國家常小菜﹐卻令食家重溫小時候母親的溫暖﹐溶化了他那顆冰封冷酷的心﹐讓他記起美食的真正意義。

劇中人鼠建立深厚的友情﹐人類動物一家親大團員結局。可是現實中的老鼠不懂烹飪﹐只會吃垃圾傳播病菌。就如劇中的老鼠爸爸說﹐老鼠是人類的天敵﹐人類只會用捕鼠器毒藥把牠們趕盡殺絕。老鼠大軍在廚房中煮菜只會在動畫中出現﹐老鼠並不受人類社會歡迎﹐坑渠才是牠們屬於的地方。電影中的老鼠仔只有老鼠的外表﹐內裹其實與一個人沒有分別﹐因此才可以與人類建立感情。老鼠家族在結局中脫離坑髒的坑渠﹐在樹頂上過著高檔優雅的新生活﹐暗示動物如要在人類社會生存﹐就得適應人類定下來的規則。我不知道動物權益支持者會怎樣看這套電影﹐他們會不會說這電影宣揚大人類主義﹐不尊重動物的原始生活文化﹐人類霸權在剝削小動物的生存空間呢﹖希望不會有人看完電影後﹐天真地認為人鼠在城市中可以和平共存。

Children of Men 未代浩劫

Children of Men 被荷里活改篇為電影的科幻小說﹐故事總是給改寫得面目全非。早幾年的「未來報告」(Minority Report) 如是﹐「機械公敵」(I, Robot)也是這樣﹐這套「未代浩劫」自然難逃出同一命運。除了人物名字和背景設定大致上跟隨原著外﹐差不多所有劇情都是全新創作。不過撇開要死忠原著的偏見平心而論﹐「未代浩劫」這套電影獨立來看其實拍得不錯﹐故事簡單卻蘊含深意﹐英倫搖滾配樂和美妙的鏡頭運令電影更充滿藝術風格。戲中很多畫面富有象徵意義﹐這是一套不只要用眼去看﹐還要用心去感受的電影。

電影的故事已經寫了在宣傳海報上﹐二零二七年人類陷入絕種危機﹐人類在十八年前忽然不能生育。傳宗接代是人類對生命延繼的希望﹐不能生育意昧著人類再沒有未來﹐到最後一個人老死﹐人類就會絕種。世界陷入一面恐荒之中﹐大部份國家已淪落為無政府狀態﹐英國是少數政府免強有效運作的國家。政府對內實施軍法統治﹐對外實施保護主義﹐逮捕非法移民保護國家僅有的資源。主角只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因為在政府高層有熟人﹐受游擊隊領袖的前妻所託﹐弄一張出國的通行證。出國是世界十八年來首次懷孕的女人﹐要到由世界頂尖科學家在公海建立的研究設施。可是在前妻給暴徒伏擊身亡後﹐游擊隊卻另有打算﹐想奪取嬰兒與政府討價還價。前妻臨終前把孕婦附託給主角﹐要主角無論如何也要護送她出公海﹐於是主角只好帶同孕婦連夜逃亡。

這套電影的男主角是Clive Owen﹐他主演的電影不多﹐最令觀眾留下深度印象﹐是他替寶馬車廠拍一系的列廣告短篇。他曾被認為是鐵金鋼接班人的最適合人選﹐可惜最後怎樣看也像奸角多於主角的Daniel Craig成為新一代鐵鋼。不過在「未代浩劫」中﹐Clive Owen沒有表演動作身手的機會﹐他的戲份就是只陪著孕婦走難。這套電影最值得欣賞的不是故事劇情﹐也不是主角的演出﹐而是導演的拍攝手法。他把人類失落希望的頹廢感覺﹐透過畫面的影像傳達給觀眾。這套電影並不是動作電影﹐但戲中那三組單鏡頭直落的戰鬥場面﹐堪稱是電影藝術的經典場面。單鏡頭直落不加剪接的拍攝難度極高﹐所有演員和幕後工作人員也要準確配合﹐得出來的效果有攝人心靈的氣勢﹐令觀眾妨如置身戰場之中﹐一同感受主角在槍林彈雨中﹐冒死前進要救回孕婦的迫力。劇中最令人感動的一幕﹐是嬰兒的哭聲讓戰亂中軍隊和游擊隊員﹐暫時休戰放下手中的武器﹐驚嘆像徽人類希望的新生嬰兒。

這電影娛樂性不豐富﹐沒有火爆連場的動作﹐沒有浪漫感人的故事﹐一般香港觀眾不會受落﹐所以在香港沒有機會上映。我看完這套電影後﹐心中留有一份說不出的鬱悶﹐思想上的衝擊良久不能釋懷。若果藝術就是讓觀眾感受到創作者的感情﹐「未代浩劫」就是一部藝術成份極高的電影。它讓我感受到電影海報上﹐「最後離開的人請關燈」這句說話的沉重。

Bridge to Terabithia 尋找仙境之橋

Terabithia 千萬不要給這齣電影的預告片騙了﹐這齣電影不是「魔戒」﹐ 不是「哈利波特」﹐更加不是Narnia。「尋找仙境之橋」並不是魔幻冒險的故事﹐而是一齣講述兩個小孩子純真友誼﹐以及探討死亡與生命意義的感人故事。這齣電影改篇自Katherine Paterson的兒童小說。這本小說的評價很兩極化﹐在外國有些學校這書是英文科指定讀物﹐但在另一些保守地方的學校局﹐則把它與「哈利波特」同例為禁書。當然今次迪士尼製作的電影版﹐目標是家庭觀眾市場﹐己儘量淡化具爭議性的內容﹐取而代之是用先進電腦特技﹐讓小孩子幻想出來的仙境世界呈現觀眾眼前。

故事發生在美國鄉間的一個小鎮﹐男主角是個五年級生﹐家境清貧但甚有繪畫天份。他在學校只是個毫不起眼的學生﹐還時 常給校內的惡霸欺負。他的鄰居搬來了一個從市城來的女孩﹐並與他在在同一班上課。這個活潑開朗滿腦子鬼主意的女孩﹐改變了男孩的平淡生活。他們在學校一起聯手對付惡霸﹐放學後在房子後面的樹林遊戲﹐幻想創作出仙境王國Terabithia。小男孩小女孩自封為王帝與王后﹐破舊樹屋成為他們的城堡﹐領養回來的小狗是忠心的騎士﹐青蜓蜜蜂是他們王國的臣民。他們率領國民保衛仙境﹐扺抗黑暗惡魔派來的入侵者﹐化身成為怪獸的松鼠﹐冒充巨人的樹妖。在這片仙境樂土﹐這兩小無猜渡過了不少快樂驚險的下午。有一天音樂老師帶小男孩入城去參觀博物館﹐他想多親近暗戀的音樂老師﹐沒有叫小女孩一同前往。而在當天小女孩獨自前住仙境時﹐不慎跌入河中遇溺。小男孩為小女孩的死自責內咎﹐故事最精采感人的地方﹐就是講述小男孩如何從死亡的陰影中走出來﹐如何開竅為自己找到救贖﹐讓小女孩永遠活在仙境之中。

這電影前半部充滿趣怪童真﹐兩個小孩子幻想出來的仙境世界﹐把成年觀眾也帶回年少無知時﹐讓我們懷緬在小學時常發的白日夢。電影後半部的心情卻一百八十度逆轉﹐特別是突然而來小女孩的死亡﹐完全沒有給任何心理準備。戲中只是輕輕帶過事發經過﹐沒有駭人的死亡鏡頭特寫﹐卻給觀眾心理上極大的震憾﹐質問上天為什麼會容許這樣不幸的事情發生。小男孩從大人口中得知好朋友離世﹐一時間還接受不了現實。他在對死亡只是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參加喪禮﹐還反問父親不信耶穌的小女孩會不會下地獄。他在學校與取笑小女孩的同學打架﹐給老師叫了出走廊訓話﹐結果老師也忍不住哭起來。死亡是一個十分沉重的課題﹐很多成年人也沒法好好面對﹐一個五年級的小學生如何面對呢﹖ 小男孩沒有選擇逃避忘記﹐他在小女孩遇溺的小溪上﹐為小女孩起了一條通往仙境的橋。這齣電影很適合每個有親友過世的人觀看﹐觀眾可以從小男孩身上得到不少啟發﹐學懂如何去面對死亡。我不是一個眼淺的人﹐但看這齣電影時﹐不禁也有一點兒眼濕濕。這是一齣可以觸動心靈的電影﹐絕對值得推介。

Shrek the Third 史力加第三集

Shrek3 我也不記得上一次入戲院看電影是什麼時候﹐大慨已經是去年的事了。近幾年沒有什麼非要去戲院看不可的電影﹐非正又不急著一上演就去看﹐等出DVD或下載來看也不遲。今個暑假檔期上演的重頭戲﹐不是續集就是電視改篇﹐那些電影本身沒有很大的吸引力﹐都是那些可看可不看的平庸之作。不過久不久與女朋友去電影院﹐是指定的拍拖節目。在沒有更好的選擇下﹐我揀了至少有啖笑的史力加﹐也不想去看只有垃圾特技的蛛蜘俠或魔盜王。

史力加頭兩集我也有看﹐第一集玩轉童話故事有新意十分笑﹐第二集翻抄舊橋已經開始有點悶﹐不過還算保持水準。今次第三集還是在食老本﹐拍出來只有歡樂今宵趣劇級數的笑料﹐難免令觀眾有些失望。電影中的笑料仍然充份﹐不過大多數只是罐頭即食笑話。就像按觀眾的笑掣來引人發笑﹐但笑完後轉眼就忘記了。正如看見有人踢波給球打中下陰一樣﹐每次睇那些短片也必定會發笑。但這些笑話是很無聊﹐不會夠耐看。在第一二集那些笑話﹐表面看固然好笑﹐但要明白更深一層意思﹐才會更加好笑。要有腦轉數快才懂欣賞的笑話﹐才會叫人再三回味。

這集史力加的故事很單薄﹐公主的父皇死了﹐要史力加繼位當皇帝。可是生性疏懶的史力加不願受受皇位束縛﹐於是去外找尋另一個皇位的繼承人﹐公主的表弟亞瑟。上集的奸角英俊王子趁史加加不在﹐連同其他童話故事中的壞人﹐聯手攻佔童話王國﹐還把一眾童話公主禁固起來。史力加去到海外寄宿學校找到亞瑟﹐又哄又騙想盡辨法讓他來代替自己受罪。這個亞瑟是天生失敗者﹐是個連鬥心也沒有的和平主義者﹐更枉論要接手國王這份苦差。英俊王子佔了皇位的消息傳到史力加耳中﹐他便聯同一伙人立即回國救老婆。怎料史力加剛入城就被捉去﹐最後上演場美女救怪獸。故事是例牌的大團員結局﹐公主與史力加生了一竇仔女﹐眾人從此開開心心地生活﹐直到開拍第四集唯止。

今集那集令人煩厭的騾仔戲碼大減﹐不用再聽牠嘮嘮叼叼的扮搞笑。史力加和公主的笑料依舊﹐但熟口熟面沒有多大變化。倒是奸角英俊王子為觀眾帶來驚喜﹐他那幾場又要奸又要蠢的戲﹐讓人捧腹大笑。正如莎士比亞說過﹐喜劇就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悲戲﹐英俊王子越撞板越倒霉﹐觀眾笑聲就越大。戲中的四大童話公主也很反斗有趣﹐灰姑娘緊張時會不停刷地版﹐大慨是在後母家時遺留下來的習慣。長髮公主的原來是光頭﹐長過貞子的頭髮其實是假髮。睡公主患上渴睡症﹐會無時無刻忽然睡覺。白雪公主懂唱歌與動物跳舞﹐也懂唱歌命令動物攻擊敵人。這些笑料都很一貫史力加的風格﹐可惜戲中數量略嫌不足。

史力加好看之處就是玩轉童話故事﹐可惜今集的結局卻是老土的童話結局。英俊王子雖然是奸角﹐倒是戲中最正常的角色﹐放在一眾腦筋有問題的童話人物中間﹐才顯得特別搞笑。在上集指腹為婚的公主給怪獸搶去了﹐王位沒有了老婆也沒有了﹐今集生活潦倒要去賣藝。他沒有意志消尋﹐反而發奮要奪回失去的東西。他拯救在童話故事中給作者遺棄了的壞人們﹐領導他們反抗童話主角的迫壓﹐搞階級革命奪取政權。英俊王子的江山是自己打回來的﹐對比起史力加和亞瑟兩個不願做皇帝﹐把王位傳來傳去你推我讓的人﹐英俊王子管治在民間的認受性理應高很多。若果史力加能保持玩轉童話的傳統﹐就應該讓英俊王子當皇帝來作結局。其實英俊王子除了有點自戀外﹐他也不算很壞。若他是真正的壞人﹐一早殺了史力加和公主﹐就可以免除後患﹐但他就是下不了手。英俊王子手下那班壞人﹐除了相貌可怖嚇人外﹐也沒有欺凌平民百姓。英俊王子登基後懂得穩定民心﹐親自演出歌劇與民同樂﹐可見他會是一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也許英俊王子是奸角﹐但不代表人民在他統治下不會幸福。三國演義的曹操是公認的奸人﹐但他同時也是治世之能臣﹐百姓在他統治下能豐衣足食。史加加和亞瑟沒錯是好人﹐但好人不等於是好的統治者﹐看看香港的董建華就知了。最初史力加以改革童話開出一片新天地﹐可是經過兩集的票房成功﹐由改革者收編為既得利益者﹐改革理念沒有薪火相傳﹐取而代之變成建制的一部份﹐共同維護童話世界的虛假謊言。史力加第三集不再是一齣反童話﹐只不過是一齣王子公主染了綠色的童話。